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把保險套做到更薄?
本質上,這是一個「厚度」和「強度」的矛盾。因為保險套的核心作用和基本要素還是「安全」,所以,必須要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做到儘可能的薄。
左聯的本職工作是廣東郎聖藥業的首席科學家,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其實早在2010年下半年,他們就啟動了如何讓保險套更薄的研究項目。
「當時主要是為了能夠讓保險套在生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樣可以避免意外懷孕還有性病的傳播。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生產出第三世界國家能夠負擔的中高端保險套。」左聯說,有了想法之後,他們花了一年時間進行大規模的調研。
「主要都是自己調研。我們發現市面上這樣的分析報告非常少,大家可能都認為保險套這個東西,工藝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不願意花更多時間或者精力在上面做一個改進,認為它沒有太大的意義。」左聯說。
但是,通過市場調研左聯發現,這裡面還是有空間可以發掘的。市面上能買到的各國最薄保險套的厚度,一般都是0.04到0.045毫米(岡本能做到0.038毫米),並且價格也相對較高。
左聯表示,如果能把保險套的厚度降低到0.03毫米以下,保險套所帶來的異物感就幾乎不存在了,這將徹底變革使用體驗。
如何才能做到?雖然使用化學合成的聚氨酯可以很容易把厚度做到很薄,但由於這種材料的彈性與貼合性能很低,它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適度難以保障。所以,左聯將研發方向還是鎖定在了用天然乳膠作為基礎材料。
左聯說,他們的研究證明,天然膠乳主要是由兩類物理性能不一樣的納米粒子構成。這兩類膠乳粒子的數量比例和在保險套中的分布對產品性能的作用是不同的。通過對這兩類粒子的數量比例進行分離與再組合和優化分布,就能尋找到讓保險套力學性能最優的新組份與成型工藝。
按照這樣的思路,選定特定產區的天然乳膠作為基礎材料,並對其粒子構成進行優化,左聯團隊已經可以在實驗室中做出厚度大約在30微米(0.03毫米)的保險套。但是目前還無法量產。
左聯告訴記者,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真正把保險套做到0.03毫米以下,並將實驗室產品轉為規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