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迷戀媽媽母乳的奶孩子來說,斷奶,估計跟大人分手一樣難受吧!尤其是一直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上的寶寶,他們已經有奶癮了。媽媽的母乳不僅可以填飽肚子,還可以安撫寶寶焦慮的心理作用。
但是母乳餵養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是究竟挺麻煩,一則媽媽需要多吃,親餵需要時間,背奶存奶也麻煩,如果要上班,更難堅持。
那麼,有沒有少受罪的自然離乳方法呢?這下面6個步驟,需要斷奶的「奶媽」了解一下,保證讓寶寶和咪咪「和平分手」。
第一、斷奶前奶粉餵養準備
斷奶前最重要的準備是讓寶寶適應奶粉和奶瓶,挑食的寶寶,可以買試用裝試喝;至於奶瓶的話,有些寶寶看見奶瓶而不是媽媽的咪咪,會用手往外推、不肯張開嘴。當然,針對這種情況,不適宜強制,但是不要放棄,每天試一下,讓寶寶意識到,這個東西可以讓自己肚子飽飽的就行。
另外,可以多備幾個不同樣式的奶瓶,也可以嘗試用小學飲杯,花樣多點孩子好奇,反抗會少一些。
對於特別迷戀母乳的寶寶,前期準備花點冤枉錢那是肯定的了。
第二、斷奶前輔食準備
正式斷奶之前,開始添加輔食,一般開始吃得都挺少,這段時間著重多嘗試。適合寶寶月齡的吃的各種水果、蔬菜泥都可以試試,這樣差不多可以試出寶寶的偏好,為了後面斷奶初期做準備。
第三、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次數
斷奶不是一下子斷的,不建議那種緊急斷奶,直接媽媽跑回家躲著的那種,那樣孩子太受罪了。其實斷奶的時刻,孩子最難受,最需要媽媽的陪伴。
所以,斷奶需要循序漸進,打算斷奶,媽媽就得慢慢的有意識減少餵奶次數。通常最難斷的是奶睡的那頓奶,孩子焦躁不願意睡覺的時候,可能需要新的方式安撫寶寶了。
第四、阻止寶寶吃奶
很多媽媽給孩子斷奶,喜歡在奶頭上抹上點辣醬、黃連、碘酒、紫藥水、貼創口貼等等,讓寶寶討厭奶頭味道,或者讓寶寶害怕等,這種方式對於一歲半以上會表達的孩子比較有效,小寶寶不懂,用心理戰恐怕不行了。
個人覺得這個步驟有點捉弄寶寶的意思,效果是有,適可而止吧,感覺會破壞咪咪在寶寶心目中的印象,母乳本來是母愛的化身,現在變得恐怖,寶寶心裡應該會苦吧!
第五、轉移注意力
斷奶期間,多陪孩子外出玩玩,這樣寶寶就不會不斷地要求母乳餵養了。用不同的輔食,少吃多餐,奶粉少量多吃給寶寶吃,這樣保證孩子不會被餓著。
第六、堅定意志
孩子斷奶也是媽媽的心理斷奶,母乳是傳遞母愛的方式,也是母親和孩子之間最天然最親密的紐帶,斷奶是寶寶獨立的第一步,意味著孩子成為一個自主進食的獨立小人兒了!在動物界,斷奶的哺乳動物幾乎可以獨自外出覓食,外出流浪了。
這個關鍵時刻,寶媽一定要溫柔而又堅定,讓寶寶明白,不吃奶媽媽依舊可以抱著寶寶,寶寶依舊可以依偎在自己胸膛裡。
不過在這裡強調一下,世界衛生組織是提倡媽媽們母乳餵養6個月以上至2歲的,如果條件可以,多餵一下母乳,對孩子和媽媽,都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