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宰相寫下的宋詞,不愧是文壇宗主,每一個字都篆刻著時代烙印

2020-12-25 騰訊網

宋朝(960年—1279年),距今已有千年,宋朝繁華開放,「八荒爭湊,萬國鹹通」。文明程度,遠勝他國。宋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被歐美學者稱為「東方的文藝復興」。

宋朝是文人地位最高的朝代,「刑不上大夫」是全天下的共識!在那個朝代「文而優則仕」,高官往往首先是文壇大家甚至是文壇宗主。宰相是有宋一朝的文臣之最,因為他們既是文壇聖手又是政壇砥柱,他們留下的宋詞也成了最好的時代見證。

今天介紹5位宰相寫下的宋詞,一起品味宋朝不同階段的時代烙印:有絢爛、有溫情、有悲涼、有雄壯……

《踏莎行·春暮》

北宋.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餘香嫋。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寇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曾在北宋真宗朝任宰相。「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正是他的運籌帷幄,才最終達成了基本維護了朝廷顏面的「澶淵之盟」。

寇準在北宋之處,歷經邊州動亂,在政壇幾度沉浮,有浩然正氣,也有欲展抱負的期盼。

這首《踏莎行·春暮》寫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貶謫青州知府之際,表達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對政壇、對君上難以割捨的情懷和自己被貶的失落之情。全篇所寫閨中女子在暮春時節,既有全方位的場景描寫,又有細緻入微的景物刻畫。明面上是一幅清雅脫俗的仕女相思圖,骨子裡是一顆期待展露抱負的拳拳臣子心。

《破陣子 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晏殊在北宋仁宗朝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相當於宰相)。晏殊十四歲得中進士,他的一生都比較順遂,被稱為「太平宰相」。

晏殊生活的仁宗一朝是有宋一朝的黃金時代,安穩而且富庶,有一大批的名動千古的文人漸漸登上歷史舞臺,那是一個催生繁華的好時代!

這首《破陣子 春景》正是晏殊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詞通過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日長飛絮輕」說明那是一個安逸的時代,或許它潛伏了太多的危險,卻是當時人們享受的幸福時代。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北宋.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王安石在宋神宗年間兩度擔任宰相,主持推動變法。因為變法,他與同為文壇宗主的司馬光間隙鐵深,留下了"拗相公"的別稱。因為變法,他與同樣文採斐然的蘇軾相知卻不能相扶,好在有老去後的「一笑泯恩仇」。

王安石生活的年代是北宋尋求變革的時代,不變革只能走向衰亡,就算沒有王安石也會有另一個李安石、劉安石……

這首《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寫於他的宰相人上,全詞以伊呂的人生遭遇自比,表達了對獲得宋神宗知遇要宏圖大展的豪邁之情。或許今天的我們更記得的是作為「唐宋八大家」、文壇大家的王安石,而他自己最得意的是名副其實獲諡「王文公」的當世功業。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南宋.範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範成大在宋孝宗年間曾任中書舍人(相當於副宰相),卒後加贈少師、崇國公,諡號文穆,後世遂稱其為「範文穆」。

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作為南宋中興階段的名臣,範成大有著比一般文人更多的責任和擔當,有著比一般武將更多的智慧與謀略!

這首《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描寫的是江南農村明淨、清新的景色,在春暖花開時節農事逐漸開展,有著生活的無限韻味。範成大心裡對田園平靜生活的深切嚮往,凸顯的正是他身處的那個時代無限壓抑逼仄的真實感受!

《水調歌頭·生日重重見》

宋代·江萬裡

生日重重見,餘閏有新春。

為吾母壽,富貴外物總休論。

且說家懷舊話,教學也曾菽水,親意盡欣欣。

只此是真樂,樂豈在邦君。

吾二老,常說與,要簾勤。

廬陵幾千萬戶,休戚屬兒身。

三瑞堂中綠醑,釀就滿城和氣,端又屬人倫。

吾亦老吾老,誰不敬其親。

江萬裡是宋代的傑出人物,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在度宗朝,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與弟江萬載、江萬頃因為先後科舉高中,且又都登仕宋庭高官,最後又先後殉國,被時人和後世雅稱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

江萬裡生活在南宋末年,宋王朝的最後一抹斜陽,正是被一批江萬裡、文天祥、陸秀夫這樣民族英雄的鮮血所染紅的。

這首《水調歌頭》雖然是為母親賀壽所做,表達的確實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一個孝子的品格,也是一個國家的福祉。最後身投止水的江萬裡,一生堪稱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風範之楷模。

寫在結尾:

從趙匡胤陳橋兵變到陸秀夫負帝投海,從範仲淹的「將軍白髮徵夫淚」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朝走過了它的時代年輪,而一代代文人特別是兼著宰相職務的文壇宗主們,用他們的筆觸記下了所處時代的深深烙印。

就像最近大家都在傳的作家方方寫的一句話:「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身上一座山」,每個人只能投身時代的洪流別無選擇!

身兼宰相職務的文壇宗主們既是時代的推動者,也是時代的記錄者,他們無悔因為真切的經歷過就是最好的自己和歷史!

我是@宋詞裡的物語,最大的願望做東坡門下一童子,期待與你一起「竹杖芒鞋輕勝馬」!

相關焦點

  • 文壇宗主歐陽修
    文壇宗主領風騷 歐陽修作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傑出領袖,領導了詩文革新運動,在文壇上獨領風騷,開創了一代文風,為宋代文壇帶來了一股欣欣向榮的風氣,奠定了其文壇巨擘的地位。 1.在文學主張上提出「文道並重」。北宋詩文革新是繼唐代古文運動後而掀起的一場文學改革運動。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大文豪蘇軾,年少成名,才華橫溢,一出道便以一篇應試策論,徵服了文壇領袖歐陽修,令其感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 都做過宰相,都是文學名家,這2位寫下的同名詞,千年來難分高下
    而在歲月的發展過程中,總能夠出現一些比較相似的人物,比如歐陽修和晏殊便是如此,此二人都做過宰相,也都是文學名家,並且還曾經寫過同名詞。歐陽修為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 北宋宰相著名宋詞,6個字看似平淡,卻有杜甫「星垂平野闊」氣勢
    北宋實在是一個文學高度發達的時代,很多人在朝堂上官職很高,同時在文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造詣。比如範仲淹,比如王安石,比如晏殊,他們在朝堂都升到了宰相的位置,而且他們在文學上的造詣,也讓後世為之傾慕。尤其是被後人尊稱為范文正公的範仲淹。
  • 唐代宰相文人的一篇神作,共6句每句多一個字,看看合起來像什麼
    在文壇有一種異體詩,叫作《一七令》,由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構成。歷史上能寫這種詩的人不多,畢竟難度頗大。當年白居易和元稹都曾寫過,十分驚豔。除二人外,唐代還有一個擅用此詞格的才子,他就是唐代宰相文人令狐楚。
  • 宋詞六首巔峰之作,每一首都是大情懷
    宋詞一直都是被文人墨客所稱道的,它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最光輝奪目的明珠。宋詞以奼紫嫣紅的神韻和唐詩爭豔,宋詞和唐詩一直都代表古代的文學之盛。今天小編就分享六首最經典的宋詞,每一首都是巔峰之作。很喜歡蘇軾的詞作,特別是這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不愧是豪放詞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這首宋詞主要通過對月夜江上壯麗美景的描繪,以及通過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氣度才情的追念,來進一步曲折的表現了自己老大未成、功業未就的一種憂憤之情,同時也可以看出詞人曠達的心胸。這首宋詞的意境非常寬廣,大氣磅礴,抒情和寫景相互融合在一起,不愧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中國科舉史上最厲害的一場考試:出了8位文壇大家和9位當朝宰相
    這一年,看似普普通通的年份,一場考試卻誕生8位文壇大家和9位當朝宰相。這一年,範仲淹已逝世5年整,自他之後「文正」兩個字成了千年來文官死後的最高榮譽。這一年,四川眉山父子三人同時赴京參加考試。這一年,周敦頤的兩位弟子也來到了京城汴梁。這一年,王安石還在某個地方做一個小小的官吏。
  • 開創了一個篆刻流派,生前卻靠寫字刻印謀生-碑學書家鄧石如
    今天我們講到的這位鄧石如便是清代碑派書法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他也是篆刻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開創了獨特的"鄧派"篆刻。你別看鄧石如後來名氣很大,影響了一大批後世的篆刻家,但其實他生前的大部分時間社會地位都是很低下的。鄧石如出身於寒門,因家境貧困只在九歲那年讀過一年書,停學後依靠採樵、賣餅餌餬口。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東坡是一個敢于堅持自己的主張、富有赤心為民精神、且頗具才幹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雖屢遭貶謫,仕途坎坷,但無論被貶謫到哪個地方,他都能去調整自己的內心,好好去面對眼前的一切。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他是宋朝最後一位詞人,歸隱山中,寫下宋詞的輓歌
    宋朝是個一言難盡的時代,明明經濟繁榮富庶,軍事上卻一塌糊塗。靠著幾個將領的靈光一現,更是靠著不斷地割地賠款,總算是苦苦支撐著半壁江山。封建農業再發達,總是一地雞毛,倉稟豐實,終為腹中餐。但是,宋朝最得意的文體——宋詞,卻是永恆不滅的文化遺產,震鑠古今,閃耀千年。
  •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立刻被殺,把字拆開,大家才明白原因!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期的文章做客今天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人的故事,他因為兩個字而被一代女皇武則天給殺掉了。她是我們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可以說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女人,而且性格非常的乖張,甚至有一些兇狠。武則天她原來是一位荊州都督的女兒,十四歲的時候入宮,陰差陽錯之下,她被李世民寵幸了。從那之後,她被升成了才人。但是在唐太宗時期,她根本沒有什麼地位,因為唐太宗只是寵幸了她一次。並沒有後續的發展。
  • 北宋晏殊最有名氣的一首宋詞,14字詞句乃是警句,還蘊含倆成語
    不得不說這些古典詩詞的創作者,其實就是所處時代的精英。他們多數人都通過了科舉位居高官,這樣才能真正能夠寫出那些家國天下的詩詞來。比如唐朝的張九齡,王維等人職位都不低;而到了宋朝,範仲淹、宋祁、晏殊等人都是宋詞大家,甚至還做過宰相。
  • 歐陽修:宋詞第一句7個字有3個字是重複的,但是每一字都有內涵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宋詞作品也備受後世的誇讚。他的此作品大多是婉約詞,而且所表達的內容也比較狹窄。大多數都是風景畫描繪,還有一些作品表達的是相思之苦。歐陽修可以算得上是宋朝前期非常著名的文學家。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成名句
    其中,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
  • 原來「宋詞」在宋朝的地位是這樣,難怪柳永被人瞧不起!
    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但這些文體在當時的地位是怎樣呢?很多朋友可能會想:「既然是一代文學」自然是人人都寫,大受追捧吧?」其實不然,要說宋詞在宋朝的地位還真說不上有多高,下面就隨著筆者了解一下宋詞在當時的真實地位吧:王國維《宋元戲曲史》:「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託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於錄;後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唐詩宋詞元曲這個說法,大約來自於王國維。但王國維隨後便點出了「元曲」因為「為時既近,託體稍卑」所以地位不高,然則非但元曲如此,詞體的地位在宋時也不高。
  • 17歲的王維寫下平生得意之作,張九齡讀了連連稱讚,震驚了文壇
    唐朝從來就不缺乏天才,從初唐一直到晚唐,那都有很多天才詩人,他們還在少年時代就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和千古名篇,例如初唐時期的王勃;盛唐時期的王維;中唐時期的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天才,他們在少年時代就已經成名成家,寫下了平生得意之作。
  • 「泡妞」+「多情」+範仲淹=宋詞黃金時代
    仁宗頗好其詞,每對宴,必使侍從歌之再三。」當初,狄青從一個普通士兵一步步做起,無論是在對抗西夏,還是平定兩廣地區儂智高之亂,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在北宋崇文抑武的時代氛圍中,狄青始終受到文官集團的集體排擠打擊,甚至連歐陽修都曾經當面對宋仁宗說,狄青以武將身份掌管軍國要職,恐怕不是國家之利。歐陽修的言下之意是,宋太祖趙匡胤,也是武將出身的。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
  • 古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文學時代,而現代有什麼呢?
    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是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者,標誌著漢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唐詩宋詞元曲唐詩有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唐詩主要是五、七言詩,詞則要按詞牌填詞,句型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曲和詞類似,要按曲牌填寫。所以唐人作詩可以叫寫詩,宋人作詞和元人作曲則叫填詞、填曲。
  •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醒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只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後人在評價蘇軾成就的時候說,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曠達瀟灑,無往而不可。蘇軾以其過人的才華,不僅徵服了朝中眾位大臣,甚至連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大宋三朝皇帝都成了他的粉絲。蘇軾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他與妻子王弗的感情令人動容。他曾為妻子做過一首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