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上清華:被詩詞富養大的孩子有多...

2020-12-11 燕趙晚報

近日,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各省高考狀元也紛紛出爐,成功的背後無一不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恭喜他們。

其中,有一個我們熟悉的面孔,她就是武亦姝。

此前,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中,16歲的少女武亦姝以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橫掃全場,三戰三捷,一舉奪魁。

最精彩的當屬,那段以「月」為主題的飛花令,兩人你來我往,戰況激烈。

幾番較量後,武亦姝念出《詩經》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只此一句,便讓無數人記憶深刻。

很多人問她,為什麼對詩詞感興趣?

她眼中帶光:「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誼,現代語言很難給人這種感覺。

這個被詩詞富養長大的孩子,「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長發飄飄、小髻微盤,一身絳紅色漢服上衣和黑色刺繡長裙,16歲的小亦姝一上臺,就有一種超出同齡人的穩重和氣度。

但一談到喜愛的詩詞,又立馬喜笑顏開,流露出少女的活潑和興奮!

眼角眉梢,一顰一笑,芝蘭玉樹,柳絮才高,猶如古代穿越而來,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覺得詩詞除了用來應付考試以外,沒有其它用處。

其實,我們都忽略了它最美的地方。

之前,同樣是清華學霸楊奇函用一場詩詞演講,將詩詞之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詩詞,是中國人特有的表達形式。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你可能除了中國話,還會說英語,日語,韓語......但你很難徹底的去了解其它國家語言中隱藏的深意。

同樣,只有中國人才能通過簡單的幾句詩詞,去感受它隱藏的情感,這一點,外國人很難做到。

和外國人聊天,可以聊希臘神話,可以聊貿易戰爭,可以聊體育競技,但是詩詞聊不了,他們不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外國人看來,不過是簡簡單單的十個漢字,只有中國人知道,這十個字包含了多麼濃烈的思鄉之情。

詩詞,是只有中國人才懂的表達形式,它可以含蓄委婉,亦可以豪邁張揚。

當你考試順利,可以說,「今天很開心,考試成績不錯。」

但如果你懂詩詞,你更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當你和愛人離別,悶悶不樂,可以說,「不要離開我,我捨不得你。」

但如果你懂詩詞,你更可以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當你暗戀某人,那人卻不知你心意時,你可以感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當你和某人三觀不同,聊不到一塊兒時,你亦可以感嘆,「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詩詞之美,美在它給了我們一種中國人特有的標籤。

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在哪兒,只要你會背「鋤禾日當午」,你就是中國人。

詩詞,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承。

小時候只覺得古詩詞好玩,卻不明白其中深意。

慢慢的,就長大了。

當你背井離鄉去外地求學打拼,想家的時候,望著天上的明月,你肯定會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你和愛人久居異地,你也能漸漸體會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每年中秋節,你一定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背的那些詩詞,像是看不懂的畫面,存在心裡。

一天,遇到了某個風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詩,那句詞,那幅畫。

那種感覺,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當,以至於無法用其他的詞語形容。

我們不曾生在盛唐,卻可通過「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感嘆大唐的繁榮昌盛。

我們不曾生在亂世,卻可通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得知亂世百姓的悲慘。

我們不曾見過蘇軾,卻可通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感受他的豁達。

我們不曾見過李白,卻可通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了解他的豪邁。

中國詩詞文化流傳幾千年,不僅僅是文學的沉澱,更是珍貴的歷史底蘊。

詩詞猶如一本珍貴的書籍,收藏著老去的歲月,記錄著古樸的生活,承載著時代的信仰,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有我們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精神和文化。

詩詞就像是一個烙印,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身上。

七歲孩童會唱,「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六十老叟能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只要你是中國人,不管你在哪兒,當你想念家鄉的媽媽時,你肯定能理解那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當你做了父母,有了孩子,你會想起當年長輩對你所說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然後再囑咐給自己的後代。

當你面對困境,你總能想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對於世事變化,你總能想起,「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這是一種本能反應,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

從古至今,雖然人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對理想的追求,對家鄉的思念,對美好的期盼始終如一,我們和古人的精神連結並沒有斷裂。

正如楊奇函所說:

中國的經濟體量世界第二,但是一千年前沒有這些的時候,我們還是不是中國人?我們是。一千年後,這些都不重要了,我們還是不是中國人?什麼決定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是文化,是我們這些中國古詩詞。

我們為什麼是中國人?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生在了中國。更是因為我們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了中國傳統精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們每個人的骨氣和底氣,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絕的動力。

詩詞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不輸其它任何形式的文化載體。中國文化,亦不輸西方文化!

來源:詩詞天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才女武亦姝613分考入清華:被詩詞富養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無論是《中國詩詞大會》的全國總冠軍,還是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的天之驕子,無一不讓世人感嘆:被詩詞富養長大的孩子,實在太厲害了。01見自己。被詩詞富養長大的孩子,會遇見那個最勇敢、最美麗的自己。02見天地。
  • 「學霸」武亦姝: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613分上清華,現狀如何?
    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她們寫下的一些詩詞,能夠讓後輩受益匪淺。而提到詩詞,就不得不說現在正風靡市場的《中國詩詞大會》。這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其中背後傳承的是中華5000年上下歷史的文化。而要想在這一場競爭激烈的比賽中獲勝,拿到最後的冠軍,那麼毋庸置疑都是需要具備強大的知識儲備能力。
  • 《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進清華,現在啥樣?同學:很一般
    說起武亦姝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不僅是理科學霸,當時以613分的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更是詩詞才女,積累古詩詞超過2千首,武亦姝第二季中和北大博士陳更的PK的畫面很多人至今不忘,連董卿都要誇讚武亦姝:「當之無愧的才女」,不過現在的武亦姝如何了呢?有什麼變化呢?
  • 16歲的全國冠軍!高考613分上清華,校長點名表揚
    然而每年幾百萬的高考考生,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卻屈指可數,兩個學校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人。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對於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都充滿敬佩之情。而在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中,同樣存在「學霸中的學霸」,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有特長,就比如其中的一位,不僅以613分的成績考上清華,而且還在16歲的年紀就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的全國冠軍,就連清華大學的校長都點名表揚,她就是——武亦姝。
  • 詩詞大會冠軍、清華才女武亦姝,也曾是倒數第一,她憑什麼逆襲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一位年僅16歲的高中生,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總冠軍,敗在其麾下的有不少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她叫武亦姝。然而,作為詩詞大會總冠軍、清華才女的武亦姝,竟然也曾是倒數第一,她是如何逆襲的?這就要談到武亦姝父母的育兒經了。從倒數第一到清華才女,武亦姝的父母做了什麼?武亦姝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為了不讓她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制定了一套極其嚴格的學習計劃。
  • 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研究生奪冠的武亦姝,如今怎麼樣了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第一次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看到武亦姝,腦子裡不自覺的出現一句詩:「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就是給人一種如沐秋風的感覺,對是秋風!給人那種清涼舒適的感覺。
  • 武亦姝高考613分入清華,讀理科班?!揭秘「國民詩詞才女」的養成之路!
    這兩天高考剛出成績,網上都被一位名叫武亦姝的女孩刷屏了!2年前,16歲的武亦姝因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獲得冠軍,在全中國大火!不少人追這個節目,就是因為她!她第一次出場,就驚豔了無數人。身材高挑,身穿絳紅色漢服,長發飄飄,才女氣質充盈全身。
  • 3年前,被董卿點名誇獎的「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變成啥樣了?
    很多人都看過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了2020年我們發現強調國學的綜藝越來越多,從最經典的《百家講壇》到後續有趣又有文化的《國家寶藏》、《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等都受到了大家歡迎,其中大家印象深刻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已經開始開播到第五季了。
  • 「詩詞冠軍」武亦姝還記得嗎?當初被吐槽醜,如今卻美成「校花」
    你還記得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嗎?曾經以「飛花令」戰勝北大博士陳更的姑娘如今怎麼樣了?3年過去了,當初武亦姝被吐槽醜,如今卻美成「校花」,真的令人吃驚,古人講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愛讀書的姑娘真的太美了。
  • 16歲獲詩詞大會冠軍,613分考入清華,熱愛古詩詞的娃有多優秀?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實力在國際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追求經濟發展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漸漸地把目光放在了文化實力上,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那傳承了上千年的古詩一直是我們的追尋
  • 哭著拿到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彭敏,曾PK武亦姝、陳更,如今成功了
    提及中國詩詞大會算是央視眾多節中比較火的一個,畢竟在19年高考中考上清華的武亦姝就是在3年前參加該節目而拿到冠軍的選手,而且很多人不僅在高考中認識了武亦姝,甚至還翻出了武亦姝當年參加詩詞大會的比賽視頻,不禁對這位才女的能力佩服至極。
  • 「詩詞才女」武亦姝是理科?成功考入清華,有顏有才羨煞旁人
    因此《中國詩詞大會》也在市場上收到了諸多的熱捧,而細數《中國詩詞大會》的幾位冠軍中,令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了。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非常的搶眼,在決賽的時候戰勝了北大的博士,直接成為了新的擂主。在獲得冠軍之後,武亦姝回到了學校繼續完成學業,在去年的時候以613分的好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 她16歲拿下詩詞大會冠軍,今年高考分數613,清華為她敞開大門
    武亦姝,這個面容清秀、身材修長、柳眉杏眼、氣定神閒的長髮才女,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屆上以超強的實力一戰成名,被萬千觀眾所喜愛,然而當年她那樣自信溫婉的站在中中央電視臺上面對諸多詩詞高手,她才僅有16歲。而今年恰是她參加高考的日子,沒想到這樣一位詩詞句句張口就來,會背2000多首詩詞的小女子竟然不是文科生,而是理科生,而且更出人意料的是,她還是一枚名副其實的理科學霸。2019年高考,武亦姝的高考成績是613分,離上海高考滿分660僅差47分。這不得不令人折服啊!
  • 有種開掛式人生叫「武亦姝」,不僅在詩詞大會上奪冠還考入了清華
    2017年,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最后冠軍已然揭曉,年僅16歲的小姑娘武亦姝,三戰三捷,最後毫無懸念的奪得冠軍,被他打敗的其中還有北大的文學系博士生。由此可見,這個小姑娘到底是有多厲害!是什麼讓武亦姝擁有開了掛的人生?是古詩,是國學,是孩子學習的興趣!
  •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武亦姝的名字辨識度非常高,與她名字一樣與眾不同的是她的詩詞才華。武亦姝曾在2017年的時候參加了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讓億萬國人都記住了這位不一樣的「00後詩詞才女」。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出類拔萃孩子的背後都說明了什麼
    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武亦姝,2019年以高考613分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只差總分47分,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這個優秀的孩子令我們嘆為觀止,為何如此出色?你是否還記得17年的《中國詩詞大會》,16歲的上海女孩武亦姝在第二季總決賽上大放光彩,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在節目中,她從容淡定,自信十足,實力雄厚,在飛花令環節中和對手應對自如,取得了詩詞大會開播以來的最高分,成功奪得冠軍,被譽為「國民才女」。令多少人感慨萬千,佩服不已,這樣優秀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育的?
  • 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研究生奪冠的武亦姝,她為何如此優秀?
    他本科畢業於985高校中國人民大學,並是北京大學文學碩士,知識淵博,學富五車,文筆深厚,沒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前已經獲得過《中國成語大會第二季》、《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季》總冠軍,參加詩詞大會獲得4期擂主,要知道,中國詩詞大會共9期擂主,彭敏一人獲得4期,實力強悍。
  • 武亦姝613分上清華:有趣的靈魂+好看的皮囊,我都要!
    ▼據報導,第二屆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的高考成績為613分(上海高考滿分是660分),將入讀清華大學新雅書院。2017年的春節,央視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開播後,16歲高中生武亦姝一夜爆紅。碧玉年華、及腰長發,一雙丹鳳眼靈氣逼人,把漢服穿出了飄逸韻味,可這些,都不是武亦姝圈粉無數的理由。她擁有2000首的詩詞儲備量,在節目中,她自始至終從容應對,以氣定神閒的姿態,散發出超越年齡的大氣。
  • 武亦姝16歲奪冠《中國詩詞大會》,人美有才華卻很低調,未來可期
    說起《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想必很多觀眾都是非常的熟悉並且喜愛的。在這檔節目出現之前,我們還看過《中國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這兩檔節目也都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論起火爆的程度我想還是《中國詩詞大會》更勝一籌。
  • 武亦姝:詩詞大會奪冠,拒絕北大考上清華,明白這3點語文不會差
    引言自從《中國詩詞大會》大熱以後,很多孩子都喜歡背詩詞,恰逢部編版語文改版,古詩文的比例大大的增加。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愛背古詩,暗自慶幸。然而,家長們慢慢地發現,孩子天天背詩詞,語文成績似乎並沒有提高多少。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語文學習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