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此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2020-09-12 成都哈哈創思華捷

疫情還未結束, 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家庭教育如何繼續給力?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在這個假期摸索了一套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海亮教育集團總校長葉翠微認為,此時此刻,我們的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是聊起來、動起來、思起來。那麼,家長與孩子聊什麼怎麼聊,以及做哪些思考和行動?一起來看。

大疫當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眾正面臨一場重大的考驗。由此引發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家庭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怎麼應對?拿捏好當下的家庭教育,屏幕前的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家長自然都有自己的錦囊妙計,但怎樣真正做到「靠譜」?我有三個觀點:

01、當下的家庭教育首先要「聊起來」

「聊」就是家庭成員俱樂部式的烏託邦、神仙會、頭腦風暴,但「聊」不是目的,是尋找智慧,達成共識。「聊」開了,「聊」透了,心就平了,氣就順了,勁也就足了。

「聊」什麼呢?有三個基本層面的東西可聊。

(一)是因「疫災」引發的話題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什麼是全天候「封城」?

什麼是I級戰時響應?

什麼是群因性焦慮?

什麼是自我性恐慌?

什麼是全國性馳援?

什麼是志願者行動?

什麼是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

什麼是國家治理與國家治理體系?

還有世界衛生組織的態度是什麼?我國政府的基本決策是什麼?國際社會的普遍反應是什麼?這些話題要從概念、學理、事實及應對上聊出彼此的答案,再通過認知的歸集理出一個頭緒:這就是在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家國情懷、英勇衛國等問題上有新認知、新概念、新作為。

(二)是因「宅家」引發的話題

1.就家裡而言:

怎樣重構家庭生活關係?

(平等、民主、融洽)

怎樣重組家庭生活安排?

(家務、分工、協同)

怎樣重定家庭生活格調?

(價值、意義、關鍵)

有一個基本原則: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親情關係第三。

2.就家外而言:

每天的疫情你怎麼看?你能讀懂這些圖表嗎?你能做出理性的事實判斷嗎?

每天的英雄你怎麼看?他們離你遠嗎?如果你是一位醫護工作者,你會怎樣選擇?

每天的病友你怎麼看?你是否能做到感同深受?用你的方式給予他們一份愛?

(三)是因「學習」引發的話題

1.「停課不停學」,我們學什麼?

簡而言之「三開啟一保證」,所謂「三開啟」一是開啟生命教育的專題學習,怎樣認知生命?怎樣理解死亡?怎樣體悟真情?怎樣踐行大愛?二是開啟線上教育的特別學習,怎麼準備?怎麼自學?怎麼溝通?怎麼聽課?怎麼檢測?怎麼反思?三是開啟生活教育的針對性學習,了解什麼是「英雄」、什麼是「災害」、什麼是「網災」,進而思考什麼是「規則」、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幸福」等等;所謂「一保證」就是保證自己的正常的學業學習,保時保質保量。從我的觀察來看,大多數學生、大多數家長、大多數家庭在這方面的協同是做得比較好的。

2.「有學不在校」,我們做什麼?

我覺得一是基本角色的重塑。家長可「少說、多做、巧陪伴」,同學可「主動、積極、多動手」;二是常態學習的提升。要計劃、目標、任務、檢測「四位一體」。三是學習方式的轉化。抓住一個關鍵:學科短板、知識短板、考試短板(畢業年級的同學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打通兩個學習:線上、線下;關注三個發展:精神、身心、學業,這樣回到教育的元問題上。我過去在杭州二中,現在在海亮教育都提出一個教育定律:A≥B≥C,A代表健康,B代表德行,C代表學業。得到了大家廣泛的認同,現僅供大家參考。

02、當下的家庭教育要講「動起來」

生命在於運動,家庭在於行動和感動。我這裡的「動」是「身、眼、心、神」「四位一體」的「動」,目的是讓自己身心愉悅,心眼清明,精神明亮,以強大的生命力、免疫力和平衡力,戰勝疫魔的挑戰。

1.讓身體「動」起來,開展家庭體育

不妨嘗試:學生操同做,小球賽同打,健步走同行,棋類賽互比,小瑜伽互練,搏擊拳互曬等活動。

2.讓眼睛「亮」起來,開展家庭閱讀

閱讀是現代家庭的必修課,也是永不離線的生命修煉,不妨真正的品經典,多讀點文史哲;真正的讀原著,在原汁原味中陶冶自己;真正的敬大師,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讓心靈「美」起來,開展家庭欣賞

也就是與孩子一起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養成系統性欣賞的嗜好:

第一,系統地品賞音樂。了解古典音樂(巴赫、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約翰史特勞斯),了解中國民樂(《二泉映月》(二胡)、《喜相逢》(笛子)、《高山流水》(古箏)、《十面埋伏》(琵琶)),了解中國民歌(《南泥灣》、《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國》),了解靈歌(黑人音樂),了解布魯斯。

第二,系統地品味戲劇。什麼是悲劇?什麼是喜劇?什麼是觀念劇?有兩個大劇可深度觀賞,一個北京人藝的《茶館》,一個是百老匯的《魅影》。

第三,系統地品觀名畫。莫奈的《日出》,畢卡索的《亞威隆德少婦》,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梵谷的《星空》,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微笑》,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齊白石的《蝦》。

通過這樣的「身、眼、心、神」動作,讓家庭生出一派新氣息。人正,眼正,心正,神正,「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03、當下的家庭教育還要「思起來」

學會思考,善於思考,既是家庭教育的自然淨化,也是家庭血脈的親情濃化,更是家庭境界的精神升華。

1.要思考「家長的模樣」

有這樣的先哲給了我們以這樣的表率,梁啓超——九個孩子九個成才,他在與子女的相處中,有幾條基本的經驗:

莫問收穫,但求耕耘

不要填鴨式的教育

與子女做朋友

自己有趣味,養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做人要有幾分「孩子氣」

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交替循環

盡責盡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對於功課絕不責備

通達、健強的人生觀

2.要思考「孩子的模樣」

浙江省教育廳陳根芳廳長有一個著名的靈魂拷問:「現在年輕一代玩的吃雞、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劇本殺、密室逃脫,你玩過嗎?他們追捧的李現、肖戰、王一博,你知道是誰嗎?我們要尊重親近年輕一代,才能引領年輕一代。」還有「孩子們用微信聊天其實是應付家長的,他們真正活躍的地方是QQ。因為那個地方可以認識更多的陌生人,互動也更多,但我們這些成人基本上都不用這個溝通。」

他認為,現在教育對象基本屬於95後、00後甚至10後,他們學習的方法和途徑、擁有知識和信息的質和量超越了上輩;他們的痛點、癢點、興趣點、吐槽點分布在哪裡,跟上一代有巨大差異。我們應該承認,代際對立與衝突已不可避免地存在於幾代人之間。如果我們不能真正了解年輕一代,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和隔閡就會越來越大,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難「被引導」「被教育」,更談不上有效、有力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了。「只有尊重親近年輕一代,學習、了解、掌握他們話語體系,才能更有效、有力的教育和引導他們。」

3.要思考「家庭的模樣」

家庭的模樣講究的就是文明的模樣:

放下無謂的手機,是文明;

放下無謂的麻將,是文明;

放下無謂的八卦,是文明;

放下無謂的爭執,是文明;

放下無謂的應酬,是文明;

放下無謂的野味,是文明;

……

《猶太人的育兒經》有一系列的整體描述,大家不妨讀讀並抓住現在這一非常時期,作些非常嘗試。

最後,我把一朋友的《三隻小老鼠》這幅漫畫送給大家,以作閒思。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 | 疫情當前,此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疫情還未結束, 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家庭教育如何繼續給力?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在這個假期摸索了一套與孩子的相處之道海亮教育集團總校長葉翠微認為此時此刻我們的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是聊起來、動起來、思起來那麼,家長與孩子聊什麼怎麼聊以及做哪些思考和行動?
  • 疫情下的家庭教育
    疫情當前,宅家衛國,分憂解難!3、孩子的變化二、疫情下的家庭教育重點1、愛國主義教育2、生命健康教育3、感恩教育三、不同對象的陪伴技巧1、自我覺察,情緒調適2、老年人的陪伴3、兒童的陪伴
  •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三門功夫,你學會了嗎?
    ——(法)盧梭《愛彌兒》由此可知,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那麼,如此重要的家庭教育中,有什麼是必須要注意和學習的嗎?在此,我們來看看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登臺演講的首位大陸學生——何江的故事。
  • 做好這三件事,比讀什麼書都重要
    讀書固然重要,但還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這些事要在讀書之前完成,那再去讀書,讀書所帶來的收穫完全是不一樣的。我們讀書,要麼是為了拓展眼界,要麼是為了盤貨自己那固有的思維,要麼就是為了單純發發圈 只是讓別人看見自己讀書了。
  • 正確處理三件事 改善你的親子關係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學生假期延長。在缺少老師面對面引導的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 面對疫情,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即將開學,家長該如何應對?假期中孩子的學習、心理如何關注?如何處理親子關係?
  • 調查疫情後大學生最想做的三件事 結果是
    近日,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衛』夢人生」輔導員工作室面向寧波大學生開展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情調查。調查顯示:「向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送一束鮮花」「帶父母做一次體檢」「制定一份人生規劃」排在前三,成為寧波大學生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
  •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我列舉一些現象來說明,家有兒女正成長的朋友可以對號一下,我們一起探討。我認為,如何做人包括:責任教育、感恩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為人處世教育。1.責任教育。比如:吃飯是你自己的事,就不要別人餵;垃圾應該丟在垃圾桶裡,就不要亂丟;爸爸媽媽工作是責任,你就不要去影響。孩子大一些了,就要讓孩子明白,做好自己的學習是責任,就要自覺點;保護好自己是責任,就不要長時間玩手機,就不要挑食,就不要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等等。2.感恩教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孩子從小就該接受的教育。
  • 重要思維:三條原則,做好一件事勝過十件事
    你在何處投入時間和精力,付出努力,你將會在何處收穫什麼。所謂術業有專攻,越是有成就的人,越喜歡專注於一件事;越是平庸的人,越喜歡追求樣樣精通。可是,我們的大腦太喜歡朝三暮四,貪圖新鮮事物,總想嘗試任何不同的事情。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天天努力,三分鐘熱情,淺嘗輒止,讓我們一生碌碌無為。
  • 家庭教育一定要了解的30件事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 人民日報評論員: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出了明確要求。
  • 戰疫微課丨家庭教育究竟是什麼?
    疫情防控關鍵期,怎樣緩解孩子的焦躁情緒?如何避免觸發家庭「內戰」?怎樣營造這段時間的親子關係?齊魯女性特別開啟「戰疫微課」,從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出發,與您分享教育專家的建議。人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
  • 你認為家庭教育什麼最重要呢?
    而網友最多的感嘆是「多大點事啊,怎麼就能想到死呢?」,「有勇氣死,為什麼沒勇氣活下去」,「真是一點困難都承受不住......」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是孩子人生啟航的地方,家庭教育注重挫折教育,才能讓孩子在以後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迎接挑戰和磨難,笑對人生,我認為家庭教育最重要做好兩點:一、規則意識教育許多家長,只踐行讚揚式教育,對孩子百依百順,甚至包庇。
  • 比骨盆修復最重要的,是做好這三件事
    產後寶媽在選擇做骨盆修復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三點,這樣會讓我們骨盆修復更有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產後寶媽一定要知道比骨盆修復最重要的是做好這三件事,你會受益終身。
  • 當你負債纍纍,快撐不下去了,請做好這三件事!(很重要)
    人生就是如此無常,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此時此刻,爭取下一秒活得更好。如果此刻的你,正經歷人生的低谷期,感到很迷茫,很難過,很累,但不管你有多難過,多累,你都不能放棄自己。人生,是自己和自己的較量,當你負債纍纍,快撐不下去了,請做好這三件事!
  • 建議家長要做的幾件事
    教育無處不在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依靠親情和血緣天然的血緣關係,家庭教育具有獨特的親近性和感染性,但也缺失教育的系統性。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疫情當前 京翰教育做了這幾件事
    面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形勢,線下教育被迫轉到線上。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學習不延期」,K12教育培訓行業翹楚品牌京翰教育已經按部就班展開線上課程教學,為學生們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短短幾天的時間得到了廣大學子及家長的高度好評。及時性、直觀性、互動性、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也是各家在線教學機構始終都在不斷探索完善的。
  • 端午假期三天,想家庭教育更有效,這件事要做,這件事一定不能做
    小麥認為,端午假期三天,想要家庭教育更有效,這件事一定要做,這件事一定不能做!傳統文化是孩子品行塑造的重要基礎,讓孩子真正接受、喜愛上傳統文化是塑造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過程。
  • 從外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來看,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從外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來看,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國「給孩子制定一個家務勞動計劃。」;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加拿大「讓孩子學會玩。」;德國「讓孩子與大人爭辯。」。德國人以為兩代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國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動手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意志力等,其經驗值得借鑑。  在美國的教育理念中,提倡在逆境中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塑造孩子的獨立性。
  •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4件事
    第一件事:價值觀塑造你傳遞給孩子的,基本上不是你嘴上怎麼說,而是你真正認同什麼,怎麼做第二件事:時間管理怎麼教會孩子時間管理呢?有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1. 讓孩子看見自己的任務可以把時間長短畫成大圈小圈,或者長條短條,讓孩子看見他有多少工作。你一定要用一種視覺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這跟我們大人,在自己生活、工作當中列任務清單是一樣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