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僅是因為缺乏創造力?
上周,「名廚」針對「食物零浪費」的話題發起了一個有獎創作活動 —— 《餐飲永續 | 烹雞零浪費,挑戰不可能》,想藉此引發大家對「永續烹飪」的關注。
截止 6 月 15 日,後臺收到了 37 份上傳作品 ,到底哪幾個扣題作品熱度居高呢?小 7 賣個關子。在公布結果前,想先和大家聊聊「食物零浪費」與「創造力」。心急的朋友可自行划動至文末,查看本期獲獎名單。
食物零浪費與創造力
「避免食物浪費」是「永續烹飪」中重要一環,一直頗受關注。越來越多的廚師開始挑戰零浪費,聚焦於食材的極致運用,化廚餘垃圾為傳奇美味。
經他們之手,隔夜白飯變成了米香四溢的脆片;摔傷的蘋果與梨子混搭開心果、鷹嘴豆,幻化為濃鬱醬汁;熬製的濃湯、豬皮與大蝦所制的麵條,配合出的風味竟也如此特別......
圖片來源 :finedininglovers
食材的使用是無限制的,只要我們對食材的成分、細微變化足夠了解。
拿雞骨來說,熬製成湯並沒有發揮出它的全部價值。雞骨鈣磷比例適中,富含優質蛋白、豐富礦物質,脂肪酸組成合理,鈣含量是牛奶的 40 倍,甚至還有抗衰老的軟骨素與骨膠原......這些成分不都溶於水,需要磨製成粉,或打碎成泥,才不辜負其天生的營養。
針對不同位置的雞肉進行烤制 來源:《雞與木炭》
如何突破食材的口感限制呢?答案不一而足。釋放想像,每個廚師都能尋出獨特之味,這正是探索食材的樂趣所在。就如全球首家零廢物餐廳 —— Silo 餐廳的創始人道格拉斯·麥克馬斯特( Douglas MacMaster )所推崇的:「浪費僅是因為我們缺乏創造力」。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不辜負一隻雞呢?
讓麵條提升鈣質?加點雞骨怎麼樣
圖片來源 :greatbritishchefs
將雞骨打磨成細膩的雞骨泥,便可以改變其堅實的質地,但攻克雞骨的腥氣與苦味,卻有點難。有研究表明,採用雙酶水解的方法處理過的雞骨泥,不僅腥苦消失,游離胺基酸的含量也會顯著增加。拿雞骨熬底湯,多少有些稀鬆平常,若是把雞骨融進麵條製作過程中呢?
雞皮脆片 :難遇的百搭小食
圖片來源 :greatbritishchefs
松露與菊芋是絕佳搭配,遇上雞皮,更妙。用黑啤與雪利醋共同醃製過的菊芋,散發著輕微酒香,乾燥後研磨成粉,撒鋪在烤制的雞皮脆片上,馬爾登鹽的鹹味兒被平衡了。在松露凝乳的映襯下,雞皮的脆感也更為突出。或者把雞皮脆片敲碎攪進黃油裡,一起抹在麵包上,為牙齒增添樂趣。
雞肝無法擺脫厚重的口味?
圖片來源 :greatbritishchefs
當然不是,雞肝芭菲證明了:完全壓制味道,不如將味道巧妙調和。將雞肝處理成凍糕,只需要鹽與胡椒做簡單調味。西瓜皮發酵成酸甜口味的泡菜,與酸麵包一起配合雞肝衝撞味蕾。點綴幾味香料與花瓣,懂的人自然摯愛。
為了不辜負一隻雞,你還有什麼好點子?歡迎評論分享給小7 ~
獲獎名單
· 一等獎 :《蔬菜教室(套裝)》
「檸檬香草烤春雞」—— 唐立傑
· 二等獎 :《廚藝的精進》
「四季茗香春季卷」—— 楊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