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肘法在哪裡?

2020-12-23 傳人釋太極

太極十三勢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第五個勁是「肘」,即肘勁(或稱肘法)。太極拳的肘法,因流派不同,各有講究。最直接的是陳式太極拳,二路炮捶體現尤其充分,腰攔肘、順鸞肘、獸頭式、井欄直入等抖發明勁,暢快淋漓。

多數情況下,太極拳的肘法隱藏在動作裡,暗勁居多。六合要求的肘與膝合,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把肘的用法透露出來了。

以楊式太極拳為例,暗肘技法在許多式子裡都有。如:攬雀尾的掤、捋、擠、按都有肘勁跟隨始終,吞、吐、開、合都離不開肘勁。太極拳發展至今,早已不是以攻為目的的拳種(至少面上不是),旨在防禦止戰。可能許多人不同意這個觀點,我舉一明顯例子: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這八個代表勁,哪一個是用於主動攻擊的?幹嘛沾黏綿隨,不丟不頂?稍微動動腦筋就能得出答案!

太極拳的高明,就在於以御代攻。它把中國古人的兵法體現在動作裡,孫武子的三十六計在太極拳中處處體現。弄明白太極拳「以御代攻」,就懂得太極拳的肘法暗多明少的原因。

太極拳至始至終都在強調以靜治動、後發制人,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勁體現的就是上述原則。陽謀不一定贏得了陰謀,中國文化有些東西是不能明說的,即使你能說得清楚。如同禪宗參話頭,說即不是!就像有的老前輩老把那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悟」字放嘴邊,他要看的是你心裡有沒有那個東西。

太極拳肘法可以分成明暗、長短、主輔、攻防等,只有願意還可以更細分。有句拳諺:寧挨十手,不挨一肘,說明肘的打擊力度勝於手。手長肘短,不能明示,只有暗來。某種角度說,太極拳的肘算掤的一種,運用也靠沾黏綿隨。肘的擊法分面和點兩種,打面指以大臂為發力點,像根短棒打擊;打點指以肘尖為力點,殺傷力很強,容易造成對方傷害。

相關焦點

  • 成人太極拳
    成人太極拳,教練團隊功夫純正,品德兼優教學科學規範,理論紮實,經驗豐富,深受廣大學員好評。深圳的太極拳館都開有什麼培訓班,太極拳培訓班收費標準 深圳的太極拳館大多開設的均為成人、少兒、私教一對一和企業培訓班,以深圳陳自強太極學堂為例,這家拳館的成人班有短期、長期等類型,收費由短期的一千多元到全年九千元不等。
  • 太極拳攬雀尾一勢亦包含有採挒肘靠之勢 他們在哪裡?
    太極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為八法,可以說是太極拳的核心。我們習練的攬雀尾亦經常被稱之為太極母式,很多人以此為基礎練習太極。可是很多人練攬雀尾時,說到的多隻說「掤、捋、擠、按」,那麼是不是他就只練了這四勢呢?其實不然,「採、挒、肘、靠」四勢亦隱在其中。
  • 陳式太極拳的基礎知識,初學者必讀!
    太極拳是一個內外兼修全面性的武術拳種,具有集衛生保健與攻防技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太極拳運動的一舉一動,包括手法、掌法、肘法、眼法、身法、步法、腳法、跳躍法、平縱法等,均有著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並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演練者強身健體及攻防絕技的訓練。
  • 話說太極拳|都是大師!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現在,陳正雷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太極拳名家,為傳播太極拳嘔心瀝血。談到太極拳的繼承發展,陳正雷很有信心地說:「要讓孩子們都練習太極拳。不僅讓他們學習太極拳,還要讓他們上大學,有了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繼承太極拳文化。」
  • 為什麼有人學太極拳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
    自王宗嶽《十三勢行工歌訣》提出「若言體用何為準」的問題之後,體用就成為太極拳學術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不少太極拳專著即名「體用全書」,但對於學太極拳的人來說,要弄清何為體,何為用,並非容易。比如,一個從未實際接觸太極拳的人學了一套24勢,很可能以為這個就是體,即太極拳的本來,待學的時間長了,又接觸到其他很多套路,以及各種流派,反而會找不著太極拳了,不知道太極拳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很難講明白,我們不妨先從《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這篇文章談起。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有多牛?為啥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主要有:馬來西亞永年太極拳學會、馬來西亞傅聲遠國際太極學會、馬來西亞傅聲遠國際太極學院、葡萄牙永年太極拳聯盟、西班牙永年太極拳聯盟、美國西雅圖永年太極拳社、智得傅聲遠國際太極拳學院、日本東京永年太極拳社、日本廣島永年太極拳學會、紐西蘭永年太極拳學會、澳大利亞永年太極拳社、柏斯太極拳學會、雪梨太極拳學會、墨爾本太極拳學會、印度永年太極拳社、香港世界永年太極拳聯盟會等。
  • 孫氏太極拳簡介
    無極式是太極拳的根,因此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從根子上就不同。此外,孫氏太極拳的立意是作為孫氏武學的三大基礎之一,是孫祿堂構建的天地人三元武學體系中的一元,這更是武氏太極拳所不具備的。所以,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在技能基礎、核心效能與立意上都存在著質的不同。這也說明當年孫祿堂先生在研究過郝為真的太極拳後,並沒有傳承郝為真的太極拳,而是創立了自己的太極拳。
  • 太極拳的剛柔
    太極拳招生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百度「太極雲水網」小編微信syjh5566太極拳的剛,不同於一般外家拳之剛。外家拳的剛是靠肌肉韌帶的收緊而發出來的,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而太極拳的剛勁是在全身放鬆的情況下,在意念的指導下用內氣催動的內勁。太極拳的柔,也不同於一般的柔。一般的柔,一柔即軟,如同一堆爛泥。而太極拳之柔卻是柔中寓剛、外柔內剛。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快來看看你學習太極拳方法正確嗎?
    太極拳作為一項全民運動,早已蔚然成風,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太極的身影,但他們打的所謂的「太極拳」真的是正宗的太極麼?當然不是,我們看到最多就是公園裡老太太老大爺們晨練時成群結隊的在打太極,故而給我們形成一種「太極拳是老人練的老人拳」的錯覺。其實不然,太極拳是一項博大精深的技擊健身術,這些老人只是學會了太極拳的健身功效。
  • 太極拳無秘密(三)——骨斷筋折的「打法」
    太極拳行拳舒緩,動作軌跡多是弧線,拳腳往復循環不知道落在哪裡,有人會問:太極拳能打人嗎?這個最直白簡單的提問,太極拳資深練家聽了會變成:太極拳怎麼打人?怎麼打沒弄不清楚,談能不能打是不是步子跨的大了點?其實明白太極拳怎麼打人的沒有幾個。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在中國臺灣展現崢嶸後……(連載)
    臺灣忽雷太極拳主要推廣者之一,忽雷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陳應德弟子。1925年,20歲時請陳應德老師每月來家授課一周,學習忽雷太極拳,每日練拳二十多遍,持續三年,拳藝精進。1940年移居臺灣省高雄市。後來因為見了楊式太極拳傳人厲毓海演練的楊式太極拳文雅美觀,遂「藏拙」不傳。直至退休後,為綿續此優秀拳藝,重拾舊學,於1964年在臺灣傳授此拳。
  • 太極拳為什麼行? ?
    就在17日晚,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套拳法,怎麼就成了非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極拳的故事。  此後,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又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和式、吳式、孫式等多家流派。  今天的研究認為,太極拳的創編與時代的變遷關係密切:當熱兵器在戰場上愈加廣泛地使用,武術逐漸退出戰場。
  • 太極拳傳記人物
    回永年後,武禹襄潛心研究太極拳理論,融家傳武術、楊傳太極拳和陳清平所傳太極拳為一爐,自成一家,被後人稱為「武式太極拳。」後來武禹襄之弟子郝為真習練、傳承,或稱「武式」為郝式太極拳。  二是出現吳式太極拳。楊露禪次子楊班侯學得武禹襄武式太極拳後,收滿族人全佑為徒,全佑傳子鑑泉。後鑑泉從漢姓吳,將其父全佑所傳楊式小架修改定型為吳式太極拳。  三是出現孫式太極拳。
  • 24式太極拳
    名稱:24式太極拳發布:2020-01-21 18:01簡介:24式太極拳也叫簡化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汲取楊氏太極拳之精華編串而成的。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 我說太極拳:何謂松?
    恕筆者直言,這些朋友對太極拳認識尚膚淺,對拳理不甚理解,說白了,他們不懂太極拳。太極拳家不懂太極拳嗎?有一位已故資深兄弟拳種的拳家對一位太極拳練家說,有些太極拳名家不懂拳。人家能出此坦言也是難能可貴的,說的比較客觀,旁觀者清嘛。」祝先生此番表述,可謂精闢;一針見血地把太極拳界存在的無知、誤識,且自以為是的某些「大師」、「名家」其實不懂拳的真實寫照揭示無遺。本人即贊同先生的論述,又欽佩先生的率真。
  • 怎麼學太極拳
    太極拳技巧應由心生!  首先,選準一門太極拳。專門學練某一門派的一種太極拳,最好是傳統太極拳,這樣是比較可取的,而且所練太極拳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不但動作準確,而且打出來的拳架也美觀大方,更主要的是健身作用明顯。
  • 如何練陳式太極拳才能獲得真功夫?
    按太極拳要領練好太極拳人的周身就像被疏通的河道,氣血通體暢流,浸肌膚百骸,潤臟腑筋骨,達四梢通九竅,處處皆順,周身內外協調一致。不管做什麼動作,擺什麼姿勢,肢體都非常柔順協調,動作也就舒展大方,內柔外剛,連綿不斷,功夫就能一層一層地上身。陳式太極拳的功夫共分五層。第一層是由招熟到懂勁前的過程。
  • 太極拳如何吸引年輕人?陳氏太極傳承人這麼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晚,陳斌回到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和大家一起盯著大屏幕,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陳斌是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系傳人。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太極拳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