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張垣之心"志願者黃寧:愛心永留張垣大地

2020-12-18 中國文明網

 

  2008年11月,黃寧帶領「張垣之心」志願者到康保縣大清溝村給貧困村民送去棉被 、衣物。 

  出生在貧困山村的他投身公益事業8年,成立了張家口市第一個由團市委監督管理的民間公益組織。2011年5月25日,年僅34歲的他在組織公益活動時,因勞累過度突發腦幹出血離世。 

  那晚,他微笑著閉上疲憊的雙眼。他說:「我太累了,讓我眯一會兒。」但他卻再也沒有醒來。 

  5月21日凌晨2時,他突感不適,隨即昏迷不醒。醫生診斷:腦幹出血,病危。 

  他34歲的生命定格在2011年5月25日凌晨2時。 

  5月20日,他一直在忙,整整18個小時:上午,籌備第二天到尚義縣七甲山保健希望小學的公益活動;下午,到醫院看望病重的低保戶張志宏,商量資助其子學費的相關事宜;晚上,整理次日要送給山區貧困學童的文具…… 

  遺像裡的黃寧,雙眼微眯,笑望遠方,和他的網名「常笑客」一樣。 

  8年做公益,他成立了張家口第一個由團市委監管的民間公益組織 

  黃寧不老,但卻常被大家喚作「老常」。一來是他網名叫「常笑客」,二來也因他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古道熱腸。「希望當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有人能主動伸出援手。」他常跟好友這樣說。黃寧的老家,在萬全的一個小山村,偏遠貧窮。他在QQ群裡提過,自己是光著腳丫從農村走出來的,十幾歲進京打工做過「北漂」,是小時候的生活經歷讓他有了這樣一個理想。 

  2003年,從北京回到張家口創業的黃寧,加入了當地一個叫「愛園」的QQ群,認識了一群熱心腸的好朋友,開始和大家一起有組織地開展環保、敬老等公益活動。這一年,他26歲。從那時起,他在自己QQ的個性籤名欄裡,填上了「有愛就有希望」。 

  2006年,黃寧開起了一間小小的超市。「收入多了,也有能力幹更多的事。」從此,他開始把公益當成自己的一份事業。2008年,黃寧和幾個朋友一起籌備成立了民間公益組織「張垣之心」。一年多的「試運行」裡,志願者們義務上山撿垃圾、為白血病患兒籌集善款、資助貧困家庭和個人、看望孤寡老人、為福利院孤兒送愛心……「張垣之心」在助困、助殘、助學、環保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績。 

  2009年,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正式成立,並成為由張家口團市委監督管理的第一個民間公益組織。 

  3年當兒女,他給殘疾老人養老送終 

  家住張家口市橋西區的殘疾老人王英昌,年近七旬,患有佝僂病,無兒無女。老人已經多年沒有出過家門,最大的願望就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9年1月19日,黃寧與志願者決定幫王英昌老人圓夢。帶著借來的輪椅、買來的棉被,黃寧興衝衝地來到王英昌家。暗黑的小屋裡,佝僂著身子的王英昌,蜷縮在床上。摸著嶄新的被子,看著滿桌的糧油,很久未見這麼多人的王英昌老人哽咽了。 

  看著老人,黃寧的聲音在抖,心也在抖。盡己所能,幫助老人安度晚年,黃寧下定了決心。「老人現在最希望的,是有人陪他說說話。有時間,大家多過來坐坐。」於是,隔三差五,黃寧就來到王英昌家,送糧油,送衣服,幹家務,聊外邊的事。 

  帶著志願者和家人,連續兩個春節,黃寧來到王英昌家裡,陪老人一起包餃子過年。吃著送到嘴邊的餃子,王英昌老人的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孩子,新房的鑰匙你拿上。我行動不便,開門慢,省得你每次在門外等半天。」2010年11月,王英昌告別了居住近50年的破舊小屋,搬進了嶄新敞亮的廉租房。欣喜之餘,老人首先想到的是黃寧。「沒關係,大爺,我就在門外等著您!」四目相對,溢滿了信任與親情。 

  今年元宵節,黃寧又為王英昌買了一臺彩電。老人眼含熱淚,終於通過電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3月31日,王英昌老人離開了人世。800多個日日夜夜,黃寧帶著志願者們不間斷地照顧王英昌,承擔起了做兒女的責任。 

  6萬支鉛筆,兩年募捐,他將一件件小事做成了大事 

  黃寧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算不上是什麼大事,甚至可以說很「小」,小到一支鉛筆、一件棉衣。但他做的每一件事又都很「大」,大到滴水成河,他的足跡踏遍了張垣大地:累計為貧困學童募捐鉛筆6萬餘支,為山區困難群眾捐贈衣物萬餘件……「叔叔還會再來,給你們送鉛筆。」黃寧把為孩子送鉛筆當做了一種責任。 

  2009年的一天,黃寧到一所山村小學調查。眼前的一幕,讓他溼潤了雙眼:一間教室裡,有的孩子手中的鉛筆,短得只能剛剛握住,有的已經短得只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寫字,有的孩子則用斷掉的鉛筆芯當頭,用紙卷做成筆桿…… 

  黃寧為此發出倡議,開展「一支鉛筆」募捐活動,為貧困地區學童捐贈文具。這一做就是兩年。 

  2010年6月11日上午,黃寧率志願者到涿鹿縣礬山鎮的肖家堡小學捐贈文具時,一個女孩子捧著心愛的鉛筆認真地問他:「叔叔你還會來嗎?」當時,黃寧鼻子一酸:「來!叔叔肯定會來。」 

  一支鉛筆,圓了山區孩童的心願。一件棉衣,暖到了貧困村民的心裡。 

  2010年10月,他們開展「捐一件衣服,獻一片愛心」活動,號召市民為山區貧困家庭捐贈棉衣。短短10天,市民捐贈衣物3000餘件。有些捐贈者沒有時間把衣服送到指定捐贈點,黃寧就等人家下班在家的時候上門去取。晚上,黃寧經常是拎著大包小包的衣服回家。「每一件衣服,都是一份溫暖。這種溫暖,不能有缺憾。」捐來的衣服,有的扣子掉了、有的地方脫了線,黃寧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竟然會一件一件、一針一線地仔細縫好。 

  200多志願者,「零」的積蓄,他把愛和希望種到更多人的心裡 

  「做公益很累,但很快樂。因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讓愛心流淌的渠道,可以溫暖更多需要溫暖的人。」黃寧常用這樣的話激勵自己,也帶動著他人。如今,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已從創立時的不足10人,發展到有志願者200餘人。 

  促進會有名志願者,叫李建,是個32歲的小夥子。2007年,李建患上了尿毒症,那一年,他只有28歲。不幸的遭遇,使他越來越消沉。 

  「你還年輕,只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會有無限的希望和可能。」2008年,黃寧多次主動找到李建。他的開導和撫慰,感動了李建。漸漸地,這個身患重病的年輕人,又重新拾回了信心。 

  2010年11月初,北京一家醫院打來電話,通知李建有一個腎源和他匹配,讓他儘快去北京。去北京的前一天晚上,11點多鐘,黃寧敲響了李建的家門。13000元錢,帶著體溫,塞到了李建的手上,黃寧帶來了大家的心意。 

  可最後因對方的原因,李建沒能換成腎。希望破滅後的巨大失望,讓這個年輕人精神瀕臨崩潰。「不要絕望,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希望。我們會永遠在你身邊。」又一次,黃寧敲響了李建的家門,也再一次敲開了李建的「心門」。 

  李建加入了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在我意志消沉時,是黃哥和眾多好心人幫了我。現在,我要鼓勵其他像我一樣的人珍惜生命。」 

  而黃寧生前看望過的最後一個人——— 重病低保戶張志宏,在生命彌留之際也作出了捐贈眼角膜的決定。「把我的眼角膜給需要的人,讓他們重見光明,以此來回報社會和那些曾經幫助我的人。」 

  …… 

  黃寧走了,留給家人的,是租來的房子和幾乎為「零」的積蓄。8年投身公益事業,他把幾乎全部的收入都化成了愛心,溫暖了無數處於困境中的人們。 

  黃寧走了,但他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為了挽救黃寧的生命,5月24日,張家口市近20個愛心群的網友,還有無數熱心市民,來到黃寧開的小超市。有的花500元錢買了一瓶水,有的則掏出1000元錢什麼也不拿,就急匆匆離去…… 

  黃寧走了,但他把愛留給了更多的人。白血病患兒小志鵬不會忘記,黃寧大哥為他籌措善款;張垣小學孩子們不會忘記,黃寧為他們建立讀書角……連日來,論壇上、QQ群裡,人們自發的悼念一直在繼續。 

  6月1日,黃寧的妻子劉會國將前段時間市民捐來的衣服進行了整理打包,30多個裝滿衣物的尼龍袋摞滿了家中的陽臺,「團市委已經追授黃寧『張家口市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過些天,我要把這些衣服送到山區的貧困村民家中去。」

  志願者黃寧的愛,灑遍張垣大地。他沒有逝去。(記者 白君 月成 馬鳳娥)

相關焦點

  • 黃寧被追授為「河北省傑出青年志願者」
    《黃寧:愛心永留張垣大地》後續報導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通訊員賈曉文 記者馬鳳娥)為表彰張家口已逝愛心志願者黃寧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志願精神,近日,團省委、省青年志願者協會決定追授黃寧「河北省傑出青年志願者」稱號。
  • 張家口號召全市青年向優秀青年志願者黃寧學習
    張家口號召全市青年向優秀青年志願者黃寧學習     河北新聞網6月9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馬鳳娥)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志願者黃寧的事跡,經河北日報等媒體報導後,在張家口市引起了強烈反響。日前,張家口團市委、市青聯正式追認黃寧為張家口優秀青年志願者。
  • 齊聚塞外張垣大地 共享中華待客之道
    華邑®酒店及度假村在華第五家酒店--張家口容辰華邑酒店盛大開業 張家口2017年4月26日電 /美通社/ -- 河北省張家口市,別稱張垣大地,在清代曾經是能夠與天津、上海相媲美的陸上通商口岸,擁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和多彩民俗
  • 張家口號召全市青少年向黃寧同志學習
    張家口號召全市青少年向黃寧同志學習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鳳娥)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志願者黃寧的事跡,經本網等媒體報導後,在張家口市引起了強烈反響。日前,張家口團市委、市青聯正式追認黃寧為張家口優秀青年志願者。近日,團市委、市青聯向全市廣大青少年發出倡議,向黃寧同志學習。
  • 「賽事預告」2020張家口籃球聯賽啦啦隊選拔賽~暨大鬧天宮戰舞張垣...
    2020張家口籃球聯賽啦啦隊選拔賽暨大鬧天宮 戰舞張垣街舞流行齊舞大賽張垣大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體育之城#庚子年冬一場曠世舞戰,將烽火張垣代有才人今世看風光無限在張垣張家口籃球聯賽拉拉隊選拔賽&大鬧天宮·舞戰張垣 街舞流行齊舞大賽
  • 張垣農業網絡大講堂系列直播課程助力春耕備播
    河北日報訊(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侯文婷)日前,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與北京市農科院信息所聯合推出了「保春耕、促生產」張垣農業網絡大講堂系列直播課程,助力春耕備播。直播課程邀請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一線的農業專家授課。
  • 河北全省上下以各種方式奉獻愛心 支援災區
    全省上下以各種方式奉獻愛心    支援災區,我們一起行動    連日來,從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到廣大人民群眾紛紛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暖流在河北大地上湧動。每一份愛心,每一份善舉,都展示了河北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誼,見證了河北人民與災區人民共渡難關的堅定決心    全情投入 全力以赴    省衛生廳4月22日再次進行部署,要求除省級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外,每個設區市至少組建3支抗震救災衛生應急救援隊,並要求落實到人,做到24小時待命
  • 河北上下以各種方式奉獻愛心:全情投入 全力以赴
    連日來,從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到廣大人民群眾紛紛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暖流在河北大地上湧動。每一份愛心,每一份善舉,都展示了河北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誼,見證了河北人民與災區人民共渡難關的堅定決心。
  • 【張垣印記】涿鹿縣有關炎帝、黃帝和蚩尤的12處遺址
    【張垣印記】涿鹿縣有關炎帝、黃帝和蚩尤的12處遺址 2018-09-13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志願者感悟】愛心溫暖你我他
    為了幫助福建警察學院受傷學子林金城同學,秀嶼新聞新媒體中心除了在網上傳遞林金城同學求援的信息外,同時還在線下舉行愛心傳遞活動——愛心義賣,即4月15日埭頭鎮新街口和4月17日笏石汽車站舉行的愛心義賣義捐活動。在活動現場,愛心傳遞,暖流湧動。
  • 國際知名品牌酒店搶灘河北崇禮
    來源:張家口發布 2、河北師範大學錄取河北生源考生520人,張家口錄取分發布截至8月8日下午,在河北省本科提前批A段公費師範生、中外合作辦學各專業錄取工作結束,共錄取河北生源考生520人。8月9日以後,考生可登錄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和河北師範大學招生信息網、河北師大招生官方微信查詢相關錄取信息(最終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錄取結果為準)。首批2020級新生《錄取通知書》將於8月16日左右通過EMS方式寄出。
  • 漢中市愛心家園公益志願者協會成立一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10月14日下午,漢中市愛心家園公益志願者協會成立一周年慶典在漢臺區時美度假村隆重舉行,漢中市政協副秘書長原穎娜、漢中市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柳曉明、漢中市原文聯主席武妙華、漢中市原教育局副局長薛建忠、漢中書畫院院長尤全生
  • 黃寧:在抗疫戰場堅守初心與使命
    他,就是雲南彌勒市彌陽鎮黨政辦主任、和諧社區黨總支書記黃寧。對於黃寧來說,「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從大年初一開始,黃寧就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全員放棄休息,和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挨家挨戶的排查,科學嚴密的防控,築起人民群眾和病毒之間的隔離屏障。
  • 仁愛之家志願者協會開展助學活動
    近日,仁愛之家志願者協會在市實驗中學開展助學活動,為貧困的學生們送去關愛。【解說詞】在實驗中學的教學樓裡,仁愛之家的志願者們與七名貧困學生親切溝通,詳細詢問他們近期的生活狀況和學習狀況。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並沒有阻擋他們懷有一顆勤奮好學、熱愛生活的赤誠之心,反而更加激勵他們不斷地奮發向上。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和負擔,仁愛之家志願者協會不但為他們送去了助學金和課外書籍,還細心地與光明眼鏡店積極協調,為學生們爭取了15張200元的光明眼鏡店代金卡,並且可以多次重複使用。
  • 河北張家口工業文化主題公園獲園林工程獎金獎
    岑屹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岑屹)11月20日,從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園林工程獎頒獎儀式上獲悉,由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規劃建設的奧林匹克京張鐵路公園(工業文化主題公園)項目獲園林工程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