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760. 聽聽方文山的山海經故事怎麼說

2021-02-25 方道文山流

/\


你記憶中的《山海經》是什麼樣?有人說,《山海經》概括了夏商周的地理百科,繪製了一副千古前人的精神地圖,兒時課本中魯迅先生的一句「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讓不少人對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是多數人的神話啟蒙。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來的故事好像都出自這本《山海經》——

《山海經》共18卷,有《山經》和《海經》兩部分組成,其中《山經》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海經》則包括《海外經》《海內經》以及《大荒經》,這幾個部分從內而外,由近及遠,組成《山海經》中完整的世界格局。

除了我們熟知的異獸和神話傳說,《山海經》中還有很多關於上古時期的山川地理、物產分布、異國的風土人情、部落風俗等記載和描寫,至今尚有很多未解之謎。


龍身人面神?人面三足鳥?魚身蛇尾的虎鮫?這些是什麼鬼?看起來像十足的怪力神話,但我們始終相信山海經裡,那不是一個妖怪出沒的世界。就比方說,我們如何描述從未見過的動物?大概只能用你所熟悉的事物去描繪,比如去描述一隻狗,你大概會說身形像小型的老虎,但鼻子像兔子,嘴巴尖尖倒像黃鼠狼,是不是就成了兔子面虎身的怪物?《山海經》裡就這樣寫:

「有獸焉

其狀如兔而人面

其文如虎而黑尾

其音如嬰兒。」

那麼這種生物具體是什麼?我們便不得而知,只有百般猜測。而這種百般猜測,便是《山海經》的迷人之處,它這樣描寫應龍,說應龍是溝瀆河川之神,《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因應龍神性為水,女魃神性為火,二者不相容,又生出許多故事,比如有一種說法是旱神女魃愛上應龍,一次因為女魃的暗中相助,應龍得以返回天界,但因黃帝與蚩尤之戰中失去靈氣,在人間行走寸草不生,應龍奉旨到民間討伐禍亂人間的女魃,二人戰於黃泉海上,最終女魃自甘死去,應龍後悔不已。物華變幻,鬥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世事滄桑,鬥轉變化,讓人想起《山海經》裡的描繪,竟也有前因後果般的宿命聯繫。

而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的形象也是千變萬化,是水神渡化而生的物種。甚至有一種說法,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渡劫後方可化龍。傳說水虺(hui)修煉五百年成為蛟龍,蛟龍修煉一千年才能成為真正的龍,龍再繼續修煉五百年才能稱為角龍,再修煉一千年才能成為應龍。(南朝《述異記》卷上記錄:「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再五百年化角龍,千年化應龍。」)由一條水蛇,慢慢成為有鱗片的蛟龍,而成為角龍之後有了角,成為應龍之後就有了一雙翅膀,成為古代神話中唯一有雙翼的飛龍。

中國的遊戲也借用了許多上古神話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劍奇譚》遊戲裡慳臾的角色設定,本為一隻榣山水湄邊的水虺,於此結識好友太子長琴。慳臾雖弱小,卻堅信自己與別不同,終有一日將修煉成通天徹地之應龍。它與太子長琴相約,若成應龍,定要太子長琴坐於龍角旁,帶其上天入地,乘奔御風,往來山川之間。這也是引用了上古神話,而後來成為神女的坐騎,在慳臾將死之時完成此前給太子長琴承諾的畢生心願。

山海化為千年戀,無論是應龍和女魃的愛戀,還是那些堅持千古的誓言,都為《山海經》等述異著作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而這片山海的故事,也還在繼續。

近日,方文山為手遊《山海異聞錄》主題作詞,梁邦彥為手遊編曲,帶東方氣質直指人心的靈動詞作與流行音樂的恣意融合,方能抒盡山海異界那跨越千年的世事輪迴。[視頻為梁邦彥的遊戲音樂創作記錄-了解推薦一看。]

方文山在歌詞裡嘗試續寫了這一段愛戀,在宣紙鋪平的長久歲月,等待一人寫下娓娓道來的故事,而女子動容無法言明的真心,也沉落為歲月的塵埃,行走凡塵,期待的再遇,也終於化作等待中的錯過,北風、古道、草瘦,因旱神之力讓千裡成為塗炭,而內心因為等待的心灰意冷,又何嘗放過自己?如果故事繼續,應龍為救女魃觸犯天條,貶為蛟龍,落入大海,而她依舊在山間等待,故事繼續回到山海之間,也許未來有一天還會有他們所期待的神樂良田。

梨花落  漫天飛舞著誰的錯

冷風扣 門外的梧桐沉默 無語對我 

我熄滅燭火 任恩怨走過

此刻什麼話都沒有

宣紙落 愛恨兩字席地而坐

筆遊走 墨卻難透傷依舊 愛已剝落

故事起了頭 落筆怎麼收

這天地遼闊 我放手

山海戀 跨千年 應龍轉世不怨

天為紅 無名之嘆誰聽見 

山海戀  愛蜿蜒 世事滄桑總多變

不聽勸 今生苦等你容

是時候 古道草瘦一個人走

我不說 只因經歷了太多 微笑參透

愛卻不停手 隨著風起落

這緣分又該 怎麼躲

北風颳 這茶湯濃成了牽掛

拱橋下 徒留岸邊的蘆葦 無人對話

你轉身風沙 頃刻間天涯

我還在紅塵 等煙花

山海戀 跨千年  蛟龍情牽落人間

彼岸邊 遙望神樂築夢田

山海戀 輪迴見 回憶清晰如從前

我寧願 走入有你的畫面

方文山 /詞

[ 對本文有什麼想法 歡迎留言 ]

整理|方道文山流微信

配圖|網路

本電子報免費訂閱

如引用之插圖文案有版權爭議

敬請告之,感謝

相關焦點

  • 兒童繪本故事推薦《聽聽身體怎麼說》
    聽聽身體怎麼說 兒童繪本故事聽聽身體怎麼說,我為什麼有肚臍?亮晶晶的眼淚是從哪裡來的?血液到底有些什麼作用?
  • 周杰倫和方文山鬧掰了?
    一如既往,粉絲依舊在尋尋覓覓方文山的身影,期待這是方周二人的再次合璧,只是這次依舊沒能等來方文山。近些年來,周杰倫和方文山合作歌曲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周杰倫新歌發布,歌迷發現作詞不是方文山,就會更加懷念他倆合作的日子,並跑到方文山微博下喊話,讓他回來給周董作詞,更有人懷疑他倆鬧掰了。其實如果你了解他們之間的故事,你就不會相信他倆鬧掰的傳言的。
  • 周杰倫:方文山寫詞牛逼,他背後的故事更牛!
    比如: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好膽你就造……他們紛紛跑到方文山的微博下面,求方文山幫周杰倫改造一下歌詞。其實,我們只知道方文山寫詞非常牛,卻不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就這樣,他在唱片公司又呆了將近一年,終於發表了第一首歌,叫《落雨聲》,這是方文山媽媽最喜歡的一首歌,在她去世的時候,方文山在她的葬禮上不斷地播放。
  • 開發者談《山海經》故事的再創作
    《山海經》作為一部千古奇書,奇到作為一部百科全書,卻被《四庫全書》歸為小說類,而它之所以被人當成小說,恐怕還是因為書裡面大量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均記在了《山海經》中。但能完整將書中所記載的神話完整系統講述出來的人,並不多。這並不奇怪,就連《山海經》自己,也沒寫明白。因為我們如今能看到的《山海經》,已經是殘本。
  • 精緻蘭州,聽聽黃軒怎麼說
    精緻蘭州,聽聽黃軒怎麼說 是從一碗牛肉麵開始的 或者說 是一種滾燙濃烈的熱情 喚醒了這座城市 穿梭在大街小巷 你會發現每一個生活在 這座城市裡的人 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 故事來自於民間?別把《山海經》當神話,也許真的存在過
    《山海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神話記本,但別把它當神話,裡面的神話故事看起來離奇但或許真的出現過,而是人類文明缺失的一環。《山海經》與《聖經》中離奇的相仿的片段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山海經》當作是一個神話故事畫本來對待,但讀過山海經與聖經的人卻發現,在這其中記載的差不多同一時期,大地曾發生了一次毀天滅地的洪水,這導致人類文明的倒退。
  • 《山海經》故事解密——精衛填海是否成功了?
    2020-05-07 10:12:37 來源: 山海經異獸傳說 舉報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是真實的嗎
    喜歡奇異事件的朋友相信對《山海經》都不陌生,它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志怪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分為海內、海外、大荒,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山海經封面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 周杰倫嫌方文山填詞慢,寫一首歌催他,結果紅到現在「零差評」!
    方文山和周杰倫可謂是重一開始的互不順眼到之後的相見恨晚了,他們兩位都是在對方默默無名時遇見,互相幫扶著走到了今天,可以說周杰倫的大紅大紫有一半是方文山的功勞,但方文山的功成名就也有著屬於周杰倫的榮耀。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由於方文山作詞耗時間很長,有一次周杰倫實在是心癢難耐,於是自己親自作詞,作曲了一首歌催方文山,大家沒聽過的可以去聽聽看——<梯田>。令人沒想到的是這首歌到現在依然很火,而且沒有一點差評。周杰倫憑藉著這首歌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
  • 40歲出道自稱沒天賦,卻靠中國風獲封樂壇詞聖,誰讓他是方文山
    等到人老的時候,或者這是你人生故事的精彩部分。方文山從學生時代開始,他愛閱讀,作文寫得好。經常幫同學寫作文。由於偏科的關係,他沒有能進入名牌大學讀書。從成功工商電子科畢業後,慶幸幹的是本專業的工作。在現代的社會,大家都為了尋找一個本專業的工作,然後在職場撞得焦頭爛額,不撞南牆不回頭。
  • 《山海經繪卷》在長沙首發,將助力少年兒童讀懂中國神話故事
    前不久,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與長沙圖書館共同在該館舉辦了《山海經繪卷》新書發布會。該書長達7米,圖文並茂,將有效助力於少年兒童讀懂中國神話故事。
  •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相信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吧,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我們只知道這本書是先秦時期的古籍,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寫完的,也不知道他的作者是誰,我們國家的學者們研究到現在,也依然沒有研究出來。
  • 愚公移山的故事廣為人知,卻沒人知道,它其實與《山海經》有關係
    一直以來,歷代學者都對《山海經》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並且給出過許多種解釋的說法,甚至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所描述的地理,居然處於非洲地區。誠然,科學確實需要質疑的態度,但是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些觀點卻是不足取的。
  • 淺談的方文山歌詞創作
    但十年過去了,很多作者或者歌迷都意識到方文山先生的弊病,刻意的押韻以及意象渲染,造成歌詞的不倫不類。方文山的產量其實不多,把他所有的作品拿出來做個比較,你會發現諸多相似的地方。幾種詞性的活用,生硬的意境抽挪。
  • 大禹治水的故事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息息相關!
    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裡提到《山海經》最初是有繪畫的。這《山海圖》應該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繪畫,古往今來少有人見過《山海圖》,因此它到底是什麼樣很難說。東晉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據說見過《山海圖》,並有「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的詩句流傳於世。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山海經》作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古代奇書,具有民俗、歷史、科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它共有十八卷,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組成。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專家:可能是真的
    這些神話傳說,都是從古籍《山海經》裡面流傳出的,山海經原書在虞夏成書,是隸屬於先秦的古書甚至更早。伴隨著研究的深入,關於《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的問題,專家說:可能是真的。我們看看在《山海經》中經常出現的名詞——神、大人、人魚,《山海經》中提及到的「神」《西山經》-----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
  • 別忽略傳統文化,《山海經》裡的故事更值得傳承
    3-8歲的孩子們,其實對那些光怪陸離的神獸和神話傳說故事更為好奇,孩子其實也更需要從小了解我們的本土文化。篩來選去,我鎖定了原創童書品牌團隊狐狸家創作的《小狐狸勇闖<山海經>》,更適合給孩子做《山海經》的啟蒙,和維尼親子共讀時,從這三本大書裡竟也發現了些意外的收穫和感觸。
  • 「家鄉的一切可好」 ——臺灣作詞人方文山的江西情緣
    早春二月,我們有緣在臺北長春路的寫字樓裡專訪方文山。「老鄉」見面,沒有隔閡,聽他講述「中國風」式創作經歷的背後故事,感受一字一句中流露出的江西情緣。  與「青花瓷」的美麗邂逅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裡……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歌曲《青花瓷》將離愁別緒描寫的婉轉細膩,韻味別生,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
  • 《山海經》的主要內容,《山海經》記載了什麼?
    百科故事《山海經》的內容: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