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得大家追捧的是老牌湘菜品牌炊煙小炒黃牛肉(以下簡稱「炊煙」),自黃興銅像店7月31日試營業後,幾乎每天都從上午11點排隊至晚上11點。
人群中,不少是慕名而來的外地旅客,也有長沙當地的老街坊,等候長達2、3小時只為嘗到一口地道的小炒黃牛肉。
對於新店的受歡迎程度,炊煙小炒黃牛肉總裁譚豔感到驚喜,他們做了一個統計,在高峰期,這家門店單日取號超過2000桌,翻臺達11次。
而試營業之前的內部測試階段,新店就吸引了大批粉絲到來,一度排隊至一樓露天扶梯處,即便暴雨來襲依然撐傘等候。
步行街黃興銅像店試營業排隊火爆現場事實上,不僅炊煙,包括文和友、茶顏悅色等長沙休閒餐飲品牌在近日都表現出了強勁的復甦勢頭,而這得益於疫情好轉以及隨著暑假的到來等利好因素疊加。
據美團發布的小店經濟復甦數據顯示,在7月,全國小店消費復甦率達到91.8%,其中,長沙小店的消費復甦率達到97.9%,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長沙市飯店業協會與攜程數據分析亦顯示,在暑假消費和疫情向好形勢下,餐飲和酒店復甦加快,家庭訂單數量迅速增長,預計8月份酒店訂房率同比增長28%。
在人頭攢動的長沙五一商圈,你能很明顯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已迅速回升,不管是本地人,還是遊客都迫不及待的直奔長沙美食三大天王打卡。
顧客在炊煙小炒黃牛肉黃興銅像店排隊等位喝一杯茶顏悅色奶茶,體驗一圈超級文和友以及吃一頓炊煙小炒黃牛肉,是這些年輕人旅遊清單中的必要選項,勢要一次過集齊三張長沙城市名片。
如果說,文和友是長沙的小龍蝦排隊王,茶顏悅色為奶茶排隊王,那麼毫無疑問,炊煙小炒黃牛肉是長沙湘菜排隊王,頗有意思的是,它們現在也被網友稱為「長沙美食三大天王」。
而不同於茶顏悅色和超級文和友在近幾年展露頭角,炊煙並非一夜之間爆紅,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1998年,炊煙創始人戴宗先生在衡陽創辦了主營湘菜宴請「花明樓酒家」。
來到2005年,花明樓發展成為「戴家村」湖南土菜館,這家店可以說是「初代」湘菜排隊王。譚豔介紹稱,門店並非在市中心,而是位於長沙郊區新港鎮,一到飯點停在店附近的子排成,高峰期需要交警引導指揮。
如此火爆的場面很快被媒體捕捉到,2006年起,戴家村被沙晚報、瀟湘晨報等多家權威媒體報導。三年後,「戴家村」改名「炊煙代」,改名未影響發展,它仍然是老沙獨特的湘菜記憶。
炊煙食代顧客排隊等位2016年, 「炊煙代」改名「炊煙時代」,開進沙各大購物中心。據了解,第一家開在購物中心的mall店在節假日排隊需要2小時才能吃上。
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顧客排隊等位2018年,炊煙時代在原有基礎上推出了招牌菜:炊煙小炒牛肉。這一年對炊煙而言,也是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當年11月,炊煙小炒黃牛肉與壇宗剁椒魚頭、毛氏紅燒肉等湘菜代表被呈上聯合國總部宴會的餐桌。椒味肉香兼得的炊煙小炒黃牛肉受到聯合國官員及各國嘉賓的好評,而這一殊榮也繼續鞏固了炊煙在老牌湘菜館中的地位。
炊煙小炒黃牛肉被呈上聯合國總部晚宴而炊煙第一次被長沙以外的消費者所大範圍熟知,離不開綜藝節目、網絡平臺和明星打卡的傳播。
在當紅的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嚮往的生活》《我家那小子》《王牌對王牌》裡,你不難看到炊煙小炒黃牛肉的出現。上個月播出的《中餐廳》綜藝節目裡,炊煙小炒黃牛肉成為了指定湘菜。看過節目的朋友,應該還記得趙麗穎親自下廚做那道熱氣氤氳的小炒黃牛肉。
黃曉明點讚炊煙小炒黃牛肉非常下飯那麼,在變幻莫測的餐飲浪潮中,老牌湘菜品牌炊煙到底有著怎麼樣的魔力能夠吸粉無數?
其實,這道小炒黃牛肉招牌菜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釋個中緣由。因為,在眼下的餐飲市場,尤其是美食品牌林立的長沙,想要消費者擁有記憶點,那麼必須有一個爆款。作為湘菜當中的經典菜品,小炒黃牛肉在炊煙門店裡幾乎桌桌必點。
這道明星菜品之所以能在越來越挑剔的顧客面前站住腳跟,離不開對食材和烹飪技藝的把控。
根據譚豔提供的說法,他們所選用的是上等黃牛肉,選用的部位也有所講究,依賴在上下遊建立的產業鏈優勢,使得黃牛肉在從農場到餐桌(From Farm to Table)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成熟的掌控,依照要求,每日到店的黃牛肉要在24小時之內當天售完,如此運作才能保證食材質量與安全。
除了選材細緻外,在烹飪技藝上也很講究大廚們的功夫。
要想牛肉吃起來才會更嫩,先是需要考驗師傅的刀功,追求厚薄均勻;而配上湖南自產的小米辣急火爆炒30秒出鍋,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牛肉鮮嫩的口感;出鍋後在銅牛背下放置燭火加熱,這種頗有儀式感的做法,讓小炒黃牛肉一直保持在出鍋時的柔嫩。用「辣味烈性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美食」來形容炊煙小炒黃牛最為合適。
炊煙招牌菜炊煙小炒黃牛肉爆品的打造,不僅讓自己的品牌定位與強項更加清晰,同時也形成了較高的競爭壁壘,無論是九毛九、太二酸菜魚還是外婆家、爐魚等餐飲品牌都有類似的布局。炊煙也格外看中爆款帶來的號召力,在新開出的門店裡頭都更為突出招牌菜「炊煙小炒黃牛肉」的字眼。
而這事實上也是品牌升級的一部分,過去兩年,圍繞著引領湘菜和自家品牌的升級,炊煙加快了腳步,並為此開展了不少工作。
包括順應粉絲的心聲和訴求,將「炊煙時代」改為「炊煙」,去掉了「時代」兩字讓品牌更為簡潔和更具親和力;在市中心遊客聚集的五一廣場周邊加碼開店,門店環境在升級之後,以明亮的黃色、木色為主打;在原有基礎上擴充了菜色,推出了九大經典湘菜(包括湖南的三大名菜和六大家常菜);為滿足粉絲需求,黃興銅像店將營業時間拉長到凌晨2點。
實際上,炊煙的走紅也缺乏不了時代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成都、重慶與西安等一線城市一樣,長沙的發展給旅遊和餐飲市場帶來了無限機遇。同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加持下,長沙也收穫了以「吃」為核心的網紅城市稱號。
享受旅客「打卡」紅利的同時,對炊煙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佔地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的黃興銅像店,雖然每天能平均接待就餐客人2000人以上,這依然無法消化湧入的客流,同時,湘菜很難不面臨同質化的競爭格局,如何穩住客人、消化客流並保證服務水準,並長久地吸引挑剔的食客,仍需要炊煙在前廳後廚等各方面不斷加強。
炊煙不想僅僅只做這樣一個長沙地標打卡地的存在,如何吸引回頭客並吸引新的消費者是它所希冀的,在大眾點評等社交網絡平臺上,炊煙也加強了與消費者深度互動,這樣做被認為有利於提升品牌親和度,並通過口碑強化培養起來的品牌粉絲粘度。此外,如何謹慎拓店,讓長沙以外的消費者也能吃到小黃牛,亦被炊煙提升了日程。
炊煙小炒黃牛肉步行街黃興銅像店「炊煙」二字,不僅擁有著氤氤氳氳的市井煙火,也是溫暖港灣家的象徵。年輕人追逐新鮮和潮流,年長些的愛懷舊,但對於吃,每一代人卻都能感同身受。而對「吃」的偏好,又幾乎源於小時候家中的飯菜味道。經過時間的洗禮,融合了老長沙家常菜味道的炊煙,不僅被譽為長沙湘菜排隊天王,也是湘菜的領導者。
成立時間超過20年獲得的經驗、對粉絲訴求的極為看重以及對菜品質量的精心打磨,是這個品牌能夠在長沙美食叢林裡脫穎而出的理由。炊煙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典,是在消費時代不斷升級之中呈現出來的創新及與時俱進,而這從本質上說也是老牌湘菜的一種「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