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任還打口水戰?美國駐德大使走人,德國媒體怒贊「好消息」

2020-12-14 第一軍情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

在擔任美國駐德國大使兩年時間後,理察·格雷內爾將辭職並返回美國國內,同時也將卸任美國代理國家情報總監一職。按理說,作為大使,格雷內爾的離職應當有「掌聲和歡送」,但這一次,「歡送」倒是有,「掌聲」則沒有看見,因為德國媒體正在歡慶他的離任,而且巴不得他走得越快越好。這位美國駐德國大使曾被形容為「極右的殖民軍官」、「華盛頓帝王在德國的州長」、「佔領國指揮官」、「川普伸出的手臂」。對於他的離開,《柏林日報》直接形容為「好消息」。奧地利《新聞報》認為,包括德國外長馬斯在內的大多數德國政要,都會因為格雷內爾的離開而感到高興。

格雷內爾在2018年5月開始成為美國駐德國大使,剛剛上任他就把「東道主」給得罪了,當時正值川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格雷內爾立即代表美國「發號施令」,要求德國企業終止與伊朗的合作,此事立即引發德國政商界的猛烈抨擊,之後,針對德國軍費開支以及俄德合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波斯灣巡航等問題,格雷內爾接連得罪德國政界。去年德國副議長、自由民主黨副主席庫比基曾要求將格雷內爾列為「不受歡迎的人」,「任何表現得像一個佔領國指揮官似的美國外交官都必須知道我們雖然能容忍,但也要知道我們有底線。」

直到最近離任之際,格雷內爾仍在不斷「教德國做人」,由於美國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因此德國外長馬斯對美國發出了指責,格雷內爾立即朝馬斯「開炮」,要求馬斯停止指責美國,「應該去指責俄羅斯」。而在5月27日,格雷內爾又聲稱美國準備針對歐洲國家和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進一步制裁。格雷內爾威脅說,德國不能再一面少繳北約「份子錢」,一面給俄羅斯好處。

針對德國的核政策問題,格雷內爾也繼續發表他的「高論」,他聲稱德國現在應該履行其對盟友的承諾,不斷投入對北約核戰略的參與,而不是削弱構成北約核威懾力基礎的團結。格雷內爾發表這些言論,是因為美國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比歇爾空軍基地部署約20枚B61戰術核彈,但德國一直存在讓美國撤出核武器的聲音。值得關注的是,格雷內爾以前也曾威脅從德國撤軍,結果被德國高官回應「撤兵時別忘了把部署在德國的核彈也帶走」。

可見即使是到了要離任的時候,格雷內爾也沒收斂他的嘴巴,這使得他和德國政界的關係遲遲得不到緩解。而且,格雷內爾的狂妄言論,也加深了德國對美國的意見。事實上,美國和德國的關係近年來一直都不怎麼好,很多民調結果顯示,德國人開始將美國視為威脅。而像格雷內爾這樣的人,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此,不難解釋為什麼德國媒體會對格雷內爾的離任歡呼雀躍,畢竟格雷內爾的形象太負面了,而且他代表的還是川普政府。從上文的那些形容詞就可以看出,德媒對格雷內爾代表的川普政府實在沒有什麼好感。當然,格雷內爾離任,也不代表「好日子」來了。《明星》周刊評論指出,就算格雷內爾不再回到德國,美國也還是會繼續打壓德國。《柏林日報》認為,德國對美國已經失去興趣。如果美國繼續欺凌盟友的話,則德國和美國的關係改善將只能是幻想而已了。

相關焦點

  • 美國駐德大使確實「有毒」!一句話惹怒中國和德國
    作者:石江月由於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稱不排除華為參與德國的5G網建設,有媒體問如果遭到竊聽怎麼辦?他回答說,當年美國竊聽,德國並沒有抵制美國。此言一出,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不幹了,立即大呼「受到侮辱」。
  • 美國駐德大使上任首日即惹眾怒
    儀式結束後,格林內爾發表就任駐德大使後的首條推文:「川普說了,美國馬上將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和伊朗做生意的德國公司也應該立即停止在那兒的業務。」這條簡短的推文,瞬間激起了德國民眾及政界眾怒。  文字雖短,但其強烈的川普命令式文風,首先引發德國網友不滿。
  • 馬明強即將離任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
    馬明強即將離任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7-12-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駐德大使出席在德中資企業(機構)視頻座談會並作形勢報告
    中新網柏林1月1日電 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官網消息,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日前出席了在德中資企業(機構)視頻座談會,與部分在德中資企業(機構)負責人視頻聯線並作形勢報告。座談會由王衛東公使主持,許永權公參出席。在德中資企業(機構)負責人約30人參加會議。
  • 中國駐德大使在德媒撰文談中美貿易摩擦: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阮佳聞):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當地時間25日在德國主流媒體《世界報》上發表題為《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的署名文章。美國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行徑幹擾的是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並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嚴峻挑戰。根據德意志銀行測算,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使美國股市損失5萬億美元。美農產品對華出口同比減少約三分之一,僅美國中西部地區就有84個農場申請破產,創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紀錄。
  • 中國駐德大使談中美貿易戰: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
    中新社柏林6月2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25日在德國《世界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高度融合,中美貿易摩擦攸關各方利益。美國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行徑幹擾的是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並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嚴峻挑戰。文章強調,面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中國的態度明確而堅定: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願意平等磋商,我們敞開大門。如果美方執意升級貿易摩擦,我們奉陪到底。」
  • 中國駐德國大使就留學生回國等多個問題給出建議
    駐德國大使給出這些具體建議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蔓延時,德國聯邦政府向中方捐助了醫療物資。如今,疫情在德國呈現暴發之勢,中方也及時伸出援手,盡己所能支援德國。  圍繞抗擊疫情,中德兩國具體展開了哪些合作?為了保護在德中國同胞的利益和權益,中國使館又做了哪些工作?帶著這些問題,總臺記者採訪了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
  • 中國駐德大使:安全問題只是美國打壓和制裁華為的幌子
    2019年12月13日,吳懇大使在埃森市克虜伯集團總部出席《商報》2019年度工業峰會,並與德國前副總理兼外長、經濟部長加布裡爾(Sigmar Gabriel)同臺對話,就中國市場開放以及華為5G問題闡明中方立場。
  • 離任大使直言中加關係處於最低點,加媒引用這句中國諺語大有深意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6月28日消息,即將離任的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6月25日在渥太華舉行離任招待會談及中加關係未來時,引用了辛棄疾的詩。大概一個月前,5月23日,盧沙野在出席中加關係研討會時曾直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前中加關係出現嚴重困難,處於兩國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 侮辱德國?波蘭拒絕新大使入境,或與美國有關
    波蘭和德國同屬歐盟,且都是北約成員國,按說關係應該不錯,然而最近,德國和波蘭突然不對付了。據德新社報導,幾個月以來,波蘭政府一直拒絕德國駐波蘭新大使洛林霍芬入境,因而被德國視為「歷史性侮辱」。據波蘭媒體解釋,洛林霍芬本人是一名間諜,其父是「希特勒的副官」。然而洛林霍芬本人是北約對俄宣傳中心的建立者,不僅對俄羅斯態度強硬,而且了解波蘭人的安全需求,波蘭對洛林霍芬的拒絕說到底還是波蘭和德國近期的矛盾所致。在美國撤出駐德美軍之後,美國將這部分美軍重新部署在波蘭,為此德國方面頗為不滿。
  • 中國駐德國大使:留學生回國與否,需權衡這兩個因素
    北京時間4月2日,中新網、中國僑網邀請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以及僑界代表,介紹中德共同應對疫情的舉措及當地華僑華人的貢獻。吳懇介紹,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和學校校方取得了聯繫,要求校方密切關注確診中國學生的病情發展,做好對他們的治療工作,同時對其他中國學生進行隔離,及時提供檢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包括心理疏導等。 資料圖:當地時間3月25日,德國希爾斯海姆,工人和志願者在市場大廳改建一家臨時醫院。
  • 波蘭拒絕德國新大使入境,波蘭媒體:他是「一名間諜」
    據德新社30日報導,幾個月以來,波蘭政府一直拒絕德國駐波蘭新大使洛林霍芬入境。波蘭媒體聲稱,華沙這麼做是因為洛林霍芬的父親是「希特勒的副官」,而他本人則是「一名間諜」。德國《每日鏡報》報導稱,德國政府5月就向波蘭提出要求,讓洛林霍芬從7月1日起接替羅爾夫·尼克爾擔任新大使。不過直到現在,華沙一直沒有對此給予答覆,也沒有提供正式理由。
  • 狂懟川普之後,英大使捲鋪蓋走人,背後竟然是一場驚天陰謀?
    上個月他才剛結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一副英美永遠哥倆好的樣子,這會兒就曝出英國駐美大使達羅克在發回英國的秘密電報和備忘錄裡痛罵他「無能」「愚蠢」「不靠譜」。罵就罵吧,關鍵是其中的「爆炸性」言論還被洩露到媒體上,搞得全世界都看了他好大一個笑話。
  • 外媒猜測美駐華大使離任原因:幫川普撐住艾奧瓦州……
    在他將要卸任的消息傳來前不久,美國駐上海總領館總領事譚森也將離任。報導指出,接二連三的離職是在美中關係幾個月來迅速惡化的情況下出現的,兩國政府圍繞與貿易、技術競爭和地緣政治影響相關的分歧展開爭論,並對彼此採取了針鋒相對的外交限制舉措。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劇了雙方之間的緊張關係,讓美國政府今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派駐中國的外交人員數量精簡到了最低限度。
  • 中國駐愛爾蘭大使羅林泉在都柏林舉行離任招待會
    2014年2月20日,中國駐愛爾蘭大使羅林泉在都柏林逸林飯店舉行離任招待會。愛爾蘭眾議長巴雷特,農業、食品和海洋部長科文尼,兒童和青年事務部長菲茨傑拉德,衛生部長賴利,外交貿易部秘書長庫尼等政要及工商、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界官員和友好人士,各國駐愛使節,中資機構、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代表等400餘人應邀出席。
  • 美國為何從德國撤軍
    德國目前共駐有約3.45萬名美軍人員,以陸軍為主,規模超過兩萬人,海軍800多人、海軍陸戰隊1000餘人、空軍1.2萬餘人。此外,駐德美軍還僱用了1.7萬名美國民事人員和1.2萬名德國民事人員。    對於美國的撤軍計劃,德國媒體普遍猜測與軍費有關。據美國高級官員稱,美國政府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在討論這項舉動。
  • 美國大使一句話,德國人對美國「仇恨值」瞬間滿點
    在昨天凌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正式退出伊朗核協議,並表示將制裁一切與伊朗進行貿易的國家和企業後,美國駐德國大使Richard Grenell便立刻向德國民眾傳達了川普的「聖旨」。然而,短短幾小時後,這位剛剛上任的美國外交官就發現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已經被憤怒的德國網友——乃至不少為美國政府的行為感到羞恥的美國網友——給攻陷了……當然,這也與這位美國外交官主動「作死」有關。因為在川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他是這麼向德國民眾傳達這一消息的:
  • 美駐俄大使發出強硬通牒,拉夫羅夫怒極反笑,回復稱俄軍嚴陣以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8日報導,美國駐紮在俄羅斯的大使發出了強硬通牒,這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怒極反笑,回復稱俄軍已經嚴陣以待了。當地時間9月17日當天,美國駐紮在俄羅斯的大使沙利文給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打電話要求俄羅斯不要幹涉白俄羅斯的事情。這是美國在白俄羅斯問題上做出的最新舉動,為了針對白俄羅斯,美國可謂是想盡了辦法。6月份,為了震懾白俄羅斯,美國刻意將捍衛者軍事演習選在靠近白俄的波蘭,並且出動了100輛坦克,230多輛作戰車輛、火炮和飛彈系統等,美國還增加了駐紮在波蘭的士兵。
  • 中國外事翻譯「三劍客」之一的張建敏履新駐捷克大使
    據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官網消息,2018年9月10日,新任駐捷克大使張建敏抵達捷首都布拉格履新,捷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奇熱克、使館主要外交官赴機場迎接。9月11日,張建敏向捷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莎爾博霍娃遞交國書副本。
  • 德國終止合作華為,我國大使霸氣回應讓德系車慌了:還怎麼賺錢?
    眾所周知出於市場保護,美國川普政府限制華為出口美國本土,而緊隨其後,老牌工業國家德國也對華為手機銷往德國提出了刁難,他們認為華為的5G技術並不十分安全,用這樣的藉口對華為的出口涉阻不外乎是一種披皮的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貿易上的不公平。而針對華為問題,我國也作出了相應的表態和應對,那即是針對德系汽車在國內的市場作為籌碼!德系車在國內長期佔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