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2020年普通高中提前批「指標到校」計劃和統一計劃錄取結束,共錄取30805人。今年,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整體完成率首次達到七成。提前批統一計劃方面,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錄取分數普遍提高,共有9所學校(校區)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省市屬高中「指標到校」完成率首次達七成
今年廣州66所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70個校區)共提供指標計劃19606個,錄取14476人,較去年增加1091人,計劃完成率約74%,較去年提高近4個百分點。
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方面,10所學校(11個校區)提供指標計劃3078個,錄取2212人,計劃完成率約72%,較去年提高約12個百分點,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整體完成率首次達到七成。越秀、海珠、天河、南沙4個區分得的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完成率超過80%。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方面,越秀、海珠、天河、黃埔、花都5個區計劃完成率超過80%。其中,增城中學指標計劃完成率為100%,培正、市5中、天河外國語學校、培英、科學城中學、番禺中學、秀全中學等15所學校的指標計劃完成率超過90%。集團核心校面向集團直接分配指標共280個,較去年增加100個。番禺區石碁第四中學分得仲元中學26個指標,且全部完成;黃埔區玉泉學校分得17個玉巖中學指標,且全部完成,該校分得的52個指標計劃全部錄滿。
指標計劃錄取的考生中,3559人的錄取分數低於招生學校前3年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分,佔比約為25%。「指標到校」政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全面覆蓋、深度覆蓋發展,讓優質高中學位惠及更多考生,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省、市屬普高錄取分數普遍提高
今年廣州提前批統一招生計劃共錄取16329人,其中公辦學校15441人,民辦學校888人。
省、市屬示範性普通高中錄取分數普遍提高。執信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等9所學校(含校區)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最低分數為727分,廣東實驗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為723分,廣州市第二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為720分。
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市7中、市16中、天河外國語學校都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698分以上完成招生計劃。市5中錄取最低分數為696分,廣州中學、仲元中學錄取最低分數同為695分。跨區升學活躍,區屬示範性普通高中共錄取外區考生1117人。
民辦學校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繼續在提前批高分優先投檔線上完成計劃。在提前批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中,有28所學校的剩餘計劃將併入下一批次進行錄取,有3所學校剩餘計劃將按錄取規則統一安排補錄。
案例
「踏線」考上了自己的「夢之校」
昨日,「新廣州人」譚先生的手機收到了廣雅中學的簡訊:他的女兒譚藝佳通過指標到校,以688分的成績被這所頂尖的高中錄取。「考上了!」譚先生激動地在微信群裡報喜。「我們2017年落戶廣州,在此之前,藝佳和弟弟算是留守兒童。姐弟倆能來廣州上公辦學校,我們就已經很開心了,沒想到姐姐還能上廣雅中學,真的特別感謝指標到校政策,讓我們敢做夢,還圓了夢。」譚先生說。
譚先生和妻子在2006年來到廣州,在一家大型的民營印刷公司擔任管理和技術人員。由於工作忙碌,又沒有廣州戶口,無奈之下,他們把孩子留在了江西老家。受益於積分入戶政策,2017年譚先生成功落戶廣州,兩個孩子也跟著爸爸落戶,一家人終於能團聚了。同一年,藝佳在公辦九年一貫制黃埔區玉泉學校就讀初一,弟弟則讀小學。「雖然藝佳在老家成績不錯,但廣州的孩子也很優秀,所以我們都覺得她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公辦高中,就是很值得開心的事了。」譚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藝佳把目標定在玉巖中學。藝佳上初二後,成績穩步提升。得知廣州中考有指標到校政策,能以更「優惠」的分數讀到示範性高中,她便決定「衝一衝」。
在老師的指導建議下,藝佳在提前批指標計劃報考了廣雅中學。「以她的平時成績來說,在提前批統一錄取有點懸。」譚先生說。
中考放榜當日,藝佳得知成績是688分時,有一點點失落。「沒有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她說,幸運的是,廣雅的指標計劃最低錄取分數為687,這意味著藝佳幾乎「踏線」考上了自己的「夢之校」。「在廣州,我們感到很溫暖,希望孩子能在廣雅中學腳踏實地,爭取考上好大學。」譚先生說。
3559人以「優惠」分數被錄取
據統計,指標計劃錄取的考生中,3559人的錄取分數低於招生學校前3年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分,佔比約為25%。花都區實驗中學有學生以700分考上了華附;從化區神崗中學有考生以695分進入省實;白雲區大朗中學有考生以687分圓夢廣雅;花都區花山鎮花山初級中學一名考生以675分進入執信……
黃埔區玉泉學校校長戴亭表示,學校從小學到初三共有90多個班級,4000多名學生,其中不少孩子都是「新廣州人」。指標到校政策的實施,讓這些孩子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許多學生通過指標到校進入到省實、廣雅、二中、六中、廣大附中等好學校,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像的。「我們致力於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減輕他們金錢、時間上的負擔。而指標到校政策則給了孩子們更加公平的升學機會,體現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包容。」戴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