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在大陸叫增塑劑 早已潛入許多人的身體

2020-12-18 騰訊網

生產商葛蘭素史克公司否認在「力百汀」中人為添加增塑劑,推測是瓶蓋中的塑料內層汙染所致。

北京市民張女士在認真查看保鮮膜的材質。為摸清保鮮膜中增塑劑的真實情況,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目前正委託國家食品質量檢驗中心進行檢驗。新華社記者 張旭 攝

◎二三十年前,科研人員對北京的若干自來水廠、水庫、河流、公園做過調查,發現水裡普遍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土壤、空氣裡亦同樣檢出

◎出口歐美的玩具和兒童用品的化學安全指標一再提高,國內「正在跟蹤研究」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稱,「現在的PVC保鮮膜,蒸發殘渣量的法定限值是150毫克/公斤,這個標準高得離譜」

中國臺灣塑化劑風波給全世界上了堂化學課,一些生僻的專業名詞,如鄰苯二甲酸酯等開始廣為人知。

在中國大陸,塑化劑名叫增塑劑,其實早已悄然潛入許多人的身體。它可能附於蔬菜、水果、豬肉、自來水等從口而入,也可能藏於塵埃、注射液中令人防不勝防。幸而它不像三聚氰胺那樣容易沉積,進入人體後一兩天內大部分可自動排出,至今還未出現有人被它直接傷害的報告。不過,如果不控制有毒增塑劑與餐桌的距離,不用環保增塑劑取代有毒增塑劑,悲劇也許就在不遠的前方。

增塑劑風波的主角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簡稱DEHP),幾年前已被禁止用於中國出口歐盟的兒童玩具及用品中,內銷的兒童玩具及用品則無此限制,而學界普遍認為,增塑劑對兒童的危害甚於成人。三聚氰胺奶業事件後中國食品安全法規密集出臺,此次風波也許會令大陸重新審視目前的增塑劑政策,乃至更多。

為患幾何

昱升香料公司老闆賴俊傑被警方帶走、增塑劑風波席捲臺灣的第二天,5月24日,臺灣迅速向大陸通報情況。國家質檢總局隨即做出部署,在全國範圍內對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企業進行排查,重點檢查其有無採購或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有無使用臺灣問題企業生產的起雲劑。

增塑劑是一種塑料添加劑,世界常用塑料有五大類,聚氯乙烯(PV 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 BS,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增塑劑專家蔣平平說,PV C生產必須用增塑劑,另外幾類多數時候不需要。在中國,PV C的產量名列五大類塑料之首,去年約佔總量的35%.國內所用增塑劑,8成以上是有害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A Es),其中D EH P約佔8成,其次是D 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均為無色油狀液體,無味或氣味很小。

排查近一月,從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看,大陸的問題遠沒臺灣嚴重,只查出東莞一家臺資企業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生產食品添加劑,粵浙4家企業生產的香精、香油、綠茶末等8種產品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對多種食物抽檢,產地以臺灣為主,兼有本港、大陸,還包括日本、韓國等。大陸被檢食品包括果汁、茶飲料、運動飲料、粉絲、果凍等,至今沒有發現含增塑劑的。

有媒體一度報導稱,辛拉麵等4款方便麵在港檢出增塑劑,涉事的上海農心食品公司、日清公司均喊冤。事實證明,這則新聞是媒體自擺烏龍,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做了澄清。

有研究表明,增塑劑在大陸為患不深。今年3月份,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的科研小組,對塑料包裝飲料的增塑劑含量做過研究。他們買來49種飲料,包括茶飲料、果汁飲料、咖啡乳飲料。檢測發現,所有飲料均含增塑劑,但含量均在允許值範圍內,最高含量只有允許值的1/5.厲曙光認為,低含量說明飲料中的增塑劑並非人為添加,而是從塑料瓶遷移進來。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等人的研究結果卻令人憂心。去年10月,他們從廣州各大超市買回56袋方便麵和25袋方便米粉,檢測發現,半數以上方便麵餅和8成以上調味料醬包中檢出D EH P和D BP.假如汙染來自塑料包裝,D EH P和D BP的含量遠在國家允許的遷移值之上,麵餅中D BP超標5倍,調味料醬包中D BP和D EH P分別超標40倍和11倍。按照英國農漁食品部規定的D EH P和D BP日耐受攝入量,一個成人一天連面帶湯吃兩包方便麵,D EH P和D BP的攝入量即可能超標。

華南農大食品學院擁有省級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柳春紅的檢測工作在這裡完成,所得結論具有一定權威性。不過,該項研究被眾多媒體報導後,柳春紅對原有觀點略做修正。她說,這種方便麵長期天天吃幾包才可能影響健康,事實上一般人不會這麼做。

相關焦點

  • 探秘塑化劑
    塑化劑之用塑化劑在塑料行業被叫做「增塑劑」,實際上是芳香族磷酸酯類的一系列化合物。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後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添加劑。
  • 為什麼用塑化劑代替起雲劑?
    [新聞眼]臺灣塑化劑風波  臺灣塑化劑風波令社會一片譁然。截至2011年5月30日,受事件牽連的廠商已經達到206家,可能受汙染產品為522項。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公告稱,自6月1日起,大陸將暫停進口由臺灣方面通報的問題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相關食品。
  • 上年份的酒被檢測出含有塑化劑
    專家稱,「年份酒」一般存在增塑劑問題,沒有阻止相關產品流通的可能性。成都死黨會剛結束,主流的質量和安全性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韓國著名主流評審委員張志剛最近向記者透露,目前年滿2年的白酒,與品牌無關,檢查時幾乎存在塑化劑問題。
  • 藏在生活用品裡的塑化劑正在迫害我們的下一代,速看!
    塑化劑,也稱增塑劑,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助劑,因其可以增加塑料製品的韌性而被廣泛應用在塑料製品中。塑化劑包括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苯二甲酸酯類、苯多酸酯類、苯甲酸酯類、多元醇酯類、氯化烴類、環氧類、檸檬酸酯類、聚酯類等多個族群。常見的塑化劑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其中被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二乙己酯(DEHP)。塑化劑通常是無色無味的。
  • 很多常用物品都含塑化劑 專家:少喝濃稠飲料
    原來,廠家在拖鞋中加入了大量增塑劑,這些增塑劑通過腳趾表皮滲入人體,引發男性不育症。 兒童玩具 上海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嬪介紹,有些人在使用塑化劑後吸收得少、排洩得多、耐受性強;而有些人則更容易遭受塑化劑的慢性傷害。2不育據臺灣「中央社」消息,經過3年的研究,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團隊發現,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影響生育功能,甚至導致不育。
  • 專家談塑化劑事件:企業的道德良心很重要
    攝入塑化劑該怎麼辦?我們身體有自然代謝的功能,塑化劑如果進入人體,於12到24小時內約有一半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藉由尿液排出體外;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於24到48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消費者可通過多食用飲用水以及果蔬方式,儘快排出有毒物質,所以不必太恐慌。
  • 廣州全城「通緝」塑化劑
    臺灣地區捲入「塑化劑風波」的產品越來越多。最新消息顯示,專供兒童的乳酸咀嚼比菲DODO錠,其中塑化劑DEHP濃度比官方標準高了1000多倍。另外,包括益生菌膠囊舒伏敏、康富生技的DDS-16淨元益生菌、百晟生技威敏Power-Lac粉末營養食品、欣茂公司固樂好等產品的塑化劑濃度都高出標準值數百倍。
  • 不是所有塑料製品都含有塑化劑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塑化劑是什麼?  塑化劑(增塑劑)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助劑,也是環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類(PAEsphthalates),其種類繁多,最常見的品種是DEHP(商業名稱DOP)。
  • 增塑劑又成背鍋俠!央視曝光兒童平衡車增塑劑超標
    #近日央視曝光兒童平衡車安全隱患,稱長三角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聯盟抽檢的30款產品中有9款含有增塑劑,最大值超過國家標準要求300多倍!據專家介紹,塑化劑會散發出毒性,對兒童的發育產生重大影響,如長期接觸或致癌。這個曝光,其次是塑化劑,還得回鍋!前不久,長三角消費者保護聯盟專門開展了兒童平衡車對比測試,涉及27個品牌30批樣品,價格從100多元到800多元不等,基本覆蓋了市場主流產品。兒童平衡車屬於玩具產品,這些樣品大部分都聲稱執行GB6675玩具安全強制性標準。
  • 小心含有塑化劑
    9月2日,蘇州市質監局發布監測報告,市場抽檢的50批次橡皮中,有23批被檢出塑化劑。記者走訪蘇州市區各大文具用品商店,卡通的,香味的,各式各樣的橡皮擦擺滿了貨架,價格從3毛到2塊錢不等,銷量非常的火爆。
  • 臺灣多種含毒食品賣往大陸 塑化劑風波升級
    南都訊臺灣塑化劑食品汙染風波繼續升級。含有毒塑化劑的飲料、藥品和乳化劑等,已確認擴散至美國、菲律賓、越南、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地。其中,統一企業的「涉毒」蘆筍汁已流入大陸。對於許多商家覺得趕不及,臺灣衛生部門明確表示:「就算檢驗趕不及,產品也要先下架。」 澳門查出臺灣產含毒胃藥 臺灣「衛生署」最新公布,長庚生物科技、白蘭氏、金車、宏星、黑松、臺糖、臺鹽等品牌的產品均查出受塑化劑汙染,統一集團的寶健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 T低鈉運動飲料同樣有毒,其中蘆筍汁已被賣到大陸。
  • 白酒塑化劑評估值公開 低於5mg/kg和1mg/kg無害
    嚴衛星表示,鑑於塑化劑也在其他食品中存在,專項工作組從膳食允許暴露水平中去除通過其他食品攝入的DEHP和DBP,獲得每天允許通過白酒產品攝入的DEHP和DBP水平。   「假定飲酒者每天飲酒量達到6兩(300克)以上(調查發現這類人僅佔5%左右),推算出白酒產品中DEHP和DBP的最大含量不應超過7.3 mg/kg和1.2mg/kg。」
  • 釋疑:含有增塑劑PVC保鮮膜「有毒」,可致癌—新聞—科學網
    消息指出,早在2013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就已調查曝光「15個品牌的PVC保鮮膜含有禁用塑化劑(增塑劑)」,這種塑化劑對人體有很大危害。而時隔5年,國內市場上目前仍存在著70%的PVC保鮮膜。   疑問:   PVC保鮮膜毒性如何發生?「有毒」保鮮膜對人體健康產生哪些影響?
  • 兒童遊泳圈質量調查:65%厚度不合格 塑化劑超標
    隨後,檢測人員計算出了各個樣品的塑化劑含量。發現20個樣品裡有13個樣品中六種塑化劑含量總和超過標準值規定。這13個樣品中,有7個樣品超過標準值百倍以上,超標最高值為標準值的377倍。  遊泳圈塑化劑超標危害大
  • 最新發布:山東查出一批花生油不合格,增塑劑怎能超標
    現在市場上花生油的品牌很多,知名品牌的花生油相對普通花生油來說價格要高,許多消費者為了在花生油上節約開支,會選擇小作坊生產的花生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榨花生油。這種花生油沒有自己的包裝,散裝或者成桶的售賣,香味不比品牌花生油差,相對來說確實便宜很多。
  • 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塑化劑是什麼?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
  • 塑化劑最容易對哪類人造成傷害
    飛華健康導讀:塑化劑是最近常出現在大家眼前的字眼,它嚴重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如今,塑化劑危機是國民熱議的話題之一,然而傷害已經造成了,香港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研究發現,在二百名市民體內,九成九含有「塑化劑」。如何檢查出人體內有塑化劑?
  • 酒鬼被曝塑化劑超標260% 塑化劑可產生掛杯效果
    有業績「黑馬」之稱的酒鬼酒昨日被曝「塑化劑超標260%」。昨日酒鬼酒臨時停牌。酒鬼酒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作出檢測的第三方權威性存疑,公司已經將產品送權威部門進行塑化劑檢測。報導稱酒鬼酒檢出3種塑化劑昨日21世紀網報導稱,21世紀網在酒鬼酒實際控制人中糖集團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類有限公司購買了438元/瓶的酒鬼酒,並送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進行檢測
  • 含有「塑化劑」的酵素,你敢喝嗎?(附檢測報告)
    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
  • 夏天給娃買「充氣泳池」和「遊泳圈」,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塑化劑?
    今天呢,就先聊聊充氣泳池和遊泳圈的塑化劑問題,做個開篇~警報:本文可能會很枯燥,想直接看結論的話,可以拉到最底部的問題4先來說幾個舊聞:1、2012年,臺灣CF(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檢大陸製造的洗澡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