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爺幫助雍正登上帝位,為何最後卻消失在歷史中,不見記載

2020-12-18 歷史昨日說

現在在電視當中,我們依舊能看到許許多多的清宮戲。不過,這大多數都是描寫後宮中的場景,是女子之間的爭權奪愛。但是,在歷史當中,那些皇子之間的權勢之爭也完全不輸這些女子啊。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亦有過一番盛世光景,也就是在康雍乾三位皇帝在位的時候。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要人物,就是康熙的一位兒子,剛好是他的第十三位兒子,人們稱作為十三爺。這位兒子,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愛,但是為何,在歷史的記載當中,卻漸漸不見他的名字了呢。

首先,康熙皇帝有非常多的子女。但是,在皇宮當中,即使兄妹眾多,又怎麼可能有真正的信任關係呢。如果,由於十三爺的親生母親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雍正皇帝的母親撫養長大的。也就是說,在和所有兄弟的關係當中,他和四爺的關係最好。

不僅如此,他們兩個自小就形影不離。等到雍正向他表明自己的野心的時候,他也誠心全力的為雍正爭權奪位。甚至,在經歷過那件事情之後,在等到雍正登基之後,他也依舊未雍正完完全全的奉獻自己。可以說,雍正能夠延續康熙之前的盛世,絕對少不了十三爺背後的努力。

那麼,那件事情到底又是怎樣的一件事呢。其實,在歷史當中也有記載。在康熙登基第四十九年的時候,在皇宮當中爆發了一場非常震驚的事情,牽扯到了許許多多的皇子,甚至還有當時的太子。皇帝自然對這件事情非常的生氣,廢除了太子,還將所有參與這件事情的皇子軟禁起來。在這當中,就有十三爺。

其實,康熙皇帝和十三爺的關係非常的好。如果說誰能夠讓康熙展現父愛,那麼一定就是十三爺了。可以說,康熙的每次外出都會帶上他,當時不過年僅十幾歲的十三爺,這已經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那件事情,他失去了皇帝的寵愛。即使是在事情過去了很久之後,康熙和其他的皇子關係也漸漸緩和起來。但是唯有他,表現的依舊十分冷漠。於是,在這十幾年當中,十三爺就好像沒有出現過一樣,在歷史的記載當中漸漸地湮滅了。

直到後來,十三爺深染重病,康熙皇帝才忍不住派遣御醫為他診治。只是,卻再也不肯見面。因此,十三爺知道康熙皇帝去世之後,再也沒有謀得過一官半職。到了後來雍正即位,他才漸漸地被重用起來。

只是由於身體虛弱,他經常臥倒在床。但即使是這樣,他還依舊盡心盡力的為雍正處理事物。雍正對這位弟弟也是非常好的,在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悲痛至極。所以說,他們兩位也算是在整個皇宮當中,兄弟情深的兩個了。一個全心全意地保護自己的弟弟,另一個無私的為哥哥付出。也因此,大清的盛世才能得以延續下去吧。

本文由歷史昨日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其實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幾點:雍正一生最寵愛的臣弟,淺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三爺雍正上臺後,除了他一人是皇帝,皇權至上,十三爺胤祥算是第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核心的權力—兵權,自然是十三爺掌握。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胤祥為何在軍中有很高的影響力?
    看電視劇《雍正王朝》,我們會發現十三爺胤祥有兩次力挽狂瀾的表現:第一次康熙爺駕崩,雍正剛上臺,十三爺火線復出奪得豐臺大營的兵權,帶兵進宮護駕,一看十三爺帶兵進宮,「八爺黨」人立馬變得老老實實!第二次八旗王爺逼宮,有是十三爺帶病恢復豐臺大營的兵權,又帶兵進宮化解雍正的危機。
  • 鄔先生是四爺謀士,他半隱之時雍正遲遲未來送行,十三爺只知其一
    鄔先生一直被作為謀士看待,也算是雍正的功臣,雖然沒有職務。後來雍正登上皇位,當天晚上雍正便回家探望鄔先生,當時十七阿哥來求見,雍正本是沒有推辭,但是被鄔先生制止了,他告訴五哥傳話,天子深夜回家不得召見一律不可自來,如果是國家之事直接奏請相關部門,如果是私事天子沒有私事。雍正當時聽到後愣了愣,他不知鄔先生為何如此,但還是接受了。
  • 《雍正王朝》為何看似不起眼的十三爺一到,形勢就發生了變化?
    《雍正王朝》為何看似不起眼的十三爺一到,形勢就發生了變化?文/愛上閱讀喔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皇帝,有勵精圖治的明君,也有昏庸無能的昏君。各種歷史劇中也必不可少的出現皇帝這一角色,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加以修飾過的皇帝。萬事都有例外,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應該是中國歷史上還原的最為真實的一位了。儘管,在古代皇帝是權威的象徵,也被眾人推崇為「真龍天子」,但無論是九五之尊還是平民百姓,作為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七情六慾,這些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豐富,同時也會影響個人決策的實行,那麼對於皇帝來說便更是如此。
  • 雍正登基第二天,十三爺從閒散宗室一躍為親王,康熙這棋布的完美
    一、雍正繼位,雪藏多年的十三爺終於出山,他的外公不是蒙古大汗咱們言歸正傳吧,雍正在繼承大統的第二天就宣布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將十三爺允祥從閒散宗室直接提拔為和碩親王,這提升的級別跨度之大,在清朝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 《雍正王朝》中老十三被圈禁十年,為何一出來仍然能調動兵權?
    導讀:既然是說《雍正王朝》的劇情分析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在討論歷史真實情況了。否則就無法說通了,因為雍正繼位初年還沒有什麼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呢。所以我們來說說唄圈禁10年的十三阿哥胤祥為何還能順利的接掌兵權的?
  • 十三爺精通軍事具備治國的才能,為何康熙不用,讀懂這7字知原因
    十三爺一直是後人喜愛的皇子,也許他的名字允祥不為眾人所知,但是提到老十三,你的眼前立馬閃現俠肝義膽,精通軍事,治國能手的幻影。他本是康熙最愛的皇子,南巡和出徵只要有他在,康熙便會安心,但是事與願違他被打壓、圈禁、最後至死也未看到康熙最後一面,這是為何?康熙忘了這位苦命的十三郎嗎?
  •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時,到底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時,到底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一)背景在《雍正王朝》第21集開頭,就是十三爺騎馬來給鄔先生送行的劇情,他還帶了當初鄔思道給他送來的一壇酒,他沒喝完,只剩下半壇,以此餞行。原因有以下兩點:鄔思道這樣一說,讓十三爺大吃一驚,因為他不相信雍正會對他幹出「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雍正王朝》裡康熙二廢太子後,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十年,究竟是為了懲罰他,還是為了保護他,還是有什麼別的用意?囚禁老十三是在二廢太子的時候,除了太子被廢十三爺胤祥幾乎成為所有事件的背鍋俠。十三爺被囚禁的理由是殺死鄭春華,屠滅江夏鎮。要說這兩件事第一個鄭春華沒死,反而被十三爺保護起來。第二件事是年羹堯自作主張,為了拿點利息收刮錢財,殺人滅口。十三爺被宗人府帶走前欲言又止,最後卻什麼也沒說自己走了。估計他是怕說多了,連累了自己的四哥,十三小迷弟就這樣被帶走了。
  • 雍正讓老十四平亂,為何老十四寧願平淡安穩,也不去幫助雍正?
    雍正讓老十四平亂,為何老十四寧願平淡安穩,也不去幫助雍正?大家好,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我的百家號,我是「鳳舞歷史」的小編,許多人仍然對清朝的歷史了解很多。說到清朝皇帝,雍正是最重要的一位。不管九子奪嫡如何,雍正最終還是登上了皇位。
  • 為何說十三爺才是真正被累死的?他負責什麼工作,比雍正還忙?
    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也就是雍正皇帝的十三弟。在雍正在位的時候,他被封為了和碩怡親王,輔佐朝政。在允祥輔佐雍正皇帝的時候,他需要做很多的事情。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首先是負責會考府。所謂的會考府是一個官署名,它是指清朝專門設立辦理錢糧核銷的機構。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 有人說十三爺胤祥活著一定會勸阻雍正不要殺弘時,實際上不可能
    這一個個手握實權,開牙建府,起居八座的諸侯,土皇帝,都是十三爺力薦的結果。這些人在整個雍正年間,甚至到了後期的乾隆初期,都是國家官僚系統中的中堅力量。人事權,軍權十三爺胤祥都有。極得雍正的信任,而他對雍正又是忠心耿耿。他們既是兄弟,又是君臣,成就了一段明君賢臣的佳話。返回問題:說如果十三爺活著,那雍正會不會殺掉弘時呢?
  • 雍正能夠登上皇位,真的如《雍正王朝》中一樣,是靠豐臺大營麼?
    第一次是在康熙去世的當晚,十三阿哥胤祥從宗人府被赦出後,殺掉了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進而率兵進宮勤王,扶保雍正順利登基;第二次是在「八爺黨逼宮」期間,又是十三阿哥胤祥拖著病體,重新奪回了已經被關外四位「鐵帽子王」控制的豐臺大營,再次幫助雍正渡過了危局,從而使得「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徹底破產。
  • 雍正一生褒貶不一,對兄弟更是無情,可為何對十三爺屢破規矩?
    可問題是位子只有一個,最後的勝利者也就只有一個。所以為了得到這個位子,各種傾軋和陷害不計其數。在九龍奪嫡的時候,朝中一共有三股勢力暗中角力。其中太子胤礽是一股,八阿哥胤禩是一股,四阿哥胤禎又是一股勢力。 這三股勢力對比的話,肯定是太子黨的勢力最大了,畢竟人家是太子,名正言順嘛。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能接管兵權?答案終於被說出
    本文經頭條號作者:日堯居k古史授權,獨家轉載(文/日堯居k古史)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行發不中!隆科多一再強調,他保的是「弘時」,這就說明三個問題:一、此時的隆科多已經感覺到雍正帝對他的態度產生變化,「佟半朝」的日子已時日不多(有清史稿)記載的明明白白,自己劣跡斑斑。
  • 如果十三爺長壽並向雍正求情,弘時還會不會被殺?
    導讀:如果與正史比對的話顯然不成立,所以還是按照影視劇《雍正王朝》的情節來做響應的推理。正是十三爺臨終前和四哥的談話中提醒雍正,弘時身上有老八的影子。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是暗指要雍正堤防弘時。所以即便十三爺活著也許會求情保弘時一命(最低也是圈禁終生),但是絕對不會改變出發弘時的初衷。而雍正本身就刻薄寡恩且深受九龍奪嫡的危害,所以最終下狠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況且弘時不但要謀害弟弟篡奪太子之位,而且還聯合老八搞八王議政陰謀推翻雍正;皇權面前無父子,雍正面對這樣的情況必然會鴆殺弘時。雍正子嗣相對單薄,弘時作為長子在老八的薰陶下自然萌生了奪嫡的心思。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他沒做到父親對他說的話,兄弟們總給他搗亂,阻撓他實心新政,再加上十三爺的死,他也怪罪於老八一夥身上了,他只能選擇關起這些搗亂份子來,想來也是心痛的。其實歷史上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和老八、老九的關係都不錯,只是後來,為了爭奪那個寶座,各自派系不同,導致了他們生疏起來,進而反目成仇。詳細情形,容我道來。
  • 雍正為什麼與十三爺有過命交情,和同母的十四反而關係不好?
    雍正雖表面上與世無爭,但是對於皇位也是十分渴望的,因此他和十三阿哥結為了革命的戰友。但是雍正還有一個同母兄弟十四阿哥,這個老十四不但沒有幫助老哥爭奪皇位,反而是加入了老八的陣營,後來還處處和他親哥作對,這又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