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違法使用ODS刑事案件宣判:被告人判刑十個月

2021-01-07 大眾日報

案件開庭審判 沈麗娜 攝

中新網湖州5月1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王昆明)1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審結全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汙染環境犯罪刑事案件。

據悉,消耗臭氧層物質(ODS)被釋放到大氣並上升到平流層,受紫外線照射分解會與臭氧進行反應,致使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嚴重環境汙染。中國作為《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的籤約國之一,負有逐步淘汰ODS使用的國際責任。

中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刑事案件宣判 沈麗娜 攝

2019年7月9日,生態環境部檢查組發現德清某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在生產中涉嫌違法使用ODS,生態環境部、浙江省生態環保廳立即對該案重點督辦,要求屬地處理,德清縣生態環保部門迅速聯合縣公安、檢察、法院進行研判。

2019年12月11日,德清縣檢察院就該案向法院提起公訴,德清法院及時向湖州市中院行政(環資)庭匯報,並開展案件審理工作。

據悉,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間,德清某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在明知三氯一氟甲烷(俗稱氟利昂)系受控ODS,且被明令禁止用於生產使用的情況下,仍大量購入並用生產保溫材料。

期間,該公司共計購入840餘噸,生產並銷售含三氯一氟甲烷的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保溫材料2400餘噸。生產過程中,3000餘千克三氯一氟甲烷廢氣排放入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庭審中,被告單位及被告人均自願認罪認罰,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單位德清某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及被告人祁某某的行為已構成汙染環境罪,依法對被告單位判處罰金人民幣七十萬元,並追繳違法所得人民幣一百四十餘萬元;對被告人祁某某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宣判後,被告單位及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該判決現已生效。(完)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宣判
    生態環境部今日透露,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近日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禾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 判刑!拘役1個月!全市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宣判
    2月8日上午,柯城法院利用政法一體化辦案平臺遠程開庭,審結全市首例抗拒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案件,公開宣判被告人鄭某某犯危險駕駛罪,依法判處拘役一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案件回顧2月5日13時30分左右,被告人鄭某某酒後無證駕駛已達報廢標準的二輪摩託車行駛至柯城區溝溪鄉碗東村路口時,遇路口疫情防控檢查。工作人員按規定將鄭某某攔下接受檢測,但其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檢測並駕車強闖檢查點,後被工作人員追上並報警。 民警趕至現場後,對鄭某某進行現場呼氣酒精檢測,含量為154mg/100ml。隨後對鄭某某進行抽血留檢。
  • 東海法院宣判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11月3日,東海縣人民法院宣判轄區內首例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系東海法院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最新司法實踐。各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不等的刑罰,均判處罰金,並禁止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等經營行為。在對各被告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責令其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並在市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 江西撫州宣判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被告人被判無期徒刑
    被告人嚴某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5年7月24日上午,崇仁縣五交化商店內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被告人嚴某某與同案犯黃某、甘某某、張某某(三人均已判刑)攜帶刀、銃殺害被害人張某。被告人嚴某某作案後外逃至廣東省惠州市,後於2020年7月被抓獲歸案。
  • 阿克塞縣人民法院重拳出擊掃黑除惡 公開宣判涉黑涉惡案件
    9月27日,阿克塞縣人民法院對阿克塞縣首例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職務犯罪案件公開宣判,對被告人王某紅犯玩忽職守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某紅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長期從事公安工作,對轄區內較長時間內存在的違法犯罪行為應有起碼的判斷與認識,應根據犯罪線索,嚴格履行職責,使違法行為及犯罪分子及時受到法律追究。
  • 瀋陽父子打防疫警察今宣判:父親被判十個月,兒子被判刑一年
    本文轉自【瀋陽晚報】;瀋陽父子打防疫警察今宣判:父親被判十個月兒子被判刑一年1月8日上午,瀋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通過法院網際網路庭審雲平臺系統,遠程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疫情期間妨害公務犯罪案件,並當庭宣判。
  • 桂平法院集中宣判5起涉毒案件,5人被判刑
    桂平法院集中宣判5起涉毒案件,5人被判刑 2020-06-26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偃師法院公開宣判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判了四年零二個月!
    近日偃師法院公開宣判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了解詳細情況公開宣判被告人薛某某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發布出售測溫槍的虛假信息實施詐騙,最終獲刑有期徒刑四年零二個月,並處罰金八萬元,將非法所得退賠兩名被害人。偃師法院經依法審理後認為,被告人薛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共計158260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因系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發布出售測溫槍的虛假信息實施詐騙,依法從重處罰。鑑於薛某某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願意接受處罰,且系初犯,可以從寬處罰。遂作出如上判決。宣判後,被告人薛某某表示服從判決,現該判決已生效。
  • 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
    12月4日,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宣判。該案在庭審過程中,檢察機關就被告人的侵權行為出示了相關證據,並與被告人進行辯論,就相關法律問題當庭進行了釋法、說理,人民法院支持了該院的全部訴訟請求,依法判決被告人趙某某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判令被告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在渭南市市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同時支付銷售價款10倍的賠償金40000元。
  • 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今日宣判
    人民網上海10月10日電 (王文娟、應夢軒)10日,由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施某隆、秦某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閔行區法院開庭審理,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晨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檢察官舒丙會出庭支持公訴。此案是閔行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黔西南州首例洗錢犯罪案 被告人被判刑三年
    近日,黔西南州興義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洗錢案,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吳某某犯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30萬元。該案是反洗錢法實施以來我州首例以洗錢罪定罪判決的案件。2018年11月,趙某某因涉嫌犯罪被興義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吳某某與吳某甲、馮某某夥同趙某某之妻鄧某經過協商,由被告人吳某某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趙某某所持有的價值525萬元KTV股份,掩飾、隱瞞該贓款的性質和來源。
  • 私自宰殺病豬銷售,男子獲刑十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8月31日上午,該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闞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是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同時涉及食品安全,廣受人民群眾關注。
  • 內蒙古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刑事案件一審宣判 男子被判拘役3個月
    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人民法院對檢察機關當日提起公訴的一起妨害公務案,依法一審當庭宣判,被告人袁某某被判處拘役3個月。這起快訴快審的案件,是內蒙古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2020年2月4日15時許,二連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3名工作人員對某蔬菜瓜果店依法進行檢查時,被告人袁某某未戴口罩進入店內,並無故謾罵執法人員。經勸阻後,被告人袁某某又拿香菸扔向一名工作人員,隨後用拳擊打另一名工作人員右耳,並一直吵鬧,致現場工作人員不能繼續正常執行公務。當日下午,袁某某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2月13日,袁某某被刑事拘留。
  • 息烽縣首例涉疫刑事案件宣判,男子被判刑7個月
    2月27日,息烽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張某某涉嫌尋釁滋事一案提起公訴,息烽縣人民法院通過遠程審判系統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張某某被一審依法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2月25日,息烽縣公安局將案件移送審查起訴,由於前期工作紮實、細緻,息烽縣人民檢察院24小時內即以尋釁滋事罪對張某某提起公訴。經過庭審,張某某當庭認罪。法院採納了息烽縣人民檢察院的量刑建議,當庭以尋釁滋事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某有期徒刑7個月。 據了解,此案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以來,息烽縣首例涉疫刑事案件。
  • 惡意拖欠126名農民工工資486萬餘元 案件被告判刑兩年十個月
    該案開庭現場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陳宇、歐陽良明 記者杜宇蔚報導:記者從南昌高新開發區法院了解到,近日,該院宣判了一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判處江西某建築勞務公司罰金人民幣10萬元;判處該案被告人謝某有期徒刑兩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
  • 六安:私自宰殺病豬銷售,獲刑十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剛剛,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8月31日上午,該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闞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是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同時涉及食品安全,廣受人民群眾關注。
  • 平和法院集中宣判這3起刑事案件,其中一起涉案金額超30萬元,這麼判.........
    平和法院集中宣判涉生態刑事案件 護佑綠水青山近年來,平和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厲行法治、敢於亮劍,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懲處破壞生態環境審判刑事犯罪,護佑「綠水青山」。5月15日上午,平和法院開庭宣判三起涉生態刑事案件,4名被告被判處相應刑罰。因受疫情防控影響,其中兩起案件採用現場庭審方式進行,一起案件採用遠程視頻庭審方式。
  • 武陵源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宣判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7日訊(通訊員 張星輝 張依)12月4日下午,武陵源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永定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2020年8月31日晚11時許,被告人毛某某于禁漁期內在武陵源區索溪河中採用電擊方式捕獲漁獲物7.695千克。毛某某因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 承德法院對六起涉黑惡案件61名被告人集中公開宣判
    9月15日上午9時30分,承德法院對6起涉黑惡案件61名被告人集中公開宣判,再掀掃黑除惡強大攻勢。此次集中宣判共涉及五地法院,其中灤平、寬城法院宣判2起涉黑案件,興隆、豐寧、營子法院宣判4起涉惡案件,共61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至拘役五個月不等刑期。
  • 河北承德法院對六起涉黑惡案件61名被告人集中宣判
    河北新聞網9月1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尉遲國利 通訊員王菲)今天上午9時30分,河北承德法院對6起涉黑惡案件61名被告人集中公開宣判。此次集中宣判共涉及五地法院,其中灤平、寬城法院宣判2起涉黑案件,興隆、豐寧、營子法院宣判4起涉惡案件,共61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至拘役五個月不等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