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招式與呼吸怎樣配合

2021-02-18 少林與太極

太極拳三個階段:招熟——懂勁——神明

 

  招熟: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初學者對太極拳招式還不了解,還停留在招熟(記動作)的階段,此時呼吸自然就可以,不要考慮招式與呼吸的配合,這樣對熟練記動作更有效果。

 

  有一定的基礎後,要慢慢去理解體驗呼吸,呼吸與招式怎樣配合?首先要明白招式。例如「金剛搗碓」這一招勢,在完成這一招勢的過程中是由多個分解動作組成的,我們也可以把每個分解動作也叫一招,太極拳講究一動就分陰陽、虛實、開合。就整個套路來講快為陽、慢為陰,就其中一式來講向上為陽、向下為陰。所謂陰陽也就是開合,開是陽、合是陰,向上為開、向下為合,推為開、收為合。套路中每個招式開合的道理都是一樣,只不過外形和走向不一樣,只要用心去想、去悟,明白了一個動作的陰陽開合,就等於明白了整個套路的陰陽開合,因為它們的拳理都是相通的。

什麼是呼吸。所謂呼吸,也就是古時的吐納術。何謂吐納術,也就是吐故納新,吸進新鮮空氣,吐出濁氣。太極拳的呼吸與我們正常的呼吸正好相反。正常的呼吸是吸氣時腹部鼓蕩、呼氣時腹部微收,太極拳的呼吸是吸氣時腹部會微收進來、呼氣時腹部才會鼓蕩起來,在拳理中這種呼吸也叫逆腹式呼吸。

 

  招式與呼吸該怎樣配合呢?我們把招式與呼吸串聯起來就明白了。招式即是陰陽,陰陽即是開合,開合即是呼吸。那也就是說:招為陽時,陽即是開,開即是呼;招為陰時,陰即是合,合即是吸。

 

  呼吸與招式的配合時應該注意,在整個套路練習中,只能用意念來引導肢體去完成每個動作,而不能用意念去想氣走到了沒有、氣沉下了沒有,這是錯誤的。只想動作不想氣,所謂氣就是呼吸,在演練時逆腹式自然呼吸即可以。太極拳論中講「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意思就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只想著動作不要想著氣,如果一直想著氣,會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橫氣填胸,出現胸悶的現象,造成呼吸困難,反而達不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2021年《少林與太極》雜誌開始徵訂

歡迎廣大武術愛好者踴躍訂閱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在線訂閱

相關焦點

  • 意念,丹田,呼吸三個方面的修煉是太極拳內功的重要三個部分
    一、太極拳是內家拳,所以功力又分「內勁」和「外功」。它們需要完美的配合,所以強調「意、氣、力」和「精、氣、神」結合。太極拳講究「培元固本」(生命在於運動,也在於靜養;養身宜動,養心宜靜;動靜適當,形神供養。)就是增強個人的整體素質;就是打好「功力」入身前的「地基」。就像蓋房子一樣基礎越好房子蓋得越高越結實。
  • 簡化24式太極拳
    每一個招式都有圖解說明。幫助讀者學習太極。 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演練太極拳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幹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二、圓活連貫   「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
  • 初學者怎樣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
    如何能使沒有基礎的太極拳初學者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如何能讓一般水平的太極拳練習者得到快速的提高? 首先,理論上要了解太極拳的淵源流派、明白所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風格特點、運動規律、技術方法和招式動作名稱。各派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拳路安排、風格特點等都各成一體。有拳共同之處,也有著明顯不同的區別,了解清楚所練拳式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方面的要求與規律必不可少,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三式:白鶴亮翅
    24式簡化太極拳,是1956年由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編串的。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但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很適合高校在校學生習練。當前很多高校都將24式簡化太極拳列為本院校主選體育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 八段錦和太極拳的區別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八段錦和太極拳之間的關係。八段錦之前我有做過介紹,是目前健身氣功裡面流傳最廣的功法。由於招式簡單容易上手,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謂是氣功入門築基不二之選,在中醫界,國學文化界及健身愛好者之間廣為習練,現就不多做贅述,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家喻戶曉的太極拳。
  • 太極拳與知性閱讀 | 網師閱讀
    在藥都公園,跟著霍老師和李老師學完了陳氏太極拳一十五式。在網師,聽王小龍老師講授「教師專業閱讀地圖」。這麼多年了,這個暑假才知道作為教師應該讀什麼,應該怎麼讀。不過,我也深深明白,學完不等於學會,要真正領悟太極拳的奧妙,需要長久的練習;「熟知並不等於真知」,要真正做到「知性閱讀」,需要長時間的閱讀實踐。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鬼滅之刃:全面解析「水之呼吸」的十種招式
    炭治郎在第19集動畫中,使用出水之呼吸的第十型。自此,水之呼吸的十種招式全部出爐,有興趣的可以來看看。漫畫中的呼吸法根據網友分享的公式書是這樣的關係(實線是衍生關係,虛線則是分類相近)。日之呼吸最為牛逼,屬於S級呼吸,萬物的呼吸都源於「日之呼吸」。
  • 走出「深閨」的太極拳在廣東如何傳承發展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眾多太極拳傳承人和愛好者備受鼓舞,「這是一個遲到的好消息」。太極拳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老年人的運動」。在廣東,隨著近年來非遺推廣方式的多樣化,太極拳逐漸走出「深閨」,為大眾所認識和了解。
  • 楊式太極拳85式傳統套路學習方法【1】
    那麼如何記憶,怎樣習練,領悟什麼?就需要解決一個方法的問題。死記硬背不行,蠻練也不可取。習拳不悟拳,事倍功半;習拳又悟拳,終有所成。須知記憶,習練和領悟三者間是相輔相成的。1、採用行功歌訣,拳勢名稱和拳勢連續動作照片三聯對照法進行記憶。吟誦歌訣背拳譜,對照拳照識套路可興趣盎然。2、分段落分小節進行習練。整個套路分為八段,每段含1至5個不等的小節,共計23小節。
  • 自學太極拳教程及誤區,初學者入門更需謹慎
    誤區一練拳時講呼吸,但不知為什麼要這樣呼吸,造成修練反為呼吸所累;講練氣,但不明氣,不知氣從何來,要從何去從何用。拳中所用之氣,有別於養氣功中的氣,它還要在這個氣的基礎上,通過呼吸,配合拳法,達到以意帶氣,以氣摧力,力達四梢。我們都知道練習太極拳對呼吸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當你的太極拳功力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不要勉強自己進行深呼吸,先一步步的來。
  • 陳式太極拳的斜行拗步怎麼練?【會武堂】
    陳式太極拳的斜行拗步怎麼練?
  • 黃性賢大師談太極拳
    進入了太極之門,大家就不分貴賤,不分階級,不分貧富,不分高低,一律平等了。大家要尊師重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和諧相交,真誠相見。做人的道理很重要。不懂得做人的人,就不配學太極拳。學做人比學功夫重要百倍。所以太極拳道是從靜心、悟道和修身、養性練起。學太極拳應該先研究太極原理,把原理擺在功架之上下功夫。學太極拳並無捷徑可走,必須按部就班從基礎學起,循序漸進。
  • 傳統太極拳研習中的定力、辯力與眼界
    關注: 如練習傳統太極拳時,不可把拳式當成具體的技擊招式來研習,同時也不能不知拳式的技擊含義——靈機,要在行拳中體會拳式中處處蘊藏的靈機,這一靈機最初體現為拳中各式乃諸多具體技擊招式的母式——即蘊含著可以直接演化為諸多具體技擊招式的母式,此後行拳中再將這種母式呈現為一種勁勢,再後將此勁勢化合為虛無的氣勢
  • 沈氏太極拳創始人:推廣武術到國外,要有真東西
    「我們有一個招式叫『胸中抱混元』,兩隻手像大鵬鳥的翅膀一樣,抓住宇宙的邊緣,合於我們的心田,把心胸打開,種上一顆太極種子,生根發芽。」沈氏太極拳創始人沈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太極拳的文化內涵非常高遠,「任何人都需要健康、快樂。
  • 太極拳入門的幾點建議,初學者必讀!
    「上下相隨」指的是上肢、下肢和軀幹等各部的配合要協調一致,上下連貫,手腕相隨,周身協調、完整;運動時,必須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須完整一氣,腰背領動,手腳隨動,眼神隨之,渾然一體。針對這段練習應該是先從理論入手,閱讀有關太極拳理論方面的書刊,再觀看一些名人的太極拳錄像帶,儘量多了解太極拳術的特點、方法以及練習要領。
  • 太極拳名家蔣家駿先生1988年在廣州名家研討會講解陳式太極拳推手和實戰應用
    蔣家駿認為,螺旋勁與纏絲勁,是太極拳功夫的重要特徵,螺旋勁、纏絲勁的習練和應用,表現在拳套的一招一式動作與進攻防守自然反應中。在太極拳招式動作和各種運行轉動裡,包涵了各種大小不同、方向各異的螺旋轉動。這些轉動動作,可分為自轉與公轉兩種。
  • 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太極纏絲勁)
    太極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的重要勁法。其他流派的太極拳雖沒有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但在技擊中同樣含有螺旋勁法。只是陳氏太極拳特別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勁。可以說,不懂纏絲勁就不是陳氏太極拳。如陳鑫云:「太極拳,纏法也。渾身具是纏勁,其勁皆發於心,內入骨縫,外達於膚。
  • 太極拳的松垮,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太極拳的七大松胯方法 一、縮胯 如果你想要練好太極拳,就一定要首先懂得練習太極的縮胯方法。 縮胯是前腳至後腳的髖骨和肌肉韌帶向後向內收縮,與腰腿合胯為,而不是屈胯凸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