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若身體出現這幾種不適,說明你已經練錯了

2020-12-20 騰訊網

如果你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發現有不舒服的感覺,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練錯了。

有不少太極拳練習者對拳理的領悟及要領把控不夠,導致出現太極拳的練習錯誤,使得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快看看你是否有以下這些不適呢?

第一、橫氣填胸

這種現象是指練習者在行拳之中或行拳之後,出現的氣逆於胸的現象,即本應下沉於中丹田小腹之氣卻逆而上行,致使練習者氣滯於胸,氣機不暢,胸悶氣短,煩躁不安,這就是行拳中所說「橫氣填胸」。

拳論中曰:「橫氣填胸,百病叢生」,一旦出現這種狀況,練習應停功練習,造成「橫氣填胸」多是因練習者身體不能放鬆,做不到涵胸拔背,做不到肩沉肘墜松腰松胯,所以應立即調整,行拳時能慢且慢,有效地將氣沉於丹田,沉於足底,逐漸調理,「橫氣填胸」的症狀便會得到化解。

第二、氣上頭

這種現象多出現在行拳練功之中,「氣上頭」多是由於行拳做「虛領頂勁」時,意念太過或錯誤用勁上頂造成的,所謂「虛領頂勁」,要突出一個「虛」字,即將頭頂百會用意念虛虛向上領,似有一線將頭懸起一樣,而不是用勁真的將頭往上頂,徜若做「虛領頂勁」時意念過重,又錯誤地往上頂勁,氣血會相應地湧向頭部,練習者「氣上頭」,出現頭重腳輕,頭暈目眩,所以要正確理拳理要領,真正理解「虛領頂功」的含義,以免差之毫厘,謬之千裡。

第三、膝蓋疼

「膝蓋疼」這種現象在較多的太極拳練習者當中都曾現,造成「膝蓋疼」的原因有

一是練習者邁步過大,承重腿受力不均過大,太極拳行拳時一般要求兩足間的距離兩腳半,不宜過大或過小。

二就是膝蓋過腳尖,在做弓步時要求膝蓋與足尖相照,若過了足尖,勢必身體重前傾,膝蓋半月板受力加大,久之半月板受損造成膝蓋疼痛,還有一種情況是,練習者在做動作轉換時腳下功夫差,不能很好地換步,致使膝部扭曲,同樣的時間久了膝部受損。

三是骨盆前傾,骨盆前傾也是造成膝蓋疼的原因之一,這是由於練習者平時行拳時不知松胯開胯。不知道領頸豎脊,腰椎脊下端前抵,造成骨盆前傾壓迫膝蓋,其實練太極拳膝蓋疼很好避免,只要注意外形的姿式正確就行了。

以上幾點是太極拳練習者最常出現的不良現象,每一種現象的出現若不及時調理糾正,都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編者在此提醒太極拳愛好,只有正確理解太極拳理,正確掌握練習要領,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練習,練對了太極拳才能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

相關焦點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練習太極拳,剛開始的時候,容易練快,新學太極拳的拳友,都是一樣,剛開始沉不住氣,打拳剛開始挺慢的,打著打著就快了起來。二十四式簡單,速度慢,容易讓人沉住氣,等學會了二十四有點基礎再練習陳式或是其他式的太極拳效果更佳。初學拳架,一定要注意身體的正直,也就是整個上體的姿勢,應與站樁時的上體姿勢一樣,學拳時,切忌身體歪斜,呼吸應保持自然。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陳式太極拳的擦步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論如今出現了多少說太極拳不能實戰、或是什麼真假大師之類的影響,我對於陳式太極拳的熱受還是一如即往。想要練好陳式太極拳確實非常的不容易,沒有幾年踏實持續的練習,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很難自學而成。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也對自己的一些練拳心得做一些分享吧。
  • 練太極拳戒不掉這幾種行為,想出功夫難上加難
    太極拳初習者究竟該怎練太極拳,該注意哪些事項,最忌哪些行為呢,這是每一個初學者最關心的問題。在長期的太極拳練習中編者注意到,在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的傳承中,除了拳經拳論拳譜中所述的練功方法行拳規則略有不同外,師承中的練習方法也大同小異,編者此文僅就練習者在練功中最忌的幾種行為加以說明,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練習基本功非常的重要,它關係到你的拳術提升速度以及未來拳術的走向。基本功紮實的人,無論練習什麼拳術都會進步很快,比如你讓一個武術冠軍來學習太極拳,他們的學拳速度以及練習起來動作的瀟灑程度,可以趕上一個練習兩三年拳術的人。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馬步,弓步是一切武術的基礎,太極拳的弓馬步雖然有所不同,但一樣是組成太極拳套路的關鍵。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老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太極拳不練功,那麼,一切都是空的,架子也是空的,操也! 太極拳雖現代人說是內家拳,但是它卻是一個內外兼修的拳種!太極拳由於傳承問題,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太極拳了,訓練功法不成體系,碎片化的繼承,幾大門派各得其一,並非完整太極拳術!所以,後來的傳承各派也只有一套拳法,幾種器械而已了!正是這樣,造成很多人認為學一個套路就是會太極拳了,並且都是以大師自居!
  • 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剛練拳架最常出現的通病就是聳肩翻肘,這樣身體自然會緊,所以要在行拳過程中時時反醒,檢視肩肘是否松沉。而鬆開腰胯是太極拳中最難解決也是最根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體的主宰,只有腰胯鬆了,才能做到全身的鬆柔。    三是自然檔距。這是楊式太極拳最獨特的地方,無論是弓步、橫步,進步、退步,兩腳橫向都要求有大約等肩寬的距離。這樣才能正肩正跨,才能中正松沉。
  • 如何練好太極拳,把姿勢和動作掌握好,練正確?
    武當功夫一脈中有太極演象的說法,就是說太極拳一定要動作精準,這樣才能使內力循纏有序,練出真功夫。那麼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動作和姿勢呢?首先得打好基礎,太極拳的套路與招式雖然在武當功夫中屬於基礎教育,在其上還有推手,散手,打手的訓練。
  • 太極拳如何練腰胯,這個就是訣竅
    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膝蓋儘量內收,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更彆扭),感覺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對了。 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使重量全吃到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吃到膝蓋,會對膝蓋有傷害。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尤為練陳氏小架,這是基本身法的要求。沒有後襠,就不是陳氏小架。只能是其他太極拳。
  • 楊式太極拳為什麼練不出功夫應該怎麼練—看楊澄清怎麼說
    楊澄浦大師推手照片當今很多人在質疑太極拳,甚至有人在公開辱罵太極拳術。當然質疑與謾罵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太極拳能不能打,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過多的去懷疑,楊式太極拳開山鼻祖楊露禪被稱為「楊無敵」。楊班侯、楊健侯、楊夢祥、楊澄甫等楊家傳人更是近代武術界響噹噹的人物,那為什麼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卻被大家認為僅僅是健身的拳術,對於實戰卻沒有任何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在楊澄浦那個時代便已經存在,而且楊澄浦先生也認識到了,今天我們看看楊澄浦大師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 從範縝的《神滅論》談太極拳的「練拳先練形」
    再練到更高階段,即練到像李道之在《太極授秘歌》中所描述的「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程度,那便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階段。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修煉的過程,應該說完全符合習練太極拳由淺到深、由表及裡、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
  • 練拳必練功,學太極拳該練什麼功
    說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練套路是練拳,套路練得再好也不能稱之為練功,只要不知道練功,練拳的時間再長身上依然不會有功夫出現,那麼就練太極拳而言什麼才是太極拳術之中的「功」呢,在編者所發的《大道至簡,太極拳練習中師者不願提及的秘密》
  • 如何練陳式太極拳才能獲得真功夫?
    有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其中的」功「不是基本功的功,而是指練拳時必須掌握太極拳的各種要領、貫徹這些要領,如果不知道這些要領,不在練拳中貫徹這些要領,架子練得再多,到頭來也是」一場空」。到了第五層功夫,內氣充沛,陰陽平衡,身體各部位相當靈敏,動作反應異常迅速,達到了周身無處不是手,挨到何處何處擊的神奇境界,故稱「五陰五陽成妙手」。練架子和推手,要氣發與丹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
  • 冬季練太極拳,你需要注意幾點,你練對了嗎?
    太極拳成功申遺,在這寒冬臘月之際,也擋不住廣大太極拳友的習練熱情。嚴寒的冬季習練太極拳有哪些注意事項,你做對了嗎?人的飲食、起居、修煉,都要隨四時變化而不斷地自我調整,才能使身體和內臟與自然界的相向而行。南方冬天溼冷,北方冬天乾冷。「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冬藏就是要人們保持精神安靜,這符合太極拳的心靜體松的要求,冬季練太極拳要著眼於「藏」,注重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原則,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在冬季習練太極拳,要在時間、場所、運動強度等方面注意控制。
  • 室內練太極,這幾點注意事項要了解!
    太極的奧秘既然點進來,相信您已經有了開始練太極拳的決心了!
  • 怎麼學太極拳
    其次,練好拳架。練好拳架是練太極拳的基礎。也是先師們所總結的叫練體固精。通過練好拳架,先把自己的身體練好,調整好。  其三,意會動作要領的技擊含義。太極拳作為武術的一個重要拳種,離開了技擊應用就不稱其為武術。
  • 練太極拳站樁功人體排毒的幾種表現形式
    太極拳中的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練套路是太極拳中的動功,樁功是靜功,內含佛家的坐禪與道家的吐納功,正確長期的練習站樁,是養生排毒阹病的綠色療法。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身體經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淤堵,五臟六腑累積了一定的毒素,導致身體有這樣那樣的病痛發生,站樁就是以外靜內動的方式,疏通經絡,排出毒素,調和氣血,編者發現,在長期不斷地站樁排毒過程中,身體局部會相應地出現不同的排毒現象,比如出現水皰、紅疹、瘙癢、大汗、發熱等等,編者就此出現的症狀,簡加說明,與讀者朋友共同探討。
  • 想要自學練好太極拳,這八點一定要謹記
    對這句話,以前沒有真正領會,今天我終於明白了它的含義。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尊師重友這一點非常之重要。 「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 瑜伽,練對養身,練錯傷身!8個傷身體的瑜伽習慣,你有嗎
    為什麼成千上萬的人每天都在練瑜伽呢?瑜伽它能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為身體帶來和諧,給人體帶來許多益處。瑜伽是一種可以讓身心放鬆的運動,練對了養身,練對了傷身。今天小編整理出了8個很傷身體的瑜伽習慣,你有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9個不適合中老年人的鍛鍊方法,小心越練身體越差!
    鍛鍊誤區你別犯1長時間跳舞跳廣場舞把腿跳壞的人並不少見,這一類病人症狀基本相同:膝蓋伸屈沒有問題,但是在爬樓梯時膝蓋疼痛明顯,嚴重的走路都會不舒服,休息幾天後疼痛有所緩解。為什麼跳廣場舞會容易受傷呢?其實,這與廣場舞的一些高難度動作有關。比如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等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也很美觀,但是,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而且,很多人都是跳上1~2小時才休息,過長的關節連續使用,會加速關節磨損、導致膝蓋疼痛。
  • 初學者怎樣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
    如何能使沒有基礎的太極拳初學者在短時間內練好太極拳?如何能讓一般水平的太極拳練習者得到快速的提高? 首先,理論上要了解太極拳的淵源流派、明白所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風格特點、運動規律、技術方法和招式動作名稱。各派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拳路安排、風格特點等都各成一體。有拳共同之處,也有著明顯不同的區別,了解清楚所練拳式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方面的要求與規律必不可少,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