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巨頭戰至商務部美年愛康纏鬥反壟斷

2020-12-22 環球網

時代周報記者 施露 發自上海

兩大民營體檢巨頭的相愛相殺「驚動」了商務部。

在美年健康(002044,SZ)和愛康國賓這兩大民營體檢巨頭因收購事件「停戰」之時,來自商務部反壟斷局的立案調查通知又將兩家「聯繫」在一起。

7月27日,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在當日收到了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出具的《涉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立案調查通知》(下稱「調查通知」)。

「這次收到商務部的立案調查通知的原因是今年3月份我們遭到愛康國賓的舉報,公司將按照調查通知的要求,主動積極配合,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將有關材料報送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7月28日,美年健康公關部侯雪慧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時代周報記者隨後採訪了愛康國賓財務長陳陽,其表示:「目前美年健康退出了收購,兩家現在是同行,正常的商業競爭不可避免,愛康國賓此前確實舉報美年健康涉嫌壟斷,但美年健康在收購慈銘體檢完成後也向商務部提交了材料,商務部應該是收到了美年的材料才立案調查,而並非僅僅因為我們舉報。」

此次商務部對美年健康進行立案調查,主要緣起於美年健康整體收購慈銘體檢,2015年3月和10月,美年健康CEO俞熔先後兩次收購慈銘體檢27.78%、68.40%的股權,分別通過其控制的美年健康和上海天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億資管」)取得。

今年3月,愛康國賓向商務部舉報稱,俞熔通過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0%股份交易完成後,俞熔已取得了慈銘體檢的獨家控制權,構成了經營者集中,應在第二次收購完成前向商務部反壟斷局進行反壟斷申報,而俞熔和美年均未申報,違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涉嫌壟斷遭立案調查

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的調查通知,主要針對美年健康收購慈銘體檢。

2014年11月,美年健康旗下子公司與慈銘體檢的股東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收購慈銘體檢100%股份。2015年3月,該子公司收購慈銘體檢27.78%的股份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2015年11月,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的股份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2016年4月,上海維途投資中心從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36.11%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調查通知中,商務部反壟斷局表示,「上述交易涉嫌構成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商務部《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商務部決定對上述行為立案調查。

商務部反壟斷局要求美年健康涉事子公司、天億資管和上海維途投資中心等有關方,在收到通知的30日內,向商務部提交上述行為是否屬於經營者集中、是否達到申報標準、是否已實施且未申報等有關文件資料。

按照《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規定,美年健康和其收購的(法律上稱「實施集中」)慈銘體檢上一年度營業額合計約23.4億元(美年健康14.3億元,慈銘體檢9.1億元),兩家公司2014年度的中國境內營業額均已超過規定的申報門檻。

按照美年方面的說法,此次調查不是針對是否涉嫌壟斷。而根據《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調查處理暫行辦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對有初步事實和證據表明存在未依法申報嫌疑的經營者集中,商務部應當立案,並書面通知被調查的經營者。美年健康剛好符合。

「只要正式立案,就證明商務部有初步的事實和證據,只是這些證據還待核實和進一步調查,現在是商務部和證監會並行審核,如果商務部認定不構成集中,則本次立案對於收購的影響不大;相反則本次收購可能因為壟斷而黃掉,根據反壟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還可能會面臨罰款。」 北京中諮律所陳新庚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也就是說,根據反壟斷法律法規的規定,調查美年未按照程序申報經營者集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涉嫌壟斷,只有涉嫌壟斷涉及申報程序是否合規的問題,反之則無。換句話說,如果美年申報程序合規,那麼最終商務部的調查結論也會是構成壟斷或者是不構成壟斷,涉嫌壟斷是法律規定的調查原因,調查必定與涉嫌壟斷有關。」陳新庚指出。

被調查系因被舉報?

此次被商務部調查,美年認為直接的原因是前段時間遭到競爭對手愛康國賓舉報。

「被調查主要還是緣於愛康國賓向商務部舉報,其實在愛康國賓舉報我們之前,公司3月1日就發布公告向商務部提交相關材料,但是隨後就被愛康國賓舉報了,接著在7月27日就收到了商務部的調查通知。」對於美年健康是主動向商務部申報,不是被動接受商務部調查,侯雪慧如是說。

時代周報記者隨後聯繫了愛康國賓的財務長陳陽,其表示,愛康國賓確實在今年3月舉報過美年健康,但舉報事件已經過去將近5個月商務部才立案調查,應該說美年被調查與愛康國賓舉報構不成直接的因果關係。

按照正常做法,美年應該在實際控制慈銘體檢之前(第二次收購慈銘體檢才可實際控制),不論其是否涉嫌壟斷,應該主動向商務部申請核查相關事項,方可避免被舉報然後遭商務部調查的尷尬。

「當前法律中有兩種界定,一種是不涉嫌壟斷但公司自己認為可以主動申請核查的,第二是涉嫌了壟斷需要被動調查,美年顯然屬於後者。」

按照美年公關部人士的說法,美年於今年3月才擬向商務部申報材料,而在 2015年11月,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的股份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也就是說,美年健康或者其實際控制人俞熔絕對控股慈銘體檢之前,並未主動向商務部要求申報相關材料。

即便按照公告所稱,美年已經於今年3月向商務部反壟斷局申報材料,但並未執行商務部規定的「先申報後集中」,美年的做法無疑是先集中後申報。

事實上,美年並不認為其涉嫌壟斷,這或許成為美年在全部收購完成後也未向商務部申報的原因。

侯雪慧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根據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美年健康、慈銘體檢、愛康國賓三家企業的合併市場佔有率僅為2.6%,健康體檢是充分競爭的市場,全國有數千家公立醫院和其他專業機構參與市場競爭,並不存在所謂壟斷的事實依據。

愛康國賓稱未撤訴

據媒體此前報導,今年3月10日,愛康國賓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稱,公司已向商務部反壟斷局實名舉報美年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愛康國賓舉報的理由是,美年健康違反《反壟斷法》,在對慈銘體檢進行的相關股權收購交易中未依法進行申報。

隨後,美年便發表聲明稱:「有關天億資管購買慈銘體檢股份的經營者集中申報事項,與上市公司美年健康無關,而美年健康收購慈銘體檢的股份已公告重大資產重組預案,該收購將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履行各項程序。」

雖然美年想在聲明中力圖撇開上市公司,但其並未考慮到法律層面的規定。

「根據商務部的規定,只要最終實際控制人或者控股股東不變(僅需滿足條件之一),一旦壟斷的證據充足,就會受到《反壟斷法》的相關限制;根據規定,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的為經營者集中。」陳新庚稱。

這也意味著,即便第二次收購慈銘體檢是通過俞熔控制的天億資管進行的,而非上市美年健康,但兩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相同,在特定情況下,都會受到相關法律的約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舉報壟斷之前,2月24日,愛康國賓發布聲明稱,已起訴美年健康要求賠償5000萬元。理由是美年健康工作人員入侵公司網絡非法獲取資料,使得公司業務受到不利影響。

愛康國賓財務長陳陽表示:「起訴美年健康的材料已經上報,案件仍在處理中,當前並未撤訴。美年健康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商業秩序。」

「撇開兩家之間的關係僅以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美年健康在個別城市也存在壟斷問題,但至於具體商務部怎麼評判,則要看他們的標準。」陳陽補充。

此前,美年健康針對愛康國賓的起訴曾發表聲明稱要反訴,但至今依然未見其動靜。美年大健康董事長辦公室副主任徐欣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彼時愛康國賓起訴也只是反收購的策略之一,當前美年已經退出收購,事情告一段落了,深究並無意義。」

雖然股權層面的鬥爭已經暫告停止,但不排除,未來兩家圍繞商業層面的競爭或將續上演。

相關焦點

  • 美年大健康收購慈銘體檢 愛康國賓舉報其涉嫌壟斷
    央廣網北京3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民營體檢市場"三分天下"的局面在美年大健康收購慈銘體檢後將徹底打破,而作為目前國內體檢行業的兩大巨頭,美年大健康與愛康國賓之間矛盾再度升級。昨天(10日),愛康國賓發布聲明稱,已正式向商務部提交書面實名舉報,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 一份研報 引發美年、愛康兩大體檢巨頭再起糾紛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一份研報,引發美年、愛康兩大體檢巨頭再起糾紛2020年11月12日傍晚,一篇題為「向中國證監委實名舉報國信證券下屬兩名證券分析師」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就此,民營體檢行業的兩大巨頭,美年大健康和愛康國賓,再度「直球對決」。上述舉報信,詳列了國信證券分析師的三項「罪狀」,分別是,「報告內容已構成誤導性陳述,違反《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未能審慎核實信息和數據來源,涉嫌傳播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分析師所發布之研究報告存在受利益相關者幹涉和影響之可能。
  • 愛康國賓舉報俞熔涉壟斷 美年吞併慈銘遇波折
    摘要 【愛康國賓舉報俞熔涉壟斷 美年吞併慈銘遇波折】國內民營體檢兩大巨頭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之間的「拉鋸戰」,日前再次升級。繼之前爆發了罕見的私有化阻擊戰後,如今又上演舉報的戲碼。
  • 愛康國賓舉報美年健康「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針對愛康的舉報,美年健康緊隨其後發布聲明,反指愛康國賓方面幹擾私有化,並稱將繼續「堅定推進收購愛康國賓的相關工作進程」。  律師稱,商務部已受理舉報材料  10日下午,愛康國賓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愛康國賓向媒體公布稱,公司已向商務部反壟斷局實名舉報美年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
  • 愛康實名舉報美年收慈銘「忘記」申報壟斷
    愛康強調的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及《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反壟斷法》」)的規定: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個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個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人民幣的情況下,需要向商務部反壟斷局進行反壟斷申報。
  • 遭反壟斷調查 美年健康稱不影響收購
    曠日持久的愛康國賓(簡稱「愛康」)私有化爭奪戰漸趨平息,但這場「戰爭」造成的影響仍在持續。昨日,美年健康(簡稱「美年」)公告被商務部反壟斷局立案調查。此前,愛康向商務部公開舉報美年及其實際控制人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 愛康國賓再度出招美年 舉報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針對美年大健康對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收購一事,愛康國賓3月10日再度出招,實名舉報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俞熔違反反壟斷法。   愛康國賓稱起訴事件獨立  愛康國賓此次對美年大健康發難,始於美年宣布收購慈銘的全部股權。
  • 美年大健康遭商務部調查 收購慈銘股份被稱違反反壟斷法
    美年大健康遭商務部反壟斷調查   昨晚, 美年健康 發布公告稱,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16年7月26日收到商務部反壟斷局出具的《涉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立案調查通知》。
  • 美年健康"寡頭壟斷"民營體檢? 攪局對手先遭舉報
    近日,美年健康因收購慈銘體檢股權交易涉嫌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遭商務部反壟斷局立案調查。據野馬財經報導,美年健康與慈銘體檢的市場佔有率加起來近乎佔到了民營體檢市場的半壁江山,已然符合「寡頭壟斷」的定義。美年健康表示,根據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數據顯示,公司市場份額只佔整個體檢市場份額的2.6%。
  • 入局美年、收購愛康 阿里系「一統」民營體檢市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入局美年 收購愛康 阿里系「一統」民營體檢市場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0月27日晚間,美年健康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以及其他股東向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美年大健康再開店 體檢巨頭競爭升級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姚倩)美年大健康加速門店擴張,愛康國賓完成併購融資,國內兩大體檢機構競爭進一步升級。3月14日,美年大健康發文稱,公司旗下杭州美年大健康第6家體檢中心近期即將開業。
  • 美年健康擬27億全控慈銘體檢 與愛康國賓之爭或加劇
    由於本次交易前,美年健康已經通過美年大健康持有慈銘體檢27.78%股份。這就意味著,本次交易完成後,慈銘體檢將成為美年健康的全資子公司,健康檢此前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美年大健康三足鼎立的格局將徹底打破。   美年大健康和愛康國賓兩大健康檢巨頭之爭或將再進一步。
  • 愛康國賓後是美年健康 阿里巴巴入股兩大民營體檢龍頭將如何影響...
    轉讓完成後,阿里網絡、杭州信投作為一致行動人,將持有美年健康10.82%的股份,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已在今年1月參與了愛康國賓的私有化,此次入股美年健康,將會對民營體檢行業格局產生何種影響?阿里巴巴年內入股兩家體檢龍頭在入股美年健康之前,阿里巴巴已「拿下」了另一體檢巨頭愛康國賓。今年1月,愛康國賓宣布私有化完成,阿里巴巴所控制的淘寶中國控股和Treasure Cottage Limited間接控制了愛康國賓不超過23.8%的股權。
  • 愛康國賓實名舉報賣方分析師,體檢行業兩大巨頭陷入「合規口水戰」
    這家體檢行業的巨頭至此屢屢發聲,勢要為自己「討回公道」。01實名舉報分析師「不合規」整個事件中,愛康國賓對於國信證券分析師的舉報其實主要集中於兩點。第一點就是分析報告中涉及愛康國賓部分的信息和數據來源未能審慎核實,並形成了誤導性陳述。
  • 美年大健康入資慈銘 體檢業巨頭或「三變二」
    1月6日,慈銘體檢在其官網上公布了一則震動行業的消息:「公司將戰略性引入目前行業規模最大的專業體檢機構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投資,共同打造健康體檢同業聯盟。」  慈銘體檢集團總裁韓小紅解釋稱,之所以選擇美年,一是雙方都採用同樣的連鎖健康體檢模式,二是美年大健康的產業布局與慈銘的事業發展具有良好的戰略互補性。
  • 愛康集團自曝體檢亂象,中國民營體檢產業究竟怎麼了?
    其實愛康國賓所突出的當前的問題,正是中國民營體檢產業發展的一個亂象。根據Kopu產業在線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總體保持20%左右的增速,就數量方面,國內體檢機構中,70.8%為公立醫院體檢機構,剩餘為民營或其他有提供體檢服務的醫療機構。
  • 三大體檢機構要合成一家?美年收購慈銘,還要競購愛康國賓
    三大體檢機構要合成一家?美年收購慈銘,還要競購愛康國賓 澎湃新聞 2015-11-29 20:55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遐想:體檢行業會好嗎 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為何頻招黑?
    以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為代表的民營機構更是屢遭質疑。原因是什麼呢?有著近20年歷史的專業機構、龍頭企業,難道滿足不了公眾健康需求?2019年的民營體驗業又將何去何從?無人超市、共享單車等2C新業態,在遭遇資本寒冬,相繼倒閉時,傳統民營健康體檢行業,2018年也並不太平。2018年,熬過上半年的淡季,健康體檢行業進入旺季後,先有行業第一的美年大健康曝出「無資質醫生上崗」事件,後有行業第二的愛康國賓掌門人張黎剛,自曝健康體檢行業醜聞,揭露「有體檢機構抽血不檢測直接出結果」,讓公眾一片譁然。
  • 與愛康國賓收購戰一波三折中,美年宣布與慈銘合併
    與愛康國賓收購與反收購一波三折的當口,美年大健康與慈銘體檢首次公開亮相,推出了全新的數據管理平臺「記健康」。1月16日下午,北京北四環外的慈銘大廈內,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俞熔、美年大健康總裁徐可與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總裁韓小紅等雙方企業高管共同登臺握手合影,宣告兩大體檢行業巨頭正式合併。
  • 實名舉報證券分析師 一份研報背後是民營體檢兩巨頭之間的恩怨
    昨日最大的「瓜」之一,就是民營體檢巨頭之一的愛康國賓向中國證監會實名舉報國信證券下屬兩名證券分析師。 美年健康是愛康國賓的競爭對手,按照愛康國賓的話說,國信的報告作出「愛康國賓資產注入」的臆測,並對美年健康給予了「買入」評級。 所以11月10日愛康國賓在微信公眾號上表示,已向國信證券方面發去了律師函,將根據國信證券的回覆決定是否向證監主管部門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