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開學,中國有些城市或鄉鎮的家長就會早早排起了長隊,目的就是為孩子上學,不少家長嘆息:如今孩子上學還真不簡單。
然而,在日本一座小島上,有這麼一所休校6年的學校,卻因為一個學生而重新開啟。
令人驚嘆的是,這所「飛島中學」擁有專屬於該生的5名老師,校長一位,教務主任兼社會、國語老師,班主任兼英語、美術、技術老師,副班主任兼數理、音樂、保體科老師,以及一位生活老師。
一個學生,這就意味著所有的老師、教室、食堂資源全為他一個人而設,稱為專供也不為過。也可以說是「多對一」的教育。只不過這份優待,卻不是來自高額收費的輔導班。
估計最讓這位同學煩惱的是不能隨意地請假,因為他的休假會讓整個學校放假,更為誇張的是教室裡只一套課桌椅。對於老師來說,這樣的教學環境,可以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監督。但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估計這位學生可能上課連眨眼休息都難,也不敢做任何小動作。
曾經有人問及該生,他與老師的關係如何?
猶豫片刻,該生回答「朋友」,瞬間老師表情亮了,都笑了。也不知道這算不算「違心」的回答。當然,作為孩子的父母,將孩子放在這樣的學校,並不用擔心孩子交上「異性朋友」,或者早早就進入成人的世界,因為條件是真的不允許。
然而,有意思的還不止這些,全校就他一個學生,全島就只有他一個小孩,雖說偶爾會去本土的中學交流,但接觸的時間和人都有限。不過,這位唯一的學生的學生,卻也不會孤獨。
課堂上,老師們安排了豐富的教學任務:書法課、國語教研課、自然課、思想教育課、自行車交通安全課、火災避難課、獨木舟課程、稅務課、劍道課等等。除了老師之外,島上的鄉民也教會了他許多知識:種土豆、種大蔥、曬柿子、摺紙花、織毛衣等等。
可以說,該島上村民最強的「龍鱗」都給了這個學生,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無所不學。而且他還代表學校去海外交流,也不用與人爭名額,可以說是當仁不讓。
整個島上一共只有200多人,75%還都在65歲以上。他也因此收穫了一幫「忘年交」,島上的鄉民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代表學校參加地方運動會,全校老師和鄉民都是他的強大後援。有意思的是全島鄉民還為他辦了一場運動會,爺爺奶奶齊上陣,這樣的競技運動可想而知,妙趣橫生。
畢業時,註定只有他一個學生。但是,卻沒有因為只有一個學生,畢業典禮就變得馬虎,反而被精心布置,儀式感非常強。
「雖然沒有前輩和同年級的學生,一直是一個人,但從不曾感覺寂寞!」
似曾相識的場景,臺下「觀眾席」依然是一群老頭老太, 3年前,入學典禮,他作為唯一的學生發言,3年後,依然如此。不同的是,3年前,那一個陌生的面孔,都變成了熟悉的「朋友」,而他的父母聽完他的畢業發言後,也感動得落淚。
最後,校長為新君頒發畢業證書,島民們送上鮮花,大家一起合影留念。隨著唯一的學生離開,飛島中學也迎來了再一次休校,而原來學校的老師,也都被分派到了其他地方。
至於,這位學生,畢業後要去鶴崗市上高中了。
也許,在教育方面,我們不僅要做到有教無類,而且要關注每一個個體的成長。雖然,我們未必要為一個孩子重啟學校,但是應該讓孩子上學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