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半人感染,一人感染全家中招,這種病菌接吻也能傳染

2020-12-19 DrX徐昊醫生

近日,南京一男子因為腸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腸鏡檢查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陽性。

醫生叫他家裡人一起來檢查,結果全家都感染上這種病菌,一人感染全家同時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裡的細菌,它是唯一能在胃強酸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在腸胃興風作浪,是眾多疾病的始作俑者,我們熟悉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

更絕望的是全球感染人數超50%,而中國平均感染率是59%,也就是說超一半中國人感染。

共餐是禍首,因為大家都通吃一道菜,沒有分餐的習慣。

傳播範圍廣,途徑多

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糞-口,口-口傳播,糞便和被汙染的水都可以傳播。

特別是口對口餵小孩,很容易就能將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小孩。

吃飯時不注意分餐,這種病菌就會口口相傳,導致一人感染,全家中招。

接吻也能傳染,雖然唾液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數量很少,但也是有傳染風險的。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哪些疾病?

急、慢性胃炎,潛伏期一般為2到7天,慢性胃炎的幽門螺旋桿菌檢出率高達90%以上。

十二指腸潰瘍檢出率高達95%,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治癒和防止復發的關鍵。

胃潰瘍檢出率在70%以上,還有其他一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疾病都跟幽門螺旋桿菌關係密切。

但也別害怕,幽門螺旋桿菌引發胃癌的機率極低,只有1%到2%。

所以有胃病的人群需要警惕這種病菌,去醫院才能得到根治,民間一些吃大蒜、生薑的療法不可信。

如何預防?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分餐,餐具消毒。

提高胃免疫力,少吃抗生素藥物,避免攝入過多的辛辣、刺激、油膩食物。

飯前便後勤洗手,嘔吐物、糞便及時處理。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相關焦點

  • 【提醒】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提醒】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高小微: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視頻)
    高小微: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2020-12-23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央視新聞: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正文  原標題: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 男子一人得病,查出全家感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可致癌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專家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 男子得了這個病,全家被傳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嚴重可致癌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 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 男子得了這個病,全家被傳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嚴重可致癌…
    題圖來源:pexels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  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專家建議家庭成員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2020-12-21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人陽性全家被感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沒想到卻檢測出全家人幽門螺桿菌都是陽性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幽門螺桿菌/資料圖幽門螺桿菌70%感染者沒有症狀幽門螺桿菌,是定植於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
  • 一人感染,傳染全家!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千萬別忽視幽門螺旋桿菌,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第一類的致癌物。這是目前發現唯一能在胃部存活的細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會通過不乾淨的飲水、食物、唾液感染,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反應。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外出就餐自備餐具。
  • 男子得了這個病,全家被傳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嚴重可致癌!
    (原標題:男子得了這個病,全家被傳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嚴重可致癌……)
  • 這種細菌我國已超一半人被感染!
    「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一人傳染全家!中國近8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了
    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染全家近日,南京一名男子感覺胃痛不舒服,在前往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且已經傳染給了全家。全球77億人口,就有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發展中國家甚至高達70%以上,而我國已經有超一半人感染,約8億人的胃中都存在幽門螺桿菌,其中20-40歲人群感染機率為45.4%-63.6%,70歲以上人群感染機率高達78.9%。為何感染率這麼高?
  • 一半以上的中國人都感染了這種菌!還容易致癌?你可能也有……
    話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在微博熱搜榜單高居不下 這個「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病菌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 一半以上的中國人都感染了這種菌!還容易致癌?你可能也有……
    今天,話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在微博熱搜榜單高居不下↓↓↓這個「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病菌到底是何方神聖?我們又該如何預防?4、動員全家去殺菌服藥期間,我搜集了不少科普知識,知道了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糞-口、口-口傳播,共用碗筷、接吻都潛藏隱患,常常是「一人感染,全家中招」。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臨近年底許多單位都組織了職工體檢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幽門螺桿菌指標異常#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還上了熱搜!
  • 「提醒」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當心這種細菌
    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就需要根除嗎?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如何避免被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通過口-口途徑和糞-口途徑傳播的。口-口途徑是指它通過胃食管反流進入口腔,通過唾液傳播,所以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等都有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大人將食物嚼碎了餵小孩,容易將細菌傳染給小孩。糞-口途徑傳播是指幽門螺桿菌隨胃黏膜上皮細胞脫落從糞便排出,汙染食物和水源,健康人食用後被感染。
  • 幽門螺旋桿菌患者不能接吻?不然就會感染對方?真的是這樣嗎?
    而很多人在聽到這種病菌的時候,會非常害怕,因為幽門螺桿菌是會傳染的。比如一起就餐、共用餐具等方式。因此在這種形勢下,接吻就上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原因的黑名單,因此很多人就非常怕,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有幽門螺桿菌,那是不是以後兩人就不能接吻了?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
    今天,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 數據顯示: 幽門螺桿菌 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50%, 在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 約8億人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