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德課走進我們的生活

2020-12-14 錦霖談生活

讓品德課走進生活

品德是一個人走向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每個人的成長軌 跡,都會與其品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為在社會這個群體組織裡,個人品德決定著大家對自己的認可程度,從而形成大家對自己的期待和認識,無形中就確立了你在群體中的價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職場上,也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對於朋友、對於家庭、對於社會,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綜合印象會讓個人贏得廣泛的尊重,成為事業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階梯。好的品德會有著極強的公眾影響力。

在現實生活中,好的品德處處體現出價值,會令家庭和睦、鄰裡互敬、朋友幫扶、同事友愛可以說,優良品德,是一個人的修養,表現出了無窮魅力。表現在小事及細節方面,體現出謙讓、關愛、誠實、勤勞等品質。既然品德對於一個人、一個社會是如此重要,那麼如何讓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門都能體現好素質呢?我覺得這與《品德與社會》課怎麼上有著重要關係。

《品德與生活 》這門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課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說兒童品德的形成應該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感悟。只有來自於孩子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正如曾經有人說過的「告訴我,我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握教材的觀點,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起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動態生成教學目標。要確立情感目標、行為與習慣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也就說教學最終目標是要指導兒童的實際生活,解決兒童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提升兒童的生活能力。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導向和歸宿,教學要回歸兒童生活,必然要求不僅根據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據兒童的實際生活狀況、身心特點和發展需求來確定具體教學目標。

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平安回家》一課時,考慮到我所在的學校地處郊區,學校裡也基本上都是當地的農村孩子和外來務工子女。和城裡孩子相比,他們對城市交通法規缺少了解,在實際的生活中接觸交通標誌的機會也相對較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這樣很容易發生危險。雖然學校、老師也經常就此問題進行教育,但對於接觸不到這些知識的孩子來說則收穫甚微。藉助這節課,我想從細微之處入手,讓學生學會常見的交通標誌,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指導他們認識常見的交通手勢,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所以這堂課的目標不僅要立足於學生的現實生活,補充更多學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識,更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生活,讓他們在頭腦中時常緊繃「安全」這根弦,為今後的生活做好鋪墊。努力讓行為規範從生活中來,在經過修正後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 選取素材要來源於生活。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應讓學生從各種活動中、從生活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獲得直接經驗,主動進行學習,反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現在的新課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圖片等課程資源,但不管怎麼說展現在學生面前的還是一些無聲無息的材料,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是喜歡使圖中人物、文中的內容變得有血有肉。

就要我們教師做個有心人,探尋學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點,設計成類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劇);把一些小故事拍成錄像;一些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做成flash動畫等,供學生探討、解決,以實現激活學生生活、保證活動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並以此充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社會性品質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與學生展開面對面的對話,使學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體驗、感悟、成長。

比如在《平安回家》這課中,我特意選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實故事。比如《堅強女孩》,通過聽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到女孩為 什麼會失去雙腿?失去雙腿又意味著什麼,她此後的生活將面臨著什麼等等,進一步認識到車禍帶給個人、家庭的傷害,懂得道路交通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規則,我們才能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相關焦點

  • 一堂生動有趣的思想品德課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殷切希望讓全國的思政課教師激動不已,也激勵著回到校園的王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思政課的教學工作中。為了把這節思想品德課講得有滋有味,王良結合實際,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以生活調查與課堂研討的形式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發現,結合問題採集相關信息,通過主動學習來掌握知識。
  • 池金鑫:初中思想品德課自主探學中落實「少教多學」有效策略
    比如在傳授八年級有關法律知識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親身經歷,談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諸如消費糾紛、維權方式等現象,然後發動同學們一起「會診」,從課本中尋找「良方」,學生就會改變對思想品德課枯燥無味的偏見,認為學習這門課很實用,能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能為人生指明正確的航向,這就使他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起來。
  • 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
    因此,健康情感在學生學習和思想品德形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把認識(即「知」)轉化為信念和意志(即「意」)的中間環節。初中思想品德課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覺悟的任務,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遵循並自覺運用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規律,認真研究和加強情感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作用,必定會收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 教育部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
    記者汪大勇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教育部日前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從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力圖克服形式主義和脫離中小學生實際的傾向,突出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淡化學科理論體系,突出教學的實踐環節,努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 開學第一課《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渝水區老兵宣講團走進羅坊中學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底氣。9月1日,開學第一天,渝水區老兵演講團走進羅坊中學多功能會議室向初一新生上了第一課:《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羅坊中學近兩百個初一新生聆聽了演講。渝水區老兵演講團成員嵩山村黨支部書記廖火金同志傾情開講。
  • 人民觀點:以品德修養築牢價值基石
    開學寄語精彩紛呈,其中有一個共同點,都強調學生的品德修養。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立德為先,修身為本,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邏輯。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把「品德修養」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質。
  • 小學階段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取消英語課,可行嗎
    看來,對於取消英語,增強品德教育,人們的關注度特別高。小編認為:小學一至六年級,應該取消英語課,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現在的思品課,有點力不從心,解決不了品德教育的大問題!沒有英語課,學生的學業負擔相對輕鬆,只學習語文數學兩門,也沒有現在流行的補課呀刷題呀各類教輔資料,只有單純的課本,學生學習起來,特別輕鬆。還記得我當時帶過的幾屆學生,後來考上大學、中專的不在少數,這充分說明,沒有英語課的小學教育,是可行的。第二點: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 人民日報評論部:以品德修養築牢價值基石
    開學寄語精彩紛呈,其中有一個共同點,都強調學生的品德修養。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立德為先,修身為本,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邏輯。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把「品德修養」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質。
  • 北京一小學用iPad上品德課 專家稱太奢侈
    這是上學期期末,史家小學五年級(11)班的同學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學習《傣族與竹文化》的場景。每名學生的座位上都有一個iPad,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逐一翻看iPad中事先存好的資料。  以前上品德與社會課可沒這麼先進。老師往往只找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圖片,頂多讓學生分組討論一會兒,學習氣氛比較死板。
  • 植根「三自」理念 培育「品德」之花——記市實驗學校王春華名師工作室
    「三步」指的是品生(品社)課的課前、課中、課後三個活動步驟,「八環」指的是課堂教學過程八個環節,呈現的是品生(品社)課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手段。三步八環的目的就要通過「情感」這座橋,把「三自」理念體現在三個步驟中,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而提高品德教學的實效性。以「三步八環,三和八情」為標誌的品德與生活(社會)「三自」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 北京一小學用iPad上品德課 專家稱太奢侈(圖)
    這是上學期期末,史家小學五年級(11)班的同學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學習《傣族與竹文化》的場景。每名學生的座位上都有一個iPad,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逐一翻看iPad中事先存好的資料。以前上品德與社會課可沒這麼先進。老師往往只找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圖片,頂多讓學生分組討論一會兒,學習氣氛比較死板。
  • 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思想品德課堂,從而提高思想道德課教學質量
    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思想道德課的內容比較抽象,教學中普遍存在「滿堂灌」,「一字堂」等現象。通過依靠筆和書本的老師,學生經常發現很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他們的熱情,主觀能動性和主動性不斷受到侵蝕,他們越來越缺乏對思想和道德階層的興趣和熱情。多媒體教學方法的產生就像一束春風吹向一塊乾燥的麥田,將原始的無聊的思想和道德課帶入生活。
  • ——論問題教學法在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應用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雖然只是提供了一個個生活片段或者隻言片語,卻仍舊是創設問題情境的一個重要依據。在問題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其內在聯繫,創設適宜的、能撥動思維的問題情境。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中,如果模擬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 「小升初」面談考試品德拿0分?品德素質是否應該用於成績衡量?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小升初的話題,捋一捋品德素質教育到底應不應該作用於成績選拔?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去安撫孩子「受傷的心靈,」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去培養孩子的品德素養?◆小升初教育選撥中,品德素質是否應與成績掛鈎?
  •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走進《媽媽的心靈課》
    本網消息:跟隨世界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先生走進育兒心理學《媽媽的心靈課》,一場人類大健康主題的悅讀品鑑會,12月26日上午在位於福州五一路繁華地段的上工匯健康體檢中心如期舉行。這場活動是由上工匯心理諮詢中心和福建省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的,近百位心理學愛好者同多位心理學專家一道,共同品讀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先生的育兒智慧,交流心理學知識對科學育兒的影響,以幫助更多的人科學健康的生活
  • 探索 思考 成長——記九龍坡區小學語文、品德、英語學科整合教研活動
    新型課堂——我們在探索走進校園,鵝小的「創客課程」就吸引了大批參研教師的目光。《智能留言機》物聯網體驗、《包粽子》生活技能訓練、《船》3D列印創造、《智能小車》機器人製作.突破傳統模式的課堂,學生的專注度以及創造力讓來賓讚嘆不已。
  • 「開學第一課」!剛剛我們一起走進了…
    九月,對很多人來說是又一輪新的起點開學納新之餘校園內的生機與活力被點燃、被重塑也開始迸發新的精彩20200「青盾行動」蘇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活動因此,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由蘇州市公安局、市禁毒辦、市教育局、團市委聯合指導,蘇州交通廣播全程媒體直播的2020 「青盾行動」——蘇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巡講活動啟動儀式,今天(9月18日)下午,在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成功舉辦。
  •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品德教育
    總書記關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的定位,這一關於家庭教育的新定位、新方向,應該引起教育界的重視和研究。今年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指出: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我理解,總書記講的「人生第一課」,不是定量詞,不是「第一節課」之意;而是定性詞,是「第一位課」之意。這「第一位重要的課」不是一節兩節,而是貫穿人生的始終。
  • 人間精品大老師對「品德課代表」易烊千璽的各處安利
    經過《全員加速中第一季》《放開我北鼻第二季》《親愛的客棧》和《這就是街舞》等綜藝,人們對他的印象可能又會多很多標籤,比如「易陣風」「國欠哥」「易隊」……這些節目也更讓我們了解到一個更加真實的千璽,他真誠、善良、溫柔、專業,令人心疼……當然,這些可能是純路人不帶偏見地最可能對他做出的評價。
  • 記錄生活記錄美——走進森林的攝影採風課
    留住冬日陽光的最佳方式,莫過於走進大自然,用身體迎接陽光,用快門記錄此刻。所以這一站,泰古和師大老年大學的學員集結福州國家森林公園。選擇逃離城市喧囂,用光與影的魔法記錄大自然的瑰麗,記錄此刻你我的歡笑。2019年11月29日早,泰古和師大老年大學的學員集合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