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年來的有關試題,閱讀理解在整個考試中佔了很大比重。這就意味著對閱讀理解的速度有了新的要求,也說明閱讀理解一題的分數是你能否通過考試的關鍵,那麼,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呢?
要想提高閱讀速度,除必須具有紮實的英語基礎及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專業知識外,還要注意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掌握一些必要的快速閱讀技巧。
必須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
01
「譯錄式」閱讀
很多同學習慣於一邊看,一邊把看到的英語翻譯成母語,再加以記憶,這就是「譯錄式」閱讀這種方法在閱讀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過程大大浪費閱讀時間和精力。
02
用手指或筆尖指著單詞閱讀
這種習慣往往是眼睛跟著手或筆,學生處於被動狀態,對於已經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尤其是畢業班的同學,這種不好的習慣儘量要克服。
03
在閱讀時腦袋隨著眼睛動
人的眼睛完全可以自由地幫助你在小面積範圍內進行閱讀,根本無須移動頭部,這樣會大大影響閱讀速度。改變這一習慣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或者是在閱讀時把兩肘放在桌子上,儘可能控制不良習慣。
04
閱讀時兩手扶頭
這種習慣是克服閱讀中移動頭部的方法之一,但如果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如頭挨枕頭的感覺,易使人產生想休息或睏倦之意。
05
出聲閱讀
一般來講快速閱讀時眼睛掃過字句就明白其意思,而出聲地閱讀,都要等到讀出聲音來才能往下進行。對於要儘快掌握文章內容或段落大意的人來說,出聲閱讀是極為不利的克服這一不良習慣,就必須迫使自己快讀,不給自己讀出這些文字的時間。
06
停留在某個單詞或句子上
閱讀中難免會遇到不熟悉或難理解的詞句,停留在此,仔細琢磨會使閱讀速度受到很大影響,克服這點要具有猜測生詞詞義的能力。
07
反覆重讀
常常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或許不敢肯定自己對已讀過的那段文字是否正確理解而重新讀一遍,再重讀一遍,克服這點必須平時讀文章時注意力集中,一口氣把它讀完。
掌握一些快速閱讀的技巧
以上列舉了幾點影響快速閱讀的不良習慣,改掉這些不良習慣並在正常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基礎上,再掌握幾點重要的英文快速聞讀技巧,會使英文閱讀速度、水平大大提高。英文快速閱讀的技巧有很多,但重要的不外乎下列幾條:
01
視幅面積大
閱讀時,表面是用眼睛看,實際是用腦子讀,這樣,每一眼所看的詞越多,腦子反應的詞也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為此在閱讀時書與眼晴的距離不要太近,這樣一眼看到的單詞會儘可能地多,從而提高閱讀速度。
02
視時要短,視頻要快
閱讀時每看一眼都要儘快地完成,一般都採取掃視的方法,同時第一眼與第二眼之間停頓的間隙要短。如果視幅一樣的話,誰的視頻越快,誰的快速閱讀速度就越高。
03
略讀與跳讀相結合
同一視幅收入眼底的單詞會很多,抓住有用的、關鍵的、有意義的詞句,對一些不太重要的詞句及大部分虛詞可略過去或跳過去。
04
猜測生詞的意思
閱讀時如遇到生詞時,不要過分地依賴字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猜其意思。
(1)根據「定義法」猜詞
有時,作者似乎會猜到讀者可能對某個單詞感到陌生,就給其定義一下,使讀者只要往下讀就能明白了。如: The harbor is protected by a jetty, a wall built out into the water.句中「 jetty」不常見,但後面的釋義是「建在水面上的牆」,由此可推斷出「 jetty」是「水壩」之意。
(2)根據「複述法」猜詞
作者用複述法解釋一個生詞通常是這樣的,如: He had a wan look, he was so pale and weak that we thought he was ill.句中「wan」這個詞日常生活中很少用,作者用了兩個詞重述。「 pale and weak」「蒼白無力,又用了一個詞「ill」來總結,由此「wan」的意思就出來了:「蒼白的,睏倦的」。
(3)根據「常識法」猜詞
有些生詞可根據其周圍的詞推知其意,這些周圍的詞是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屬常識性的。如: The door was so low that i hit my head on the lintel.其中「lintel」是一個生詞,但從前面的door和 hit my head on不難推斷出 lintel是「門框、門楣」之意。
(4)根據「舉例法」猜詞
舉例說明是使文章淺顯易懂的一種方法,因此作者常常在一個生詞之後又跟一個例子,如: Select any of these periodicals, such as Time Magazine, Newsweek, Reader's Digest or The New Yorker.從 such as引出的例子可以推出「 periodicals是「期刊」的意思。
(5)根據「比喻法」猜詞
把一詞比做另一詞,找出共同點,這種比喻往往很淺顯。如: The snow was falling,big flakes drifted with the wind like feathers.「flakes不常用,從比喻 like feathers像羽毛一樣」可以推出 flakes是「雪片」,「雪花」。
(6)分割複合詞法
英語中有些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合在一起構成的,單拿出來我們都能認識,合在起就難理解了,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開來看。如: 是skyscraper可分割成sky+ scraper「摩天大樓」, babysitter可分成baby+ sitter是「保姆」。
(7)根據「構詞法」猜詞
英語中基本的詞彙很少,大量的詞彙都是由基本的單詞(詞根)加上詞綴(前綴、後綴)構成的,如果掌握了詞根的意思和詞綴的意思我們就可猜出許多我們沒學過的詞義。例如:
「dis-」是前綴「不好」之意, disease中的ease是「安穩、平靜」的意思。加上前綴「dis」即是「不安穩、疾病」之意。
詞根與詞綴的系統學習,可參照一些字典後面的目錄及相關書籍。
05
注意文章的首尾,抓住中心
文章開始作者往往闡明觀點,而尾段又常常是作者對文章的綜述。一般文章的主題句常放在段首或段尾,讀者可從中得知文章的大致結構與主題。
06
要利用文中的各種符號、文字或圖解
標點符號可使讀者了解作者的意圖。
如引號除用來引用一個人所說的話語外,往往被用來表示作者強調的部分;括號或破折號往往是作者對前面的詞或句子的解釋、加注;更要注意一些關聯詞的出現。如 moreover, further等詞會告訴讀者下文會有更詳細、更進一步的信息;especially, particular等詞暗示著下文是作者強調的部分。另外大寫字母斜體字、黑體字、各種圖表還有文章的副標題等都對理解文章有很大幫助。
誠然,所謂的「一目十行」就是講閱讀速度突出個快字,但只求快,並不能有所收益,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加快閱讀速度。而要想快速地閱讀一篇文章,除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之外,應不斷地總結積累經驗,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技巧,使英文閱讀水平與速度齊步發展。
參考:
錢志豪,馮豔榮,孫麗霞主編;於愛平,宋雪冬,谷野平,王秀英,崔敏,鍾玲,王達坤副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一,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08,第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