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成名句

2021-01-18 歷史國學智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凝結出不少祖宗的智慧結晶。其中,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

所以,古詩詞與對聯之間是有聯繫的,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一首詩作,這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晏殊,大家應該對晏殊也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早期詞壇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人稱"宰相詩人"。

晏殊在文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據說寫了1萬多首詞,可惜流傳下來的也就100多首,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詞應該是《浣溪沙》,其中兩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宋代金曲之一,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入選《宋詞三百首》。特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被後世視為千古名作。一問世就受到各種追捧,後世不少文人紛紛模仿,卻終究無人超越此作,可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典。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詩不是完全出自晏殊之口。

晏殊先是想出了上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下一句卻一直對不出,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年還是想不到滿意的。

1天, 晏殊邀請小官員王琪一起遊園。雖然王琪只是個芝麻小官,在面對晏殊這個大宰相時卻能不卑不亢,應答如流,晏殊心中對他頗為賞識,於是便將這個上聯,讓王琪對下聯。

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還有"花"這個字,在下聯中也要找一個與之相配的字,比如"鳥"、"月"之類的,總之,對聯講究的是每一個字詞的意思和詞性及形式都對仗工整。

沒想到王琪也是個厲害人物,他想了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聽完,大呼其妙,當即才思泉湧,填完了這首《浣溪沙》,從此成千古名作,如今還被編入初中生必背詩詞。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對?

古代文人向來喜歡對對子,一副好的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嚴絲合縫,字數也要對等,不能有漏字或者多字的情況出現。這裡最難的就是平仄調還有意境。對聯在古時候,是考驗和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對聯,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內涵,才思是否敏捷等等。

雖然說有些對聯或者是俗語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背後也暗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

千百年來,從王侯將相到文人墨客,都和對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中華對聯精粹》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傳統的對聯,是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喜歡古典文學,但又對,對聯文化一知半解的買這本就足夠了。

點擊下方商品卡可以享受店鋪團購優惠69元,既滿足了物美價廉,又補充了知識。對於很多想要提升文化底蘊的朋友來說,是個好機會。

相關焦點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凝結出不少祖宗的智慧結晶。其中,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如若杜甫猶在,由他出上聯,我們來猜,其實有些人就有很大機率能對出下聯。圖片:杜甫漫畫言歸正傳,晏殊有一天邀請他的朋友王琪去府上品茶,然後出了一句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讓王琪對下聯,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
  •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對出下聯,從此平步青雲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詞入選中學課本,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尤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幾乎人人都聽過。傳聞晏殊在填《浣溪沙》這首詞時,寫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便卡住了,想了很久都對不出下句,無奈只能擱筆。一年後,晏殊奉命到杭州辦差,路過揚州大明寺,聽聞許多文人雅士曾在寺內牆上留下詩篇,便前去遊覽一番。他讓隨從為他朗誦牆上的詩作,自己則閉目緩行。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很簡單,說的就是:花兒落去了無可奈何,燕子歸來了似曾相識。仔細琢磨、梳理這兩句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對人生與時光的感嘆和哲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其實不是晏殊所寫,且暗含字謎!
    後來擔任兵部尚書,是官居一品的大學士,為人耿直,舉賢任能,朝野人士皆譽之為「賢宰相」。話說有一個暮春時節,晏殊攜隨從到西湖遊玩。微風拂面,飄零的花瓣在水面上打著旋,而後順流而去。他情不自禁,脫口而出:「無可奈何花落去」,可接下來,冥思苦想半天,也沒法續出下一句。就這樣,一擱置大半年,這詩句也就成了孤句。
  • 宰相晏殊出了一副對聯,朋友用了一年才對出來,你能用多長時間?
    就比如說北宋大詞人晏殊吧,他曾出了個上聯,結果朋友用了一年時間才對出來。對於晏殊這個人,我們大家應該不陌生,而他的詞作很多人也都會背誦幾首。其實這個人為官還是很不錯的,範仲淹、王安石都是他的學生,還培養並舉薦了很多人才,有的都做了宰相呢。
  • 【人文素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文學品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字同叔,十四歲的時候,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一直想不到下聯,此人隨口對出千古絕對
    據《苕溪漁隱叢話》載,晏殊在去往杭州,路過維揚時在大明寺休息,在寺中散步的時候,他看到牆壁有一首水平極高的詩,便詢問作者是誰,左右的人告訴他是江都尉王琦。於是晏殊令人請來王琦一起吃飯,二人互相欣賞,引為知己好友。晏殊說自己寫了不少好句子,但總是對不出下句,比如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沒有對出。王琦聽聞,隨口說出一句:「似曾相識燕歸來。」
  • 【巴暘品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剛度過一個慵懶閒舒的下午,於小亭之內,置案備酒,欣賞著夕陽晚景,酌一杯新酒,填兩句好詞,值半醉微酣之際,獨步於小園香徑之中。此情此景,是多麼的愜意悠然,然而這時,你突然感到,這滿園的鮮花,這滿園爭奇鬥豔的鮮花,也許下一刻就要落去,化為塵,歸為土。面對大自然萬物的無情衰亡,你感嘆,感慨,感傷,卻又無可奈何。
  • 親民黨:無可奈何花落去
    用晏殊的詞,給親民黨乃至臺灣第三勢力做個詮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2000年,獨立參選的宋楚瑜以微弱差距敗給了陳水扁。為了凝聚支持者的力量,宋楚瑜於3月31日宣布成立親民黨,打開了臺灣政壇的另一片空間。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到親民黨和國民黨的深厚淵源。
  • 法國車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可羅雀欲怪誰?
    法國車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可羅雀欲怪誰?我自己是雪鐵龍C5的車主,非常喜歡,已經開了十年20萬公裡。前陣子去標緻4S店保養,你沒看錯,雪鐵龍是上標緻店裡去保養,因為園區裡的一家雪鐵龍店已經閉店了,原有的客戶都轉移到同在園區標緻這家來保養。
  • 詩詞大會選手出上聯:唐伯虎,難住不少人,康震楊雨對的下聯夠牛
    所以此次,他有備而來,專門帶來了一個經典上聯,要考一考現場的選手和臺上的導師,這個上聯就是3個字:唐伯虎上聯就這麼簡單,就是一個人名,這是典型的人名對。所謂人名對,是對聯中的一種,上聯出一個人名,下聯必須也是人名。而且兩個名字中,每一個字都必須能對得上,還要完全符合對聯的基本原則:平仄要合規。
  • 狀元出上聯,全都是寶蓋頭,有三層意思,宰相的下聯更經典
    接下來所要說的,是一位狀元和宰相對對聯的事兒。明朝後期,萬曆年間出了一位很有名的大臣,叫葉向高,做官一直做到了內閣首輔。由於明代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但內閣首輔的權力甚至比宰相還大,所以萬曆年間葉向高曾一人主持內閣機務達7年之久,所以葉向高也被人稱為「獨相」,意思就是單獨一人的宰相。話說有一年,葉向高回老家福建,在得知本地又出了一位狀元郎之後,他決定去狀元郎翁正春家看看,順便認識一下。
  • 「疼到骨裡」的走心文案: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7.Love is not a charity, so you can't give it to you.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2.You come with the slow moonlight, and the snow seems gentle. 你攜緩緩月色而來,雪也好似溫柔瀰漫。
  • 「喪度200%」的英文QQ個籤: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I try to smile, think that will become a person who does not cry. 我努力練習微笑,以為那樣就會變成不哭的人。
  • 讀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回憶總是那般的美好!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詞牌簡介浣溪沙,雙調小令,四十二字。詞韻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過對夕陽西下實景的描述,表現出了詞人對美好事物的依依不捨,同時也寫出了對美好事物的無盡嚮往之情!下闕:就算我怎麼的不情願,這滿園嬌豔的花,終究還是要凋落成泥啊,那熟的再不能熟悉的燕子也成群的飛回來了,此刻,只有我一個人獨自在這花園的小路上徘徊著。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裡,「曾」的準確意思是什麼
    後世多以爾字為之。」所以,尒的本義就是肯定句的句末語氣,相當於「然」。【猜想】「尒」的字形就像一個人說了一句肯定的話,或者做了某個「判斷」,中間的「丨」,指的是這個「判斷」,而兩邊的「八」是人的口氣分散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尒字在現代詞典201部首檢字法中,歸入「小」部,檢索請到「小」部。
  • 秀才出上聯:「樹大杈多,不宿無毛之鳥」,乞丐巧對下聯,經典!
    秀才出上聯:「樹大杈多,不宿無毛之鳥」,乞丐巧對下聯,經典!文/小夢論點歷史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對聯的基本規則簡單,形式靈活多變,內容不限,也就能夠容納人們的各種情感。根據運用的文字不同,所表達的情感可直白可含蓄,因此被人們賦予了很多的作用。
  • 北宋晏殊最有名氣的一首宋詞,14字詞句乃是警句,還蘊含倆成語
    比如唐朝的張九齡,王維等人職位都不低;而到了宋朝,範仲淹、宋祁、晏殊等人都是宋詞大家,甚至還做過宰相。由此我們來看,雖然科舉制度並不是多麼的公平,但是在那個時代,確實已經篩選出了足夠優秀的人才。很多人哀嘆科舉不中,一輩子也就只好淪落江湖,歸隱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