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

2021-01-09 三農小專欄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了,相信不少人都對這個節氣有著很深的印象吧!冬至不只是一個傳統節氣,而且還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俗稱"冬節"、"交冬"、"亞歲"、"小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冬至大如年。

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就是描述了冬至節氣的這種現象,意思是記冬至節氣每年不會超出農曆十一月(冬月),即使是每年有變化,也還是在農曆十一月內波動。而且,我們的先輩根據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時間點的不同,還能預測到當年冬天的天氣冷暖情況。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變化,大雪預示著進入了大雪紛飛的冬天,大雪過後就是冬至了,也就是說冬至的到來,預示著一早一晚的時候最寒冷,水中結冰,至於說到冬至不離十一月,如果冬至出了十一月就預示著今年就是暖冬了,則說明冬至不凍了是吧。

為啥冬至又叫「小年」?

第一是在周朝的時候,正月就是冬月,而過年就是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後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專門過冬至節,也是從漢朝才開始的,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第二是冬至節氣之後馬上就要過年了,冬至也是過年前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了。把冬至稱為「小年」,是因為一年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第三是民間有冬至數九的習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節氣當天就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經歷過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溫暖的春天也就接踵而來了。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想了解更多有家居裝修和生活小常識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我,您的每一次點讚、收藏、關注,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小編每天打字這麼辛苦,路過的朋友請留下你的「贊」吧,小編將會非常感激你的。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會盡力幫您解答。

相關焦點

  • 冬至快要到了「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
    俗語「冬至不離十一月」是什麼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說到了冬至,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冬至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其實冬至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才是24節氣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民間關於冬至的說法有很多,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俗語「冬至不離十一月」是什麼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俗語「冬至不離十一月」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這不,馬上就要冬至了,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和冬至相關的一些話題。(1)農村的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嗎?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也是在最早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之後白晝將開始一天天的增長,陽氣也開始逐漸的上升,在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是一定要吃餃子的,村裡的老人說冬至不吃餃子,到時候會凍掉耳朵,雖然很多人冬至也沒有吃餃子,耳朵也沒有見被凍掉,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卻依然流傳至今,餃子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而且形狀跟耳朵非常的相似,所以對於吃餃子不凍掉耳朵,對於一些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是深信不疑的。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四時是說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八節是說的這四個季節的八個節氣,春季的立春、春分,夏季的立夏、夏至,秋季的立秋、秋分,冬季的立冬和冬至。而冬至就是冬季最後一個時節,有總結和傳承的意味。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冬至到,老話「冬至晴爛大年,乾淨冬至有髒年」啥意思?老農來說
    在農村,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當天的氣溫變化是農民們常常茶餘飯後的談資,因為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古時候沒有先進儀器預報天氣的時候,人們就是通過四時八節的特徵來推算未來的天氣如何,所以到了冬至,天氣的陰晴變化也會成為人們推算未來氣溫變化的主要根據,在農村有句老話「冬至晴爛大年,乾淨冬至有髒年」,這個俗語是傳承了千年的俗語,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人們稱為的「小年」。在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會通過祭祀先祖來喜迎豐收,同時也祈福來年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
  • 冬至將至,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啥意思?
    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冬至我們也叫它「小年」。冬至時節到來,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喜歡,而南方多地農村有祭祀祈福習俗。冬至的到來也說明著我國冬季又進了一步,而從冬至開始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時節了。什麼是數九?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農村諺語,這些農村諺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啥?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我們且不說這句俗語準不準,先來看看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 今日冬至,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是冬至數九還是「逢壬」數九?
    冬至吃餃子由來已久,村裡老人在冬至會經常的念叨,冬至一定要吃餃子,不吃餃子的話就會把耳朵凍掉。但很多人冬至其實並不吃餃子,但也沒有看到誰的耳朵被凍掉,這也是一種民間說法而已。只不過餃子的模樣跟耳朵確實很像,所以吃餃子保護耳朵的說法,就成為了一種習俗。冬至之後就開始了數九寒天的季節。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這句俗語是說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冬至在尾,沒有火爐要後悔,看到這句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其實這句俗語想要看明白還是非常簡單的,畢竟我們在俗語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句俗語是說如果冬至在月頭,那麼這年的天氣是非常寒冷的,也許老牛都會被凍死,而冬至在月中,那麼這年的冬天穿著單衣都是可以的,如果冬至在月尾,那麼這年的天氣將會異常寒冷,沒有火爐的人家都會非常後悔。那麼這就俗語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