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施露 發自上海
兩大民營體檢巨頭的相愛相殺「驚動」了商務部。
在美年健康(002044,SZ)和愛康國賓這兩大民營體檢巨頭因收購事件「停戰」之時,來自商務部反壟斷局的立案調查通知又將兩家「聯繫」在一起。
7月27日,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在當日收到了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出具的《涉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立案調查通知》(下稱「調查通知」)。
「這次收到商務部的立案調查通知的原因是今年3月份我們遭到愛康國賓的舉報,公司將按照調查通知的要求,主動積極配合,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將有關材料報送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7月28日,美年健康公關部侯雪慧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時代周報記者隨後採訪了愛康國賓財務長陳陽,其表示:「目前美年健康退出了收購,兩家現在是同行,正常的商業競爭不可避免,愛康國賓此前確實舉報美年健康涉嫌壟斷,但美年健康在收購慈銘體檢完成後也向商務部提交了材料,商務部應該是收到了美年的材料才立案調查,而並非僅僅因為我們舉報。」
此次商務部對美年健康進行立案調查,主要緣起於美年健康整體收購慈銘體檢,2015年3月和10月,美年健康CEO俞熔先後兩次收購慈銘體檢27.78%、68.40%的股權,分別通過其控制的美年健康和上海天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億資管」)取得。
今年3月,愛康國賓向商務部舉報稱,俞熔通過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0%股份交易完成後,俞熔已取得了慈銘體檢的獨家控制權,構成了經營者集中,應在第二次收購完成前向商務部反壟斷局進行反壟斷申報,而俞熔和美年均未申報,違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涉嫌壟斷遭立案調查
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的調查通知,主要針對美年健康收購慈銘體檢。
2014年11月,美年健康旗下子公司與慈銘體檢的股東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收購慈銘體檢100%股份。2015年3月,該子公司收購慈銘體檢27.78%的股份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2015年11月,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的股份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2016年4月,上海維途投資中心從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36.11%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調查通知中,商務部反壟斷局表示,「上述交易涉嫌構成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商務部《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商務部決定對上述行為立案調查。
商務部反壟斷局要求美年健康涉事子公司、天億資管和上海維途投資中心等有關方,在收到通知的30日內,向商務部提交上述行為是否屬於經營者集中、是否達到申報標準、是否已實施且未申報等有關文件資料。
按照《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規定,美年健康和其收購的(法律上稱「實施集中」)慈銘體檢上一年度營業額合計約23.4億元(美年健康14.3億元,慈銘體檢9.1億元),兩家公司2014年度的中國境內營業額均已超過規定的申報門檻。
按照美年方面的說法,此次調查不是針對是否涉嫌壟斷。而根據《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對有初步事實和證據表明存在未依法申報嫌疑的經營者集中,商務部應當立案,並書面通知被調查的經營者。美年健康剛好符合。
「只要正式立案,就證明商務部有初步的事實和證據,只是這些證據還待核實和進一步調查,現在是商務部和證監會並行審核,如果商務部認定不構成集中,則本次立案對於收購的影響不大;相反則本次收購可能因為壟斷而黃掉,根據反壟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還可能會面臨罰款。」 北京中諮律所陳新庚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也就是說,根據反壟斷法律法規的規定,調查美年未按照程序申報經營者集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涉嫌壟斷,只有涉嫌壟斷涉及申報程序是否合規的問題,反之則無。換句話說,如果美年申報程序合規,那麼最終商務部的調查結論也會是構成壟斷或者是不構成壟斷,涉嫌壟斷是法律規定的調查原因,調查必定與涉嫌壟斷有關。」陳新庚指出。
被調查系因被舉報?
此次被商務部調查,美年認為直接的原因是前段時間遭到競爭對手愛康國賓舉報。
「被調查主要還是緣於愛康國賓向商務部舉報,其實在愛康國賓舉報我們之前,公司3月1日就發布公告向商務部提交相關材料,但是隨後就被愛康國賓舉報了,接著在7月27日就收到了商務部的調查通知。」對於美年健康是主動向商務部申報,不是被動接受商務部調查,侯雪慧如是說。
時代周報記者隨後聯繫了愛康國賓的財務長陳陽,其表示,愛康國賓確實在今年3月舉報過美年健康,但舉報事件已經過去將近5個月商務部才立案調查,應該說美年被調查與愛康國賓舉報構不成直接的因果關係。
按照正常做法,美年應該在實際控制慈銘體檢之前(第二次收購慈銘體檢才可實際控制),不論其是否涉嫌壟斷,應該主動向商務部申請核查相關事項,方可避免被舉報然後遭商務部調查的尷尬。
「當前法律中有兩種界定,一種是不涉嫌壟斷但公司自己認為可以主動申請核查的,第二是涉嫌了壟斷需要被動調查,美年顯然屬於後者。」
按照美年公關部人士的說法,美年於今年3月才擬向商務部申報材料,而在 2015年11月,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的股份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也就是說,美年健康或者其實際控制人俞熔絕對控股慈銘體檢之前,並未主動向商務部要求申報相關材料。
即便按照公告所稱,美年已經於今年3月向商務部反壟斷局申報材料,但並未執行商務部規定的「先申報後集中」,美年的做法無疑是先集中後申報。
事實上,美年並不認為其涉嫌壟斷,這或許成為美年在全部收購完成後也未向商務部申報的原因。
侯雪慧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根據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美年健康、慈銘體檢、愛康國賓三家企業的合併市場佔有率僅為2.6%,健康體檢是充分競爭的市場,全國有數千家公立醫院和其他專業機構參與市場競爭,並不存在所謂壟斷的事實依據。
愛康國賓稱未撤訴
據媒體此前報導,今年3月10日,愛康國賓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稱,公司已向商務部反壟斷局實名舉報美年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愛康國賓舉報的理由是,美年健康違反《反壟斷法》,在對慈銘體檢進行的相關股權收購交易中未依法進行申報。
隨後,美年便發表聲明稱:「有關天億資管購買慈銘體檢股份的經營者集中申報事項,與上市公司美年健康無關,而美年健康收購慈銘體檢的股份已公告重大資產重組預案,該收購將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履行各項程序。」
雖然美年想在聲明中力圖撇開上市公司,但其並未考慮到法律層面的規定。
「根據商務部的規定,只要最終實際控制人或者控股股東不變(僅需滿足條件之一),一旦壟斷的證據充足,就會受到《反壟斷法》的相關限制;根據規定,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的為經營者集中。」陳新庚稱。
這也意味著,即便第二次收購慈銘體檢是通過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進行的,而非上市美年健康,但兩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相同,在特定情況下,都會受到相關法律的約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舉報壟斷之前,2月24日,愛康國賓發布聲明稱,已起訴美年健康要求賠償5000萬元。理由是美年健康工作人員入侵公司網絡非法獲取資料,使得公司業務受到不利影響。
愛康國賓財務長陳陽表示:「起訴美年健康的材料已經上報,案件仍在處理中,當前並未撤訴。美年健康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商業秩序。」
「撇開兩家之間的關係僅以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美年健康在個別城市也存在壟斷問題,但至於具體商務部怎麼評判,則要看他們的標準。」陳陽補充。
此前,美年健康針對愛康國賓的起訴曾發表聲明稱要反訴,但至今依然未見其動靜。美年大健康董事長辦公室副主任徐欣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彼時愛康國賓起訴也只是反收購的策略之一,當前美年已經退出收購,事情告一段落了,深究並無意義。」
雖然股權層面的鬥爭已經暫告停止,但不排除,未來兩家圍繞商業層面的競爭或將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