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參與首艘國產航母建造

2020-12-16 中證網

  5月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離開碼頭,開始海試。首艘國產航母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簡稱「中船重工集團」)設計建造。中船重工集團資產部負責人李嘉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中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擁有眾多研發建造實力雄厚的子企業。遼寧艦和此次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由集團公司旗下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國海防、華舟應急均參與航母建設。

  首艘國產航母由集團設計建造

  中國證券報:現在大家經常將南、北船兩個集團搞混淆,請問首艘國產航母到底是哪個集團建造的?

  李嘉華:建國後船舶工業體系由第六機械工業部負責,後來改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8年被分為南、北兩家集團公司。大家所說的南船集團是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工業;北船集團是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中船重工集團基本上繼承了原第六機械工業部所屬完整的船舶工業研發體系。發展至今,僅從企業規模而言,中船重工集團大概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兩倍多,每年海軍設備訂單80%以上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它是中國海軍裝備的主要供應商和船舶工業的骨幹力量。截至目前,中船重工集團也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擁有眾多研發建造實力雄厚的子企業。

  遼寧艦和此次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是由中船重工集團設計建造的。

  中國證券報:國產航母建造需要長期積澱雄厚技術和大量資金,中船重工集團是如何解決的?

  李嘉華: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有約30家分工細緻的研究院所,長期自主研發和吸收國內外技術並創新發展,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500強中船務板塊的龍頭企業,位居全球船舶入圍企業第一,引領我國艦船製造行業發展。

  集團現擁有我國目前最大的艦船造修基地,總資產達5000億元,員工17萬人,集中了我國艦船研究、設計、製造的主要力量;有十幾名院士、6萬名科研設計人員、7個國家級研發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具有很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能夠按照世界規範和各種國際公約,設計、建造和維修各種海洋裝備;還擁有國內最齊全的艦船綜合配套製造能力,各系列的艦船主機、輔機、儀器儀表、武器裝備等一大批品牌產品居行業領先地位,所以完全有能力自主建造全國產航母。集團今後的目標是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軍工強企。

  至於研發、設計和建造所需的龐大資金,除了國家有部分撥款之外,中船重工集團長期以來執行的是積極利用社會力量,尤其是資本市場積極推動軍工企業、廠所上市,將所籌集的資金力量服務於國防軍隊建設。截至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國海防、華舟應急、久之洋。中船工業旗下共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ST船舶、中船科技、中船防務。由於行業、標識與名稱較為靠近,容易混淆。

相關焦點

  • 中船重工又有重要崗位官員落馬
    2003年起,先後在中船重工旗下兩個研究所擔任領導職務。1997年至2003年,金燾任中船重工第704研究所科技處處長,2003年升任該所副所長;2016年調任中船重工第712研究所所長,正局級。「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中船重工集團有約30家分工細緻的研究院所。中船重工集團資產部負責人李嘉華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遼寧艦和今年5月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都是由中船重工旗下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的。
  • 首艘純國產的甲板運輸船建成交付
    新華社武漢5月16日電(記者黃豔)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自主研製設計和建造的13000噸甲板運輸船「ABM NUBIRI」16日正式建成交付。這是國內首艘純國產的甲板運輸船。  在位於江蘇南通的交付儀式現場,「ABM NUBIRI」紅白兩色的船體在藍天映襯下嶄新發亮。
  • 中央候補委員、航母工程副總設計師吳曉光任中船重工黨組成員
    澎湃新聞 吳曉光 新華網 資料圖官方近日公開發布的信息顯示,參與設計建造遼寧艦的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船重工第701研究所所長吳曉光已於今年
  • 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戰略重組 旗下6家A股上市公司齊飆漲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 文/李萬鈞7月2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重組的消息終開始落地了,兩家央企旗下6家A股上市公司齊刷刷發布控股股東籌劃戰略重組的公告
  • 《兵工科技》雜誌:「山東」號航母百分之百中國造
    2019年12月17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列裝服役,標誌著我國海軍正式邁入了雙航母時代。山東艦一直被稱為首艘國產航母,不僅因為它是我國獨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更因為山東艦的設計理念、重要系統、建造材料,如電磁兼容系統、動力系統、阻攔系統、航母特種鋼等,都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完全沒有依賴進口,並且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百分百實現了中國航母中國造。
  • 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長馬玉璞:軍民融合可推進...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陳剛 徐海峰 北京報導「結合行業特點,我們現在正在發展面向中華文化圈旅遊的高端郵輪,海上風電、氫能源和大型智能海洋牧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長馬玉璞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談及公司未來民用高端裝備製造發力重點時如是說。
  • 南北船合併呼聲再起 北船「換血」止損
    南北船合併呼聲再起 北船「換血」止損   時代周報記者 吳平 發自廣州   隨著國企改革步伐加快,中船集團(南船)和中船重工(北船)合併的猜測再次引起關注。   4月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備選名單已經形成,並且已經上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定同意之後就將啟動實施。
  •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長馬玉璞:軍民融合可推進高端裝備製造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長馬玉璞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談及公司未來民用高端裝備製造發力重點時如是說。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中船重工)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一的船舶企業,為中國重工(601989)等多家A股公司控股股東,軍民融合領域有相當多看點。
  • 國產航母在如火如荼建造,總指揮叫所有人車庫開會 出了什麼問題
    11月8日,中船重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深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現場指揮部黨委做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這是中船重工黨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落實國資委黨委關於領導帶頭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部署,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的實際行動。
  • 中船重工集團亮出核動力巨無霸 惹人矚目 戰鬥力將不可估量
    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中船重工集團展臺出現了幾款惹人矚目的「巨無霸」。它們大多作為「民用核動力平臺」。(圖為「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模型。注意展臺下的「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字樣。)在中船重工分發的小冊子裡,關於核動力平臺的描述是這樣的:「五年內開始建造,平時固定在導管架平臺上,為其它海工平臺或島礁供電,自身也能在必要時自航。」南沙島礁的供電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而「該工程五年內開始建造」的描述也意味著,今後南沙島礁布設大型雷達站等設備將成為可能。
  • 近距離探秘:首艘國產航母和遼寧艦有何不同?
    圖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中新社記者邢一 攝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度一直備受關注,現在它正處於系泊試驗的最後階段,相信不久之後就會離開港口,開始海試工作。  這就是我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發製造的國產航母,因為還沒有正式命名,所以我們暫時稱它為首艘國產航母。
  • 中船重工攜手五家企業共築南海智能「養殖航母」
    日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大青鳥集團等六家企業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整合技術、裝備和資本優勢,在海南布局建設3個深遠海智能養殖漁場,打造南海深遠海「養殖航母」。  武船領航國內漁場裝備市場  近年來,面對全球船舶建造市場低迷、造船企業普遍不景氣的現狀,武船集團整合內部優勢資源,積極開拓國際高技術海洋裝備市場。2014年9月,SALMAR集團面向全球招標,拋出智能化深海漁場建造訂單,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一舉中標。
  • 中船重工又有大動作,719所將迎來新核設備
    而在我們尚有欠缺的海上力量方面,055型和首艘國產航母的出現,也展示著我們在艦艇研製方面的進步。就在近日,中船重工似乎又有了大動作,核動力航母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從《太原晚報》近日的報導得知,太原重工向核電領域進軍,邁出了實質性的腳步。
  • 軍迷們要失望了:渤船重工併入大船集團 跟核動力航母沒關係!
    利刃/東風破日前,一則自媒體所撰文的關於渤船重工併入大船集團的消息在很多軍迷圈兒中流傳,這則原本是關於股票和股市的消息,被很多不明就裡的軍迷視為大連造船廠在建造完首艘國產航母之後,下一步即將開工建設核動力航母的信號。
  • 中船重工:中國航母和核潛艇等重點工程任務進展順利
    「要切實把質量、安全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精益求精,嚴守規矩,依靠創新提高質量、安全工作水平,為把集團建成軍民融合、技術領先、產融一體的創新型企業集團提供有力的質量和安全保障。」7月27日,中船重工集團軍工(裝備)質量與集團生產安全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董事長胡問鳴提出這樣的要求。
  • 國產首艘自主智慧財產權甲板運輸船交付
    當天,這艘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研發製造的1.3萬噸甲板運輸船被命名為「ABM NUBIRI」後正式交付使用。廣州聯瑞專家指出,該船是我國首艘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萬噸級甲板運輸船,節油性能國際領先。廣州聯瑞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深耕業界多年,對各行業、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發展都十分關注。「過去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如今都換成了中國製造。」
  • 「南北船」重組獲批 中船重工旗下中國海防迎新發展空間
    經報國務院批准,同意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10月25日晚間,中國船舶、中船科技、中國海防等多家南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公告披露了這一事項。在戰略性重組的背景下,「兩船」都在積極梳理集團旗下資產,體系內的平臺整合節奏明顯加快。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即將完工 澳媒:在航母上花錢不如在安達曼島上下...
    資料圖:圖為正在建造中的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INS Vikrnt)及頂視圖。據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6月20日報導,從金融和軍事角度來說,在印度洋對抗中國海軍力量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報導稱,印度海軍從1961年就開始使用航母,因此「可移動但會沉沒的」航母構成了印度戰略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目前擁有4.5萬噸的「超日王」號航母,而且正在建造首艘國產航母——4萬噸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並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完工。第三艘航母——6.5萬噸的「維沙爾」號航母計劃在2025年前後下水。
  • 國產航母 山東艦 用的什麼鋼?
    2017年,我國第二艘航母正式下水,2019年12月17日入列,我國國產航母的建造,邁入新的篇章。 甲板,是航母艦體結構的關鍵部位,功能和作用十分特殊。飛行甲板不但要承受重達二三十噸的艦載機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和高摩擦力,還要承受噴氣式飛機高達幾千度的火焰的灼燒。
  •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塗裝已基本完成 專家:與"遼寧"艦有三大區別
    01.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國產航母建造最新進展,從圖上可以看出航母的塗裝已經基本完成,相信不日即將下水。(感謝微博網友木南kangaroo)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國產航母建造最新進展,從圖上可以看出航母的塗裝已經基本完成,相信不日即將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