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年輕弟子英豪們的努力會使教育春天來得更早,會使百花提前芬芳。大江東去,浪激醒千古風流人物,新浪復來,教育大海迎得弟子學堂一群新名師。專業閱讀與專業寫作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在不懈的努力下,鯤鵬弟子學堂教師們明天會更美好!
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點滴談
湖北文良平
《2011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進入高年級的學生往往容易計算錯誤,究其原因,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有的是對計算的法則概念和運算定律不理解,或者沒有很好的掌握造成錯誤,有的是眼高手低,計算速度快但準確率比較低,有的不認真審題,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錯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的運算呢?
一、從生活情境入手,嘗試運算,總結運算法則。
嘗試運算在具有一定的運算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嘗試性的運算,獲得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進行運算的體驗,通過對運算過程與方法的提煉,總結出運算法則,並加深算理的理解,為運算能力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圖後提問: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條件,用你學過的方法列出乘法算式。
3.5х3=?
先讓學生猜一猜得數是多少,有的同學猜105,有的同學猜10.5,還有的同學一臉漠然,連連擺頭,沒有辦法猜,再讓學生看書,然後讓學生想辦法驗證,學生想出了三種辦法:
辦法一:3.5+3.5+3.5=10.5元,
辦法二:3元х3=9元,5角х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
辦法三:把3.5元看作35角,35角х3=105角=10.5元。
教師著重引導學生3.5х3=10.5元,指導學生複習因數的變化引起商的變化,分小組討論這道題的變化規律,學生分組討論,小組討論後,每組安排一個代表上臺分享,一個因數縮小1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縮小10倍,因此原來的積105縮小10倍後是10.5元。
學生計算0.56х0.04,先用草稿紙算一算,算好後分組討論,概括規律,一個因數縮小100倍,另一個因數縮小100倍,積縮小100х100=10000倍,也就是把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學生總結法則: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法藉助整數乘法來學習的,特別要注意的是小數點的位置,小數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足數位需要特別注意。
二、從數學意義出發,透徹理解算理,準確掌握計算方法。
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如何算和為什麼這樣算,是正確、簡捷運算的基本特徵。在我們學習乘法分配律時,先讓學生觀察算式並計算0.65х202=131.3,想一想我們在整數學習的乘法分配律可以怎麼想?0.65х(200+2),我們在原來的學習中有的同學這樣做0.65х200+2=132,也有的這樣做0.65х2+200=201.3,還有的這樣做0.65х200+0.65х2=131.3,分組討論,原來錯誤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怎樣不犯以前的錯誤呢?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0.65х200+0.65х2是200個0.65加上2個0.65,一共是202個0.65和0.65х202相吻合的,而0.65х200+2是200個0.65與2的和,0.65х2+200是2個0.65與200的和,與題目的意思是不同的,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注意,注重讓學生發現、感悟、體驗數學規律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積累經驗才能讓學生有更深的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善導,使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為了便於理解記憶,我把乘法分配律用我愛爸爸加上我愛媽媽簡潔的說就是我愛爸爸和媽媽。再讓學生比較:
0.65х202=0.65х200+0.65х2
我愛爸爸和媽媽=我愛爸爸+我愛媽媽
這樣把算理與生活相聯繫,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能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實質。
三、多措並舉,靈活創新運用,提升運算的速度和準確率。
作為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著眼於學生的會算,還要把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在數學中往往有移多補少的方法,如:496-98=496-100+2=394,496+98=496+100-2=594,在乘除法中也可以相互轉化,如:8.4÷0.125,在學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思考探究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可以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8.4和0.125同時乘以8轉化成67.2÷1來口算,也可以把8.4÷0.125轉化成8.4х8來計算。5.2÷5可以用5.2x2÷10=10.4÷10=1.04靈活多樣的算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這是比較巧妙的解題,它有效地利用了把一個分數拆成兩個數的差,展開後數又有效地抵消,最後剩下最後的一個數成為得數。
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依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教師的創新教法就能實現,還要在學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多看、多練、多說,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儘快找到計算捷徑,形成靈活多變的計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