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2020-12-14 藝武論道江湖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

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

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練習太極拳,剛開始的時候,容易練快,新學太極拳的拳友,都是一樣,剛開始沉不住氣,打拳剛開始挺慢的,打著打著就快了起來。二十四式簡單,速度慢,容易讓人沉住氣,等學會了二十四有點基礎再練習陳式或是其他式的太極拳效果更佳。

初學拳架,一定要注意身體的正直,也就是整個上體的姿勢,應與站樁時的上體姿勢一樣,學拳時,切忌身體歪斜,呼吸應保持自然。初學太極拳,是一種對身體訓練方式以及平時習慣的一次改變,也是對於自己平時的一些身體的壞習慣的一次糾正,所以在初學拳架時一定要嚴格的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每一個動作練到位,忌快宜慢。

平時也要多看一些別人的練拳視頻,看一看別人的姿勢,看一看別人在練習太極拳時的狀態,可以選擇一兩位練得好的作為榜樣,進行一些模仿,但模仿歸模仿,儘量以自己所學太極拳的拳架為主。

第二層次 自己練習+老師糾正

當學會拳架之後,可以逐漸的脫離老師開始自己去練拳了,每天練拳應給自己定一個標準與要求,比如每天練習幾趟拳,練習多長時間的基本功,以及熱身的時間是多久。即使你已經學會了太極拳,也不要放棄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將會一直伴隨你的練拳生涯。

一般,我個人每天熱身時間大約在10-15分鐘左右,練習基本功的時間是30分鐘左右,練習拳套一般是2-3遍,之後是器械刀、劍、槍或是雙節棍的練習。我的練拳與大多人的習慣一樣,練套路多,練習實戰少,所以我練習的太極拳就是以健身為目的,健身要求的就是要減少傷害,多做對自己身體有益的事情,基本功是提高下盤功夫,增加腿部肌肉的關鍵,多練習下肢力量可有效,可改善身體的整體姿勢,提高練拳的水平,同時可有效防止訓練損傷的出現。

第三層次 糾正拳架

經過一年左右的練習之後,就需要對現在的太極拳套路進行二次學習、三次學習,也就是再次對你的拳架進行糾正,目的很簡單,就是學習你在第一遍學拳的過程中沒有學到的知識,再對你之前所練拳術的姿勢、以及各種要求進行提升,讓自己的姿勢更加的優美,同時,對於自己平時在練拳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糾正,以提高練拳的水平。糾正拳架要更慢,千萬不要著急,一點一點的提長,一定要在這個階段,把每一個動作都練習紮實。

在此期間,可參加一些太極拳的比賽,通過比賽給自己一些壓力與動力,並跟隨老師認真地學好太極拳的每一招每一式。拳架在糾正的過程中,練習太極拳套路時,可以把速度放到最慢,慢慢去體會每一個招式之間的變化,用心去感受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

經過以上三個階段的訓練,從學拳到自己練習再加上老師的糾正,經過幾年的訓練,再對拳架進行不斷的糾正與改變,掌握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細節、要領以及練習方法,再加上參加一些太極拳的比賽,看別人如何練習,再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的就可以練好習太極拳了。

#太極拳與健康#

相關焦點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如何練陳式太極拳才能獲得真功夫?
    有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其中的」功「不是基本功的功,而是指練拳時必須掌握太極拳的各種要領、貫徹這些要領,如果不知道這些要領,不在練拳中貫徹這些要領,架子練得再多,到頭來也是」一場空」。下功夫練拳的人,開始掌握推手的技巧,好像功夫不如那些練推手不練架子的人上得快,但練到一定的功夫、達到一定的水平後,練推手就有了基礎,就會比光練推手的人強。練推手、散手糾正架子的作用,雙方推手時,對方力來,自己走不了,要從架子上找,通過找架子上的差錯,把架子練對了,知道該往哪裡走了,推手也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 如何練好太極拳,把姿勢和動作掌握好,練正確?
    武當功夫一脈中有太極演象的說法,就是說太極拳一定要動作精準,這樣才能使內力循纏有序,練出真功夫。那麼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動作和姿勢呢?首先得打好基礎,太極拳的套路與招式雖然在武當功夫中屬於基礎教育,在其上還有推手,散手,打手的訓練。
  • 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剛練拳架最常出現的通病就是聳肩翻肘,這樣身體自然會緊,所以要在行拳過程中時時反醒,檢視肩肘是否松沉。而鬆開腰胯是太極拳中最難解決也是最根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體的主宰,只有腰胯鬆了,才能做到全身的鬆柔。    三是自然檔距。這是楊式太極拳最獨特的地方,無論是弓步、橫步,進步、退步,兩腳橫向都要求有大約等肩寬的距離。這樣才能正肩正跨,才能中正松沉。
  • 從範縝的《神滅論》談太極拳的「練拳先練形」
    科星太極拳劉玉強老師拳照太極拳「形」與「神」的關係問題,一直是太極拳習練者積極探索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太極前輩們則常針對學練者的不同水平,不同階段,強調不同的重點,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在初學階段,都先強調「練形」,學架子,練套路,規範動作,糾正招式、身法上的不正確姿勢,掌握身法要領,形成動作定型。待拳架練得中規中矩後,再由「形似」逐步向「神似」過渡,又將側重點轉向「練意」、「練神」方面,強調「形神合一」、「以形傳神」、「形中寓神」、「重內不重外、重意不重形」。
  • 初學者怎樣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
    如何能使沒有基礎的太極拳初學者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如何能讓一般水平的太極拳練習者得到快速的提高? 首先,理論上要了解太極拳的淵源流派、明白所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風格特點、運動規律、技術方法和招式動作名稱。各派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拳路安排、風格特點等都各成一體。有拳共同之處,也有著明顯不同的區別,了解清楚所練拳式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方面的要求與規律必不可少,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
  • 運用好一方法,練好太極拳不是難事
    讓一個人持續地保持濃厚的興趣,就得讓他在體育運動中不斷地得到成就感。習練太極拳也是這樣,要想學生在學習中喜歡上太極拳,讓學生覺得習練太極拳不枯燥不無聊,就要給學生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找對方法,找對路子,在學中樂,樂中學,不斷地在學習中超越自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讓學生習練太極拳真正體驗到「中正安舒、體松心靜」,感受和諧恬靜的太極文化。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想練好太極拳,以下這些基本功,需要天天練,經常練,當你的基本功練好時,你的拳術也會更進一步。1、樁功練好太極拳的關鍵是提高下盤的力量,當下盤有力量了,很多的步伐、步型才能做到位,練習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太極拳的樁功,常見的樁功分為無極樁和太極樁這兩種,這種兩種樁法,簡單易掌握,所以比較適合初學太極拳者。
  • 太極拳如何練腰胯,這個就是訣竅
    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尤為練陳氏小架,這是基本身法的要求。沒有後襠,就不是陳氏小架。只能是其他太極拳。 開襠後,骨盆增加了橫向的移動距離,打拳時,開則骨盆向兩邊打開,合則骨盆從兩側往前包合,太極拳講開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 練拳必練功,學太極拳該練什麼功
    說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練套路是練拳,套路練得再好也不能稱之為練功,只要不知道練功,練拳的時間再長身上依然不會有功夫出現,那麼就練太極拳而言什麼才是太極拳術之中的「功」呢,在編者所發的《大道至簡,太極拳練習中師者不願提及的秘密》
  • 想要自學練好太極拳,這八點一定要謹記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尊師重友這一點非常之重要。 「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有句老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為什麼有的人說現在太極拳都不講練功,講究松胯,講究用意不用力?正是這樣,造成很多人認為學一個套路就是會太極拳了,並且都是以大師自居!所以,大家都把時間精力放在練習套路上,就連基本的樁法都不懂,更不曾站樁!好笑的是,常聽說我師傅,師傅的師傅都從來不站樁!那麼,練功到底練什麼?在這裡呢也只能說個大概,詳細的功法還得找到好的師傅,必須有傳承的,訓練成體系的!
  • 楊式太極拳為什麼練不出功夫應該怎麼練—看楊澄清怎麼說
    楊澄浦大師推手照片當今很多人在質疑太極拳,甚至有人在公開辱罵太極拳術。當然質疑與謾罵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太極拳能不能打,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過多的去懷疑,楊式太極拳開山鼻祖楊露禪被稱為「楊無敵」。楊班侯、楊健侯、楊夢祥、楊澄甫等楊家傳人更是近代武術界響噹噹的人物,那為什麼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卻被大家認為僅僅是健身的拳術,對於實戰卻沒有任何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在楊澄浦那個時代便已經存在,而且楊澄浦先生也認識到了,今天我們看看楊澄浦大師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 太極拳的弓步這樣練,簡單有效!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太極拳握固內練之秘——神凝、鬆柔、調息
    太極拳練什麼?「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修煉精、氣、神三寶乃內練。神凝、鬆柔、調息則是達到內練之學習要秘。一、神凝:上懸神氣貫頂,管住口、耳、眼、鼻、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是太極拳理論家陳鑫特色強調的練內。《參同契》:「耳、目、口三寶,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觀蜉遊雖微,也在道中。太極拳初學最難管住自己的,也就是眼、耳、口。
  • 太極拳成中醫藥大學生「必修課」 留學生也要練Taichi
    作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傳統武術項目,太極拳「申遺」成功,也為這一古老文化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不僅能夠「傳下去」,太極拳也正在向海外傳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去」了。太極拳展示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太極拳既是學生們的必修課,也是熱門的社團俱樂部。
  • 初學者必看:太極拳,怎麼練好下盤?
    太極是一種身心合一的傳統鍛鍊方法,練習太極拳需要練好下盤。 太極拳動作緩慢、走圓劃弧、屈膝松胯、重心低沉、連綿不斷,又因太極拳動作溫和,沒有精神及體力上的高度緊張,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中老年人健身運動的最佳選擇。
  • 傳統太極拳小孩不喜歡練原因何在?
    因為太極拳是內家拳,以內帶外,講究呼吸,外柔內剛,所以不符合小孩子的性格特點。傳統太極拳在意念的引導下內在的思維為主的拳術,幼小的孩子是很難理解,也不符合他們的成長規律。一般的小孩都不喜歡練太極拳,小孩性子急,喜歡那些快打的。
  • 冬季練太極拳,你需要注意幾點,你練對了嗎?
    太極拳成功申遺,在這寒冬臘月之際,也擋不住廣大太極拳友的習練熱情。嚴寒的冬季習練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你做對了嗎?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暮去晨來,草木盛枯,自然界的一切活動都應順應四季的變化規律,人類活動也一樣,要「順時氣而善天和」,按照「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原則,合理地安排活動時間,才能達到強生健體的目的。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古人總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飲食、起居、修煉,都要隨四時變化而不斷地自我調整,才能使身體和內臟與自然界的相向而行。
  • 練太極拳若身體出現這幾種不適,說明你已經練錯了
    如果你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發現有不舒服的感覺,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練錯了。 有不少太極拳練習者對拳理的領悟及要領把控不夠,導致出現太極拳的練習錯誤,使得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快看看你是否有以下這些不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