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自上而下,為何明治成功了,光緒卻失敗了

2020-12-25 史不知味

光緒帝的「百日維新」和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一比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假冒偽劣產品。

光緒的百日維新為什麼不能像明治維新一樣成功?

原因就在於雖然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變革,但是光緒的「上」和明治的「上」卻有天壤之別。

這個所謂的「上」,就是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上層人物,不論是光緒還是明治,他們只有獲得了這些人的支持,才能夠維新成功。

可是很不幸運的是,光緒並沒有獲得這些人的支持,反而處處受到了這些人的橫加阻撓。

百日維新之中,光緒的「上」除了他本人之外,實際上最核心的人就是他的老師翁同龢了,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根本不能稱之為「上」。

康有為在獲得光緒的信任和重用之前,還是一個秀才考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才中了舉的小人物。

梁啓超雖有神童之名,但是在投身變革之前,他也同樣沒有中進士,也是一個說不上話的小人物。

光緒之所以重用康、梁,或許是因為聽信他們的話,但也實在是因為這時候的他根本無人可用!

光緒雖然是一國之君,可卻實實在在沒有實權可言,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架子,朝廷官員沒幾個聽他的話。

為什麼光緒明明是一國之君,朝廷官員卻不願意支持他呢?

不論是光緒本人,還是翁同龢、康梁這些人,他們維新的根本目的也不是變法,而是通過變法來奪取權力。

這麼做,就必然會有風險。

可是這些朝廷官員想要得到的東西,慈禧已經給他們了,他們根本就沒必要再陪光緒冒險去對付慈禧。

失敗了,他們全家老小性命堪憂。

成功了,光緒能給他們的好處也未必會多於慈禧。

所以,除了像翁同龢這樣因為帝師身份而遭到打壓的人願意支持光緒帝之外,並不會有幾個人會支持。

這樣一來,光緒所持有的「上」就只是一個沒有權力、沒有力量的虛無的「上」,根本主導不了變革。

雖說明治維新之前,明治也是一個「虛君」,但不管怎麼說,他的地位至少沒有光緒那麼的尷尬。

明治可以很輕易地成為精神領袖,但是光緒卻不行,為什麼?就因為在他上面還有一個慈禧存在。

朝廷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將慈禧作為精神領袖,都將慈禧視為第一人,光緒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之所以說光緒可有可無,是因為當時的情況,慈禧真要鐵了心讓人來頂替光緒的位置的話,朝廷內部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

可明治就不一樣,即便他沒有實權,但他始終都是名義上的第一人,在他退位之前,這一點不會改變。

雖然明治維新的目的也包括了獲取權力,但是支持明治的人卻和支持光緒的人完全不同,支持明治的人多數是資本刺激下產生的新興貴族。

這些新興貴族正是明治所持有的「上」,是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上」,所以明治維新才是真正的自上而下。

更有趣的是,光緒皇帝不僅沒能夠得到上層的支持,甚至連底層社會的理解都得不到,百姓還要朝他們扔臭雞蛋爛白菜。

為什麼?因為康梁從一開始就看不起這些人,一心只想著怎麼說服光緒帝,根本就沒心思去管底層百姓支不支持理不理解。

這實際上是千年來的文化所導致的一個現象,康梁當時終究還沒有擺脫這個思想禁錮,甚至一生都沒有。

康沒心思管底層百姓理不理解也就算了,他還異常的狂妄自大,張之洞原本對他們的變革有些興趣,可硬生生被他攔在了門外。

他當時就是覺得,你老張以前高高在上瞧不上我,我現在得了皇帝重用,我還瞧不上你呢!典型的得志就猖狂。

所以,百日維新就完完全全地被禁錮在了光緒帝和康梁等幾個人組成的小圈裡,根本出不了圈。

這樣幾乎得不到所有人理解和支持的百日維新,想不失敗都挺難,光緒帝也是吃了年輕沒見識的虧。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日本是如何崛起的,許多人都知道,因為明治維新成功,所以日本快速地崛起,進入了列強的隊伍裡。而對比中國的光緒皇帝,他也搞了戊戌變法,為何失敗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其中的因素。第一,日本的狼群黑船事件之後,日本的國門被迫打開了。
  • 讀《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有感
    從那時起,日本開啟了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自上而下的具有資本主義特徵的全盤西化的現代化改革運動。從此中國有了一位東北亞的強鄰,從此中國的歷史也深深地被日本所影響。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拜讀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並寫一點讀後感。日本明治維新曆時三十餘年,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對於改革的發生國而言,明治維新的重要性、影響深度以及複雜程度,客觀地說相比同時代中國的洋務運動要大。
  • 任人擺布的明治天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明治維新?
    即使倒幕成功後發生了種種政變、內亂以及權力鬥爭,仍然不能阻止日本人對明治維新的自豪;但若反過來看,從結果上來說,明治維新是引領日本走向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使日本走向一條不歸路的起點,這也是不少史家的共識及定評。總之,如何評價明治維新──這個問題恐怕沒有停止討論的一天。
  • 「百日維新」和戊戌政變
    文化方面,普遍設立中小學校,在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書籍;準許創立報館、學會;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等等。 戊戌變法是在保護清王朝統治的前提下,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的改革。
  •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私立大學為什麼興起?
    「強國必先強民,強民必先強心」,人類的文明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的兩河流域,從最原始的農耕慢慢演變至今,每一次的社會進步都離不開人類的創新與學習。日本作為亞洲的彈丸小國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成為亞洲經濟強國,要歸功於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新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 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
    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日本的天皇一生當中得到廣大民眾的尊崇,這個明治也是一樣,更重要的是拉了一把日本的發展道路,在短短的時間裡面迅速發展成為位列強國之一的資本主義國家。
  • 明治維新後日本曾強推「普通話」,為何仍被關西方言打敗?
    02 推廣「共通語」前面說了,日本方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分藩治理,國家分為大大小小的藩國,彼此之間只是名義上效忠於天皇,並受到將軍的管制,實際的本地事物還是自己治理。圖/明治維新於是當時的政府提出了「方言矯正」、「推廣普通話」、「言文一致」等口號,要廢除方言,將東京話認定為國家通用的語言。
  • 明治維新時的刺殺活動,明治元勳大久保利通,為何最後遇刺身亡?
    首先來說,自從明治維新開始之後,明治政府反而把刀伸到了當年在戊辰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下級武士頭上。大批參加了戊辰戰爭的下級武士和平民被趕出了軍隊不說,原本給下級武士的俸祿也取消了。這就造成了他們的生計非常是問題,因為他們除去打仗之外什麼都不會,哪裡能適應平民生活呢?而這個過程裡的主導,又是以大久保利通為主的。
  • 【老照片】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新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政府通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 FGO明治維新攻略 明治維新選哪個勢力
    活動流程FGO明治維新攻略,明治維新選哪個勢力?此次的活動中將會引入一個新的系統,就是勢力戰系統,雙方勢力將會進行對抗優勝者將會獲得獎勵,獎勵就是本陣營的點數,但是最後雙方的陣營點數肯定是都要刷完的。所以這個可以隨意選擇,選一個比較好刷的即。
  • 公元960年的宋朝和明治維新
    所以長期以來,日本人堅信日本從歐洲引進了議會制度和民主主義、法制國家和人權理念以及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增長,成功實現了西洋化,打敗了西洋化失敗了的中國,一躍成為了亞洲強國。那麼這標題到底什麼意思,明治維新跟宋朝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情,為什麼會寫在一起呢?
  • 時代 維新與變法:戊戌變法何以有「維新」名號?
    當戊戌變法、戊戌維新、百日維新等名詞成為同義詞的時候,康有為賦予「維新」一詞的徹底變革、開創新國新世的寓意卻往往被人忽略了。同時被忽略的,還有「維新」一詞背後的天命論和公羊學背景,以及這些傳統的思想資源為戊戌變法的正當性所提供的支持。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其倡導者稱維新派,似乎變法和維新在當時語境中含義相同。後人述及晚清改革,經常將變法與維新混用,不加區分。
  • 日本人拒絕承認侵華罪行的原因,150年前明治維新就已經給出答案
    明治維新「脫亞入歐」接受歐洲生活方式日本人拒絕承認中國戰爭失敗的真實想法和原因(如下):一,我們是被食肉的美國人打敗的我們食肉的習慣和觀念與食肉的西方國家是一樣的。四,150年前明治維新時,日本就已經完成「脫亞入歐」,也就是「食肉不食草」的飲食革命。日本真正地徹底地脫胎換骨了,而中國依舊是個純吃草的國家,兩者相差150年。中國的國民素質和日本人的國民素質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 光緒帝為何沒能像明治天皇一樣改革成功?看完你就知道了
    光緒帝為什麼沒能像「明治天皇」一樣「明治維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場變法改革運動,以光緒帝為領導的戊戌變法和明治天皇為領導的明治維新運動,從兩場運動所處的環境來看,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都是因為國家面臨著西方列強的全面侵略,社會面臨著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嚴重危機時,所發生的政治運動。中國當時面對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主權逐步喪失、大量的賠款、割地和全國被幾個列強瓜分為若干個勢力範圍,中國面臨亡國的危險。
  •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其前、後三傑中有五人是從王陽明心學獲得了...
    日本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奇蹟,正是因為有一批被王陽明心學力量武裝的明治維新的鬥士,包括明治維新前三傑: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明治維新後三傑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
  • 【史綱】考點5:維新運動
    這樣經過思想的碰撞,資產階級獲得勝利,維新運動開始。其中設立的京師大學堂,成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前身)。可惜的是,維新政策要取消八旗子弟的國家供養費,人家鬧到老佛爺那裡去了,慈禧一聽「好你個光緒,竟仗著變法來奪我的權」,就把他們都拿下了,維新運動失敗。
  •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之「百日維新」案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 日本大阪造幣廠—明治維新開啟日本貨幣現代化
    日本古代的貨幣採用的是和中國一樣的形制,即圓形方孔銅錢。明治維新後,日本拋棄了中國這個老師,開始全面向西方現代文明學習,為了實現鑄幣制度的現代化,明治政府在大阪建立了日本第一家現代機械化的造幣廠。大阪造幣廠在1871年4月4日,明治維新的第四個年頭開工,採用西方的設備,這在當時的亞洲都是劃時代的。大阪一直是日本的商業中心,所以作為日本向西方引進歐美文化的先驅,造幣廠設在大阪,對日本的現代工業和文化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阪造幣局初期的全景圖,前面是澱川。
  • 楊達 | 儒家文化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國民教育路徑
    摘要: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國民教育路徑受到儒學、國學和蘭學的綜合影響,特別就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儒家文化而言,從1868年明治維新開啟到1879年明治政府起草《教學聖旨》,其在國民教育路徑中的影響得到重塑;而到1890年《教育敕語》頒布,其對國民教育路徑產生更為強烈的影響。
  •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崛起為東方的列強,並走向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明治政府的使節團巖倉的使節團歷時22個月,先後訪問了英、美、法、比、荷、奧、德、俄、丹、意、瑞士、瑞典等西方國家。每到一國,都會認真地向該國學習和研究。不僅使明治政府的領導階層開闊了眼界,還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與西方的差距。從而堅定了明治政府全面學習西方的決心。此後,明治政府以「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作為日本建設的三大重要方針,為日本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