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小小體檢報告卻讓這麼多單位都「栽了」

2020-12-16 騰訊大浙網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定期體檢成為許多人的一項新選擇。每隔一段時間到醫療機構全面地檢查一下自己的健康指標,對健康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及時採取有效對策、有的放矢加以注意。

然而,一份小小的體檢報告,卻涉及了很多的秘密和隱私。對於體檢部門、用人單位和體檢者本人來說,他們都要遵守一定的權利義務,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一:公示B肝員工名單,單位侵犯隱私

李明原為我市某會展中心員工,後來在參加由單位安排的員工體檢過程中,被檢查出B肝表面抗原呈陽性。之後,醫院將其體檢報告直接出具給單位。

「從那時起,我的工作開始被調整。」李明事後回憶說。體檢報告「改變」了他。體檢過後,他不僅落選其所在部門進行的競聘,自己也由保潔主管降為保潔員。最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中心在獲知其患有B肝後,竟將他和其餘11名B肝患者的姓名公然寫在部門黑板報上。

後來,李明等人陸續離開公司。「有一次同事聚會,有人談到一些公司為擺脫B肝員工,暗自『冷處理』這些人,我們才發現自己被歧視了。」此後,李明以侵犯隱私權為由,將中心告上法院。

法院審理後認為,依據國家相關規定,非因受檢者要求,單位組織的健康體檢不得檢測B肝項目。

本案中,沒有證據證實是由李明提出檢測該項目,故該會展中心存在違規安排李明體檢B肝項目。同時,有關檢測B肝項目的體檢報告應密封,由受檢者自行拆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閱他人的體檢報告,而中心將檢驗出B肝的員工姓名寫在黑板報上,侵犯了對方隱私權,造成李明精神受到損害,應當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據此,法院判令該會展中心賠償李明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並以書面形式向其賠禮道歉。

案例二:報告過於簡單,醫院賠償9萬元

小麗年齡不大,平時身體也不錯。有段時間,她感到身體不適,前往醫院進行了全身體檢。醫院在體檢報告上註明:右肺門較濃,餘無異常。後來,小麗去做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胸部有腫塊。醫務人員閱片後認為,體檢所拍攝的胸片已經顯示胸部有早期腫塊。

小麗有些害怕,又到另一家醫院做了檢查。這家醫院的體檢報告表明,小麗乳腺小葉增生,已有明顯的胸部腫塊。小麗又到上海某醫院,經醫生診斷,小麗患了結節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小麗動了手術,多次化療。

事後,小麗將最早為她做體檢的醫院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該醫院賠償醫療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31萬餘元。

法庭上,醫院方辯稱:體檢後,醫生曾建議小麗複查,到呼吸內科門診進一步診斷,而小麗沒有聽從建議進行檢查治療,可見小麗自己不重視病情。

法院後委託華東政法大學司法鑑定中心進行鑑定。鑑定意見書認為,醫院的體檢報告描述不夠清晰、準確,解釋過於簡單,對小麗產生了誤導。但小麗在體檢5個多月後才診治,與自身重視不夠也有一定關係。最終,本案經人民法院法官耐心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協議,醫院支付小麗賠償款9萬元。

案例三:體檢報告轉交員工,單位別私留

2013年,某器材公司委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公司員工朱某等15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2013年9月25日,疾控中心向器材公司出具了《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其中附有體檢結果一覽表,載明「朱某,男,年齡35,異常結果脾大,建議定期複查」的字樣。

2014年9月,朱某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治療,檢查發現肝左葉見一巨大佔位性病變。 2014年9月底,朱某家人到器材公司索要2013年的職業健康體檢結果。報告單顯示多項指標遠超過參考值範圍,且上腹部彩超報告單中顯示朱某存在肝硬化。隨後,朱某進行手術治療。 2015年1月,朱某因肝癌晚期去世。

2015年3月,在協商無果後,朱某親屬將器材公司和疾控中心告上法院,索賠各項損失近40萬元。理由是,兩被告未能將體檢報告及時交付給朱某以至於延誤治療,而器材公司在得知朱某的病情後仍然安排繁重的勞動,侵犯了朱某的知情權和生命健康權。

庭審中,器材公司辯稱:公司只拿到一份總結報告,沒有每位參檢人員具體的檢查指標,公司沒有故意隱瞞朱某的病情,其身體出現異常與安排繁重勞動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公司也對朱某的病逝深表同情,但公司只能告知體檢有無職業病的結果,而原告是因肝癌死亡,肝癌不在職業病體檢的範圍中,原告所患的肝癌死亡與公司職業病檢查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不存在過錯或過失。

疾控中心則認為,他們所做的是職業病體檢,直接對器材公司負責,且疾控中心在報告中註明了哪些人員體檢存在異常,要求復檢,而器材公司在收到報告後,未能及時將相關的體檢結果告知朱某,其責任不能歸咎於疾控中心。

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器材公司作為體檢組織方和實施方,在收到報告後未及時向員工轉交告知相關內容,存在過錯;疾控中心在發現朱某身體異常後也沒有採取直接溝通方式及時提醒,也存在一定過錯。最終,經過人民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器材公司補償7萬元、疾控中心補償3.1萬元,案件一次性處理完畢。

目前,有關體檢方面的法律規定還不是十分完善,體檢部門、用人單位和體檢者個人都應該引起足夠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本文人物均系化名)

相關焦點

  • 隱私難保:單位體檢 我很尷尬
    記者採訪一番發現,主要是隱私得不到保護的問題,讓單位體檢這個福利變成了雞肋。  難題1 化驗單隨便翻  在廣東省某大型三甲醫院,記者正碰到前來取體檢結果的小鄭,小鄭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他告訴記者,公司每年都是來這家醫院體檢,但是體檢完了,所有的體檢報告都是自己取,一些化驗單在醫院就這麼開放地放著,每個人都可以隨便看別人的單子,自己的單子也有可能被別人「不小心」地看到。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時下,又進入體檢高峰期。記者從我市各大醫院了解到,近來很多單位給員工安排了健康體檢。除了單位組織的統一體檢外,自費體檢的市民也不在少數。體檢報告是體檢者最近一個階段的健康總結,然而,有的市民對體檢報告卻很不重視,有些人想重視,但體檢報告單上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懂的數據卻讓人如「霧裡看花」。
  • 入職體檢報告何不「一紙多用」?
    南方日報 曾亮超 攝  如今,入職體檢是求職時的必要環節。而在求職高峰季,被多家用人單位錄用並要求在短時間內重複體檢的求職者不在少數。有求職者向記者訴苦:「花錢遭罪又浪費醫療資源,為何體檢報告不能共享?」每次體檢要抽血、拍胸片,小陶想用此前的體檢報告替代,然而用人單位對體檢報告有時間要求,有的要求一個月內,甚至一周內,因此不能替代。
  • 入職體檢報告「一紙多用」還要等多久
    如今,入職體檢是求職時的必要環節,而在求職高峰季,被多家用人單位錄用並要求在短時間內重複體檢的求職者不在少數。有求職者向媒體訴苦:「花錢遭罪又浪費醫療資源,為何體檢報告不能共享?」既然求職者的重複體檢既增加了經濟負擔,還對身體不利,為什麼不能實行體檢報告的「一紙多用」呢?也就是只要進行一次體檢,那麼不管是參加公務員考試,求職還是考取各種證照,都可以互認這份體檢報告上的結果,以上提到的問題和弊端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 假醫生、假驗血、假報告,體檢機構黑幕為何這麼多?
    經歷過常規體檢的人都知道,體檢項目無外乎體格檢查、外科常規檢查、內科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B超等。這其中血常規和尿常規均要涉及到採集相關樣本進行化驗分析。比方說,血常規報告單通常只是一張巴掌大小的紙,上面列舉了有白細胞計數、中性細胞百分率、淋巴細胞絕對值、血紅蛋白等等專業名詞,背後則跟著是如「*10E9/L」「fL」這樣的單位,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可以說,這樣的報告單看了也無濟於事,既不懂專業名詞代表的是人體哪方面的問題,也不懂複雜的計量單位差別在哪,其實和看天書並無二致。
  • 通遼:單位體檢中洩露隱私的事例並不鮮見
    在通遼市科爾沁區某國有企業工作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參加工作已經有5、6 年的時間,單位每年都會組織員工進行集體健康檢查。尤其是一些勞動強度大的崗位職工,單位還會很貼心地給他們多做幾項有關的檢查。「在一些崗位上工作久了就很容易得職業病,所以單位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每年定期組織檢查。雖然有些時候我們覺得沒必要年年都做健康檢查,但是單位的做法還是讓我們感到很幸福。」
  • 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 體檢前的飲食要求
    現在的很多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會要求員工去體檢,那麼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單位體檢是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那麼單位體檢注意事項有哪些呢?體檢前飲食的注意事項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單位體檢都檢查什麼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採血室抽血血常規: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19項(三分類)尿常規:尿常規分析12項(含尿沉渣)便常規肝功兩項: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膽紅素組合: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
  • 解密如何讀懂體檢報告
    踏入九月,廣州很多企業、單位陸陸續續啟動單位體檢。可面對天書一般的數據報告以及多數醫院惜字如金的健康建議,很多市民還是搖頭大呼:看不懂!而對於養生達人來說,體檢報告單上出現的一個升高或降低的不完美的小箭頭,都讓人揪心著急,為之心緒不寧、茶飯不思。不用著急!接下來,體檢科專家將手把手教你,讀懂自己的體檢報告單,並且利用這份最基礎的體檢報告,指導就醫和日常保健養生。
  • 「甲狀腺結節」成體檢報告高頻詞, 一文讀懂體檢報告
    超市售賣的碘鹽眼下正是各個單位扎堆體檢的時候,體檢報告中「甲狀腺結節」成高頻詞。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體檢報告上的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瀰漫性病變、橋本甲狀腺到底是什麼東西?加碘鹽、低碘鹽、無碘鹽等,甲狀腺患者應該如何選?記者邀請專家進行解讀。1同一部門8人全中招不少體檢者甲狀腺有問題近期,各大單位開始體檢。
  • 入職體檢報告當實現「一檢通用」
    如今,入職體檢是求職時的必要環節。而在求職高峰季,被多家用人單位錄用並要求在短時間內重複體檢的求職者不在少數。有求職者向記者訴苦:「花錢遭罪又浪費醫療資源,為何體檢報告不能共享?」然而用人單位對體檢報告有時間要求,有的要求一個月內,甚至一周內,因此不能替代。
  • 筆試面試第一的我,卻栽在了體檢上
    這些環節看著簡單,實際上每一步都走的非常揪心,有的考生由於在報名環節選了一個競爭很大的崗位,即使筆試考取不錯的分數也無緣進面;也有考生因為崗位報的精巧,輕而易舉就能入圍面試;其中每年還有大量考生輸在了體檢這個臨門一腳的環節上,與公務員失之交臂。
  • 入職體檢報告能否「一檢通用」
    入職體檢報告能否「一檢通用」     □楊玉龍  入職體檢是求職時的必要環節。在求職高峰季,被多家用人單位錄用並要求在短時間內重複體檢的求職者不在少數。有求職者向記者訴苦:「花錢遭罪又浪費醫療資源,為何體檢報告不能共享?」(據9月11日《工人日報》)重複體檢,不僅增加求職者的求職成本,而且會因短時間內重複體檢給求職者身體帶來影響。比如,經常CT掃描所帶來的輻射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影響。重複體檢,折射出招聘單位沒有顧及求職者的利益。  入職體檢報告能否「一檢通用」?
  • 體檢報告看重點 五大問題要重視
    體檢能夠幫助我們發現、預防疾病,每個人都應該定期體檢。臨近年底,又進入體檢高峰期,但拿到體檢報告後,面對一堆專業術語,我們往往一臉茫然。 對此,專家提醒,定期體檢是收集個人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途徑,應重視體檢報告,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應儘早諮詢相關醫生。
  • 面對體檢報告上的箭頭和結論 該複查還是不管?
    因此,很多單位都會組織員工體檢。當然就算單位不組織,很多人也會自己去預約。但體檢之後,看到體檢報告裡上上下下的箭頭,會不會頭皮發麻?去複查吧,醫生又說沒事,虛驚一場。也有的人膽子小,就算看到報告裡有什麼也不管,弄死不去看醫生,一個字——拖。那麼對體檢報告,作為普通人,我們該怎麼看?
  • 解讀你的體檢報告
    每年體檢時,單位裡總有人會被查出這樣那樣的毛病  閱讀提示 | 入秋後,很多單位都在進行一年一度的體檢。有不少人,此前認為自己很健康,但是,面對體檢報告單上或高或低的數值,再也無法保持淡定。也有不少人,雖然看到數值異常,仍然「自我感覺良好」。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單?報告單上的數據在「說」什麼?請聽聽我省相關專家的解讀。
  • 問:單位體檢是福利嗎?
    LISTEN   聽   隨著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用人單位為了更好招聘和留存人才福利也是越來越好,五險一金幾乎成為了標配,福利好的單位已經是「六+二+一」,所謂六就是在五險的基礎上多了補充醫療保險,二是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而一是以單位為團體購買的補充商業保險
  • 什麼是常規體檢 體檢時這些要注意
    大家在平時,單位會組織一些定期的體檢,或者入職的時候公司也會要求員工做入職體檢。那麼這些常規的體檢主要包含什麼呢?它主要檢查一些什麼呢?我們在做一些常規體檢的時候應該在注意一些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科學網—正確對待體檢報告
    ■本報見習記者 牟一 本期話題: 做完體檢並不意味著體檢的結束,在體檢報告發回來以後公務員王女士每年都會參加單位裡組織的體檢,她表示,對於一些血液、尿液等檢驗,她只看檢查結果是否在正常的數值範圍內,「有的檢查指標具體表示什麼就不清楚了,正常就行,也不會去多問醫生了」。 案例B:「我根本就看不懂那些英文啊數據啊,想了解也無從下手,我有個朋友把體檢報告中看不懂的一些指標放在微博上求解讀呢。」銷售員張先生滿臉的茫然。
  • 記者暗訪駕照換證體檢 花錢就能拿到體檢報告
    記者以第一次更換駕照為由,對於店員提出的體檢報告可信度持懷疑態度。店員稱「體檢報告很好辦,只要是醫院就能幫你搞定,你本人都不用去,但要明天才能拿到駕照」。記者稱急需駕照,當天就要,店員遲疑了一下同意帶記者去辦。在一路的攀談中,記者多次試圖向店員打探其辦理過程,好奇為何更換駕照如此「輕易」?店員稱:「我們認識人,有門路」。
  • 細說上海入職體檢的注意事項
    當下,上海是很多人都會選擇求職發展的地方,在這個拼學歷和能力的大都市,想要穩定發展下去也是不易的,而且在通過了筆試和面試之後,用人單位還會要求求職者去做一個入職體檢的,如果入職體檢沒有順利通過的話,最終還是不能入職的,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上海入職體檢的一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