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 于靖園
北京沙灘后街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辦公室,聶震寧就坐在滿牆和滿桌的書前辦公,無論從哪個角度、哪個頭銜去看聶震寧,他身上都離不開一個字——「書」。
他是作家,著述頗豐,出版小說、散文、隨筆若干,其專著《閱讀力》入選2017年「受大眾喜愛的50本好書」,小說《長樂》受到著名作家王蒙盛讚;他是出版界當之無愧的大咖,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他又是全民閱讀的「領讀者」,全國政協委員首份開展全民閱讀提案的第一提案人。
「忙時讀屏,閒時讀書。」在信息傳播飛速的當今,聶震寧一直持這樣一個態度,他表示,忙的時候大家可以刷刷手機,而空閒的時間則一定要讀讀書。疫情期間,很多人都發現碎片化的信息非常耽誤時間和精力,不少讀屏的朋友開始意識到這樣很浪費工夫,一些人開始對碎片化閱讀心存疑慮,甚至厭倦了。「在這個時候我想說,讀書為主,讀屏為輔。讀書會讓一個人保持生命的活力。」聶震寧說道。
作為全民閱讀的倡導者,推動者,見證者,研究者和實踐者,聶震寧一直致力於推廣讀書。他創新性地提出"閱讀力"的概念,並在眾多場合強調它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只有閱讀力強了,才能有創新力,才能有學習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關於小康社會,關於小康生活,聶震寧有著自己的見解。聶震寧表示,衣食住行是小康社會的基礎,但是,我們的小康社會不能僅停留在衣食住行上,還應該有文化生活的追求。應該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娛樂,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閱讀的樂趣。要讓更多的人在衣食住行的基礎上,擁有文化生活。要讓更多的人成為知書達理的人,讓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地得到提高。(視頻剪輯宋溫馨 文案于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