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日媒體人稱日本人對衝繩島比釣魚島更在意
我的提議是一個國際化的解決方案,不僅包括中日,還包括所有有領土爭端的亞洲國家,包括韓國、俄羅斯。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可以參照巴以的做法,把日中、日韓和日俄之間的爭端島嶼,都先交給聯合國管轄,所有利益相關者再討論如何共同開發。 這需要亞洲出現幾位政治領袖,他們胸懷的是整個亞洲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民族主義情緒、短期收益,或者在本國的選舉成功。一些日本人認為,這次事件顯示了日本政府的軟弱。
-
日本首相向普京放話,不會把島嶼爭端留到下一代?俄回應真霸氣
原來,在上任首相之前就以「鷹派」著稱的菅義偉,對普京總統說:「日本不會把北方四島問題和日俄領土爭端留到下一代,希望在這一代,在自己手中就解決好北方四島問題」。這事就麻煩了,普京並沒有表示要歸還日本島嶼,俄羅斯也肯定不會同意歸還島嶼,菅義偉又何來底氣說要在這一代人手裡解決掉日俄領土爭端呢?
-
澳媒:澳不管對錯就追隨美國反華像順從的僕人
資料圖:澳大利亞兩棲艦原標題:澳媒:追隨美國捲入與中國爭端 不符合澳大利亞利益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導 澳媒稱,不管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對是錯,作為其順從的「僕人」澳大利亞選擇針對北京,要求其在亞太地區保持和平。
-
組圖:日本高端紙尿褲在華暢銷熱賣 乘機「逆襲」日本
近日,日紙尿褲在華熱賣,而且還不僅僅是熱銷,價格方面也和日本本國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國銷售的價格竟然是在日本的2倍,日媒稱,在中國,紙尿褲也算是高級產品。 7月16日報導日媒稱,日本產紙尿褲在中國以高價大賣。追求安全和放心的富裕階層求購高級紙尿褲,日本產紙尿褲在中國市場能賣到接近日本市場的兩倍價格,銷售形勢大好。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15日報導,不過,由於歐美品牌加緊攻勢,加上當地製造商的參與,競爭正日益激烈。這對品牌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日媒:日本高端紙尿褲在華暢銷 乘機"逆襲"日本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國內第四大嬰幼兒紙尿褲廠商的大王製紙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正在迅速增長。2014年度銷售額甚至擴大至2013年度的3倍左右。就像追求汽車極限性能的「F1」比賽一樣,大王將高級紙尿褲的開發技術「逆進口」回日本國內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
日媒稱多數中國人不想中日開戰 反日並非主流
【環球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2月3日報導,上周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公民認為聯合國而非戰場是解決中日海上爭端的合適場所。日媒稱,這項調查的結論可以減少人們對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的中國民眾會要求使用威脅甚至武力手段解決釣魚島爭端的擔心。該調查報告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研究中心發布的。
-
美媒涉島問題反華挺日 日本軟硬兼施妄圖稱霸
美媒涉釣魚島言論反華挺日 背景閱讀: 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發表社論,呼籲美國政府支持日本「反抗中國的欺凌」。文章稱,中國頻繁派遣軍艦和飛機進入釣魚島周邊適得其反,不僅強化了美國與日本的同盟關係,同時也使得日本和美國一道強化了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
TOTO關閉在華首個工廠 日媒稱TOTO馬桶蓋銷售低迷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TOTO關閉在華首個工廠,日媒提馬桶蓋銷售低迷【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日本衛浴設備製造商日本TOTO於10月9日宣布,關閉其在華首個工廠。10日,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中國市場的衛生陶瓷產品銷勢不佳或許產生影響。報導提到,2018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TOTO溫水衝洗便蓋等在華銷售陷入低迷。但TOTO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工廠周邊的住宅用地規劃正在快速推進,「關閉工廠」將優化其在全球的供應鏈系統。
-
美媒:亞洲第一軍事強國並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事實上,這個稱號屬於日本。美媒稱,日本戰後的憲法也許「永遠放棄發動戰爭這一國家主權」,其軍隊也被冠以「自衛隊」這個好聽的名號。但是著名亞洲軍事專家伍爾澤最近指出,「不要被這些所蒙蔽」。美媒認為,日本軍人的數量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戰鬥機數量是中國的五分之一,艦隊的噸位是中國的一半。單純以軍隊數量而言,日本的確落後很多。
-
英媒稱臺灣「新南向政策」難推動:東南亞各國態度謹慎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 英媒稱,為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臺灣正努力加深與東南亞的經貿往來,但其「新南向政策」面臨很多困難。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6日報導,臺灣製造的商品(臺灣產的電腦晶片和電子元件很出名)有將近一半出口到中國大陸。
-
日媒評日本政府像孩子喊叫:你等著,我叫家長去
原題:美媒給安倍訪美定調子 恐其在釣魚島問題上添亂 「告訴歐巴馬先生你絕不會開第一槍,不會危及平民生命。」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9日刊登「致安倍晉三的一封公開信」,要求即將訪美的日本首相向歐巴馬做出這樣的承諾。
-
英媒稱美國貨在華不再「高人一等」:中國品牌突圍搶佔市場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英媒稱,包括蘋果、星巴克和寶潔旗下幫寶適在內的一些美國家喻戶曉的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正面臨挑戰,對美企在中國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收益造成潛在威脅。據路透社6月27日報導,根據對貝恩和凱度數據的分析,2017年在中國6390億元人民幣(約合970億美元)快消品市場中,本土品牌佔據近四分之三,比例高過2013年時的三分之二。快消品包括軟飲料和洗髮水等一系列物品。報導稱,這項與路透社共享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像幫寶適、高露潔牙膏和美贊臣嬰兒配方奶粉這樣的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約10個百分點。
-
英餅乾品牌搶灘中國市場 英媒:皇家認證很重要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英媒稱,受益於出口激勵政策,不起眼的英國消化餅乾已經成為世界最暢銷的餅乾之一,如今甚至在中國最大電商網站阿里巴巴(Alibaba)旗下天貓有了一個網店。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擁有麥維他(McVitie's)品牌的英國聯合餅乾公司(United Biscuits)19日將公布,過去三年出口增加了50%,並預計到2020年再增長50%。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表示:「看到像聯合餅乾這樣的偉大英國企業做出擴大出口的承諾真是太棒了。」
-
英媒稱中國買家支撐全球奢侈品銷售:還得靠中國市場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英媒稱,15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奢侈品品牌將更加不得不在中國市場努力吸引當地消費者,因為預計到2025年時,中國市場將佔近半數的奢侈品銷售。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導,根據諮詢公司貝恩與義大利高檔商品生產商聯合會的聯合報告,今年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有望成長6%,與2017的成長幅度齊平,奢侈品市場達26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5元人民幣),中國消費者將繼續為奢侈品行業提供成長動力。報告稱,中國2018年奢侈品銷售預計較上年增長20%,但歐洲和美國的增長勢頭則放緩,預計分別增長3%和5%。
-
英媒:英國寄宿學校進入中國市場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英國寄宿學校,進入中國市場英國《金融時報》12月25日文章,原題:英國寄宿學校學會如何打入中國市場 一群穿校服、系條紋領帶的學生從宏偉的建築前跑過去。這裡是位於中國東部的杭州惠立學校,卻仿佛是英國寄宿學校。
-
英媒社論偏頗遭網民批駁 站在日本立場妄責中國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記者 胡錦洋 陳宗侖】「中國應該停止對日本施壓」,英國《金融時報》26日刊發以此為題的社論,這一立場引發英國國內外眾多網民的熱議。許多人認為,文章的觀點有失偏頗,更多的是站在日本的立場上說話,而且關鍵是,文章所有的論述和結論都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前提。釣魚島原本屬於中國的,卻被作者「張冠李戴」。
-
日本考察團剛赴爭議島嶼 俄就決定建海軍基地
原標題:日本考察團剛赴爭議島嶼 俄就決定建海軍基地 日本官民考察團赴俄日爭議島嶼考察 海外網10月26日電日媒稱,26日,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俄羅斯參議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弗朗茨·克萊琴謝夫(Frants Klintsevich
-
英媒:中國消費者捂緊荷包 平價本土品牌受歡迎
(路透社)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隨著消費者捂緊荷包,中國的零售商正裁員並放緩擴張計劃,卻依然面對庫存猛增問題,這對期望通過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中國來說是一大難題。據路透社3月16日報導,中國的消費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富裕的中產家庭從高檔產品轉向更平價的品牌,普通收入家庭甚至減少基本必需品的支出。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排名前50的零售商今年初銷售下滑6%,麵條和清潔劑等日常商品的銷售額去年底僅增長1.8%,而三年前增速超過9%。
-
英媒:疫情之下 國際知名品牌日益熱衷直銷
英媒文章:疫情之下,國際知名品牌日益熱衷直銷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7月26日刊載題為《世界知名品牌加入直銷潮流》的文章,文章指出,疫情之下,原本一直被視為次要的銷售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文章編譯如下: 一些世界知名品牌以往還滿足於依賴傳統零售商的線下銷售和電商巨頭的線上銷售,但最近幾個月它們建立了自己的直銷業務。其他一些早就擁有自營電商平臺的知名品牌現在則更加依賴這些平臺,以作為對萎靡不振的實體店銷售的補充。 疫情之下,原本一直被視為次要的銷售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