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今日推送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一、傳統與簡化 太極拳在武術門派中,是極為嚴格規範的拳種,學練傳統太極拳一定要守規矩行拳。初學者開始習練太極拳時,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須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規蹈矩而不得有隨意性。要按明師的口傳心授,規矩練拳、用心體悟。
-
如何練好太極拳,把姿勢和動作掌握好,練正確?
武當功夫一脈中有太極演象的說法,就是說太極拳一定要動作精準,這樣才能使內力循纏有序,練出真功夫。那麼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動作和姿勢呢?首先得打好基礎,太極拳的套路與招式雖然在武當功夫中屬於基礎教育,在其上還有推手,散手,打手的訓練。
-
初學者必看:太極拳,怎麼練好下盤?
太極是一種身心合一的傳統鍛鍊方法,練習太極拳需要練好下盤。 太極拳動作緩慢、走圓劃弧、屈膝松胯、重心低沉、連綿不斷,又因太極拳動作溫和,沒有精神及體力上的高度緊張,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中老年人健身運動的最佳選擇。
-
太極拳入門的幾點建議,初學者必讀!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學者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問題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武諺有之:未習拳先習步,未練武先練樁。可見步形步法的重要。步形步法的學習看似簡單,所以易被初學者忽視。步形步法是穩定中心的關鍵,步形不正確、步法不得當都會造成重心不穩。如邁步過小、過窄,出腳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對,都會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穩等現象。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我認為學練拳架最少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學規矩定架子。二是循理法融架子。三是返自然空架子。1、學規矩,定架子。 太極拳在武術門派中,是極為嚴格規範的拳種,學練傳統太極拳一定要守規矩行拳。初學者開始習練太極拳時,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須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規蹈矩而不得有隨意性。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初學者練太極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今太極拳練習的人很多,太極拳不僅是老年人在練太極,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了太極的隊伍中來。但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卻不知道如何入門,怎樣的練習方法最好,自然就無從下手。再就是練過四、五套拳之前先不要急於練器械,有了紮實的功底,再去練刀劍槍棍就會簡單一些,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內涵陳式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強調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在攻防格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陳式太極拳行拳走勢中正圓活、開合有序、陰陽頓挫、剛柔相濟.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
太極拳握固內練之秘——神凝、鬆柔、調息
太極拳練什麼?「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修煉精、氣、神三寶乃內練。神凝、鬆柔、調息則是達到內練之學習要秘。一、神凝:上懸神氣貫頂,管住口、耳、眼、鼻、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是太極拳理論家陳鑫特色強調的練內。《參同契》:「耳、目、口三寶,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觀蜉遊雖微,也在道中。太極拳初學最難管住自己的,也就是眼、耳、口。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運用科學發展觀教好太極拳,初學者必看!
我師從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大師,名師有道,傳授得法,使本人受益匪淺。繼承太極真諦,弘揚民族文化,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從而促進太極拳運動理論的發展和競技水平的提高。本人不僅是太極拳的愛好者,也是陳氏太極拳傑出傳承人。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
-
這三個要點,能助你練好太極拳,你一定要知道
一、將規範視為練拳之首習練太極拳有失規範的現象大約有三種情況
-
想要自學練好太極拳,這八點一定要謹記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尊師重友這一點非常之重要。 「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
-
運用好一方法,練好太極拳不是難事
習練太極拳也是這樣,要想學生在學習中喜歡上太極拳,讓學生覺得習練太極拳不枯燥不無聊,就要給學生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找對方法,找對路子,在學中樂,樂中學,不斷地在學習中超越自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讓學生習練太極拳真正體驗到「中正安舒、體松心靜」,感受和諧恬靜的太極文化。習練太極拳,要找對路子和方法並不難。
-
太極拳招式與呼吸怎樣配合
太極拳三個階段:招熟——懂勁——神明 招熟: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初學者對太極拳招式還不了解,還停留在招熟(記動作)的階段,此時呼吸自然就可以 有一定的基礎後,要慢慢去理解體驗呼吸,呼吸與招式怎樣配合?首先要明白招式。例如「金剛搗碓」這一招勢,在完成這一招勢的過程中是由多個分解動作組成的,我們也可以把每個分解動作也叫一招,太極拳講究一動就分陰陽、虛實、開合。就整個套路來講快為陽、慢為陰,就其中一式來講向上為陽、向下為陰。所謂陰陽也就是開合,開是陽、合是陰,向上為開、向下為合,推為開、收為合。
-
怎麼學太極拳
太極拳技巧應由心生! 首先,選準一門太極拳。專門學練某一門派的一種太極拳,最好是傳統太極拳,這樣是比較可取的,而且所練太極拳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不但動作準確,而且打出來的拳架也美觀大方,更主要的是健身作用明顯。
-
楊式太極拳為什麼練不出功夫應該怎麼練—看楊澄清怎麼說
楊澄浦大師推手照片當今很多人在質疑太極拳,甚至有人在公開辱罵太極拳術。當然質疑與謾罵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太極拳能不能打,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過多的去懷疑,楊式太極拳開山鼻祖楊露禪被稱為「楊無敵」。楊班侯、楊健侯、楊夢祥、楊澄甫等楊家傳人更是近代武術界響噹噹的人物,那為什麼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卻被大家認為僅僅是健身的拳術,對於實戰卻沒有任何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在楊澄浦那個時代便已經存在,而且楊澄浦先生也認識到了,今天我們看看楊澄浦大師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
自學太極拳教程及誤區,初學者入門更需謹慎
我們都知道練習太極拳對呼吸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當你的太極拳功力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不要勉強自己進行深呼吸,先一步步的來。現在有一些師父講究在太極拳練氣中,循奇經八脈運行,但這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功,這只能增加氣血運行,氣感認識,增加意想效果罷了。真正要練到氣為技擊所用,還必須拳路運行方法、呼吸、意念三者合一,缺一不可。怎樣練呢?
-
太極拳如何練腰胯,這個就是訣竅
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很多八字腳的,就是開前襠。 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膝蓋儘量內收,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更彆扭),感覺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對了。 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使重量全吃到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吃到膝蓋,會對膝蓋有傷害。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尤為練陳氏小架,這是基本身法的要求。沒有後襠,就不是陳氏小架。只能是其他太極拳。
-
如何練陳式太極拳才能獲得真功夫?
按太極拳要領練好太極拳人的周身就像被疏通的河道,氣血通體暢流,浸肌膚百骸,潤臟腑筋骨,達四梢通九竅,處處皆順,周身內外協調一致。不管做什麼動作,擺什麼姿勢,肢體都非常柔順協調,動作也就舒展大方,內柔外剛,連綿不斷,功夫就能一層一層地上身。陳式太極拳的功夫共分五層。第一層是由招熟到懂勁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