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是懷中之石,源自和尚將溫熱的石頭放在懷中,以減輕飢餓感覺的行為,意思就是稍稍飽肚。懷石料理原本是輕便料理,但現在總給人高檔及隆重的感覺,嚴選時令食材,又要做得多款式食物,也講求進食的意境和細節,絕對不是一頓便飯,所以價格自然也不便宜。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懷石料理,這家餐廳的入口處擺放不少和風擺設,右邊一個全木櫃放上滿滿的日本清酒和憎人小擺設,另用大通花屏風作屏障。至於左手邊則掛有一大幅色彩豐富的錦鯉插畫,讓人感覺栩栩如生,畫風十分新潮。至於室內環境則貼近西式化,皮椅木臺,再配搭烏絲燈泡吊燈。再加上餐廳靠近窗一邊的落地玻璃,外是一大片翠綠與停車場出口位置,整體感覺雅致舒適。
前菜先來的兩款香蔥清豆腐和甜蛋。豆腐質感柔軟滑溜,豆香清幽,浸在豉油之中渾然一身鹹香,味道簡單而很清新。至於甜蛋,大小與豆腐一樣大而挺身,不過甜蛋似乎經冷藏過後,冰冷感影響了甜蛋本身鬆化溼潤的口感,變得一口冰凍的甜味,連蛋香也沒有了。
刺身拼盤,原以為二人套餐的份量會以一盤的方式端上,怎知原來是一人一盤的份量,每盤都包有三文魚兩件、油池魚兩件和牡丹蝦一隻,而且還插上可愛的花卉做擺設,完全感受得到餐廳對懷石料理中重視其創意配搭、煮法和擺盤方式,炮製出不同的懷石料理,務求帶給食客視覺、味覺上的驚喜。率先品嘗三文魚刺身,近乎魚腩的部位,切得很肥厚,柔軟魚脂豐富。油甘魚同樣大塊厚切,肉質軟身,入口甘香,油份充足,鮮味也較重。至於深紅近肌肉部分則什有彈性,魚脂油潤性非凡。牡丹蝦大隻肥美,外表膠質黏滑,一放入口就有種膠質融化的鮮香滲出,非常鮮美。
黃金燒海鮮蠔,金黃奶酪的外層,明顯有經過火槍燒炙過痕跡,賣相更帶深色且焦香吸引。推開滿滿的半溶奶酪後,蠔肉鮮明可見,蠔身不算很大,但蠔肚飽滿突出。肉質未有燒到很乾,蠔肚保存著不少肉汁水分。一咬而下,肉身柔軟鮮嫩,蠔汁豐富帶有鹹鹹的海水鹹鮮,夾雜融化的奶酪一起吃,口感豐富,芝香味美。
海鮮茶濃湯,以蜆肉、豆腐和昆布一起煮的茶湯,放在一壺翠綠色的壺裡,並用一隻小碗來喝湯。倒出來的湯水很清澈,翻開蓋面,壺裡藏不少昆布和三、四個蜆肉一起煮,喝下去鮮味十足,沒有一味兒味精的濃鹹,自然喝得暢快起勁,就連壺裡的材料也一併吃光光,實在是一壺健康的湯。
香煎珍寶帆立貝,原粒的帆立貝,一個像桌球的大小,肉身柔軟,鮮香隨著咀嚼過程中瀰漫散發。最喜歡的是那鋪邊的薯蓉,每一口都有綿密的薯香,溼度適中,搭著帆立貝一起吃起來,味道好極了。
匈牙利鵝肝,鵝肝坦蕩蕩在冬瓜片上躺著,大大的瓷碟顯得鵝肝份量較小、但卻有厚度。外層煎得香脆,入口速溶而脂香豐頰。不過個人認為鵝肝配冬瓜就不太配,冬瓜咬下去的水份太多,拉走了鵝肝原有的油潤感,變得鵝肝自有味道卻沒有靈魂,有點可惜。
日式蒲燒鰻魚,海鰻配上燒汁,再撒上一點點芝麻,是經典又美味的配搭。香甜的燒汁的魚肉更加肉嫩細膩。鰻魚魚皮帶點焦脆,濃稠的鰻魚燒汁令魚皮泛光泛焦。魚肉很厚且充滿彈性,肥美甘飴,魚脂也很豐盈。一整條鰻魚盛上,免不了有一點點魚骨,幸好魚骨教細,對口感沒有太大的影響。
大蝦天婦羅,炸蝦一共有三隻,體型不算巨大,但外層炸漿極薄,還若隱若現地透現鮮蝦淡淡玉白的玉身,蝦肉鮮甜也不會太幹。還配有南瓜、白薯、茄子和香菇等蔬菜天婦羅一起,全部放在隔油紙上也沒有太多油份,果然是新鮮炸起來的。
三文魚籽海膽飯,海膽來自加拿大,他的海膽比較出名是因為他比較大,肉身明顯肥美,肉質豐厚,味道也比較甘香。旁邊鋪上大大粒的三文魚籽,粒粒新鮮可口,新鮮不腥,咬下去爆脆彈出的鹹鮮汁液將整個甜美鮮香味道升華不少,味道濃鬱豐腴。餐廳利用了各種不同食材,盡現懷石料理細膩風範,小編一定還會再來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