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對李鴻章評價很高,如果沒有他清朝早就滅亡了

2020-12-16 歷史紅館

袁世凱對李鴻章評價很高,如果沒有他清朝早就滅亡了。

在看問題時,很多人都是非常片面的看法。比如說對李鴻章的評價,很多人的理論就是不公平的,他們單純的認為他是個賣國賊,但是如果真正公平的去評論他,他一生之中還是有很多的可取之處的。

袁世凱對他的評價就很高,袁認為如果沒有這個人可能大清早就已經滅亡了,他讓這個國家多存活很多年。李鴻章是清朝時期慈禧非常信任的大臣,他確實曾經籤訂了很多喪權也讓國家蒙羞的條約。

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定的事情並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很多時候其實他也是無奈的選擇。在籤訂條約時,慈禧的名字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條約上,有的只是他的名字。作為一個臣子,他絕對是個忠臣。

在李鴻章去世之前,他還一直想著要和俄國進行談判,但是結果還沒有稟告,自己就已經去世了。慈禧剛知道這個消息時也是悲痛萬分,不過他很快就開始有另一個做法了,她任命袁世凱接替李的位置。

這不是一件巧合的事情,而是因為當初在慈禧實行新政的時候,很多地方的人都沒有響應。只有當時身處於山東的袁世凱積極響應,並且做出不少成就,所以朝廷因為這件事情還獎勵了他。

慈禧對他自然也就有了印象,這時候讓他繼任李的位置,也是思考後的結果。而且當時西方人對袁世凱印象也很好,根據他們的說法,袁這個人一直以來都知道中國在國際上政治方面的弱點,也知道經濟等方面的弱點。

所以在他們看來他是個很合適的人選,而且李在世時對於袁的印象也是很好的所以說他當初沒有選定繼承人,或許就是給袁的最大機會了吧!而且袁對於他是非常尊重的,認為他十分厲害。

甚至還把他和蕭何相比,並且大方的承認自己就是他的繼承人。袁曾經坦言說李在這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在他心裡,一直認為如果沒有李鴻章清朝早就已經滅亡了,怎麼還可能存在那麼久呢?對於李鴻章,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如果李鴻章同意袁世凱的建議,我們的領土,就能增加22萬平方公裡
    如果當時清朝能夠答應下來,那我們現在的領土面積就能再增加22萬平方公裡。但可惜的是,清政府在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建議下,拒絕了袁世凱和朝鮮的這一要求。現在再來看這件事,真的是十分令人惋惜,令人無奈,畢竟不管是在什麼時候,更多的土地都代表著更多的資源。那麼在當時,朝鮮是因為哪些原因,決定加入中國的呢?
  • ​走向末路的大清朝,如果沒有他們,可能會滅亡的更早
    關於大清朝的滅亡,很多人都覺得是當時政治所存在的弊端,而且對於大清朝來說,他們滅亡其實也是遲早的事情。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因為有了這兩位人物,李鴻章和曾國藩他們這兩個人物,對大清朝幫助了很多,但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出現。
  • 改革失敗是清朝滅亡的原因?袁世凱才是關鍵,北洋六鎮實力太強大
    與其說清朝是革命黨人推翻的,倒不如說清朝是袁世凱給推翻的,而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黨人,其實只是導火索罷了。所以說清朝的滅亡,和改革失敗與否,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那個人不是袁世凱,那麼光靠革命黨那點力量,清朝不可能滅亡,至少可以劃江而治。
  • 清朝滅亡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和慈禧的死,有直接關聯嗎?
    清朝的滅亡,是在慈禧死後的第三年,在辛亥革命中滅亡的。實際上清朝滅亡的最大因素在於清朝失去了漢族士大夫階層的支持,當然要說明這個原因並不容易,我們需要復盤辛亥革命才能搞清楚其中的狀況。但問題在於,這六鎮兵馬只聽袁世凱的,沒有袁世凱這六鎮部隊根本就不會出動。當然,袁世凱要出山,代價也是不小的,袁世凱表示不把內閣總理大臣的位置讓給他,他就不出山。對於當時的清廷來說,如果不請袁世凱出山,照著革命的形勢發展下去清朝很快就會滅亡,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以內閣總理大臣的條件換得了袁世凱的出山。
  • 袁世凱請教李鴻章怎樣飛黃騰達,李鴻章說了2個字,從此平步青雲
    明朝末年的時候,是一個十足的亂世,但是也就是這樣的亂世,很多的人才不斷的湧現出來,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袁世凱,他雖然稱帝失敗了,但是也是一個十足的人才了,他從一開始的無名小卒,成長為一個可以影響清朝軌跡,並且威脅皇帝退位的人,可以說十分的不簡單,那麼袁世凱是怎麼做到的?
  • 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入侵,清朝會滅亡嗎?
    其實在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已經開始接近一個王朝的末世光景。所以,如果沒有歐洲列強入侵,清朝也一樣會滅亡,而且說不定還會滅亡得更早。首先,清朝並沒有擺脫前現代社會的根本危機,也就是由人地矛盾引發的所謂「馬爾薩斯陷阱」。
  • 袁世凱不是一個好人,但也沒那麼壞,為什麼書上對他評價如此不堪
    袁世凱因為政治意識形態的原因,在中國歷史歷史上一直沒有得到更公正的評價,基本上你不論是翻開教科書還是放在,一些人所記載的,也許上面,對袁世凱的評價都不太好。袁世凱最大的錯誤,就是竊取了革命的勞動果實和籤訂21條,但是光這些東西,實在無法完全的評價一個人,李鴻章作為晚清第一能臣,最欣賞的人就是袁世凱,袁世凱如果真的如此不堪的話,那麼李鴻章為何會如此欣賞他呢?
  • 假如清朝沒有滅亡會怎樣?
    文|陳事美大家都知道,清朝生於1644年,卒於1911年。滿清沒有用民心徵服百姓,而是用暴力取得政權,即使如此,清朝也存活了267年。王朝晚期就像一個晚期病人,身體羸弱,精神不振,屢屢出昏招,被人暴揍。清朝在人們的意料中走向了滅亡。但如果它沒有死呢?
  • 晚清皇族的回歸,並未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
    此舉遭到了榮祿、慶親王奕劻、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反對。八國聯軍侵華攻佔北京,清朝付出出慘痛的代價結束了這場被沒有必要的戰爭,莊王載勳被賜死,載漪被列為首禍被奪爵遠戍,大阿哥被廢。四、太后之死與皇族內閣——清廷的滅亡庚子之變的數年裡,清廷政局也發生變革。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李鴻章、榮祿相繼去世,張之洞、袁世凱成為了漢人士大夫的領袖,遭到滿洲少壯派的嫉妒與仇視。
  • 朝廷花錢編練的北洋六鎮,為何全都成了袁世凱的私產?
    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繼承了李鴻章的政治衣缽,在他看來,軍隊和外交這兩者是重中之重,因此,在1901年至1907年間,袁世凱不斷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利益,培植了一個由他控制、佔據國家重要部門與要害地位的軍事官僚集團。袁世凱因在戊戌變法中立有大功,庚子之變、兩宮流亡時又積極逢迎慈禧,有著良好的表現,加上他本人的聲望和才識,受到慈禧的器重。
  • 袁世凱對待文人怎麼樣?魯迅評價很到位,只有一句!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袁世凱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說好說壞的都有,包括很多極端好壞的評價。雖然,袁世凱才死去100年,離我們的時代非常近,但我們就是無法看清真相!或許,袁世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人物,所作所為好壞參半吧。
  • 清朝滅亡後留給北洋政府多少錢?袁世凱打開國庫時,倒吸一口涼氣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當年清王朝覆滅,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成北洋政府新的一把手後,打開清朝的國庫,裡面還剩多少錢? 沒錯,是挺空虛的,袁世凱打開後,裡面只有10個銀元,嚇得袁世凱倒吸一口涼氣,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之前,北洋政府還承諾,清朝滅亡後每年會給皇室撥300萬兩白銀,保證溥儀他們正常的貴族生活。而面對眼前這10個銀元,袁世凱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
  • 為什麼袁世凱一死,中國就開始了軍閥混戰?一切得從曾國藩說起
    說起來可能還得感謝他的兩個前輩——曾國藩和李鴻章,如果沒有這倆人在前面鋪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軍也不會發展得這麼順風順水。為什麼這麼說呢?先解釋一下袁世凱北洋軍的發跡過程。當時袁世凱手裡的軍隊,一般都叫「北洋新軍」,這是一支陸軍部隊,它緣起於19世紀末。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確實,清朝覆滅的太過突然和迅速,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宣布了退位,宣布了清朝滅亡。 清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 清朝滅亡後,殘餘的100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到1984年才發現
    面對列強的入侵,慈禧太后掌控下的清朝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讓那些心有家仇國恨的民兵毫無用武之地,那麼在清朝滅亡後,那殘餘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清朝軍隊創辦模式。此外,還有李鴻章的淮軍以及左宗棠的楚軍,這些都是晚清的主力軍隊。但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怕功高震主主動裁軍,只留下了一部分隨左宗棠平定新疆叛亂,而楚軍和淮軍後被改編入各省守軍。再後來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由淮軍組成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而各省守軍也被軍閥控制,其中清朝的救命稻草北洋新軍也被袁世凱掌控,這也為袁世凱日後推翻清朝奠定了基礎。
  • 到底應該如何評價袁世凱?歷史學家唐德剛用了10個字,字字戳心
    作為清末政壇的封疆大吏、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一生可謂頗具傳奇色彩。而對於這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直以來就是褒貶不一,並且極具爭議性。對於袁世凱的評價,有人認為其是竊國大盜,有人認為其是優秀的改革家等等。
  • 袁世凱為何能架空清政府,讓新軍誓死效忠他?專家:他心思太細膩
    北洋新軍只是聽從袁世凱的號令,沒有袁世凱的號令絕不出兵,是袁世凱想要跟滿清政府槓才這樣做的。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正確。畢竟當時的交通與通訊並不方便,辛亥革命爆發之時袁世凱又待在河南老家,當時的北洋新區裡面還有大量的滿人,就算當時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讓數萬的北洋新軍對其唯命是從。
  • 如何評價袁世凱
    過去人們評價袁世凱,把他說成是賣國賊,或者叫竊國大盜,等等。
  • 袁世凱是怎麼成為晚清升職最快、權力最大的風雲人物?
    袁世凱是晚清升職最快、權力最大的風雲人物,他能夠走上人生的巔峰,有哪些貴人在後面扶著他呢?袁世凱無疑是繼曾國藩、李鴻章之後最有權勢的漢人大臣,而且他最終還取代了清朝成為了民國政府的總統,那袁世凱能夠走上他自己人生的巔峰,有哪些貴人在後面扶持他呢?
  • 清末名臣袁世凱,是如何一步步當上民國大總統的?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確實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袁世凱奉命隨軍撤退天津。中日甲午戰爭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李鴻章等大臣乃於1895年舉薦袁世凱負責督練新軍,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命袁世凱接替胡燏棻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