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艘航母問世以後,這種性能特殊的武器就受到了各國的重視,而且那時候航母數量也很多,基本上只要是有海軍的國家就會擁有數艘航母,像美國那樣比較強盛的國家,更是直接建造了數百艘航母。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按照常理來說,國家剛開始發展武器的的時候會因為經驗不足,所以發展
的會慢一些,但是航母卻恰恰相反。進入現代以後,航母的數量驟然減少,世界上數百個國家,持有航母的也是不到十個。
之前有人戲稱中國建造軍艦的速度是在下餃子,而二戰的時候各國造航母的速度簡直稱得上是在下小湯圓,一撒手就是數十艘,簡直稱得上是易如反掌,為何那時候建造航母反而顯得容易,但是現在建造起來卻那麼難了呢?
主要是因為那時候的航母很多都是用其他船改造的,和現代航母相比差距也是很大的,功能也比較單一,主要就是用來運輸戰機以及為艦載機提供一個起降的平臺,也沒有搭載什麼武器,稱作航母其實有點勉強。
當時航母雖然建造的快,但是損耗的也是特別快,基本是挨上一炮就會直接沉沒,為了有足夠多的航母能用,只好是沉多少造多少,看上去規模是很大,但是真正能派上用場的也只是少數罷了。
現代航母在技術上比舊時候的航母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一艘現代航母就抵得上數十艘、甚至是上百艘舊時代的航母,現代航母都是各國先進技術的凝聚以及綜合國力的體現,也就只有強國才能擁有。
各國在二戰中建造的航母,大部分都在戰爭中消耗掉了,但是也有部分被留了下來,不過那些航母也基本上都拆解掉了。雖然它們技術含量不高,但是畢竟數量大,維護起來依然很廢精力,既然戰爭都結束了,也沒必要留那麼多了。
至於為什麼現代航母那麼難造,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技術難度,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還需要給航母搭載數架艦載機,有了艦載機以後還要培養艦載機飛行員,處處都是開銷,加在一起也是很大一筆錢了,普通國家負擔不起。
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和動力,如果經濟實力弱,自然就會根基不穩,想要繼續發展也是很難的,但是如果經濟實力增強了,想要發展先進武器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能夠在軍事發展上多投入一些,研製更多的武器裝備,提升軍隊實力,相信在未來,中國軍隊的硬實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