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三爺長壽並向雍正求情,弘時還會不會被殺?

2020-12-18 歷史縱橫帝

導讀:如果與正史比對的話顯然不成立,所以還是按照影視劇《雍正王朝》的情節來做響應的推理。正是十三爺臨終前和四哥的談話中提醒雍正,弘時身上有老八的影子。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是暗指要雍正堤防弘時。所以即便十三爺活著也許會求情保弘時一命(最低也是圈禁終生),但是絕對不會改變出發弘時的初衷。而雍正本身就刻薄寡恩且深受九龍奪嫡的危害,所以最終下狠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況且弘時不但要謀害弟弟篡奪太子之位,而且還聯合老八搞八王議政陰謀推翻雍正;皇權面前無父子,雍正面對這樣的情況必然會鴆殺弘時。

雍正子嗣相對單薄,弘時作為長子在老八的薰陶下自然萌生了奪嫡的心思。對於八爺黨來說從來就沒有真正臣服過,志大才疏的弘時被鼓動奪嫡不過是九龍奪嫡的延續。老八胤禩對於從小陪伴的弘時親近不假,但是利用弘時參與奪嫡不過是報復四哥雍正的方式。當然弘時利慾薰心打算攫取皇位也嚴重觸犯了雍正的底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觸碰終於讓雍正動了殺機。為了江山有序傳承、避免類似九龍奪嫡手足相殘的情況再次發生,雍正還是鴆殺了弘時。

弘時也許有野心但是也不大,但是在奪嫡失敗八叔的鼓動下野心膨脹;老八胤禩並沒有安好心,弘時不過是他報復四哥的工具

太子是個高風險職業,但是依舊不斷有人前僕後繼的費盡心思地去爭奪。雖然距離皇位一步之遙,但是很容易成為諸位皇子的眾矢之的。古往今來很多太子都沒能熬到繼承皇位,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的太子胤礽都屬於此類。胤礽從幾歲被康熙立為太子,由於康熙的長壽經過幾十年依然是儲君。而清朝從來沒有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傳統,所以胤礽的太子之位引發了讓康熙惱火的九龍奪嫡。在太子黨倒臺後,本來打算順利上位的老八胤禩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對手-四哥胤禛。

最終人才單薄的四爺黨在鄔先生的籌劃下,乾淨利索地完成了坑老八、彎道超車奪取皇位的壯舉。老八胤禩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所以一直對於「投機取巧」的四哥充滿了深深地怨念。即便是雍正登基初期,老八在朝廷上呼風喚雨的實力也必然不會甘心。所以從小跟他親近的弘時就成為其報復四哥的工具,所以老八不斷鼓動弘時參與奪嫡。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就不安分的弘時野心勃勃地走上了不歸路。

相對九龍奪嫡時諸位阿哥們勾心鬥角,弘時奪嫡過程更顯狠辣;弘時不但想除掉弘曆奪取太子之位,甚至還曾經進行過配合八叔、隆科多逼宮的嘗試

九龍奪嫡中諸位阿哥競爭非常慘烈,但是也僅僅是為了太子的位子;至少沒有上升到肉體消滅這種毀人慾滅人倫的地步,但是弘時的狠辣與匈奴單于冒頓有一拼:打算殺掉兄弟弘曆,趕父皇雍正下臺。冒頓的行為尚可以依據強者為尊的少數民族傳統,況且是尚且沒有完全進入奴隸社會的落後時代;而被儒家文化浸染數千年的清朝是不允許弘時這種極端行為,也就是說可以競爭太子位必須保持底線不被突破。弘時不但派出殺手直接下江南刺殺弟弟弘曆,而且陰謀聯合八叔、隆科多等人發動政變推翻父皇的統治。以整頓旗務為名,聯合多方力量圖謀推翻雍正。老八串聯關外王爺接管豐臺大營兵權,以弘時為名串聯九門提督隆科多控制內城。在這個過程中,弘時還陰險的利用的弟弟弘晝為自己背鍋。八王逼宮失敗後弘時果決的處理首尾,打算暗中處理掉隆科多終於被雍正發覺。

弘時的所作所為終被十三爺發覺,並在臨終前提醒四哥注意繼承人問題;尤其堤防弘時,所以老十三即使活著即使會求情也不會太堅決,所以終身圈禁是最大的可能

其實作為一位帝王掌控的資源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所以弘時從科考舞弊案開始計較奸詐就暴露在雍正面前。作為做得越多暴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使沒有直接的證據雍正也在關注著弘時。老十三是真心為四個好,尤其是經歷了九龍奪嫡的他冒著風險隱含在臨終前提到了雍正繼承人的問題。老十三憑藉自己多年豐富的經歷,敏銳地察覺到了弘時的異常。所以才有「在他身上有八哥的影子」的提醒,其實雍正何嘗不知啊。通過夜審隆科多確定了弘時的直接罪證,結果弘時被悲慘的鴆殺。其實重情重義的老十三最看不上這種毀人慾滅人倫的行為,老八假仁假義都讓他痛心疾首更何況是對待陰謀弒弟篡權的弘時。所以即便是老十三活著也夠嗆能替犯下大錯的弘時求情,退一萬步說即便是求情也不會太堅決;而冷酷的雍正估計最大的可能還是鴆殺弘時,即便是留情最少也是終生圈禁。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有人說十三爺胤祥活著一定會勸阻雍正不要殺弘時,實際上不可能
    十三爺胤祥是雍正皇帝的鐵桿兄弟。鐵桿到什麼程度呢?人事權,軍權十三爺胤祥都有。極得雍正的信任,而他對雍正又是忠心耿耿。他們既是兄弟,又是君臣,成就了一段明君賢臣的佳話。返回問題:說如果十三爺活著,那雍正會不會殺掉弘時呢?
  • 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什麼能接管兵權?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後半部分,八爺黨想串通幾個旗主王爺,以恢復「八王議政」為藉口,向雍正逼宮,目的是架空雍正,再推弘時作為傀儡皇帝,達到他們謀權篡位的目的。張廷玉使雍正在言論上佔據了上風,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僅僅有言論勝利是不行的,根本上還要掌握兵權。所以即使這樣,九阿哥還是敢不冷不熱地說風涼話。但這個時候,局勢突然有了反轉,那就是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十三爺來了!
  • 雍正王朝:雍正帝的兒子「弘時、弘曆、弘晝」,弘曆的能力最強?
    【雍正帝的兒子弘時】弘時是雍正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出生於康熙四十三年,其母親為雍正皇帝的齊妃李氏。雍正四年初被命過繼為八阿哥允禩之子,事實上的弘時並沒有被雍正帝處死,但確實受到極為嚴厲的懲治。據載他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能接管兵權?答案終於被說出
    隆科多一再強調,他保的是「弘時」,這就說明三個問題:一、此時的隆科多已經感覺到雍正帝對他的態度產生變化,「佟半朝」的日子已時日不多(有清史稿)記載的明明白白,自己劣跡斑斑。二、隆科多知道皇子「弘時」是幕後推手,還是保證雍正帝的血統,這樣就師出有名,「弘時」上臺能保證他隆科多一族的榮華富貴,隆科多了解廉親王胤禩,笑面虎一個。三、以隆科多現在的身份;理藩院大臣(肥差),九門提督兼領步軍統領五營,兩萬多兵馬在手,加上雍正帝兒子「弘時」的名號,可以幹一票,不幹是死,幹有可能活!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其實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幾點:雍正一生最寵愛的臣弟,淺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三爺雍正上臺後,除了他一人是皇帝,皇權至上,十三爺胤祥算是第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核心的權力—兵權,自然是十三爺掌握。
  • 鄔先生是四爺謀士,他半隱之時雍正遲遲未來送行,十三爺只知其一
    當時菜已經上齊,師者為大,鄔先生一直遲遲未來,十三爺耐不住性子直接來到書堂,此時弘時和弘曆都在背書,十三爺自以為王子的身份必然討個情面,結果熱臉貼冷屁股,只得灰心喪氣的回去。這便是書生的脾氣,也是老師該有的尊重,更是一個謀士的份量。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5期)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雍正王朝中弘時的滅亡,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貪婪害了自己,同樣都是師從鄔思道,可惜弘時的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關鍵時刻非要撒尿,結果沒有聽明白鄔思道說的萬事講究一個「理」字!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胤祥為何在軍中有很高的影響力?
    看電視劇《雍正王朝》,我們會發現十三爺胤祥有兩次力挽狂瀾的表現:第一次康熙爺駕崩,雍正剛上臺,十三爺火線復出奪得豐臺大營的兵權,帶兵進宮護駕,一看十三爺帶兵進宮,「八爺黨」人立馬變得老老實實!第二次八旗王爺逼宮,有是十三爺帶病恢復豐臺大營的兵權,又帶兵進宮化解雍正的危機。
  • 「朝代說」:雍正為給弘曆鋪路不惜賜死弘時,那弘晝如何自保的?
    而弘晝很明顯沒有弘時怎麼喪心病狂,加之雍正並非是那種狠心之人,殺弘時更多是因為弘時咎由自取,所以這是弘晝自保成功的基礎所在。而事實證明弘晝差點真的漁翁得利,因為後來弘時喪心病狂的去刺殺弘曆。如果弘時真的刺殺成功,那麼雍正盛怒之下肯定賜死弘時,那麼就剩下弘晝一個兒子,弘晝肯定是漁翁得利了。當然不論換那個角度來看,弘晝在八王議政以後看明白了這場殘酷鬥爭,知道自己玩不起,所以馬上開始自汙以圖自保。
  • 雍正「套路」十三弟,老十三一眼看穿:自己只是一枚棋子
    《雍正王朝》有這麼一個情節:康熙駕崩前夕,老八加緊奪權,雍正干著急沒辦法。鄔先生說:「只有十三爺能擎天保駕!」可是老十三在宗人府圈禁。為了上位,雍正只好硬著頭皮,不,應該是厚著臉皮來找十三弟。為什麼說是厚著臉皮?有個細節,頗耐人尋味。雍正進門後,十三爺的神情很古怪,先是詫異,接著是慌亂,然後是局促不安。
  • 雍正王朝:弘時為何要自取滅亡?其實當初在熱河鄔思道就已搖頭!
    可是他的三個弘時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不信命的他非要跟弘曆爭,結果命喪黃泉……在雍正帝剛剛即位之後,就組織了一次科舉考試,可是這次考場洩題的主謀就是弘時,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雍正王朝解密》102: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弘時要洩露考題?弘時:先生,先生,我要撒尿!
  • 雍正王朝明知老十三是雍正最大的幫手老八為何不儘早除掉他呢?
    可老九他們知道了以後不但沒有絲毫悲痛之情,反而幸災樂禍:  「哎,你還不知道吧,過不了多久啊,老十三隻怕連路都不會走了,怎麼能帶兵去打仗呢?」    還有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老大竟然向康熙進言殺了太子。  「斬草除根,永除後患。」
  • 十三爺幫助雍正登上帝位,為何最後卻消失在歷史中,不見記載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要人物,就是康熙的一位兒子,剛好是他的第十三位兒子,人們稱作為十三爺。這位兒子,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愛,但是為何,在歷史的記載當中,卻漸漸不見他的名字了呢。首先,康熙皇帝有非常多的子女。但是,在皇宮當中,即使兄妹眾多,又怎麼可能有真正的信任關係呢。如果,由於十三爺的親生母親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雍正皇帝的母親撫養長大的。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沒有雍正在位十三年來的勵精圖治,哪來的什麼「康乾盛世」,乾隆哪能舒舒服服的六次下江南遊山玩水。其實,老八胤禩坐上那個位置也不會差到哪去,可能比不上雍正,但至少比乾隆強的多,都說老八學到了康熙的形而沒學到他的神,與其這樣說老八,還不如說乾隆學到了形而沒學到神。
  •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雍正王朝》裡康熙二廢太子後,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十年,究竟是為了懲罰他,還是為了保護他,還是有什麼別的用意?囚禁老十三是在二廢太子的時候,除了太子被廢十三爺胤祥幾乎成為所有事件的背鍋俠。十三爺被囚禁的理由是殺死鄭春華,屠滅江夏鎮。要說這兩件事第一個鄭春華沒死,反而被十三爺保護起來。第二件事是年羹堯自作主張,為了拿點利息收刮錢財,殺人滅口。十三爺被宗人府帶走前欲言又止,最後卻什麼也沒說自己走了。估計他是怕說多了,連累了自己的四哥,十三小迷弟就這樣被帶走了。
  • 《雍正王朝》雍正死亡時一口血滴在奏摺上,這是在暗示著什麼?
    如果說一廢太子與八爺黨息息相關,那麼二廢太子就是老四胤禛一手而為了。這種針對太子的鬥爭就像利忍一樣,直插自己的兄弟,雖然看不見血,但是卻要人命啊。 康熙駕崩時,當老八胤禩買通了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之後,預備在京城發動內亂,其目的就是爭奪皇位。可以想像,要是老四胤禛不是憑著金牌令箭放出十三爺,重新奪回豐臺大營的兵權,一場為爭奪帝位的流血鬥爭在所難免。
  • 《雍正王朝》弘晝的奪嫡之道:一臉人畜無害的挑起弘時與弘曆之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雍正的第五子弘晝被很多人認為是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更是被雍正誇獎為是最像他的兒子,這位皇子最後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比之被賜死的三哥弘時,可謂是幸運至極,全身而退了。其實是弘晝故意放水,就想將這個局勢攪亂,但弘時他們奪取了兵權,弘晝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們真的成功,那樣一來,自己還不是沒有機會嗎。但過早破壞他們的陰謀,弘時直接被出局,誰與弘曆去鬥呢?所以弘晝掐好點,在次日朝會途中,假裝猶豫的將京城外二營的兵權被旗主王爺暫時性架空的事情告訴了老十三,老十三聽到以後急匆匆出城奪回兵權,為之後力挽狂瀾埋下伏筆。
  • 雍正登基第二天,十三爺從閒散宗室一躍為親王,康熙這棋布的完美
    ,而那個看著文弱書生般的三阿哥允祉實則是弓馬嫻熟,入萬軍中也是個可殺的三進三出的好漢子。一、雍正繼位,雪藏多年的十三爺終於出山,他的外公不是蒙古大汗咱們言歸正傳吧,雍正在繼承大統的第二天就宣布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將十三爺允祥從閒散宗室直接提拔為和碩親王,這提升的級別跨度之大,在清朝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