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航母白菜價麼?為什麼日本能夠拿出來那麼多航母?

2020-12-22 月出皎皎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空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艦體通常擁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於右側的艦島,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 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這就意味著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如今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作為科技強國的美國,航母技術無疑是最為先進的,美國擁有著全球三分之二的航母數量,還一直保持著航空母艦的技術優勢。有航母的國家在世界上屈指可數,但這其中並不包括日本,戰後的德國和日本是被限制發展軍事力量的,不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不能配有航空母艦。不過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發展航母技術。

2017年時日本已經服役了4艘直升機航母,日本一直對「出雲」號和「加賀」號兩艘直升機驅逐艦兩艘艦非常重視,近年來多次傳出改裝消息,有望獲得世界最強輕型航母。其實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而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母更是蓬勃發展,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母水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

當時日本的航母技術如此成熟,是因為自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後,日本嘗到甜頭,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八八艦隊計劃,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巡洋艦組成,組成強大的海軍力量與敵對決。

不過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定,終止了締約國新的主力艦的建造,使該計劃被終止執行,但日本並不甘心放棄,將開工進度最快的兩艘艦天城、赤城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準許被改裝成航空母艦,另外在日本的強硬態度下,最終陸奧號戰列艦得以建成。

等到1937年,日本擺脫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約束,日本海軍再次提出八八艦隊計劃,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二戰爆發前,日本擁有10艘航母,這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偷襲了珍珠港。毫無疑問,二戰初期日本在海軍方面有著絕對的實力,而嘗到甜頭的日本瘋狂發展航母,為了彌補中途島海戰損失,開始了將大型船隻大量改裝成為輕型航母。於是日本又建造並改裝了15艘航母。

如此,日本才能在二戰時期拿出這麼多的航母,還被調侃當時的航空母艦就是白菜價,不過白菜價肯定不至於,這也耗費了日本的大部分心血。但二戰時的航空母艦與現在的航空母艦的確有著天壤之別,日本的許多航空母艦都是商船,甚至是軍艦改裝來的,凡是排水量在六千噸以上、航速在19節以上的客輪、郵輪、貨輪,政府均會在建造之中予以"獎助金"。

無論是防護能力和適航性,都與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有著巨大的差距。日本如此數量驚人的航母數量實在唬人,這與日本貧弱的工業水平有著巨大關係,最終日本在二戰中慘敗其實早已註定。

相關焦點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其中的赤城號航母,僅僅中了一發炮彈就癱瘓了!而美國的航母約克城號,在原本就受傷的情況下,居然能抗住日軍兩個波次的重點襲擊……航空母艦作為海上堡壘,必須皮糙肉厚,結實耐打才可以!那麼日本在製作航空母艦時為什麼如此不注重防禦呢?本期我們簡單聊聊二戰時期的日本航母為何成了一點就著的」海上打火機「?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就這麼難了?
    之前有人戲稱中國建造軍艦的速度是在下餃子,而二戰的時候各國造航母的速度簡直稱得上是在下小湯圓,一撒手就是數十艘,簡直稱得上是易如反掌,為何那時候建造航母反而顯得容易,但是現在建造起來卻那麼難了呢?
  • 確認,日本二戰航母「加賀」號殘骸|航母|日本_軍事|中途島戰役|...
    由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領導的一個沉船搜索團隊「Nauticos」宣布,其科考船「海燕」號(Petrel)發現了日本二戰中途島戰役期間被擊沉的日本航母「加賀」號(Kaga)。該團隊此前已發現過日本「比睿」號戰列艦及美國「大黃蜂」號航母殘骸。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大家對於二戰期間的航空母艦的印象都比較固定,長長的甲板,滿載的飛機,時刻可以用魚雷和炸彈給予敵人來自空中的飽和攻擊。而二戰時期的海上巨獸戰列艦,幾萬噸的排水量,數量龐大的炮管可以隨意指向天空和海面,射程遠,威力大,遠遠地駛來,就能給人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如果這兩者能夠結合起來,豈不是一個很完美的結合嗎?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動用衝鋒鎗?
    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對亞洲各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略,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日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非常多,當時我軍的裝備非常落後,所以遇上裝備精良的日軍,初期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
  • 《日本》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可以在二戰時期強大到侵華稱亞?
    日本:一個只有中國省會那麼大點的地方,就是這麼小的一個國家,在70年前發動了一場讓世界數十個國家遭遇其害的戰爭。二戰時期的中國算是歷史上積弱到了極點,軍閥分治,國共內戰,經濟軍事工業化水平甚至趕不上清末。當時日本可不是現在的日本,當時的日本牢牢坐擁日本本土,東北三省,半島,臺灣。面積不可謂不大,工業化水平不可謂不高。
  • 日本二戰最悲催航母又「出現」了,比當年強大無數倍
    近日,一部名為《航母伊吹》的日本影片正式上映,雖然整個劇情完全是憑空捏造的,但是影片出現的日本航母卻備受關注。這艘舷號為192的「伊吹」號新型航母已經完全超越直升機航母的範疇,雖然外形酷似現在的「出雲」級,但是艦體要比「出雲」寬大,上面已經有滑越甲板,搭載F-35B型戰機。
  • 深埋海底77載,日本二戰兩艘航母殘骸終被尋獲
    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對外宣布,發現了日本二戰時期沉沒的航母——"加賀"號和"赤城"號。據日本NHK新聞播報,"海燕"沉船搜索團隊於10月21日,在藉助海底探測儀器的幫助下,於太平洋某處深達5280米的海底發現了日本在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期間,被美國海軍擊沉的"赤城"號遺骸,這也成為繼10月19日"加賀"號被發現之後,近期發現其蹤跡的第二艘日本二戰時期的重量級航空母艦遺骸。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一是當時的日本儘管人口只有7千多萬,但是經濟、軍事實力是比較強大的,首先日本的工業比較發達,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4——5%,經濟規模突破了160億美元。其次軍工體系完善,武器裝備先進,能夠大規模生產飛機、坦克、艦艇和航空母艦等現代武器裝備。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二戰海軍最佳應急品,獨立級航母臨危受命,一群小身板挑起大梁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中有這麼一級航母,它的噸位僅僅比護航航母大一點,但是卻真正發揮出艦隊航母的威力,並且在美國海軍最艱難的時刻送來希望,這就是獨立級航空母艦。
  • 二戰日本是戰勝國麼 #F2520
    【不可推送】二戰日本是戰勝國麼 #F2520這麼多人不知道日本的《戰勝論》  一)戰勝國
  • 二戰日本於英國哪個實力更強?三個細節英國完勝日本
    二戰時期,大家看到日本人的攻勢十分猛烈,讓大家覺得日本人的實力一定很強。因此,當有人看到英國在東南亞戰場的所作所為時,難免會與日本人的猛烈攻勢進行對比,然後理所當然地認為日本與英國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手,甚至日本可以完虐英國,當然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各位這樣的想法純屬說笑罷了。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和英國相比,有哪些差距?
    而在你看來威風八面的IJN,戰術思想始終混亂,在航母和戰列艦的使用上很少成功,你說RN被屠殺,那沒有什麼比IJN在中途島的表象更像被屠殺了。我就奇怪了,明明IJN在實際戰鬥中幾乎是被一邊倒的屠殺, 卻有一堆人在哪裡洗地。首先,日本擊敗遠東艦隊動用的根本不是艦載機,這個無法論證你所說的日本航母及其艦載航空兵優於英國航母和英國艦載航空兵。
  •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如何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是比較強的。這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正好趕上了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日本得以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總之,日本是最後進入第一批工業化的國家名單的,雖然比英、法、美、德、俄來得慢,但也有後發優勢。明治時期,日本又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軍工製造,與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還達到先進水平。二、從二戰時日軍裝備看日本工業水平二戰開始後,美國突然發現日本的軍工水平非常高,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 二戰日本與美國在生產力上的驚人差距:簡直就是壯年人欺負兒童
    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必將在國力消耗戰中完敗。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因此日本和德國才會瘋狂的想要打通連接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以保證自身能夠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這樣才有一絲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甚至有人說日本如果這個舉動成功了的話,有可能最終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當時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至於到底有多大?美國表示: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日本,輕輕鬆鬆,日本毫無翻盤的可能性。那麼美國當時到底有多強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