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生中有三個尤其重要的女人,一個是年少時的陳阿嬌,但最終幽閉長門宮;一個是一代賢后衛子夫,但因巫蠱之禍自殺;第三個是下一代君王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但關於鉤弋夫人之死,卻有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說法。
衛子夫(劇照)
班固的《漢書》中提到,漢武帝在甘泉宮休養的時候,趙氏鉤弋夫人隨侍在左右,但因為犯錯被責罰,最終抑鬱而終。但後世褚少孫在《史記》補記裡面卻說,是因為漢武帝擔心太子年幼,太后亂政,所以在立劉弗陵之前,先殺其母。也是現在所常說的殺母立子。
但到底是抑鬱而終還是殺母立子呢,我們後代人已經不得而知了,只能從記載下來的一些細枝末節來推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位鉤弋夫人。
受寵生下皇子劉弗陵
鉤弋夫人本家姓趙,是河間人。漢武帝南巡路過河間國,此地的人說有奇女,因此漢武帝召見趙氏。傳說趙氏的手天生握成拳狀,漢武帝掰開她的手看到手中有玉鉤,封為拳夫人,也稱為鉤弋夫人,後來晉升為婕妤。
鉤弋夫人石像
漢武帝太始三年,鉤弋夫人為漢武帝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劉弗陵。還傳說,劉弗陵為懷胎十四個月才出生。
巫蠱禍後,欲立弗陵
徵和二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巫蠱之禍,在這場災難中,原來的太子劉據自殺,太子之位空閒。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當太子自殺後,其他幾個兒子都欲爭奪太子之位。但要麼是資質平庸,難擔大任,要麼是性格驕奢淫逸,不足託付。所以最後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的身上。
在漢武帝看來,小兒子劉弗陵身強體壯人也很聰明,是很好的繼承人,唯一的不足就是年齡太小,但他已經為他找好了輔佐大臣——霍光。
殺母立子or抑鬱而終
問題又回到了最開始,那到底鉤弋夫人是因為被責罰而抑鬱而終的呢,還是因為漢武帝擔心太后亂政所以殺了鉤弋夫人呢。在我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鉤弋夫人(劇照)
首先,前朝呂后亂政的教訓還血淋淋的擺在面前。劉邦逝世後,太子劉盈繼位為漢惠帝。但因為惠帝年幼加上性格單純軟弱,朝政都落到了呂后的手上。
呂后上臺後,誅殺了很多劉姓子弟。後來惠帝早逝,呂太后為了繼續幹政,立了許多年幼的皇帝,把當時的朝堂搞得一團糟。最後是朝中大臣粉粹呂家勢力,迎立漢武帝劉恆,才讓朝堂繼續回到劉家手裡。事情才過去幾十年,漢武帝不會忘記。
其次,晚年的漢武帝沒了年少時那種討伐匈奴,削藩諸王的果斷,反倒是多了許多的猜忌和不信任。巫蠱之禍一事就是江充利用他的猜忌陷害太子的。所以此時很可能漢武帝對誰都不相信,為了讓八歲的劉弗陵順利繼位和理政,殺掉鉤弋夫人是很有可能的。
再次,在褚少孫所寫的《史記》補記中對於殺母立子這一段有詳細的記載,不好作假。還記載有漢武帝在鉤弋夫人死後,詢問民間對鉤弋夫人之死的看法。如果真是抑鬱而死,那便沒有必要這樣問。所以很大可能是漢武帝也擔心民間對自己殺母立子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