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中國好!海外人才紛紛回國,人數暴增7成

2021-01-11 騰訊網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也因此遭受巨大影響,各國經濟呈現明顯的疲軟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我國對疫情及時有效的防控,使得經濟情況實現逆勢增長,繼續保持著既定的增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留學人才選擇歸國求職。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1年秋招早鳥報告》顯示,2020年秋招中,海外留學生參加比例同比增長94.3%,碩士及其以上的學歷更是在留學生中佔據了65%以上,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狀況了。早從幾年前開始,大量留學人士都選擇了學成歸國,甚至有不少高層次人士也紛紛回國,選擇在國內就業。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曾公開表示道,相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我國一共有251.6萬人進行了出國留學深造,而在這些人中,有201.3萬人最終會選擇回國就業,留學生歸國比例已經佔據了總數量的79.9%。還是中國好!海外人才紛紛回國,人數暴增7成。

大批海外人才選擇回國,各大城市開啟「花式搶人」大戲。面對留學生歸國求職比例不斷激增的情況,去年提交了關於加強海外人才引流以及相關安置工作的建議。比如來自蘇州大學的校長熊思東就提出,目前海外存在將近400萬的高端專業層次中國人才,這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人才庫」,想要獲得更好地發展,必須要對其做到充分利用,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其歸國就業,並給予其相應的保障。有人更是補充,要加大力度鼓勵海外人才歸國進行就業創業及創新,拉動中國經濟新增長。

其實早在去年各地面對激增的海外歸國人才,就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中新一線城市尤為耀眼。畢竟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是創新之本,發展之本,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就,必須要有強大的人才支撐才行,而在巨大的成就之下在吸引更多的人才,從而形成一個正循環。新一線城市作為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對於人才尤為渴望。畢竟從之前的歸國人是就業情況來看,大家還是更樂於在北上廣深國內四大頂尖城市發展的。

據悉,為了拿出足夠的誠意來吸引這些人才,不少一線城市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更為全面的就業保障政策,推出「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人才服務專員」等專門舉措。更有地區專門設立了留學生創業工業園區,在全國多地設置專門的海外人才招攬點,甚至承諾滿足他們從子女上學到老人就醫的服務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海外人才也確實將眼光調整到了諸如杭州、武漢、南京、合肥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上來。不過就算沒有這些措施的話,其實這些留學生也會有不少人將目光放在他們身上的。相對而言,這些新一線城市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能夠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新一線城市杭州,作為數字城市的它,因為阿里、網易、螞蟻集團等坐落在此,不少人都會選擇它,成為了新一線城市中的翹楚。

不過儘管如此,這些留學生的求職狀況仍然不盡如人意。據相關留學生反應,他們頂著從海外名校回來的名頭,最終也是找了將近半年工作才有了著落。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眼高手低,我們不排除這樣的因素,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原因並非如此。海外留學生大量回國無疑使得他們原有的含金量降低,同時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大企業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縮招,人才需求逐漸降低,報錄比越來越令人驚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不斷面臨失敗。據一位留學生回憶,自己從最開始的投遞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到轉換成外資企業,再到想要考取公務員,最後還是被一家線上教育公司成功錄取。而且她還說道,自己從找工作到確定下來,一共投遞了將近100多份,就業已經越來越困難了。

當然了,也有曾在海外就職,然後在2020年選擇歸國的人士表示道,其實相對而言就業壓力還算是可以的,而且在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他認為就今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來看,待在國內無疑更加安全,而且當下中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自己在這裡的話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讓自己的理想更容易實現,並且自己離家也更近了,何樂而不為呢?

面對兩種不同的情況,這也告訴我們,當下海外留學生的光環其實已經不再那樣耀眼了,實力才是求職的根本所在。但是從這些新一線城市為了吸引海外留學生前來,而提供更優惠的人才政策來看,這種現象還沒有徹底扭轉過來,從根本上而言,這還是「唯學歷論」的體現。吸引海外人士固然重要,但就當下總體情況來看,海外留學人士並不等同於人才,真正的人才也不一定會選擇外出留學,而想要真正的獲得更好的發展,有真材實料的人才才是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2020年海歸留學生回國人數暴增,僅僅是因為我們疫情控制的好嗎
    由於疫情在海外的控制失敗,我們的很多同胞——留學生群體也跟著遭了殃,他們不得不為那些西方人的自大買單,一場疫情下來,也讓很多留學生看清了現狀,紛紛改變意向,將工作簡歷投給了國內的企業。根據智聯招聘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暴增33.9%,而這個數字在2019年只有5.3%,2018年只有4.3%。
  •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歸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花式」攬才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人數突破80萬。一個更為緊迫的現實是,他們還將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站在同一賽道,向有限的崗位發起衝擊。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
  • 疫情下,留學生回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下,留學生回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招人導讀: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
  • 疫情下留學生回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出手!跑到北上廣深...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2020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人數突破80萬。一個更為緊迫的現實是,他們還將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站在同一賽道,向有限的崗位發起衝擊。   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
  •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根據教育部統計的一項最新數據,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海外人才正在加速回流。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如何實現既滿足個人發展又推動社會發展的就業環境?
  • 2020年考研人數突破340萬!詳解考研人數暴增的秘密
    ,不少人可能困惑考研人數暴增的原因,本期內容將詳解考研人數暴增的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學生去海外上大學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從圖中可以看出,2008年後留學人數同樣是一路飆升。但是另一個數據也很現實,就是留學生畢業回國率已經達到80%以上,也就是說每年都有很多留學生需要回國找工作。就在同時,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2019年已經到了800多萬。日益增多的國內國外畢業生,和並不能同步增長的就業崗位形成了新的矛盾。國內畢業生就業上受到這些日益增多的海外歸國畢業生的擠壓,本身人數又在膨脹也就更難以找到工作。
  • 在海外的中國博士生畢業後是選擇回國?還是留在美國?
    《紐約時報》報導,博士生大多願意留在美國,中國佔92%。這個比例確實不低。估計這92%裡面會有很多公費留學生吧。可能有人會說,這些人不愛國,或者說太自私了。下面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國為什麼要派出留學生?
  • 外媒:海外中國科學家,紛紛購買回程票
    《科學與公共政策》雜誌不久前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科學家紛紛歸國的現象已有一陣子了。2017年,離開美國回國的中國科學家人數比2010年增加69%。背後因素複雜,但可歸結為中國政府幾十年來對科學教育、研究和設施的不斷投資。今後數年,此類行動可能加快中國科學家回國,他們也隨之帶回經濟、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益處。假以時日,他們可能挑戰美國在科學領域的霸主地位。
  • 留學回國人數增長8% 更多海外學子願意回來幹
    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讓更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工作。 中國新聞網供圖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2018年度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增長8.83%;留學回國人數增加3.85萬人,增長了8%。可見,海外學子歸國熱潮依舊。相關專家表示,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讓更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工作。對選擇回國發展這件事,學子們究竟怎麼看?回國還是留下?
  • 今年歸國就業留學生80萬暴增7成,4成海歸年薪不足10萬
    在海外疫情蔓延下,留學生的就職現狀如何?近日,在線職前教育平臺UniCareer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海外留學生紛紛轉向國內求職,歸國就業留學生暴增7成,達80萬;近4成海歸年薪不足10萬。據統計,2020年回國求職的80萬海歸還要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站在同一賽道,向有限的崗位發起衝擊。後疫情時代幫助海歸提升就業競爭力成為了新課題。
  • 近八成受訪者稱人情關係複雜阻礙留學人才回國
    2013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布的數據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留學人員回國總數已達109萬人,其中,近5年回國的近80萬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別是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7%,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歸潮。目前,中央層面的「千人計劃」已引進3319人,各地也紛紛制定地方吸引人才計劃,已吸引兩萬多名海外人才回流。
  • 傳承學院 | 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報告,7成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
    具體到留學國家上,美國和加拿大有意回國求職的留學生增長最突出,分別達到86.8%和84.7%,另一個留學熱門國家英國的留學生回國人數也同比增長69.4%。促使留學生回國的最大原因依然是疫情。學歷分布也體現出了人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碩士是向國內求職海歸的中堅力量,在2019年佔整體的70.7%,2020年擴張至72.4%;博士佔比1.7%,與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體佔比25.9%,較去年收縮1.9個百分點。海歸群體所具有的高學歷特點更加凸顯,回國就業在學歷方面也將更具有優勢。
  • 上海發布「4+1」海外人才新政!留學生回國形勢大好
    日前,上海「4+1」海外人才新政正式發布,圍繞海外人才權益保障、創業支持、樂業通道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提供全方位支持。此次發布的「4+1」海外人才系列新政,具體包括《進一步支持留學人員來滬創業的實施辦法》、《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關於做好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來滬工作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上海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辦法》及臨港配套出臺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若干措施》等。
  • 畢業生招聘季啟動:八成留學生學成回國 應聘需調預期早準備
    原標題:八成留學生學成回國應聘需調預期早準備  國內高校畢業生招聘季已經啟動,今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組團赴海外名校招聘,網羅優秀人才。  然而記者採訪發現,儘管國內企業、高校對中國留學生的需求增加,但由於集中在高精尖人才,國內留學生拿了洋學歷,卻依然遭遇回國就業這道坎。
  • 人才流失嚴重!雙國籍會吸引海外精英回國嗎?網友:太天真了
    153.39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432.32萬人已經完成了學業,有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拔尖人才,回國以後對於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許多人也成為了領域或行業的領軍人物。
  • 人事部解讀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
    人事部負責人就《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有關問題答中國政府網問    日前,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等16個部門共同制定下發了《關於印發〈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的通知
  • 英國大學兩招讓中國留學生人數暴增三成,去英國留學...
    現在中國去英國留學的人數可能非常出乎大家意料。今年去英國留學的留學生數量不但沒有變少,反而大幅上漲了三成多。也就是去年沒有疫情的時候有100個中國學生去英國留學,今年受疫情影響,反而有130個中國學生去英國留學。
  • 海外學子回國就業開啟新模式
    (資料圖)   作為新東方海威時代「要海歸」招聘平臺的活動之一,「2016中國精英企業全球校招」活動日前啟動。該活動也是繼海威時代在北京舉行的「2015 OTEC」創業峰會上亮相之後,又一次引發關注。在彼時的峰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向到場嘉賓隆重介紹了該集團的這一新布局——海威時代主要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提供職業發展和就業培訓服務,以打通留學教育人才的產業鏈。
  • 從留學生滯留海外談一談中國人才流失現象
    改革開放後中國掀起海外留學的熱潮,起初都是公派留學,最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家庭收入的提高,中產階層擴大,他們願意把自己子女送出海外去留學,多半選擇美國,英國或者西歐其他國家,但是這些階層出去學習的孩子其實很大一部分從出去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沒有回國的計劃打算了,他們已經抱著出去就不再回來的打算了,最終很多人他們學有所成後真的就選擇定居當地發展,很多還加入了所在國的國籍,用自己所學知識為他國父母,這些現象也可以稱之為中國人才流失現象
  • 調查稱九成留學生回國就業 海外實習比例偏低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日前進行了「海外留學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英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成為留學最多的國家,60%的留學生在海外獲得碩士學位。參加調查的留學生中,約54%的人在海外有實習、打工或工作經歷,9成左右的人已回國或者欲回國就業。正在國內和海外工作的留學生中,就讀計算機科學、機械和生物等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而留學生中就讀金融、商業管理和語言文化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