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的宋朝和明治維新

2020-12-19 DeepSci

01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是明治維新的經典定義,其中的重要字眼: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全盤西化、現代化。

與此同時,中國正處於清政府統治時期,其中的重要字眼:封建主義、閉關鎖國、腐朽羸弱。

所以長期以來,日本人堅信日本從歐洲引進了議會制度和民主主義、法制國家和人權理念以及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增長,成功實現了西洋化,打敗了西洋化失敗了的中國,一躍成為了亞洲強國。

那麼這標題到底什麼意思,明治維新跟宋朝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情,為什麼會寫在一起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看一個更為奇葩的問題。

所謂的近代,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這是什麼問題,難道不是從歐洲開始的嗎?

也對,不過有學者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

世界上最早進入「近代」的地方,既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也不是江戶時代的日本,而是公元960年的宋朝的中國。

宋朝這一王朝,實行了與到唐代為止的中國完全不同的體制,是一個真真正正劃時代的王朝。

最近的思想史研究認為,歐洲的近代啟蒙主義不過是宋朝已經成立的近世入學的翻版:宋明理學率先擺脫「神」的概念,單純信奉人這一理性的思想,對西方近世哲學家們掙脫中世紀基督教世界觀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02

日本東陽史學家內藤湖南在《東陽文化史》中提出了宋代以後近世說,他認為,如果要把中國歷史從某一處分開的話,那就是唐(中世)和宋(近世)之間。

我們來看一看,宋朝這個距今一千多年的中國王朝,是如何成為一個劃時代的王朝的。

以安祿山之亂為典型,唐朝因地方軍閥叛亂而衰退,在被稱作五代十國的國家分裂狀態下滅亡,所以,人們試圖設計出一種可持續的集權體制。

首先,宋朝全面廢除了貴族制度,實行了皇帝獨裁政治。

其次,宋朝創造了一個使經濟和社會徹底自由化,而政治秩序卻通過某個唯一勢力的支配來維持的體制。

再次,宋朝全面實行了科舉這種基於儒教經典的官僚選拔考試,所有的官僚都被看做是皇帝培養出來的,及第者自稱天子門生,殿試也由皇帝親自監考。

並且,宋朝實行了郡縣制,被錄取的官僚不能到自己的出身地任官,隔幾年還要巡迴到別的任職地點。

另外,宋朝在經濟上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立法規定由政府低息貸款給農民,農民收穫穀物後必須換成貨幣返還國庫,通過國家貸款使農民全面使用貨幣。這也間接推動了自由市場為基礎的經濟發展,一般老百姓開始做買賣,嘗到了貨幣帶來的甜頭。

這些政策從政治和經濟上將貴族的地盤擊潰。

由此,宋朝將秦朝以來的「齊民」政策與科舉制下的官僚系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只有唯一皇權,沒有貴族掣肘的集權社會。

宋朝在世界上首次廢除了皇帝以外的身份制和世襲制,宋朝人民享有移動的自由、商業的自由和職業選擇的自由,只要是在皇權下的。

任何事情都被自由化,佔有牢固地盤的貴族集團被消滅,權力高度集中在皇帝一個人周圍。

所謂自由和機會的平等已經達到。

那麼結果的平等呢?

這當然無法給你保障,機會已經平等了,剩下的就是自由競爭了。

所以出現了社會所有人為了成功,不得不拼命努力的獎罰分明的體制。

那麼自由呢?

當然只有經濟活動的自由,對皇帝的批判決不允許,不存在反對皇帝的什麼自由。

03

話說回來,明治維新的日本,除了被熟知的引進議會制度和民主主義、法制國家和人權理念以及資本主義等「西洋化」之外,又跟宋朝乃至中國化有何關係呢?

對應看一下。

首先,明治維新排除了幕僚、將軍等二重權利狀態,實現了政治系統和明治天皇直屬太政官的一元化,建立了依據儒教道德的專制王朝。

其次,將世襲貴族即日本武士家族從文管系統中剝離出來。

再次,引進了科舉制度和競爭社會,開始實行高等文官任用考試。

並且,實現官僚制度的郡縣化,削減了世襲貴族的力量。

另外,將年貢變成地租,由實物繳納變成貨幣繳納,通過放寬政策推進市場自由化。

由此,日本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

這就是學界關於宋朝和明治維新關係的思考,將日本的近代史進行了更深入的剖析。

反觀中國自己,宋朝之後的明朝和清朝在政策上又多有反覆,作為後來人我們或許會深切地感受到「歷史局限性」,那麼作為當代人的你我,又該以什麼視角來審視我們置身其中的歷史呢?

相關焦點

  • 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自上而下,為何明治成功了,光緒卻失敗了
    光緒帝的「百日維新」和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一比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假冒偽劣產品。光緒的百日維新為什麼不能像明治維新一樣成功?原因就在於雖然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變革,但是光緒的「上」和明治的「上」卻有天壤之別。
  • 日本人拒絕承認侵華罪行的原因,150年前明治維新就已經給出答案
    我們食肉的習慣和觀念與食肉的西方國家是一樣的。四,150年前明治維新時,日本就已經完成「脫亞入歐」,也就是「食肉不食草」的飲食革命。日本真正地徹底地脫胎換骨了,而中國依舊是個純吃草的國家,兩者相差150年。中國的國民素質和日本人的國民素質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 任人擺布的明治天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明治維新?
    然而,綜觀現有不少的文章和書籍,對於明治維新的描述大多集中在國家層面以及領導人物的傳記上,但關於這場日本近千年以來最大革命的核心人物──明治天皇的討論卻相對地少得可憐。這種說法,相信會讓不少閱讀過明治天皇相關傳記的讀者會立即站出來表示不同意,但我並非想惡意冒犯這些作者,我關注的是不少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一個硬性的框架。
  •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私立大學為什麼興起?
    日本正式跨入了明治維新時期。由巖倉具視為代表的使節團被派往海外,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於1873年回國後,向明治政府提出了「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和「富國強兵」三大國策。並且很快被採納,用於建設新型的日本社會。
  • 明治維新後日本曾強推「普通話」,為何仍被關西方言打敗?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普通話。也就是所謂的「普通話推廣運動」。不過讀者朋友們可能想不到,在日本其實也有推廣普通話運動。01 日本的「普通話」與中國古代類似,日本也沒有所謂的標準語言,只是在文字上統一。所以日本古代擁有許多方言。
  • 讀《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有感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拜讀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並寫一點讀後感。日本明治維新曆時三十餘年,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對於改革的發生國而言,明治維新的重要性、影響深度以及複雜程度,客觀地說相比同時代中國的洋務運動要大。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明治維新也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勢力,這與日本強大以後最終走向對外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也有一定的關係。
  • 古代歷史上,唐朝和宋朝中間到底相差了多少年?
    其實唐王朝於公元907年滅亡,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唐宋之間隔了整整53年,這53年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五代。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618年,李淵受禪於隋恭帝楊侑,稱帝,定國號為「唐」,定都長安,唐朝建立。 唐代自李淵開國起,歷經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武周短暫代唐,至唐玄宗時期達到頂峰——「開元盛世」。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分為北宋、南宋兩個階段。講到唐、宋間隔,因此這裡只提北宋。公元960年,後周歸德節度使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 【老照片】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新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吉田松陰,被日本稱之為近代的「維新思想之父」,生於1830年9月,屬於武士階層,是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及理論奠基者。早年遊歷了日本許多地方,是一個十足的旅遊愛好者。因為肚子裡有些筆墨,又愛思考,看到強大的中國被列強的船堅利炮打得一塌糊塗,所以,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國家日本,能不能通過變法走向富強。
  • FGO明治維新攻略 明治維新選哪個勢力
    活動流程FGO明治維新攻略,明治維新選哪個勢力?此次的活動中將會引入一個新的系統,就是勢力戰系統,雙方勢力將會進行對抗優勝者將會獲得獎勵,獎勵就是本陣營的點數,但是最後雙方的陣營點數肯定是都要刷完的。所以這個可以隨意選擇,選一個比較好刷的即。
  • 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
    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日本的天皇一生當中得到廣大民眾的尊崇,這個明治也是一樣,更重要的是拉了一把日本的發展道路,在短短的時間裡面迅速發展成為位列強國之一的資本主義國家。
  • 明治維新時的刺殺活動,明治元勳大久保利通,為何最後遇刺身亡?
    維新三傑的大久保利通也成為了刺客們的刀下之鬼。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曾經支持政府軍的下級武士會突然這樣做呢?一、紀尾井坂之變1878年對於大久保利通並不是輕鬆的一年,但又是心滿意足的一年。日本的諸多改革已經非常順利,新興的工廠已經建設了起來,這讓日本在資本主義道路上顯得突飛猛進。
  • 日本大阪造幣廠—明治維新開啟日本貨幣現代化
    日本古代的貨幣採用的是和中國一樣的形制,即圓形方孔銅錢。明治維新後,日本拋棄了中國這個老師,開始全面向西方現代文明學習,為了實現鑄幣制度的現代化,明治政府在大阪建立了日本第一家現代機械化的造幣廠。大阪造幣廠在1871年4月4日,明治維新的第四個年頭開工,採用西方的設備,這在當時的亞洲都是劃時代的。大阪一直是日本的商業中心,所以作為日本向西方引進歐美文化的先驅,造幣廠設在大阪,對日本的現代工業和文化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阪造幣局初期的全景圖,前面是澱川。
  •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崛起為東方的列強,並走向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明治政府派使節團到歐美等強國考察學習1871年,經過精心準備的日本明治政府,以右大臣巖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登上了美國公司的輪船出訪歐美,考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學習各國的治國經驗。明治政府的使節團巖倉的使節團歷時22個月,先後訪問了英、美、法、比、荷、奧、德、俄、丹、意、瑞士、瑞典等西方國家。每到一國,都會認真地向該國學習和研究。
  • 楊達 | 儒家文化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國民教育路徑
    摘要: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國民教育路徑受到儒學、國學和蘭學的綜合影響,特別就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儒家文化而言,從1868年明治維新開啟到1879年明治政府起草《教學聖旨》,其在國民教育路徑中的影響得到重塑;而到1890年《教育敕語》頒布,其對國民教育路徑產生更為強烈的影響。
  •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其前、後三傑中有五人是從王陽明心學獲得了...
    日本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奇蹟,正是因為有一批被王陽明心學力量武裝的明治維新的鬥士,包括明治維新前三傑: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明治維新後三傑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
  • 媽祖真有身份證號:姓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
    哈哈,其實,不光媽祖實名制購票,就連媽祖身邊的兩大護法——「千裡眼」和「順風耳」,也是有實名制機票的!你看,媽祖身邊靠近窗口的就是千裡眼,果真是更愛看風景的他喜歡靠窗呢!而且,媽祖還有身份證!身份證號是350321096003237001,姓名為林默。
  •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為何感覺像是隔了好幾百年?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為何感覺像是隔了好幾百年? 宋朝則更像一個進取不足,貪圖享受的富二代。 宋朝一開始就缺乏勇武的氣質,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後,宋朝本來就發育不良,疆域不大。
  • 當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時,屬國大理都對宋朝做了什麼?
    在《天龍八部》之中,段譽是大理國 「鎮南王」 段正淳的養子(實為段延慶和刀白鳳所生),擅使「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並因服下萬毒之王——莽牯朱蛤而萬毒不侵,後來更是被金庸武迷們推進了「一僧、二掛、三老、四絕」的十大絕世高手之中。歷史上大理與大宋的藩屬關係,於段譽為大理國王時期正式確立。
  • 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明治政府引進科技教育,影響空前絕後!
    為此,明治政府決定對實業教育增加撥款。1864年公布的「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規定,每年撥款15萬日元發展實業學校教育。網絡配圖而這一切僅發生在明治維新後的30年時間裡,這不能不歸功於當時明治政府對發展教育的明智決策。顯然,這種教育政策對後來日本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