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學的時候,老師就在課堂提及「讀書無用論」,告訴我們說,讀書無用論是極其功利的說法,人不該片面認為讀書無用,其實讀書是在塑造一個人的靈魂。畢業後,我有發現,讀書無用論的日漸成風,有些人直接否定體制,倡導孩子不上學。這我是既不贊同的,也不認可的。因為,上學是讓孩子接受教化的開始,不僅如此,上學還能磨礪人的意志,塑造人的品行,上學更能獲得學習的能力,開闊視野。一個人如若不曾接受教化,那便是原始的野蠻。與蟲獸無異。
倘若說得世俗一些,去觀察全國的底層人,那些在溫飽線上掙扎薪資極低的野蠻人,幾乎都是學歷不高的,亦或說未曾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極其少數的社會精英,會是在社會底層待著。默默無聞。疾病纏身,窮困潦倒。不僅如此,能夠把自己給活成貴族的人兒,有不少,就是高學歷的學霸來著,學霸不全都是世人傳誦的那樣,只知道讀書,是無用的書呆子。小a便是其中一個,大b亦是不錯。學霸的意志力與生命力,比尋常人要強多了。他們在學生的時候,不是依靠聰明來奪取好分數,他們更多是具備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精神,能夠迎難而上,懂得專心致志。內心不浮亦不躁。
我有一個鐵子,他曾多次在公眾場合說,「我家孩子是要上學的人兒。他需要在學校待著,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只不過說,他身為爸爸,我不會強迫孩子一定要考什麼樣的大學,讀什麼樣的專業,我也不會催促孩子一定要學會幾種興趣愛好。相反,我會告訴我的孩子說,學習要努力,要紮實,要細心,要認真,要勤懇,但那結果,我們不強求。爸爸不會盼著你一定要有數一數二的好成績,爸爸也不會責備你考了個低分數。我相信盡力便是最好的成績。因為,成績與排名雖少不了孩子的細心與努力,但也是與個人稟賦大有關係。
其次,面對日漸風靡的另類教育,比方說讓孩子進黑屋子。我的做法是望而卻步。在我的認知裡,生命要關愛,而非給予傷害與虐待。我們沒法左右人世的風浪,但我們可以竭盡所能地創設良好環境,讓孩子開心自在地活著。我捨不得去傷害一個嬌柔生命,我也不忍心在天真爛漫的孩子的心口,活生生地畫上一個刀口,只為了讓孩子能夠走向我們道聽途說而來的那條路。孩子要走在哪條路上,這最終的決定權,理應交由孩子權衡。而非父母。
此外,我也不認可當今社會所流行起來的不管的教養方式。在我看來,「不管」是農村的教養方式,是父母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時的一種無可奈何。孩子的成長,不該放手讓他自己去不停撞壁受傷。身為父母,我們要多一分心,去好好地看護著。防微杜漸遠比放任不管要好很多。孩子經由我們來此人世,我們沒法給予他們我們自身的思想,但我們引導孩子去學習,我們還可以教孩子各種技能與生活經驗。就我而言,我就經常教孩子東西。用語言,也用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