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系統的怪胎:從立子殺母到子貴母死的演變

2020-12-13 AI公子

儒家系統的怪胎:從立子殺母到子貴母死的演變

原本封建時代的傳統是:母以子貴。無論是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如果母親生下一個男孩,那麼,這個母親在宗族中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它的理論基礎也是儒家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你能夠讓這個皇族皇位有繼承者,讓普通家族香火能夠延續,是孝順的表現(這都特麼的是什麼邏輯啊?香火有那麼重要嗎?說得不好聽一點,一個惡臭的家族,如果沒有變的希望,其實香火沒了,對社會貢獻應該更大。)。

這種劣根性,千百年來,一起延續著,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的市場,生個女孩,賠錢貨,不行,一定要生個男孩出來,最後啃老,把自己啃慘了,相反,倒是那個賠錢貨,他老了的時候,在賠錢給他養老。

真特麼諷刺啊。說實話,現在養兒防老,基本上是不靠譜的,他不把你氣死,已經算是開恩了。

言歸正傳,然後,原本的母以子貴的傳統,在漢武帝時,發生了突然的變化,漢武帝一共生了6個兒子,因為謀逆死了3個,又病死一個,夭折一個,最後,能夠用的只有最小的那一個。

而這個時候,漢武帝已經69歲了,而最小兒子才7歲,他的母親才26歲,眼見自己就要死去,7歲的兒子想當掌權,只能靠他母親,那麼,呂后稱制的覆轍就要重演,怎麼辦?

只能「立子殺母」,它的理論基礎,居然又是儒家,父家長制是也,君為臣綱都是也。還別說,儒家系統就是個萬金油,當皇帝老兒要殺人時,總能夠從中找到理論的基礎,然後心安理得去要了別人的生命。

但是無論如何,這算是開了一個壞頭了,影響極壞。

因為,到了北魏時期,拓跋珪在母族賀蘭部與妻族獨孤部的幫助下,消滅了一工競爭對手,創建了北魏,本以為這下天下太平,終於可以榮華富貴,子孫千秋萬代當皇帝了,但是他驚奇地發現,母族與妻族都想插手皇權,把自己擠在一邊。

又一個外戚幹政就要上演,怎麼辦?

拓跋珪在世時,畢竟是開國皇帝,威信還是有的,但是兒子拓跋嗣怎麼辦?他媽要插手,他擋得住麼?擋不住的,怎麼辦呢?

拓跋珪居然「遠同武帝」,就是效法漢武帝,但是他比漢武帝殘酷多了,漢武帝時自己老了,老婆還年輕,兒子又小,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才殺的老婆,並且也只殺了一個老婆,也沒有形成一項祖制延續下去。

但是拓跋珪不同,他把有兒子的老婆都給殺了,並且殺的時候,他自己才39歲,而最大的兒子已經有16歲了(漢武帝也是17歲繼位的),不僅如此,他還把這個做法形成一條制度傳遞下去,凡是生了兒子的老婆,都得死。儒家的君為臣,父家長制終於結出最惡臭的果子,一個怪胎,就此形成。

這項制度就叫「子貴母死」,拓跋珪的獨創,一項專利技術,被寫進了法律條文。

問題來了,拓跋珪為什麼要這麼做,難道僅僅是為了皇位繼承,如果僅僅是皇位繼承,只需要在自己死前殺掉太子的母親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把有兒子的老婆全部殺死啊,這不是濫殺無辜麼?何況還是自己的老婆。

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拓跋珪時代,拓跋珪鮮卑剛剛從母系氏族進化到父系氏族,所有的原因都在這裡了,因為,在這個過程階段,母系的地位在鮮卑族裡還是非常地高的,《魏書》中更是把婦人比作「天女」,婦女不是頂半邊天,前幾年,是頂所有的天的,即使在拓跋珪時,婦女也頂了70%的天,鮮卑族有「先母而後父」的傳統,有根深蒂固的「母權制」的傳統。

拓跋珪估計是鮮卑族進入父系氏族時代最傑出的領袖,為了與母系爭權,實現儒家的(他遠同武帝了,接觸了儒家的東西)「父子家天下」的目標,不惜拿母族與妻族開刀,也就是說,在這次屠殺中,並且讓這種屠殺者合法化當中,儒家給拓跋珪提供了絕佳的工具,為他殺人,找到了理論根據。

然後,歷史卻給拓跋珪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來嘲笑他的野蠻、瘋狂與冷血,到了北魏後期,皇帝的老婆們不約而同地形成了一個習慣:墮胎。硬生生把拓跋珪的後代給墮沒了。北魏可恥地終結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不知道拓跋珪在地下有知,如何面對他的列祖列宗呢?儒家體系的荒謬,一至如此!

對了,北魏還是一個篤信佛教的國家,一個殺人狂魔,居然是信佛的。

相關焦點

  • 殺母立子還是抑鬱而終?漢武帝的鉤弋夫人到底因何而死?
    但後世褚少孫在《史記》補記裡面卻說,是因為漢武帝擔心太子年幼,太后亂政,所以在立劉弗陵之前,先殺其母。也是現在所常說的殺母立子。 但到底是抑鬱而終還是殺母立子呢,我們後代人已經不得而知了,只能從記載下來的一些細枝末節來推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位鉤弋夫人。
  • 北魏時期的「立子殺母」制度,維持一百多年,最終被廢除
    北魏時期的「立子殺母」制度,維持一百多年,最終被廢除大家從古裝電視劇中總會聽到這麼一個詞—母憑子貴。這個詞在古代電視劇中還是非常有名的,當然,這也是真的。鉤弋夫人仍然不死心,即使她被侍衛拉到了殿外,依然一直回頭,想要漢武帝能夠饒過她。但是漢武帝卻命人將她送進宮廷的監獄裡,並告訴她活不了了。鉤弋夫人死的時候,老天都覺得可惜,出現了很多平時都沒有見過的場景,其中有一個就是滿天都飛著風沙,平民百姓都覺得非常難過。
  • 當年漢武帝殺母立子,怎麼狠心下得了手?太子不會恨漢武帝嗎?
    在古代,有很多朝代的主流觀念都是母憑子貴。也就是說,如果妃嬪生下的兒子能夠成為太子,那太子的生母或者養母自然能夠享盡榮華。當然了,在封建王朝中,殺母立子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兒子立為太子,母親必須被賜死。
  • 殺母立子的制度太過殘忍?牝雞司晨,才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殺母立子的制度太過殘忍?牝雞司晨,才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曾經一直學習漢武帝的一個政策,那就是漢武帝再立了自己最小的兒子為太子之後殺了他的母親,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
  • 漢武帝為什麼殺母立子?這應該與他的祖母竇太后有關
    鉤弋夫人趙氏崩逝後,漢武帝在清閒無事的時候故意詢問身邊的人,時人是怎麼議論鉤弋夫人趙氏之死的。旁人小心翼翼地回答說:「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麼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正色說道:「這不是一般你們這些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就是因為皇帝年幼而生母年輕。
  • 母憑子貴卻屈居雅子之下,皇后夢還得再等等
    母憑子貴卻屈居雅子之下,皇后夢還得再等等日本王室歷來以傳統守舊聞名,堪稱世界上繁文縟節最多的王室。雖然嫁入王室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但卻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雅子皇后坎坷的前半生就是最好的證明。本期小編為大家解讀的主人公,是日本王室的紀子妃。五十三歲的紀子難熬出頭,母憑子貴卻屈居雅子之下,皇后夢還得再等等。
  • 《母與子》之小鹿斑比
    兒子最後提議書,讓我寫一本關於母與子的書,書名就叫母與子!家裡有一本父與子了!
  • 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確立,僅是拓跋珪個人酷烈習性使然嗎?
    有一段時間沒有發文了,今天希望和大家聊一聊北魏時期違逆人倫的 「子貴母死」制度的成因及後續鞏固,並演化為強人傾軋鬥爭手段,到最終廢除的過程。「子貴母死」制度源自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初行此制時道武帝拓跋珪像是經過相當充分的考慮,懂得它的得失之處,而且多少有應付不測的思想準備,而不像是一種臨時心血來潮的不顧後果的因應措施。
  • 《怪胎之母》:養著11個孩子的「怪胎之母」到底怎麼回事?
    男人帶著從外省過來的朋友參觀了許多歷史遺蹟和教堂,觀賞完以後,男人神秘兮兮地說:「還有一個怪胎之母,我必須帶你去見識一下!這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女人。」 沒想到還沒見到孩子,就被她瘋狂般地趕了出來,而從隔壁房間裡發出的恐怖的叫聲,想必就是她的孩子了,男人繼續說:「她可是有11個這樣的孩子,她因此發了大財!」
  • 《母與子》之眼淚
    我告訴兒子,其實媽媽說話那麼嚴厲,把你說哭了,媽媽其實只是很累了,一個人跑東跑西的,也需要你心疼媽媽,今天送貨又去辦事,跑了好幾次,又是來回接送,就跑了八趟,早起四點半起床,到了晚上筋疲力盡的感覺你哥哥這十七年把老媽磨的也差不多了,到你這裡已經變得溫柔了好多,可偶爾也會動怒!兒子問我,媽媽給我讀讀今天的《母與子》吧!咳,很晚了,媽媽今天太忙,還沒來的及寫呢!明天媽媽寫完讀給你聽好吧!兒子說:媽媽,那你明天必須寫兩個《母與子》,一個寫今天的,一個寫明天的,不能間斷!於是,我半夜三點半就被噩夢驚醒,沒了困意,提筆記錄了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段我和兒子的眼淚故事!
  • 殺母立子,要坐江山先做孤兒,漢武帝為何如此殘忍?
    但是,他提拔的天才將領衛青、霍去病,是皇后衛子夫的母族。他提拔的不那麼天才的將領李廣利,是李夫人的哥哥。英明天縱的漢武帝,仍舊沒有跳出重用外戚的怪圈。在武帝晚年,霍去病與衛青去世之後,漢武帝嚴厲打擊衛氏一族,一定程度上也是想避免外戚幹政的局面重現。因為太子是衛皇后所生,衛氏一族是太子劉據的外戚。
  • 春秋左傳試辯之芮母逐子
    春秋左傳試辯之芮母逐子芮國國君,芮伯萬,因為後宮寵麗太多,竟然被自己的母親放逐到魏國。芮國是一個姬姓國,距野史記載,周成王封族人,姬良夫於芮,今陝西大荔。芮伯算是個小國。周王室的諸侯,按照國土大小,分為,公侯伯子男。爵位為公或者侯的,是大國。其餘就小些了,比如稱楚子,許男等。所以憑芮伯的國力無法謀霸,只能自保。
  • MESH子母路由VS華碩(ASUS)RT-ACRH17 評測對比
    思路是先用360全屋路由子母裝中的單母路由,與RT-ACRH17單獨進行信號對比,此時大家都是單獨一個路由器,360的單母路由也不存在mesh技術加持的優勢,並且單獨算360單母路由的價格,比華碩RT-ACRH17還便宜不少,對華碩RT-ACRH17而言並不吃虧。
  • 360全屋路由MESH分布式子母路由器,大戶型無線WIFI全搞定
    高速網絡已經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要將各家運營商提供的寬帶服務完全發揮出應有的速率,一款好用的路由器在其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這裡所說的好用,不僅體現在硬體的操作上,還體現在軟體的使用中,更加重要的則是路由器的信號問題,畢竟現在大家的房子是越來越大,信號死角也是越來越多,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各大路由器廠商在考慮的,軟體出身的360也是將觸手伸向了智能家居方面,適時的推出了適合大戶型使用的MESH分布式子母路由器
  • 全方位覆蓋無線網絡信號,這款子母路由不一般
    這個時候有什麼辦法改善,我也在積極找尋中,這不,華為路由器Q2S(1母1子)分布式子母路由器走入了我的眼帘。聽朋友說子母路由器完全可以解決普通路由器無法全面覆蓋的問題,主客廳放置一個母路由,子路由器放在偏遠的房間,全方位覆蓋無線網絡信號!
  • 信用債違約潮湧引反思:「子弱母強」為何頻頻遇險?
    例如近日開源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就提出,母強子弱時,母公司的高信用並不一定可以給子公司的信用背書。「母強」≠無條件增信在債券市場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通常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子弱母強」,另一種是「子強母弱」;在債市投資者的常見印象中,如果擁有一家資質較強的母公司,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往往被視為具有更高的安全邊際。
  • 「子弱母壯,必亂天下」讓漢武帝劉徹賜死鉤弋夫人,到底是誰之過
    漢武帝 劉徹漢武帝劉徹為了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頒布詔令,冊封劉弗陵為太子。劉邦未婚卻與一女子育有一子,呂雉的母親極力反對,但還是拗不過呂公,那一年不到20歲的呂雉嫁給了大自己15歲的劉邦,婚後生活並不富裕。劉邦要麼忙於公務,要麼和朋友周旋,三天兩頭不著家,呂雉倒也賢惠,在家從事農活,孝順父母,後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
  • 華為發布全新一代子母路由 華為Q2S強勢升級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華為通過子母路由品類開創了全新的家庭聯網模式,4月23日,在華為nova 7系列新品線上發布會上發布最新款子母路由——華為路由Q2S,將家庭聯網體驗推至新高度。
  • 民間盲人子平口訣資料整理!
    子平妙法少人知,格隨輕重定高低,財刑破印須妨母,幹與支同主傷妻。(前句講格局看月令深淺定格局高低。後句講正印被財克無解救的克母,日支比肩多表示對妻不利。)東金西木為傷骨,壬南丙北一樣滴(災殃低)。食神有印為屠宰,旺食劫殺不會()(亡神劫殺在回師),相刑羊刃為兵卒,天幹喜透印三奇。(刑加羊刃代表當兵,天幹透三奇和印比較好。)貴眾(坤命)合多為 j-ì 女,沐浴逢傷作偏妻。
  • 13歲男孩砍死母親 警方:其母管教嚴格其子不服
    13歲男孩砍死母親 警方:其母管教嚴格其子不服原標題:13歲男孩家中砍死母親 警方:其母管教嚴格發生衝突接警後,公安機關迅速開展偵查工作,並將有重大作案嫌疑的邵某(男,13 歲,楊某之子)抓獲。經查,3 月16 日晚,邵某因不服楊某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致楊某身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