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餐廳現創意機器人服務員 能準確送餐

2020-12-14 福建東南新聞網

機器人正在給顧客送餐

3月28日,三明一家養生餐廳推出了機器人送餐服務,新奇的創意吸引了不少兒童、家長前往體驗。親切的服務,萌萌噠的外形,獲得了不少市民的青睞。

●機器人送餐 萌萌噠●

4月9日上午11時20分,記者來到了這家位於下洋林品匯二樓的機器人餐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上鋪設的磁條走道。順著走道來到廚房門口看到,一個1.6米高的機器人正在等候工作。從它凹凸有致的身材、碩大明亮的圓眼,以及脖子上繫著的花絲巾來看,顯然這是名「女服務員」。

「我們都叫她『林姐』。」餐廳工作人員洪曉雨介紹。「林姐」手中的金屬託盤是雙層的,按照一般碟子的尺寸,一次最多可以端出4碟菜。11時30分,廚師把一碗燉湯、一碟青菜和一碗米飯放在了託盤上,準備上菜。工作人員在中控平臺按下對應的桌號給機器人下好指令,「林姐」就開始慢慢地沿著軌道直奔目標飯桌。

來到目標桌後,客人可自己端菜,也可以讓邊上的服務員幫忙取餐,隨後,「林姐」會用標準的女中音說:「請慢用,謝謝!」便沿著來時的軌道,返回廚房門口。

「以前,老在美國大片裡看到有機器人。沒想到,今天能帶著女兒體驗一回機器人送餐服務,特別新鮮。」市民胡燕女士興奮地說,「機器人走路平穩,不必擔心菜品溢出,機器人不會擺臉色,還聽指揮,上菜時不用擔心她聽到大家聊天的內容,非常舒心。」

到了午餐用餐高峰期,不少顧客被這位「萌萌噠」的服務員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由於「林姐」只能在磁條走道上行走,如果有人擋在了它的行進路線上,它還會提示:「前方有障礙,請避讓,謝謝!」

「她可是個有『個性』的機器人。前兩天,有幾個小朋友不小心刮花了她的屁股,她『生氣』了好長一段時間,不為顧客服務。」洪曉雨告訴記者,當機器人在送餐過程中,遇到前方30釐米有障礙物時,她的運行速度會變慢。如果,一直有人在她前方晃動,會導致其程序錯亂,不能接受餐廳電腦傳輸的指令,從而出現「罷工」現象。因此,洪曉雨也提醒顧客,在享受機器人服務的時候,還需文明用餐。

●高科技帶來樂趣●

午飯期間,記者找到了美女機器人的主人——陳藝蓉,聽他娓娓道來引進機器人的緣由。

「最初,我想依託『林品匯』的優勢,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養生餐廳。到浙江寧波考察後,發現一家餐廳引進了一批機器人,聚集了不少人氣。我就想著也引進一臺機器人,讓顧客一邊吃飯,還能一邊體驗機器人服務的樂趣。」陳藝蓉說。

這款機器人每個造價約6萬元。一次充電4個小時,可以幹活6-7個小時。有自動送餐、菜品介紹等功能,會說「你好」、「小心燙,請慢用」、「謝謝」等基本用語。

為何機器人能準確無誤地將菜送到顧客面前呢?陳藝蓉解開了記者的疑惑,「你看,地面上有一條環繞餐桌的兩手指寬的黑色線條。它是一條光學感應磁條,機器人通過磁條感應沿著線條滑行。運用光學磁條感應技術,工作人員將顧客點的菜放入機器人餐盤裡,將指令傳達給機器人,機器人就會根據座位編號,準確無誤地把飯菜送往各個餐桌。」

最近,每到飯點時刻顧客都是爆滿,大家幾乎都是衝著機器人服務來的。

相關焦點

  • 這個服務員有點萌 湖州餐廳用上機器人送餐
    」走進湖州愛山廣場的一家餐廳,身高一米六五,「皮膚」白皙的機器人「女神」正在忙碌。記者觀察發現,「女神」機器人送餐的秘密在於地面上的黑色磁條。只見餐廳工作人員將菜餚放在機器人手中的託盤上,然後在機器人後背的電子屏上輸入需要上菜的桌位號,機器人就能沿著黑色磁條,準確到達客人的餐桌前,為客人送菜。萬一撞到老人和小孩怎麼辦?記者現場「試探」,站在了設計好的路線上。
  • 1個送餐機器人能頂2名服務員,餐飲服務員這是要下崗了?
    早之前,海底撈就在全國門店率先使用送餐機器人,不僅能傳菜,還給店裡帶來了額外的增值效益。畫面中,服務員出餐時直接將餐品放置在機器人託盤上,點擊選擇屏幕餐桌號,機器人就能通過自主導航,經過過道準確移動到顧客餐桌,過程中無需服務員介入。
  • 送餐機器人優勢何在?月薪只有服務員一半效率卻達兩倍
    這樣的場景還出現在旺順閣、京東X未來餐廳、巴奴毛肚火鍋、德莊火鍋、香港美心等知名餐廳中。送餐機器人已逐漸成為現代餐廳的標配。那麼,送餐機器人相比於服務員優勢在哪,憑什麼能獲得餐飲行業的青睞?效率優勢:機器人傳菜量超過服務員1.5~2倍對於一臺機器人而言,效率是衡量其實用性的關鍵指標。過去部分送餐機器人由於沒有明確市場需求,且技術不成熟,在效率上很難滿足餐廳的配送需求,只能淪為餐廳的擺設,偶爾配送,大部分餐品還是需要服務員親自配送。
  • 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PEANUT在義大利餐廳大熱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特殊時期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新加坡米其林餐廳!
    最初餐廳嘗試了一種輻射型配送模式,比如 5 個桌子只留一個機器人停靠點,由每一個看臺的服務員輻射到各自負責的桌位。但是運行後發現這樣的送餐效率並不夠高,於是餐廳調整為機器人按照任務單獨送達每一桌,送餐效率得到改善,機器人日配送量可達 400 盤。
  • 送餐機器人哪個廠家做得最好 擎朗送餐機器人顯著提升餐廳評價
    在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過目前機器人並不能完全取代人類,畢竟人類是很複雜的生物,尤其是面表情牽扯到許多的肌肉與神經,光模擬人類細微的表情就已經很困難了,機器人出現的目的更多的是協助人類完成些重複性的勞動,提升工作的效率。
  • 普渡送餐機器人入駐米其林餐廳,玩轉智能配送
    最初餐廳嘗試了一種輻射型配送模式,比如5個桌子只留一個機器人停靠點,由每一個看臺的服務員輻射到各自負責的桌位。但是運行後發現這樣的送餐效率並不夠高,於是餐廳調整為機器人按照任務單獨送達每一桌,送餐效率得到改善,機器人日配送量可達400盤。
  • 大膽啟用擎朗送餐機器人 SPACELAB失重餐廳科技感再升級
    但失重餐廳的「制勝秘技」還不只軌道傳菜這一點,為了告別只有甜品由服務員送上桌這一環節,對高顏值甜品進行「形象管理」,包括一些豬排、雞肉、牛排、咖啡、啤酒等配送服務全面升級,SPACELAB失重餐廳與中國餐飲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強強聯手,大膽啟用餐飲行業網紅送餐機器人「花生」,為顧客提供新穎配送服務。
  • 文藝小清新餐廳也有科技範,普渡科技送餐機器人落地泉州宋小謹
    科技,讓文藝餐廳更有特色 對於一家主打氛圍和服務的餐廳,為什麼要用這看似「冰冷」的送餐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在店內的工作狀態或許能解答這個疑問。 在如今的宋小謹裡,後廚員工將餐品放在「歡樂送」送餐機器人的大託盤上,點選餐桌號後,機器人直接出發配送,到顧客身邊後再由大堂服務員上菜,餐廳服務員依然為顧客提供貼心的服務,實際用餐體驗並不會受到影響。
  • 更好地服務顧客 擎朗送餐機器人上崗芙蓉樓無接觸配送
    而今,在這歷史悠久的傳統餐廳,也選擇了無接觸的送餐機器人避免交叉感染,解放傳菜員雙腿。 對於很多人對機器人送餐的一個疑問:「送餐機器人能準確避開人嗎?」「目前餐廳的顧客已經在慢慢接受這個新鮮的東西,它已經成為我們芙蓉樓不借替代的傳菜工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智能化升級助力。」諶月華店長強調。 據餐廳使用過送餐機器人的服務員郭秋煥表示,。「除了顧客很喜歡送餐機器人,與它互動、合影留念,甚至是拍小視頻發朋友圈,我們服務員也很樂意用送餐機器人,它大大減輕了我們服務員的工作量。」
  • 融入電子菜單和機器人送餐的餐廳會更好嗎?未必
    具體來說,傳統的顧客進入餐廳坐好,服務員畢恭畢敬的等待顧客點單,顧客左右猶豫,服務員耐心等待的這個環節少了。雖然顧客可以直接手機掃碼點單,十分方便,但問題是,此時沒有服務員在一旁殷切的等待,或者介紹講解了,少了一個交流。他認為,服務員少數幾次展示給顧客的溫情時刻,還是要保留的,如果省去,服務員更傾向於基本都不搭理顧客。
  • 寧波這家酒店有了機器人服務員 賣萌、引路、送餐樣樣行
    機器人服務員正在執行客房送物任務。  中國寧波網訊(寧波晚報記者 謝舒奕)「我是這個酒店的機器人服務員,麻煩把電梯中間的位置留給我,謝謝您。最近,入住寧波凱洲皇冠假日酒店的客人,會遇到一位特別的「服務員」,雖是「鋼筋鐵骨」,但會賣萌,會帶路,還會送餐。據介紹,這是我市高星級酒店首次「聘用」機器人服務員。  機器人跑腿送餐到門前  上午9點50分,凱洲皇冠假日酒店前臺人員接到18樓客房「需要兩盒曲奇餅乾和一雙拖鞋」的電話,這項任務交給了機器人服務員。
  • ...送餐、機器大廚烹飪酥脆雞米花……記者在機器人餐廳體驗智慧餐飲
    除了傳承大廚技藝,千璽集團還研發了多款自動化、高效率出餐的機器人產品,包括可10秒做好一個漢堡的機器人,45秒泡好一杯咖啡的機器人,30秒做好一杯冰淇淋的機器人等。12月19日,記者以顧客身份在位於南山區科興科學園的Ai小鍋機器人餐廳,現場體驗了一把智慧餐飲。
  • 新白鹿智慧餐廳機器人無接觸送餐 安全機靈惹人愛
    後廚菜品製作好,放入花生送餐機器人的菜架(託盤),待工作人員輸入餐桌號後,送餐機器人邁開腳步,勻速前進,不一會兒就能準確將菜送到指定餐桌旁,並用呆萌語音提示:「05號桌顧客,請取走第一層菜品」。數智時代智慧後廚,新白鹿口碑智慧餐廳利用算法對「人、菜、智能炒菜機檔口」精細、有序調度。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義大利華人餐廳 引多家意媒關注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送餐機器人好用嗎?擎朗送餐機器人入職韓國首家無人咖啡店
    無接觸餐廳、智能快遞櫃大顯身手,餐廳機器人小二送餐,無人咖啡店……一時間,「無接觸商業」模式蔚為大觀,備受消費者青睞。「無接觸商業」的概念早已有之,無人配送、無人貨架、無人超市等創新項目都曾追捧紅極一時。但彼時它們更多是一種著眼節省人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創新探索,不成規模,也沒有真正改變實際消費模式。
  • 攻堅餐飲「效率戰」,送餐機器人成行業「王牌」
    人力成本的上升進一步擠壓行業的利潤空間,同時人手不足又導致服務效率與質量的下降,從而進一步影響餐廳口碑。在這場餐飲行業新一輪成本與效率的「攻堅戰」中,不少餐飲企業亮出了他們的「王牌」——送餐機器人。對不太熟悉現代科技產品的傳統餐飲界人士來說,「機器人」往往會讓人聯想到「高成本、難操作、效率低」等關鍵詞。事實上,現如今的送餐機器人並非如此。
  • 送餐機器人哪個牌子好?教你選擇最適合的傳菜機器人
    自助點餐、智能推薦、機器人服務員等等高科技產品紛紛出現在全國餐廳。在海底撈、旺順閣、巴奴毛肚火鍋、德莊火鍋等全國知名餐廳裡,顧客可以看到特殊的服務員——送餐機器人,服務員只需要輕輕機器人屏幕,就能將餐盤精準快速地送到顧客餐桌前。
  • 雙語|為減少人與人接觸,韓國餐廳啟用送餐機器人
    因疫情需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服務員在餐廳上崗。它們可以接單、準備食物和送餐,在提供無接觸式服務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餐廳人氣。韓國快餐連鎖店No Brand 漢堡店用機器人接單、準備食物和給顧客送餐,這樣顧客就可以避免與人類服務員產生任何互動。
  • 普渡科技送餐機器人在維也納餐廳大熱,新華網、人民日報、環球網等...
    普渡科技送餐機器人在維也納餐廳大熱,新華網、人民日報、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近日,新華網報導機器人在維也納的Hiro餐館送餐,人民日報海外網、環球網、印度聯合新聞網、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也爭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