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RPA行業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58.6%,成為亞太地區應用RPA增長最快國家。目前RPA在金融、製造、信息通訊等頭部行業已積累大量成熟場景,隨著語音圖像識別、知識圖譜、NLP等AI技術的成熟,RPA與AI的結合首次實現了長鏈路自動化流程的打通,作為AI落地的重點方向,在企業全面邁向「數智化」時代的過程中,成為了ToB領域普適的基礎應用工具。
2020「INNO CHINA 中國產業創新大會"於2020年11月28日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盛大開幕,本次年度大會以「產業創新、生態突圍」為主題,聚焦科技和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增長模式,共設置北大創新評論年度論壇、中國信創產業發展峰會、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峰會及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將中國新興科技、熱門賽道、專題峰會、創新成果展示融於一體,齊聚學術、產業、科技、資本等百位專業嘉賓,共超過1500人參會,為年度中國產業創新界最具規模高規格年度盛會。
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年度峰會作為本年度具有影響力的一場RPA&AI行業盛會,匯集了30多家頂級RPA和AI廠商代表;100多家金融、銀行、證券、製造、能源等行業客戶和服務商;RPA行業開發者、RPA書籍創作團隊以及RPA開源社區團隊等嘉賓參與。
此外,為了讓用戶真實地感受到RPA在組織實現數位化轉型起到的關鍵作用,特別設立了RPA+AI開發者分論壇。15位RPA企業的特邀嘉賓向與會者從功能、特性、實踐性等多方面演示了他們的RPA產品,整個會場熱情高漲。
首先,企智未來科技的創始人兼CEO郭政綱先生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RPA行業依然能夠逆勢前行足以顯示出其強大的發展潛力。他認為中國市場目前已經是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就更需要中國企業具有自身的特色,RPA產品在技術標準化、產品平臺化的基礎上應做到相對的可定製化和個性化。他也表達了希望在一批實踐者的帶領下,讓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進來,共同發展,讓整個行業能夠繁榮向上,遍地開花。
企智未來科技的創始人兼CEO 郭政綱
UiPath 大中華區總裁-吳威:自動化未來已來,UiPath 超自動化開啟企業數位化新徵程
吳威表示,UiPath的願景是「未來人手一個RPA機器人」,並且這個進程將在今年加快。員工在RPA的協助下可以將重複、繁瑣、複雜的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改善合規性和遵守規則等,從而開創一種全新的「人機協作模式」。RPA在數位化轉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幫助組織突破業務瓶頸,在未來經濟衝擊之前在業務中建立可擴展、靈活的彈性流程。在應用策略方面,項目參與者,角色職責,自動化業務流程治理,如何通過技術啟動項目都是實現「人手一個RPA機器人」的關鍵所在;員工、流程、技術三大塊是治理機器人的關鍵考量。
UiPath 大中華區總裁-吳威
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智能文本處理與未來辦公機器人
陳運文認為,一款RPA產品是否穩定、高效、易用直接決定了項目的交付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達觀數據能夠通過智能挖掘工具幫助用戶最大化挖掘自動化機會,並擁有人工智慧技術的底層框架的研發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在OCR、NLP、ML等方面取得了較高的行業地位。在產品端,達觀數據已推出了票據自動處理機器人、智能審核機器人、文檔自動協作機器人等多款智能化產品。達觀數據最新出版的《智能RPA實戰》書籍正在面市。
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
華為智能自動化產品經理、集團 RPA CoE 團隊負責人-黃良承: 華為智能自動化實踐,助力企業智能體構建
黃良承介紹了華為全場景RPA+AI的實踐框架。截止目前,華為應用RPA的部門超過150個,機器人流程數量700多條,AI數字員工數量8000以上,機器人執行成功率98%以上。在RPA協助下,將銷售、供應鏈、客戶服務、HR、日常辦公和財務等十多個業務場景實現了自動化。他通過華為全球共享中心機器人、供應鏈訂單機器人、消費者業務實踐、智慧合同機器人四個實際應用案例,從作業規範化、業務標準化、增強資源彈性、工具集成鏈、作業可視管理等多個維度,詳細闡述了RPA在數位化業務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以及帶了諸多便利。此外,黃良承表示,場景、算法、算力、數據打造的 「四維一體」智能化體驗,將是提升工作效率、用戶體驗和打造全新工作模式的關鍵所在。
華為智能自動化產品經理、集團 RPA CoE 團隊負責人 黃良承
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陳章: 下一代 RPA:平臺級超自動化
陳章表示,超自動化成為排名第一的創新智能技術,它是一種技術合集,包含了豐富的智能工具集,其中RPA是核心功能之一;這些工具可為用戶提供從發現、分析、設計、執行、監測到評估的全生命周期自動化服務。目前全面智能已在政府機關、公檢法司、能源電力、銀行保險等行業實現場景化落地,具體有:庭審指引、虛假訴訟、證據審核、流程監督、風險評估、法規檢索、類案檢索、電子檔案、文書糾紛等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陳章認為自動化成熟度可以從五個維度進行考量,包括規劃、驗證、設計、投產和服務。其中,設計板塊的RPA卓越中心,是組織應用和維護RPA的關鍵所在。
陳章認為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將成為日常辦公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並能進一步進化業務流程重塑業務標準,幫助組織構建真正的智能化業務流程。
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 陳章
中興新雲區域總經理-黃仁芬: 智能化技術助力企業財務數位化轉型
黃仁芬女士主要以財務共享和財務數位化的視角,通過分享自己在財務領域的職業歷程,探討分析了當下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將會給財務帶來怎樣的影響以及財務數位化自動化實現的具體途徑。她提出了財務數位化實踐模型這一概念,該模型是由一個驅動、兩個中心和三項職能來共同實現四個全面。一個驅動是指數字驅動,兩個中心為財務共享中心+企業數據中心,三項職能包括了財務核算、財務管理、企業運營監控,四個全面指的是全流程系統支撐、全系統自動連接、全信息智能採集、全場景數據洞察,財務數位化實踐模型的建立實現了財務從事先知道、事先決定、事先行動,再到價值轉型這樣的一個財務數位化的實踐模型的轉變與創新。
其次,黃仁芬認為財務數位化的實現途徑應從流程化和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再到數位化層層遞進式發展,並著重講解了財務共享即共享先行以及數位化發展的特徵。財務共享是財務數位化的基礎,共享建設階段主要在卓越運營期才能實現全自動化和智能化,最後共享到數位化,在數位化階段可以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打通,實現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連接,實現從靜態數據到動態數據這樣的一個質的飛躍。
中興新雲區域總經理 黃仁芬
弘璣Cyclone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吳迪: 智能自動化的探索與實踐
吳迪在演講時強調,弘璣Cyclone創新的RPA智能自動化平臺解決方案能夠助力電力、政府、金融等各個領域企業和機構的數位化轉型,「無創」、「敏捷」地打通企業系統、平臺間的信息孤島,實時展現與管控,形成業務改進閉環。與此同時,AI平臺可以處理複雜邏輯問題,大幅提升效率和準確率,全面賦能業務應用。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領域文本理解(DU)技術方面,弘璣Cyclone結合了基於符號語言和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兩大主要流派NLP的新技術成果,打造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然語言Deep Parsing技術,具備定點糾錯,不依賴標註數據就可以快速冷啟動等獨特優勢。這些獨特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使得Cyclone RPA+AI能夠從容應對企業級的非結構化數據向機構化數據的自動轉換,從而極大拓寬弘璣RPA的應用場景。
弘璣Cyclone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吳迪
行智能聯合創始人-安武: 數字員工將會成為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源
安武總結了三個RPA機器人發展的特點:全行業應用分部廣泛、業務應用領域是從財務部門向其它業務部門擴散,以及企業應用數字機器人已經逐步從集團型大企業到中小企業開始擴散。此外安武也從數字員工在產品和技術未來發展的形態方面提出了四點自己的理解:其一他認為未來數字員工是AI+RPA的結合「仿生體」,有自己的形象特質,更易於真實員工做交互,其二他認為未來的機器人的人機互動會從監控模式、人工驗收模式以及人機互動模式最終發展到實時助手模式。第三點他認為未來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的工作一定會被數字員工替代,並且會出現通用性質的流程機器人商店,第四點是未來機器人會被「資源化」,未來企業的數據和資源將被雲端化,機器人也會在雲端進行部署工作。最後他提到了機器人在部署時,需要考慮機器人的穩定安全,同時要符合監管審計的要求才能保障整個業務流程的安全運行。
天行智能聯合創始人-安武
華為 RPA+AI 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 讓自動化自然生長
楊波從多個角度分享了華為公司對於RPA產品和產業的思考,他認為,數位化轉型和技術民主化的的兩方面將是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衡量應用工具的價值,應該判斷能否「解決小問題而不是大問題,不完美的工具超過完美的解決方案」,「降低技術使用門檻本身是一種巨大的創新」,這幾點恰好也是RPA+AI的優點。楊波提出,組織應用新的技術,主要驅動力不是通過ROI,而是公司內部的競爭和「成為更敏捷、更智能、更可靠和更專注組織」的外部市場競爭。他認為未來的自動化將無處不在,組織在應用RPA的形式上,將從當前的單機生產力工具最終過渡到由IT和業務主導的企業級自動化中心,實現規模化部署的同時,最終會實現「雲端化」。
華為 RPA+AI 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
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基於 RPA 平臺的企業級 RPA 應用實踐
針對企業級RPA應用實踐,陳文極首先提出了企業級RPA應用需要面向的四大角色客戶的概念,他們分別是最直接的應用用戶、企業內運營人員、技術運維人員以及應用開發者。其次,他還分享了實施企業級RPA應用的六大應用步驟和應具備的三方面能力。六大步驟分別是:
第一、RPA應用的規劃,涉及RPA技術、平臺、應用、運維、運營、COE的規劃設計;
第二、RPA技術引入,即引入市場上成熟、先進,符合企業應用規劃的RPA產品,快速具備自動化能力;
第三、RPA部署設計,主要制定RPA機器人的部署方案,可採取集中部署、分散部署、集中+分散方式部署;
第四、RPA平臺建設,包括建設RPA平臺,集成RPA產品,實現企業管理體系、人機互動、快速推廣、資源共享、服務化等實施目標。
第五、RPA的組織建設,包含建設RPA運營組織,建立企業級RPA運營管理辦法、RPA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規範。
第六、RPA應用實施及推廣,基於RPA平臺進行快速推廣,釋放業務價值。
應該具備三方面能力:一為用戶提供統一便捷的操作;二加強對RPA的運營管理,保障RPA平穩有序運行;三集成企業現有管理體系及系統能力,並為企業IT系統服務。最後,陳文極與大家分享了建設銀行RPA的主要功能模塊,讓我們了解到企業級RPA應用效果的強大功能性和應用的廣泛性。
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藝賽旗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胡立軍: 以人為本趨勢下虛擬員工的發展預測
胡立軍根據現階段疫情對全球企業生存帶來極大挑戰的現狀,通過對Gartner數據總結以及分析了疫情期間以西貝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如何「絕地求生」的經典案例,提出了現階段可能是一個彎道超車的重要階段,RPA將會在未來以強勢的勁頭衝刺著整個全球市場。基於以上內容,胡立軍提出了未來三年RPA的發展模式及技術方面的8大預測,主要有包括以下幾點:趨勢一、注重最佳實踐,標準的形成是在最佳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趨勢二、AI技術應用。
趨勢三、機器人工廠模式。
趨勢四、國產化支持。
趨勢五、硬體場景對接。
趨勢六、RPAaaS,即廣泛應用於各個業務部門的多模態多生態化綜合應用平臺。
趨勢七、多邊性 生態化,如何去多模態多生態化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趨勢八、行業標準及規範。
藝賽旗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胡立軍
實在智能創始人兼 CEO-孫林君:智驅未來,數字員工的應用與展望
孫林君在主題會議上深度探討了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結合的未來發展趨勢——數字員工的現實路徑:AI+RPA。
他從三個階段為大家分析提煉出RPA的演進的發展過程:第一原始階段是以模擬按鍵腳本層面為主要特徵,是單機客戶端RPA產品雛形;第二成形階段,類似像UiPath典型的三件套;第三爆發階段是AI和RPA的結合,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AI和RPA的跨越介質的能力,擴展了原來RPA擴展應用的空間;二是實現了以AI來賦能自動化系統穩定性、擴展性及其他性能。
基於以上的分析,孫林君對這個行業提出了自己的三點判斷。
第一點,AI+RPA行業的發展會讓RPA這個賽道成為AI技術落地的重要戰場,所以將來AI的落地會用到這種相對標準化的形式,清晰商業模式和標準化的盈利模式是原來項目制AI的公司所不能匹及的。
第二點,數字員工的理念會被各個行業廣泛接受,數字員工代替掉操作軟體的人,而人本身將來需要有更多智能化的能力。
第三點,認知技術,也就是智能角色深度代替人工。
實在智能創始人兼 CEO-孫林君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慧部副主任-曹峰:RPA產業現狀與標準化成果
曹峰在會上提到為促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RPA)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中國信通院正在推動成立RPA行業標準體系。整個標準體系目前分為五個,以RPA的主要模塊為分類,從管理監控、開發測試、工作執行、智能化和非功能項五個能力子域評價RPA產品綜合能力。
其中管理監控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管控平臺的能力評價,完善的管控平臺是RPA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涉及RPA的部署和機器人、權限、資產、任務的管理等;
開發測試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機器人構建平臺的能力評價,多樣、便捷、高效、穩定的開發測試環境是生產高可用RPA機器人的重要基礎;
工作執行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機器人能夠實現的工作能力,從Web、應用程式、系統等多個層面評價RPA的自動化水平,此外還包括工作執行中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
AI能力項關注RPA標準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綜合應用,本標準中重點關注常見的OCR、NLP和智能流程三個方面;
非功能項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產品的成熟度,如協議遵守、集成擴展、遷移能力等。
最後,曹峰介紹了他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整個產品的標準預計在12月底完成徵求意見稿的修訂工作,預計明年2月份會完成整個產品標準的制定工作,啟動首輪相關的評估測試,屆時希望企業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推動行業標準的完善。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慧部副主任-曹峰
在之後的圓桌論壇中,中投創展創始人任威、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華區首席專家王言、華為RPA+AI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天行智能創始人&CEO張堯等五位嘉賓圍繞《數字勞動力在企業規模化應用的管理實踐》的主題,針對如何更好的推進數位化轉型和RPA落地進行了深度解讀。
從左至右依次為:中投創展創始人任威、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華區首席專家王言、華為RPA+AI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天行智能創始人&CEO張堯
在大會的最後舉行了RPA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創新獎項的頒發儀式。本次評審經過專業評審委員提名、企業主動參評、最終評定三個階段,參與評選的企業和個人提名共計80多家,最終有44家企業和7位個人獲獎。獲獎企業及個人如下:
年度最佳技術創新獎:九科信息、容智信息、阿博茨科技、英諾森、實在智能
年度最佳創新RPA獎:全面智能、天行智能、令才科技、慧流科技、和信融慧、影刀RPA、省事熊RPA
年度最佳創新實踐獎:天陳科技、RPA之家、蜻蜓智能、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共享中心
年度最佳科技品牌獎:華為RPA、阿里雲RPA
年度最佳RPA專業獎:金智維、藝賽旗
年度最佳行業實踐獎:青島盈智科技有限公司、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證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責任有限公司、北京銀行、興業數金、英邁中國
年度最佳RPA+AI獎:達觀數據、SAP、雲擴科技、來也科技
年度最值得客戶信賴獎:遠光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翰智軟體有限公司、Infosys、松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北京中投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弘璣Cyclone、智唐科技
年度最佳RPA產品獎: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
行業領軍人物獎:海通證券王洪濤先生、SAP陳澤平先生、UiPath吳威先生以及達觀數據陳運文先生
特殊貢獻獎:Automation Anywhere王言先生、機械工業出版社楊福川老師、來也科技褚瑞先生
會後,與會嘉賓紛紛對本次會議給予了極高評價,對整個RPA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促進的良好影響。對於RPA這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新興領域來說,未來也將擁有無限可能。
Inno China產業創新大會l 深入了解更多2020 「INNO CHINA產業創新大會」盛況及精彩內容:中國信創產業發展峰會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峰會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主辦方簡介附:
北大創新評論(微信號:PKUCXPL)由北京大學創辦,為國內兼具權威學術背景及深度產業資源的產學研創新平臺。北大創新評論專注於將產業經濟理論、產業科學知識和產業創新應用工具傳遞給市場決策者,助推產學研多元智略的交叉融合與革新發展。
截至2020年5月,平臺已與數萬名活躍在中國市場經濟領域的學術專家、產研學者、企業家交流合作,並輻射超過百萬名對中國產業發展有絕對貢獻的上市公司中高層、創新企業創始人群體。
2020年,中國RPA行業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58.6%,成為亞太地區應用RPA增長最快國家。目前RPA在金融、製造、信息通訊等頭部行業已積累大量成熟場景,隨著語音圖像識別、知識圖譜、NLP等AI技術的成熟,RPA與AI的結合首次實現了長鏈路自動化流程的打通,作為AI落地的重點方向,在企業全面邁向「數智化」時代的過程中,成為了ToB領域普適的基礎應用工具。
2020「INNO CHINA 中國產業創新大會"於2020年11月28日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盛大開幕,本次年度大會以「產業創新、生態突圍」為主題,聚焦科技和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增長模式,共設置北大創新評論年度論壇、中國信創產業發展峰會、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峰會及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將中國新興科技、熱門賽道、專題峰會、創新成果展示融於一體,齊聚學術、產業、科技、資本等百位專業嘉賓,共超過1500人參會,為年度中國產業創新界最具規模高規格年度盛會。
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年度峰會作為本年度具有影響力的一場RPA&AI行業盛會,匯集了30多家頂級RPA和AI廠商代表;100多家金融、銀行、證券、製造、能源等行業客戶和服務商;RPA行業開發者、RPA書籍創作團隊以及RPA開源社區團隊等嘉賓參與。
此外,為了讓用戶真實地感受到RPA在組織實現數位化轉型起到的關鍵作用,特別設立了RPA+AI開發者分論壇。15位RPA企業的特邀嘉賓向與會者從功能、特性、實踐性等多方面演示了他們的RPA產品,整個會場熱情高漲。
首先,企智未來科技的創始人兼CEO郭政綱先生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RPA行業依然能夠逆勢前行足以顯示出其強大的發展潛力。他認為中國市場目前已經是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就更需要中國企業具有自身的特色,RPA產品在技術標準化、產品平臺化的基礎上應做到相對的可定製化和個性化。他也表達了希望在一批實踐者的帶領下,讓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進來,共同發展,讓整個行業能夠繁榮向上,遍地開花。
企智未來科技的創始人兼CEO 郭政綱
UiPath 大中華區總裁-吳威:自動化未來已來,UiPath 超自動化開啟企業數位化新徵程
吳威表示,UiPath的願景是「未來人手一個RPA機器人」,並且這個進程將在今年加快。員工在RPA的協助下可以將重複、繁瑣、複雜的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改善合規性和遵守規則等,從而開創一種全新的「人機協作模式」。RPA在數位化轉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幫助組織突破業務瓶頸,在未來經濟衝擊之前在業務中建立可擴展、靈活的彈性流程。在應用策略方面,項目參與者,角色職責,自動化業務流程治理,如何通過技術啟動項目都是實現「人手一個RPA機器人」的關鍵所在;員工、流程、技術三大塊是治理機器人的關鍵考量。
UiPath 大中華區總裁-吳威
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智能文本處理與未來辦公機器人
陳運文認為,一款RPA產品是否穩定、高效、易用直接決定了項目的交付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達觀數據能夠通過智能挖掘工具幫助用戶最大化挖掘自動化機會,並擁有人工智慧技術的底層框架的研發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在OCR、NLP、ML等方面取得了較高的行業地位。在產品端,達觀數據已推出了票據自動處理機器人、智能審核機器人、文檔自動協作機器人等多款智能化產品。達觀數據最新出版的《智能RPA實戰》書籍正在面市。
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
華為智能自動化產品經理、集團 RPA CoE 團隊負責人-黃良承: 華為智能自動化實踐,助力企業智能體構建
黃良承介紹了華為全場景RPA+AI的實踐框架。截止目前,華為應用RPA的部門超過150個,機器人流程數量700多條,AI數字員工數量8000以上,機器人執行成功率98%以上。在RPA協助下,將銷售、供應鏈、客戶服務、HR、日常辦公和財務等十多個業務場景實現了自動化。他通過華為全球共享中心機器人、供應鏈訂單機器人、消費者業務實踐、智慧合同機器人四個實際應用案例,從作業規範化、業務標準化、增強資源彈性、工具集成鏈、作業可視管理等多個維度,詳細闡述了RPA在數位化業務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以及帶了諸多便利。此外,黃良承表示,場景、算法、算力、數據打造的 「四維一體」智能化體驗,將是提升工作效率、用戶體驗和打造全新工作模式的關鍵所在。
華為智能自動化產品經理、集團 RPA CoE 團隊負責人 黃良承
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陳章: 下一代 RPA:平臺級超自動化
陳章表示,超自動化成為排名第一的創新智能技術,它是一種技術合集,包含了豐富的智能工具集,其中RPA是核心功能之一;這些工具可為用戶提供從發現、分析、設計、執行、監測到評估的全生命周期自動化服務。目前全面智能已在政府機關、公檢法司、能源電力、銀行保險等行業實現場景化落地,具體有:庭審指引、虛假訴訟、證據審核、流程監督、風險評估、法規檢索、類案檢索、電子檔案、文書糾紛等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陳章認為自動化成熟度可以從五個維度進行考量,包括規劃、驗證、設計、投產和服務。其中,設計板塊的RPA卓越中心,是組織應用和維護RPA的關鍵所在。
陳章認為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將成為日常辦公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並能進一步進化業務流程重塑業務標準,幫助組織構建真正的智能化業務流程。
全面智能首席技術官 陳章
中興新雲區域總經理-黃仁芬: 智能化技術助力企業財務數位化轉型
黃仁芬女士主要以財務共享和財務數位化的視角,通過分享自己在財務領域的職業歷程,探討分析了當下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將會給財務帶來怎樣的影響以及財務數位化自動化實現的具體途徑。她提出了財務數位化實踐模型這一概念,該模型是由一個驅動、兩個中心和三項職能來共同實現四個全面。一個驅動是指數字驅動,兩個中心為財務共享中心+企業數據中心,三項職能包括了財務核算、財務管理、企業運營監控,四個全面指的是全流程系統支撐、全系統自動連接、全信息智能採集、全場景數據洞察,財務數位化實踐模型的建立實現了財務從事先知道、事先決定、事先行動,再到價值轉型這樣的一個財務數位化的實踐模型的轉變與創新。
其次,黃仁芬認為財務數位化的實現途徑應從流程化和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再到數位化層層遞進式發展,並著重講解了財務共享即共享先行以及數位化發展的特徵。財務共享是財務數位化的基礎,共享建設階段主要在卓越運營期才能實現全自動化和智能化,最後共享到數位化,在數位化階段可以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打通,實現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連接,實現從靜態數據到動態數據這樣的一個質的飛躍。
中興新雲區域總經理 黃仁芬
弘璣Cyclone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吳迪: 智能自動化的探索與實踐
吳迪在演講時強調,弘璣Cyclone創新的RPA智能自動化平臺解決方案能夠助力電力、政府、金融等各個領域企業和機構的數位化轉型,「無創」、「敏捷」地打通企業系統、平臺間的信息孤島,實時展現與管控,形成業務改進閉環。與此同時,AI平臺可以處理複雜邏輯問題,大幅提升效率和準確率,全面賦能業務應用。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領域文本理解(DU)技術方面,弘璣Cyclone結合了基於符號語言和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兩大主要流派NLP的新技術成果,打造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然語言Deep Parsing技術,具備定點糾錯,不依賴標註數據就可以快速冷啟動等獨特優勢。這些獨特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使得Cyclone RPA+AI能夠從容應對企業級的非結構化數據向機構化數據的自動轉換,從而極大拓寬弘璣RPA的應用場景。
弘璣Cyclone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吳迪
行智能聯合創始人-安武: 數字員工將會成為企業重要的人力資源
安武總結了三個RPA機器人發展的特點:全行業應用分部廣泛、業務應用領域是從財務部門向其它業務部門擴散,以及企業應用數字機器人已經逐步從集團型大企業到中小企業開始擴散。此外安武也從數字員工在產品和技術未來發展的形態方面提出了四點自己的理解:其一他認為未來數字員工是AI+RPA的結合「仿生體」,有自己的形象特質,更易於真實員工做交互,其二他認為未來的機器人的人機互動會從監控模式、人工驗收模式以及人機互動模式最終發展到實時助手模式。第三點他認為未來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的工作一定會被數字員工替代,並且會出現通用性質的流程機器人商店,第四點是未來機器人會被「資源化」,未來企業的數據和資源將被雲端化,機器人也會在雲端進行部署工作。最後他提到了機器人在部署時,需要考慮機器人的穩定安全,同時要符合監管審計的要求才能保障整個業務流程的安全運行。
天行智能聯合創始人-安武
華為 RPA+AI 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 讓自動化自然生長
楊波從多個角度分享了華為公司對於RPA產品和產業的思考,他認為,數位化轉型和技術民主化的的兩方面將是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衡量應用工具的價值,應該判斷能否「解決小問題而不是大問題,不完美的工具超過完美的解決方案」,「降低技術使用門檻本身是一種巨大的創新」,這幾點恰好也是RPA+AI的優點。楊波提出,組織應用新的技術,主要驅動力不是通過ROI,而是公司內部的競爭和「成為更敏捷、更智能、更可靠和更專注組織」的外部市場競爭。他認為未來的自動化將無處不在,組織在應用RPA的形式上,將從當前的單機生產力工具最終過渡到由IT和業務主導的企業級自動化中心,實現規模化部署的同時,最終會實現「雲端化」。
華為 RPA+AI 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
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基於 RPA 平臺的企業級 RPA 應用實踐
針對企業級RPA應用實踐,陳文極首先提出了企業級RPA應用需要面向的四大角色客戶的概念,他們分別是最直接的應用用戶、企業內運營人員、技術運維人員以及應用開發者。其次,他還分享了實施企業級RPA應用的六大應用步驟和應具備的三方面能力。六大步驟分別是:
第一、RPA應用的規劃,涉及RPA技術、平臺、應用、運維、運營、COE的規劃設計;
第二、RPA技術引入,即引入市場上成熟、先進,符合企業應用規劃的RPA產品,快速具備自動化能力;
第三、RPA部署設計,主要制定RPA機器人的部署方案,可採取集中部署、分散部署、集中+分散方式部署;
第四、RPA平臺建設,包括建設RPA平臺,集成RPA產品,實現企業管理體系、人機互動、快速推廣、資源共享、服務化等實施目標。
第五、RPA的組織建設,包含建設RPA運營組織,建立企業級RPA運營管理辦法、RPA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規範。
第六、RPA應用實施及推廣,基於RPA平臺進行快速推廣,釋放業務價值。
應該具備三方面能力:一為用戶提供統一便捷的操作;二加強對RPA的運營管理,保障RPA平穩有序運行;三集成企業現有管理體系及系統能力,並為企業IT系統服務。最後,陳文極與大家分享了建設銀行RPA的主要功能模塊,讓我們了解到企業級RPA應用效果的強大功能性和應用的廣泛性。
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藝賽旗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胡立軍: 以人為本趨勢下虛擬員工的發展預測
胡立軍根據現階段疫情對全球企業生存帶來極大挑戰的現狀,通過對Gartner數據總結以及分析了疫情期間以西貝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如何「絕地求生」的經典案例,提出了現階段可能是一個彎道超車的重要階段,RPA將會在未來以強勢的勁頭衝刺著整個全球市場。基於以上內容,胡立軍提出了未來三年RPA的發展模式及技術方面的8大預測,主要有包括以下幾點:趨勢一、注重最佳實踐,標準的形成是在最佳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趨勢二、AI技術應用。
趨勢三、機器人工廠模式。
趨勢四、國產化支持。
趨勢五、硬體場景對接。
趨勢六、RPAaaS,即廣泛應用於各個業務部門的多模態多生態化綜合應用平臺。
趨勢七、多邊性 生態化,如何去多模態多生態化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趨勢八、行業標準及規範。
藝賽旗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胡立軍
實在智能創始人兼 CEO-孫林君:智驅未來,數字員工的應用與展望
孫林君在主題會議上深度探討了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結合的未來發展趨勢——數字員工的現實路徑:AI+RPA。
他從三個階段為大家分析提煉出RPA的演進的發展過程:第一原始階段是以模擬按鍵腳本層面為主要特徵,是單機客戶端RPA產品雛形;第二成形階段,類似像UiPath典型的三件套;第三爆發階段是AI和RPA的結合,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AI和RPA的跨越介質的能力,擴展了原來RPA擴展應用的空間;二是實現了以AI來賦能自動化系統穩定性、擴展性及其他性能。
基於以上的分析,孫林君對這個行業提出了自己的三點判斷。
第一點,AI+RPA行業的發展會讓RPA這個賽道成為AI技術落地的重要戰場,所以將來AI的落地會用到這種相對標準化的形式,清晰商業模式和標準化的盈利模式是原來項目制AI的公司所不能匹及的。
第二點,數字員工的理念會被各個行業廣泛接受,數字員工代替掉操作軟體的人,而人本身將來需要有更多智能化的能力。
第三點,認知技術,也就是智能角色深度代替人工。
實在智能創始人兼 CEO-孫林君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慧部副主任-曹峰:RPA產業現狀與標準化成果
曹峰在會上提到為促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RPA)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中國信通院正在推動成立RPA行業標準體系。整個標準體系目前分為五個,以RPA的主要模塊為分類,從管理監控、開發測試、工作執行、智能化和非功能項五個能力子域評價RPA產品綜合能力。
其中管理監控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管控平臺的能力評價,完善的管控平臺是RPA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涉及RPA的部署和機器人、權限、資產、任務的管理等;
開發測試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機器人構建平臺的能力評價,多樣、便捷、高效、穩定的開發測試環境是生產高可用RPA機器人的重要基礎;
工作執行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機器人能夠實現的工作能力,從Web、應用程式、系統等多個層面評價RPA的自動化水平,此外還包括工作執行中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
AI能力項關注RPA標準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綜合應用,本標準中重點關注常見的OCR、NLP和智能流程三個方面;
非功能項各項指標重點關注RPA產品的成熟度,如協議遵守、集成擴展、遷移能力等。
最後,曹峰介紹了他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整個產品的標準預計在12月底完成徵求意見稿的修訂工作,預計明年2月份會完成整個產品標準的制定工作,啟動首輪相關的評估測試,屆時希望企業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推動行業標準的完善。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慧部副主任-曹峰
在之後的圓桌論壇中,中投創展創始人任威、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華區首席專家王言、華為RPA+AI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天行智能創始人&CEO張堯等五位嘉賓圍繞《數字勞動力在企業規模化應用的管理實踐》的主題,針對如何更好的推進數位化轉型和RPA落地進行了深度解讀。
從左至右依次為:中投創展創始人任威、中國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流程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陳文極、 Automation Anywhere大中華區首席專家王言、華為RPA+AI產品解決方案銷售負責人楊波、天行智能創始人&CEO張堯
在大會的最後舉行了RPA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創新獎項的頒發儀式。本次評審經過專業評審委員提名、企業主動參評、最終評定三個階段,參與評選的企業和個人提名共計80多家,最終有44家企業和7位個人獲獎。獲獎企業及個人如下:
年度最佳技術創新獎:九科信息、容智信息、阿博茨科技、英諾森、實在智能
年度最佳創新RPA獎:全面智能、天行智能、令才科技、慧流科技、和信融慧、影刀RPA、省事熊RPA
年度最佳創新實踐獎:天陳科技、RPA之家、蜻蜓智能、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共享中心
年度最佳科技品牌獎:華為RPA、阿里雲RPA
年度最佳RPA專業獎:金智維、藝賽旗
年度最佳行業實踐獎:青島盈智科技有限公司、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證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責任有限公司、北京銀行、興業數金、英邁中國
年度最佳RPA+AI獎:達觀數據、SAP、雲擴科技、來也科技
年度最值得客戶信賴獎:遠光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翰智軟體有限公司、Infosys、松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北京中投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弘璣Cyclone、智唐科技
年度最佳RPA產品獎: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
行業領軍人物獎:海通證券王洪濤先生、SAP陳澤平先生、UiPath吳威先生以及達觀數據陳運文先生
特殊貢獻獎:Automation Anywhere王言先生、機械工業出版社楊福川老師、來也科技褚瑞先生
會後,與會嘉賓紛紛對本次會議給予了極高評價,對整個RPA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促進的良好影響。對於RPA這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新興領域來說,未來也將擁有無限可能。
Inno China產業創新大會l 深入了解更多2020 「INNO CHINA產業創新大會」盛況及精彩內容:中國信創產業發展峰會中國流程自動化產業峰會中國產業服務生態峰會主辦方簡介附:
北大創新評論(微信號:PKUCXPL)由北京大學創辦,為國內兼具權威學術背景及深度產業資源的產學研創新平臺。北大創新評論專注於將產業經濟理論、產業科學知識和產業創新應用工具傳遞給市場決策者,助推產學研多元智略的交叉融合與革新發展。
截至2020年5月,平臺已與數萬名活躍在中國市場經濟領域的學術專家、產研學者、企業家交流合作,並輻射超過百萬名對中國產業發展有絕對貢獻的上市公司中高層、創新企業創始人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