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提升,這個維度是實體店的優勢,刷新你的認知

2020-12-17 任堯宗

業績提升,這個維度是實體店的優勢,刷新你的認知

今天我們分享復購,再次回顧一下我們前面文章講得業績倍增的公式,這個公司一定要記清楚,我們曾經無數次講:做企業是個系統的問題,所以一招一式的方法無法解決系統的問題,提升業績也是一樣,業績幾何倍的提升,源自於系統的整體提升。

很多的企業提升業績首先想到了就是增加客戶量,這只是整個業績系統的一方面,如果要提升2倍的業績,如果單方面解決,客戶量增加兩倍的難度可是非常的大,但是如果系統的解決問題,就輕鬆很多。只需要客戶量提升20%,客單價提升20%,復購率提升20%,轉介紹提升20%,就可以輕鬆的提升2倍多的業績。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增加客戶量的策略和方法,這篇文章給大家講復購的策略。

第一,講清楚一個觀念,那就是:太多的企業喜歡挖坑,然後埋坑;太多的銷售是售前是天使,售後是魔鬼;成交之前熱情似火,成交之後冷淡如冰。很少有企業在服務上做動作來提升業績。

我們要做復購率就必須改變這個觀念,這個觀念是所有策略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觀念,任何的策略不會產生效果。

第二,我們要理解復購:復購很好理解,就是讓客戶再次購買,多次購買。新勢能企業系統講經營企業就要經營粉絲,經營粉絲就要經營粉絲的終身價值,最牛逼的公司就是經營客戶的終身價值。

第三,要設計產品的路徑:如果你的產品是客戶常用的重複消費的產品,那麼就從這個產品的服務上做文章。如果你的產品不是客戶常用的重複消費的單品,那麼就要設計產品的路徑。

我們講一個經營之神的做復購的案例:王永慶從小家境貧寒,15歲在米店當學徒,學會賣大米,後來自己開店,一位女顧客買了米拎不動,王永慶就主動地給顧客送到家裡,然後就問顧客,這些米能吃多長時間?然後就告訴顧客:下次不用去店裡了,我到時間直接給你送過來。就這樣記下了每一個客戶的地址和時間,在預計顧客吃完米的日子,就把大米送到家裡。如果顧客的米沒有吃完,他就把顧客的米缸打掃乾淨之後裝上新米然後把沉米放在上面。

王永慶用送米的方式為客戶服務,然後提升了顧客的復購率。這個案例給了你什麼樣的感悟呢?

其實,很多的實體店經常說:業績提升太難了,客戶都不上門了,客戶都去線上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是因為這些實體店養成了拓客的習慣而沒有服務的習慣。

曾經我在課堂上講:很多的老闆接到老客戶的電話就迫不及待的想掛掉,敷衍的提供售後服務。其實這是一個提升業績的好機會。

我曾經給一個金店做業績提升。這個老闆也在抱怨市場和客戶難找,想要學習線上引流。我就告訴他:學習線上引流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是增加客流量的必然方式,但是你忽略了你曾經的老客戶了,這些老客戶如果你能服務好,他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復購率,還能增加轉介紹。

這家店還不錯,給客戶開票的時候都留下了電話號碼,然後就給每一個客戶打電話,告訴客戶:免費清洗,同時還推出新品可以等重換新,請帶上你的閨蜜或者家人挑選。

最後的業績提升和轉介紹的結果非常的好。

其實,大量的實體店都忽略這些資源。只要用心的設計服務,就一定產生出很大的效果。

大家想一想,在你的企業裡,如何增加你的復購?

如何提升復購率?接下來為你講解三個簡單策略:

1、產品鏈復購:做營銷產品要有路徑,每個產品都有每個產品的作用,你的產品鏈要有引流產品、要有培育產品、要有追銷產品、要有裂變產品。這些產品就可以讓客戶一步一步的產生購買。

2、經營粉絲:建立粉絲服務,經營粉絲,增進和客戶之間的感情,可以建立粉絲圈或者售會員卡,然後與粉絲產品感情等強關係;

3、送代金券:給老客戶送代金券,這一點美團、滴滴等用的非常的好。我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直接複製就可以很好地使用。

相關焦點

  • 歐派家居憑藉品牌、渠道和產品等方面的優勢刷新業績新期待
    在這種態勢下,諸如歐派家居這樣的頭部品牌踩緊油門,提升智能製造水平、全面拓寬渠道、搶佔消費者心智,可謂大招頻發,不斷刷新期待。     近年來,歐派家居表現出了卓越的經營能力,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從收入端來看,2011-2019 年,歐派家居主營業務收入由22.2 億元提升 135.3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 25%;在此背景下業績端增長也較為亮眼,2011-2019年複合增速達 47%。  而且,歐派家居實現的還是有質量的增長。  從2011 年開始,不論是歐派家居的毛利率還是淨利率,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整體看,歐派家居的盈利能力在持續波動的上升。
  • 《認知維度與知識維度》
    當我們學習任何知識時,都需要明白「自我認知」和「知識」在維度上的匹配關係,也就是自己的「認知」能力所處的維度和學習的「知識」所處的維度,最好能在同一維度或相差不大,這樣才會使你的學習效能發揮到最大,也更能領悟到知識最核心的內容,內化效率當然也能最大化。
  • 彭壯:如何通過本地流量社群讓你的實體店業績一天暴增10倍?
    社群的四個雷打不動的框架,這是彭壯老師一直強調的:引流-培育-成交-裂變實體店也只有運用社群的營銷模式,才是最簡單也最容易見到效果的!最多最多半個月就能明顯的感受到業績的提升;而微信群的運營則需要1-2個月時間的《本地流量社群商業系統》的學習、朋友圈的鋪墊、個人故事的梳理和乾貨價值輸出的準備。
  • 如何縮小與人的差距,關鍵在於認知維度!
    用吳伯達(原《21世紀商業評論》主編)的話來說,即我們缺失某一個維度上的認知,吳伯達將它稱之為盲維(認知升級中的重要概念)。這個時候我們看待事情,就如同一個盲人一樣。認知狀態的第二階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保持空杯心態,才是認知探索的開始。
  • 東哥講核心:為什麼說;一個人賺不到超出他認知的錢?
    你的認知:我要想方設法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別人的認知:我才不去滿足客戶的需求,而是激發客戶的強烈的購買慾望你的認知:朋友圈要多發客戶的好評,客戶的成功案例,客戶的案例見證,產品的信息別人的認知:我發的內容,代表我這個人
  • 關於空間與維度的認知
    要說這個話題前,先定義一下維度。比如線,是一維,因為線只有兩端,所以說一維。比如面,是二維,因為面兼具長寬。比如體,是三維,因為長寬高都具備。我們下面開始講所謂的維度與認知的關係。首先,所有的維度都來自認知,而且維度是人為定義的。比如我們說的長短,高低,大小,天地,甚至男女等,都是一維,即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而且彼此間如線段般沒有絕對量。因此在自我規則上,而見此認知。此時,如果一個二維的物體,投入到一維上會見到什麼?
  • 如何用顧客社群營銷落地系統讓你的實體店業績暴漲10倍?(必學)
    相比學習某個方法來說,更重要的是,能正確的認知商業邏輯,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運營有效的方法。這就是商業的勢道法術器。今天就寫寫實體零售業的勢道法術器。我把實體店進行了初步的分類,看看有沒有你的行業。實體店雖然遇到了很多問題,很多人甚至拋出了實體店悲觀言論,但是我認為實體店還有很有前景的。因為網際網路電商和微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甚至還不如實體店。實體店有三個優勢是網際網路比不了的。
  • 自我認知八維度 | 自品牌「4S」打造法第一步
    通過對自我的正確認知,不但是打造自品牌的根基,而且是能夠幫助自己各方面快速成長,同時磨鍊出更具有優勢的競爭力!自我認知涉及很多方面,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以下八個維度,是目前主流自我認知所涵蓋的,如果能對你能對這八個維度進行清晰的了解,那麼可以說你已經為自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定冠詞the的發音,刷新你的認知
    外教王霸膽告訴我們,根據維基百科,the是英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所以它的發音很重要哦~🌳你可能會說,這個我知道,隨手一搜大家都知道它的發音規則
  • 實體店倒閉不能怪馬雲,是你自己沒跟上「這3個趨勢」!
    最近幾年,由於實體店出現大量倒閉現象。所有做實體生意的老闆,對馬雲都有很大的成見。其實這是典型的刻板偏見。電商不是導致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而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沒有讀懂這3個趨勢。而實體店只是為這些用戶和創業者,提供的體驗店,讓大家對商家產生信任背書。三在過去實體店想要提升業績,搶佔更多的市場資源,最快的方式是在線下開連鎖店。但到了網際網路下半場,實體店不但要開直營店、連鎖店,也需要藉助上述的方法,打造體驗店。
  • 引流增長哥,實體店引流都有什麼方式?其實客流增加10倍,很簡單。
    有苦說不出,實體店引流,當你從開店的第一天起就被這個問題困擾著,學了大量的方法,學了無數的技巧,但我們發現引流變得越來越難了。其實,背後的原理非常的簡單!當一種引流方式和技巧被行業內廣泛應用的時候,我們就不能把他作為一個優勢了,就已經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了,不是嗎?2019年10月9號我寫的一篇文章,小酒館如何做到業績暴漲10倍的,說實話案例是我抄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我抄完別人的方案後我幹了.沒看的點擊下面連結。
  • 刷新認知,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用科技重塑體育培訓
    刷新認知,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用科技重塑體育培訓在大數據時代,花香盛世國際體育也從傳統體育培訓公司,逐漸步入「網際網路+」時代,以線下培訓 +線上課程+智能穿戴+AI體測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以「硬體+軟體+數據」方式
  • 關於維度,意識,認知升級……一不小心就又被顛覆了世界觀
    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空間裡,加上時間,就組成了這個宇宙的四維時空,至於外面是否還有更高維度的空間,那是當代物理學家一直的爭論的課題。(在弦理論當中,宇宙有十一維,後面有機會再詳細探討。)而每個維度所呈現的態和能量是不同的,每增加一個維度,就會產生巨大的差異,這個差異究竟有多大,《三體》的作者大劉,對這方面有自己深刻的認知。
  • 讓認知優勢成為你先人一步的競爭力:提升認知能力的六種方法
    無論你是在找新工作還是在職業轉型,了解你是如何訪問記憶、處理信息、應用理由和進行分析的,都能在招聘過程中對你有所幫助。此外,注意你的認知優勢可能有助於將職業選擇範圍縮小到那些你有天賦的領域。 什麼是認知能力?
  • 未來實體店的新機會:回歸零售的本質
    如何與消費者進行多維度、多方式的個性化互動?如何才能有效促進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實體店需要回歸新零售的本質,以體驗為王為核心,打造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從消費者內心感受出發,向消費者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實體店與電商之間,讓實體店最佔風頭的就是「體驗消費」,因為服務一向是電商的軟肋,卻恰好是實體店一個可行的切入點。這是電商無法實現的吸客模式。
  • 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就是提升維度
    如果所有法你都用內觀;所有的東西,你都從直心去觀察自己內在認知;隨時每個當下反求諸已;通過外像,覺察自己認知,去顛覆這個認知。那你每一個當下都在轉念,這就是「煩惱即菩提」,你都在得智慧。而得智慧的那一瞬間會產生一個現象,叫「法喜」。
  • 買手機時,網購和在實體店有何區別,哪一種優勢更明顯?
    那麼問題來了,平時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在網上購買和在實體店購買有何區別,而兩種購買方式哪一種更加佔優勢?優勢:在網上購買手機,可以根據網友真實體驗的評價進行選擇,畢竟聽取廣大網友的意見,對自己將會有很多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多家店鋪進行挑選,選擇一款相對優惠較多的機型。畢竟在網上購買可以做到不用動,便可以有更多的手機類型進行挑選,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機型。
  • 楊國安:企業如何提升組織能力和業績?丨未來組織
    在這個大背景中,這些變化到底對企業的組織能力和業績有何影響呢? 各個維度與2019年的整體評分對比來看,網際網路行業、實體行業都是有成長的,這是整體趨勢。 再看一下二級維度,有幾個維度大家做的比較好:戰略接受度、員工能力健康度、文化價值觀、信心指數。而相對做的比較弱的維度主要表現在:人才的招聘、保留、戰略合適度、用戶導向、流程IT支持。 這說明什麼呢?
  • 逆襲之路就是從自我認知開始的!五大維度刷新你的認知
    同時稍微有點高度來說明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前瞻性看法即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聽細節的,久而久之別人都不和你爭辯了,因為他覺得會浪費他的生命,而這些人卻不自知,反以為自己是正確的。這個就是同樣的崗位,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別人能比你多拿2000塊的重大原因之一。
  • 解書匠: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書中作者從認知優勢的角度將時代分了三個階段:一,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20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這個階段大學生是很吃香的人才,因為他們掌握的知識數量多,代表性事件是這一階段各種諮詢企業、廣告公司等知識密集型行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