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江蘇新聞、現代快報、人民日報。題圖來源:pexels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
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專家建議家庭成員
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
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
去到醫院就診
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
醫院讓男子的家人也來檢測
結果發現全家都被診斷出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介紹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病人
來醫院治療根除了
如果家裡面人有幽門螺桿菌陽性
沒有根除的話
今後相互之間還會傳染
他建議如果家裡有一人感染
最好一家人都去醫院檢測
如果都有幽門螺桿菌
同時根除更合適
辦公室一半人「幽門螺桿菌」超標
除了家庭成員之間容易傳染
公司同事之間也很高發
此前據媒體報導
南京的孫小姐在體檢時發現
自己「幽門螺桿菌」超標
體檢醫生表示
這可能與她常常聚餐有關
且建議孫小姐進行複查
孫小姐表示: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上的
但我查了一下
說幽門螺桿菌如果不好好治療
可能發展為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醫生開的藥 孫小姐供圖
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
她辦公室一共8個小夥伴
4人都查出幽門螺桿菌"超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小姐說
複診醫生在詢問了她日常飲食習慣後
表示可能與在外集體就餐有關
比如共用餐具、飛沫傳染等
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幽門螺桿菌/資料圖
幽門螺桿菌70%感染者沒有症狀
幽門螺桿菌,是定植於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數據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有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
人體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正常的胃黏膜會產生炎症,即發生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有數據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若不進行幹預治療,胃黏膜細胞不堪重負,完成不了修復任務,只能用腸道細胞去修復,進一步可能導致低級病變、高級病變等癌前病變,最後甚至惡變為癌。感染後,胃黏膜細胞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目前的國際共識是,不管有沒有症狀和併發症,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都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但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不必恐懼,只要規範治療,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吃進去」的幽門螺桿菌
在外就餐,若餐館的碗筷消毒不達標,或幾個人一起吃飯時不使用公筷,互相夾菜,都可能會造成傳染。
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
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鍋肉還沒燙熟就下肚了,這就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埋下了隱患。
學會5招預防感染
餐具消毒、分餐可預防
不吃生食或太燙的食物
不要「口對口」餵飯
及時洗手、清潔口腔
高危人群應定期體檢
到醫院體檢時,可通過胃鏡和碳13尿素呼氣實驗兩種方式,有效檢測幽門螺桿菌。一旦確診,要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應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50歲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鏡;50歲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