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吃油炸食物,至少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早在南宋,炸油條就已經成為老百姓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現如今,油條、雞蛋灌餅是上班族最愛的早點之一;逢年過節,炸麻花、炸魚、炸丸子更是必不可少的菜餚……
當然,不光中國愛吃油炸食品,全世界的人都喜歡:
歐美國家愛吃炸雞、炸麵包圈
東南亞各國更是油炸、膨化食品的聚集地……
就連口味最清淡的日本人,
也抵擋不住天婦羅的誘惑。
油炸食品口感酥脆,具有極強的飽腹感。這麼好吃的食品,卻早已上了營養專家們的「黑名單」。
連續吃油炸食物30天的後果
美國一檔專業醫學電視節目《醫生》中播出的報導:
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就可以引起肝臟明顯變化,引發人體內酶的變化類似肝炎。
(圖片來自:中國日報網)
食物在油炸過程中會產生化學性質極活躍的自由基,從而破壞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人吃了這種油炸食物,會破壞保護機體的營養物質,使得血液中的轉氨酶水平提高。
轉氨酶的這種變化,類似於人體的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時,所遭受的肝細胞損害。
所以,節目中專家稱,油炸食品引發的人體內酶的變化類似肝炎。這種疾病最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
中國人愛吃油炸食物,至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不論是肉類、蔬菜還是主食,經過油的洗禮就變成了「橫菜」,好吃到停不下來。
但一盤油炸食物的危害遠超過你的想像力,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為嘴傷身。
油炸食物「4宗罪」
油炸食品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垃圾食品之首,惡行遠遠不止「讓你肥胖」這麼簡單。
01
不利於控制體重
油炸食品脂肪含量特別高。油炸會把低脂肪的薯類、蔬菜等統統改造成脂肪含量20%以上甚至超過30%的高脂肪高熱量食品,促進發胖。
一克油脂就是9千卡熱量,運動量和其他飲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天多吃進去10克油脂,一年就是3650克,會給身體增加7斤多肥肉!
02
增加腸胃負擔
在所有的營養素中,油是最不容易消化的。炸雞塊、油條等食物難以消化,給腸胃增加了負擔。
而且油炸食品比較堅硬,可能會傷害到柔軟的腸胃,如果還加入了過多的鹽,會直接刺激腸胃。
03
產生致癌物
油炸過程中,油脂持續受熱,會發生水解、氧化、聚合、環化、熱解等各種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油脂氧化聚合產物。
其中多環芳烴類致癌物就是油脂長時間加熱的代表性物質,最有名的當屬「苯並芘」,它有強烈的接觸致癌性,會增加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危險。
油脂經過反覆高溫加熱,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產生毒性較強的聚合物,而且大部分油炸和烤制食品中含有高濃度的丙烯醯胺,是一種致癌物質。
04
讓人越來越笨
不少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中含有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的膨鬆劑。
如果吃了太多含有這種膨鬆劑的食物,首先最容易損害腦組織,可能導致老年性痴呆症的發生。
高溫會使食物的B族維生素受到損失,而它是預防老年痴呆的重要營養素之一。
油炸食物應該這樣吃
01
搭配吃些番茄
油炸食品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可能,而番茄中富含番茄紅素,研究發現,番茄紅素能阻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進展,有助平衡油炸食品帶來的危害。
02
去皮後再吃
油炸食物去皮後再吃,至於油脂高的食物,像是鴨皮、雞皮、肥肉等,可先剔除,建議選擇骨頭較多的部分食用。
03
大豆油不適合油炸
反對大家煎炸食物,如果偶爾煎炸一次,也要注意使用的烹調油。大豆油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耐熱性差,高溫下容易發生熱氧化聚合反應,從而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最好不要用來煎炸食物。
04
油炸品越薄越不健康
高溫油炸的食品中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丙烯醯胺,而且越薄的食品丙烯醯胺含量相對越多。比如,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比薯條要高;煎餅加油條要比薄脆好;炸饅頭片也好於薄脆千層餅。
最後小提示:不管怎樣,油炸食物都要少吃。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