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體檢報告和私立醫院的就診記錄,保險公司能查到嗎?

2020-12-16 小水花保險

之前有位朋友提出這樣了的疑問,相信大家也特別的感興趣:單位組織的體檢報告,保險公司能查到嗎?

在三四線城市的私立醫院看病,能查到嗎?幾年前的就診記錄呢?

在這裡統一回答大家,都能查到!只要保險公司想查就一定能夠查到!

更何況不論是公司安排的體檢,還是去私立醫院就診,我們首先要出示的就是身份證,醫院只有確認了你的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之後,才會給你體檢。

如果你最近兩年去看醫生的話,也應該已經發現醫生很少手寫病歷了,都是使用電腦,按照統一的模板錄入診斷結果以及所開藥品等信息。

因為從去年開始,要求統一實行電子病歷管理政策了。我們的醫療記錄都會以電子化的方式被記錄和保存,包括最少15年的門診記錄。

而且保險公司有專門的的核保核賠部門,以及更為專業的第三方調查公司。會通過各種渠道調查你的個人信息,包括過往的體檢、就診以及買藥記錄,都能夠被一一查到,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如果想要購買保險,一定不要隱瞞病情。如果存著僥倖的心理帶病投保,就算是核保通過了,但是真到了理賠的時候就沒那麼幸運了。

更不要輕信有些業務員說的所謂「只要沒住過院,不說也沒事,過了兩年不可抗辯期就都能賠」這種謠言。一旦在理賠時被保險公司查出來你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健康情況,哪怕過了兩年,保險公司照樣可以以帶病投保為由拒賠。

那麼,在投保之前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去體檢呢?

小花知道很多朋友都想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然後再去考慮是否需要購買保險。或者是為了避免後續保險理賠時發生糾紛,所以想先體檢再投保。

但其實沒有必要,首先在投保前體檢並不能改變當先的身體狀況,即便是沒有任何身體問題,也會讓保險公司產生懷疑,徒增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如果真的查出一些疾病,那就意味著很多險種核保不會被通過,即使通過也會被增加保費。

所以,投保之前除非保險公司特別要求,比如保額超過了免體檢額度的時候,或者有過既往病史等特殊情況,不然沒必要特意去體檢來證明自己是健康的。

只要在健康告知時,根據現有的體檢資料和身體情況 ,如實告知就好。沒有體檢,也不知道自己身體是否有問題,就不存在隱瞞病情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問題,也很容易成為投保和理賠的絆腳石,就是自己的醫保卡,千萬別借給其他人使用!

因為醫保的買藥、就診以及住院記錄,保險公司是必查的,如果借給別人,那就意味著別人病就變成了自己的病,說都說不清楚!

總之,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根據已知的情況做好如實告知,如果還沒有體檢那麼也不需要特意體檢。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帶病投保,不然到時候不僅得不到賠付,還白交了保費。

關注小水花保險,幫你掃清保險知識盲點,讓保險真正成為保障自己權益,保障家庭穩定的工具

相關焦點

  • 單位組織的體檢,檢查結果保險公司能查到嗎?
    每次提及健康保險,都會有讀者在文末留言:單位每年組織的體檢,檢查結果保險公司能查到嗎?沒去公立醫院,去小診所看病能查到嗎?醫保卡的刷卡記錄,保險公司能查到嗎?……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保險公司想查卻查不到的信息嗎?
  • 保險公司真的什麼都能查到嗎?
    很多人都很好奇,理賠時保險公司是怎樣調查的。比如,醫院門診病歷能查到嗎?私立體檢機構的體檢報告呢?為什麼投保時不查,理賠時卻「秋後算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保險理賠調查的那些事兒,相信能幫你解決一些疑惑。
  • 理賠揭秘:保險公司真的什麼都能查到嗎?
    來源:深藍保理賠是所有人都關心的事,每天也有很多粉絲留言,大家都很好奇保險公司到底是如何進行理賠調查的?比如自己的體檢記錄能查到嗎?10 年前小縣城醫院的醫療記錄能查到嗎?會不會影響理賠?基於以上疑問,今天深藍君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保險理賠調查那些事。主要內容如下:1、保險理賠,哪些情況下會嚴格調查?
  • 理賠揭秘,原來保險公司是這樣調查的!
    很多人都很好奇,理賠時保險公司是怎樣調查的。 比如,醫院門診病歷能查到嗎?私立體檢機構的體檢報告呢?為什麼投保時不查,理賠時卻「秋後算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保險理賠調查的那些事兒,相信能幫你解決一些疑惑。
  • 保險公司是如何查病史的?有些病我不想如實說行不行?
    想不起的病史,保險公司會查到嗎? 保險公司在接到報案後,會要求報案人提供一系列的材料,收到資料後,保險公司會做一下簡單的核查,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就順利理賠。但是如果覺得有問題,那麼保險公司就會繼續調查。就比如你的社保記錄、體檢記錄、購藥記錄等,都會被保險公司調查的一清二楚。
  • 問:單位體檢是福利嗎?
    LISTEN   聽   隨著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用人單位為了更好招聘和留存人才福利也是越來越好,五險一金幾乎成為了標配,福利好的單位已經是「六+二+一」,所謂六就是在五險的基礎上多了補充醫療保險,二是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而一是以單位為團體購買的補充商業保險
  • 溫州市民:持體檢報告去醫院還得查一遍,為什麼報告不能共享?
    溫州網訊 《溫州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報導邀請市民給我市醫療服務領域改革提提意見和建議。超過2000位市民參與了活動。  其中,市民吳先生反映,拿著體檢機構出具的體檢報告,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醫院要求再檢查一遍;市民方女士去年在民營體檢機構做的體檢,今年在公立醫院體檢,她想了解身上一個肌瘤的的變化,卻發現兩年的檢查結果無法讓醫生直接比對。
  • 某體檢機構,請你把實話告訴保險業務員和客戶
    到這裡,我心想,哎呀,原來是可以打擦邊球的,難道我之前的保單詳細告知體檢記錄,都做錯了?趕緊打當地體檢機構電話,這裡沒有錄音,我簡單描述一下吧。我:請問XXX這邊的體檢記錄,客服說系統的電子記錄只保存半年,門店保存三年,是嗎?
  • 男子患病,理賠被拒,保險公司:投保之前體檢異常,法院:必須賠
    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我們需要還房貸、車貸等各種超前預支,在各種無形的壓力之下,我們的身體承受著很重的負擔,對於體檢報告,很多人表示不敢看,更有甚者表示不敢體檢,生怕自己的身體有什麼事情,可是我們要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保險的出現為我們減輕了經濟負擔,很多人認為只要我購買了保險,一旦身體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得到賠付,但是購買保險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 保險和體檢的7個問題 看後輕鬆應對投保和理賠
    買過保險的或保險理賠過的人都知道,體檢對買保險和後期理賠都有一定關係,那麼為什麼保險公司會要求體檢,體檢了還需要如實告知嗎……,我們這裡把保險和體檢的相關問題做了總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袁甲辯稱,保險公司在承保前帶袁乙進行了普通體檢,且保險合同中約定,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所進行的醫療評估和體格檢查作為審核投保申請的依據,因此,該約定說明保險公司在承保時不以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所填寫的「健康告知」事項為依據,而是以體檢結果為承保依據。
  • 公司人事會核實入職體檢報告真假嗎?
    公司會核實入職體檢報告嗎?  面試一個新單位,算是個國企,需要員工入職體檢,擔心自己不合格,就找了一家啟程體檢的機構,現在已經正常工作,也和公司籤了合同。擔心之後升職公司HR會細查這些問題。  現在諸多公司都開設了諸多體檢項目,一般情況下都要核實入職體檢的,而且這個是定期體檢,如果公司沒有指定體檢的醫院,是讓你自己隨便找的體檢醫院,那麼這個體檢報告就不會去查。如果沒有指定醫院進行體檢,要自己找的話那麼這種情況要查的。  一般來講公司是不能看的。但是如果公司體檢是為了了解公司員工身體情況以確定職業病發生情況,這也是合理的。
  • 用醫保卡給父母買過藥,影響我買保險嗎?
    得到的答案卻是完全相反:醫保卡是能查到明細的,無論是醫院就診還是藥店買藥明細。尤其14年後很多地方電子病歷信息聯網,每個人的用藥/就診信息都會在醫保系統存檔的。我死纏爛打弄來的一份理賠調查單之醫保卡調查。可見醫保的每一項費用都對應著專門的病症,而不是籠統的數字。
  • 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好?---公立和私立、國內和國外的產科醫院對比
    ----公立和私立、國內和國外的產科醫院對比2014-05-27 11:57:3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國內外醫院,公立醫院、私立醫院的差異在哪裡?  近日,通過對北京地區用戶、醫療從業者和哈佛大學附屬Beth.Israel醫院產科醫生的深入訪談,小編從「就診流程」和「醫院內部體系」對以上三類醫院做了全面細緻的對比。  就診流程  這是關係到就診感受、醫患關係的重要環節,就此開始評比吧!
  • 新單位查到我有勞動仲裁記錄會拒絕錄用嗎?
    本期我們的選題來自與國內某知名問答平臺,最近幾個有意思的問題推送給了我們工作室:新公司背景調查能查到勞動仲裁記錄嗎?申請勞動仲裁以後找工作有什麼影響?首先得明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仲裁的記錄仲裁委是不予公開的,個人和單位也無法從網際網路上查詢到相關的信息。
  • 這些醫院千萬不能去,保險公司會拒賠!
    這就是我們自己對不同醫院設置的「規則」,那不知道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保險公司對醫院設置的「規則」?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認可的醫院都是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二級以下的醫院,保險公司都不太承認,就算你去治療了也不會賠。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③|體檢報告你能看懂嗎?市民八問 專家詳解
    可當體檢報告在手,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又是否讓你看得「雲裡霧裡」?針對市民集中反映的體檢報告上諸多不解之處,《燕趙晚報》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春豔,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疾病。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更健康生活。
  • 以醫院或體檢機構記錄為準
    2、設定免體檢  體檢時一件很麻煩的事,並不是每一個被保險人都需要進行體檢。健康告知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快速分辨被保險人是否需要體檢,如果健康告知狀況良好,則可以直接免去體檢程序,省時省力。  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故意行為是指欺騙和隱瞞,有目的性的行為。  重大過失是指,投保人在並不知道被保險人身體有異的情況下,做了不實告知,此為投保人的無意行為,保險公司會退還保費。
  • 體檢中心體檢時查出疾病,還可以購買保險麼?
    專業體檢中心第一,據筆者了解到,目前體檢機構信息相對保密,體檢機構有自己的保密守則,數據相比醫院來說還更加保密。體檢機構的資料庫也是相對獨立存在的,除非是單位組織的體檢。一般情況下單位組織體檢,單位負責人有權利查看員工的體檢報告,據說是為了防止傳染病威脅其他員工健康。目前這方面尚存在爭議,專業律師認為,負責人有權查看,有知情權,但未徵得本人同意傳播病情屬侵權行為。保險公司弄到體檢機構的數據相對來說比較麻煩。
  • 單位體檢員工有喜有憂 有人認為是走過場無隱私
    有人嫌走過場無隱私乾脆不檢  深圳市民蔣小姐近日以「員工家屬」的身份參加了男朋友小金所在深圳某IT公司的單位體檢,作為單位福利,這家公司為其員工將近800元的體檢費用全額買單,蔣小姐也享受了一半的報銷比例。蔣小姐十分心儀這種體檢,「可以監測慢性疾病發展狀況,檢查報告也是密封的,能夠保護個人隱私。」
  • 小小體檢報告卻讓這麼多單位都「栽了」
    然而,一份小小的體檢報告,卻涉及了很多的秘密和隱私。對於體檢部門、用人單位和體檢者本人來說,他們都要遵守一定的權利義務,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幾個案例。案例一:公示B肝員工名單,單位侵犯隱私李明原為我市某會展中心員工,後來在參加由單位安排的員工體檢過程中,被檢查出B肝表面抗原呈陽性。之後,醫院將其體檢報告直接出具給單位。「從那時起,我的工作開始被調整。」李明事後回憶說。體檢報告「改變」了他。體檢過後,他不僅落選其所在部門進行的競聘,自己也由保潔主管降為保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