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善於批判質疑
溧之道
沒法讓人忘懷的人,是賈伯斯,蘋果電腦的創始人,他對電腦近似苛刻的完美追求,就是不斷地批判、否定、質疑,以至於賈伯斯走後,讓人不安與恐慌——多少年後才會出現第二個比賈伯斯還賈伯斯的人呢?
聰明的人都善於批判質疑:每一次改朝換代,新的統治者都是在推翻舊王朝後,建立了新政權,建立更合理的社會制度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新的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都是在揚棄後,推動人類進入一個新時代。
批判和質疑,是社會生存與發展必備的關鍵能力,也是科學界和高層管理必備的能力素養,正如我們眼中的鳳凰涅槃,是聰明人的壯舉。
批判與質疑的哲學理論依據是否定之否定規律,是辯證否定觀。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統一,肯定是事物內部保持其存在的方面,肯定事物為它自身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否定則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促使該事物轉化為他事物的方面。辯證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事物內部矛盾的推動下,事物自己否定自己,並通過這種否定實現自身運動、自身發展。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是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新東西代替舊東西,事物才能向前發展。辯證的否定是聯繫的環節。任何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從舊事物內部產生出來的,它對於舊事物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吸收和改造舊事物內部積極的東西,並把它發展到新的階段。它在否定舊事物時,保留了舊事物中積極的東西,是包含著肯定的否定。因此,否定又把新事物和舊事物聯繫起來了,是新舊事物之間的聯繫環節。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環節和聯繫環節的統一,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即「揚棄」。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事物發展三個階段是辯證關係,肯定是事物發展的初始階段,即事物自身的肯定存在。由於事物的內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相互鬥爭,必然發生辯證的否定,從而發展到否定階段。「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事物完善自身必然經歷的一個聯繫和發展的環節,它為第三個階段即否定之否定的到來開闢了道路。「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我發展的第三個階段,經過兩次揚棄,吸收了前兩個階段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消極因素,使事物在自我運動中自身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三個階段的辯證關係表明,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我發展的規律性完整的過程。
從事物自我發展的規律性完整過程看,發展的過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只要發展,就必需要否定,否定就是一種批判,一種質疑後的否定,是否定中的肯定,是肯定中的否定,只有揚棄,才能尋得發展的出路。
要想使得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就得要培育學生批判質疑意識和能力,一個墨守成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民族哪來的創造力?
一種商品,按進價降低了5%賣出而售價不變,利潤率由之前的a%增加到(a+15)%,a的值是多少?對於初一上的學生來說,這與小學階段學習的數學題型千差萬別,小學習慣於解決具體數量的問題,而這道題目既沒有告訴我們成本價,也沒有告訴我們具有的利率,這種思維的跳躍讓學生難以適應,而且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太隱晦,學生心情沉重。小熙眉頭一皺,抓住「售價不變」反覆考慮,提出了質疑:解:設進價為x元,那麼,原來的售價可以表示為(1+a%)x元,現在的售價可以表示為[1+(a+15)%]×(1-5%)x元,按照「售價不變」的含義,不就得到了(1+a%)x=[1+(a+15)%]×(1-5%)x嗎?這確實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雖然很怪,不適應,但符合題意,是方程。可這樣的方程能解答出來嗎?有的學生看到方程好複雜呀,無法解答,就懷疑自己是不是方程列得不對,就放棄了進一步思考。但是,小熙思考後,否定了自己以往的解題模式,方程兩邊同時除以x,就得到了1+a%=[1+(a+15)%]×0.95,小熙信心倍增,看見了曙光。他根據百分數的特點,化簡方程得:1+0.01a=0.95+0.01×0.95a+0.15×0.95,太繁雜了,但小熙咬牙堅持,繼續化簡,得到0.01a-0.0095a=0.0925,0.0005a=0.0925,a=185。
反思這道題目的解答過程,如果你墨守固有的思維方式來解答,你何來的創造力?只有敢於打破傳統的解題模型,勇敢地否定,大膽嘗試尋找新的方法,每一步都依據數量關係和等式性質,就能化腐朽為神奇,發現意外的驚喜。解答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科學精神,勇敢、探險、理性思維、追求真知,縝密細緻,果斷推進,撥雲見日,一舉成功。
什麼是批判質疑?批判質疑就是在問題情境中,理性思維,打破常規,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做出選擇和決斷,勇敢嘗試,敢於擔當,追求真理,嚮往光明。
如何來培養人們的批判質疑素養,提高人類生存能力呢?
一、有問題意識,勇敢質疑。問題是問題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思維的目標,沒有問題,就無需創造。人們都崇信一句名言: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好問題,遠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敢於質疑,有質疑的意識,然後才可能有勇氣實施批判,敢於批判,才能否定,發展才有了可能性。宋元以後,中國的數學幾乎沒有太大的能夠影響世界的成就,統治者不允許數學出現在科舉中,數學逐漸被隱沒,朝中大臣很少有人質疑那種管理方式的弊端,溜須拍馬,為保烏紗,顛倒是非,巧言令色,致使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強國之列,更可悲的是國門被彈丸之國攻破。打開世界數學史,近代以來,對人類做出特殊貢獻的數學家,中國有幾人?
今天,敢於提出把批判質疑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來培育,這本身就已經是個創舉。
回顧現實生活環境,大膽質疑的人有幾何?在教學平移和旋轉的第一節課中,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時,沒有一個學生敢於提出「為什麼要學習平移和旋轉呀?」更沒有學生提出「平移和旋轉可以用數量關係來探討嗎?」老師請學生設計一個身邊的旋轉活動,全班竟然沒有學生大膽地走到門那兒來演示旋轉過程。老師感慨:低端的試卷考試得到100分,能有多大的價值?既不能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的思維過程,又不能洋洋灑灑寫下自己解決數學問題後的反思,更不能創造數學模型。這種說不好數學思維過程、寫不好數學解題反思、做不好數學模型的數學教育,精彩在哪裡呢?語文教育要求學生能聽、說、讀、寫,英語要求學生掌握四會單詞,學生寫得最多的作業就是聽寫、抄詞、做計算、解答應用題,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這九年的時間裡,學生寫了多少萬道題目呀,初中畢業時,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到底怎麼樣呢?
培育學生的質疑意識和能力,就是要從課堂上下功夫,要下猛藥,否則難以對症下藥,學生還是羞於表達,不能養成終身質疑的生存習慣,學生走向社會後仍然難以獲得人生關鍵能力。
培育質疑意識,要從先鋒模範隊伍裡要質量,要作為組織的重要素養抓牢抓實,實事求是是理性思維的精神和核心。
二、能獨立思考,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實力。為什麼說現在的試卷很低端呢?因為試卷上的題型是學生在平時作業中練習了很多遍後,再考試,這樣的100分代表的是學生練習技能高超,不代表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指學生是第一次解答這種題型獲得的行為能力,那樣的100分才是高效學習的能力體現。學生在考試中的思維已經不是獨立思考了,而是重複了昨天的思維過程。小熙是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老師很器重他,把他當做自己的學習知音。時鐘4點敲4下,用了6秒。問,這個時鐘12點敲了多少秒?老師請小熙到講臺上來講解,他一反常態,扭扭捏捏,輕聲細語,差一點沒把老師的肺氣炸。他的算式是6÷(4-1)×(12-1)=22(秒)。他把一一間隔排列規律應用到時鐘上,巧妙、靈活,反映了他很好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他到了講臺上,因為心理緊張,反而獨立思考能力受到了限制。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要把學生置於多種場合,鍛鍊學生臨危不亂,鎮定自如,思路清晰,沉著冷靜的思維品質和心理素質。
高層管理者和科學工作者,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品質。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是難以有大的作為,甚至走向反面。一是要用好人,二是要具備真才實學素養,三是要掌握一定的獨立思考方法和能力,要有一定的工作閱歷,身體力行,親自實踐。
三、獨立判斷,處事果斷。要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理性面對問題,全面思考,當斷則斷,工作雷厲風行。獨立判斷不是賭一把,也不是主觀猜測,而是在全面分析,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做出合理地選擇,有利於推動事情朝著科學的軌道發展。一個人購買三年國債,到期時本息和是y元,符合y=kx,利率是多少?題目給出幾個答案供選擇:① k ② k-1 ③ k-1/3 ④ k/3 學生分析:本金x×(1+利率)×3=y,k=(1+利率)×3,利率=k/3-1,但是,題目沒有這個答案。大部分學生就懷疑自己解答過程錯誤,又不能不選,就選擇了序號③。這個過程,反映了學生獨立判斷能力不強。一是學生對自己的分析缺少底氣,二是學生認為試卷上肯定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三是學生在判斷不準的情況下,縱容自己的賭徒心理。為什麼沒有人懷疑題目出現了問題呢?一是反映出學生缺乏質疑意識,二是反映出學生缺失批判精神,三是反映出學生畏懼權威,甘當奴僕心理,四是學生思維的縝密品質和責任意識不夠強勢。
應對策略:一是培養學生主人意識,強化主角身份。二是敢於挑戰權威的戰鬥意識培養。三是普及科學發展觀,明晰發展的特徵——否定之否定原理。四是培養學生敢於作為的優秀品質。
四、思維縝密,理性思維。批判質疑,不是盲目武斷,更不是操事起鬨,而是面對問題,理性思維,捕捉信息,全面論證,既要否定中肯定,又要肯定中否定,確實抓住了問題的癥結,並反覆論證後,有理有據地提出批判質疑,根據事實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建議。這個過程,需要有思維的縝密性起著紐帶作用。甲乙兩人從相距22.5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走3千米,乙每小時走4.5千米。甲帶著的狗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不停地在甲乙兩人之間往返,直到甲乙兩人相遇。相遇時,狗一共行走了多少千米?狗是在兩人之間來回地跑,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難以分段求出狗跑的路程。思維縝密的學生發現了一個問題:狗往返跑的時間不就是甲乙兩人相遇的時間嗎?人相遇,狗停止跑;人走,狗跑,狗跑的時間與人同步。這一點的突破,頓時柳暗花明又一村。22.5÷(3+4.5)=3(小時),7.5×3=22.5(千米),答:狗一共跑了22.5千米。在解答的過程,只有思維縝密的學生,從人狗時間同步的發現中,推理出甲乙相遇的時間等於狗跑的總時間,從而打開解題思路。
培養思維縝密的人,需要從全面分析構成問題的因素中,探尋線索,否定之否定,實現行動目的。這需要借雞生蛋,數學是最好的訓練工具。數學的計算,能促使學生思維縝密。數學的論證推理過程,不但需要學生知識面廣,而且需要學生心細如絲,逐層推進。
五、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做出選擇和決定。埃舍爾是一位圖形藝術家,他從讀到的數學思想中獲得巨大靈感,經常直接用平面幾何和射影幾何的結構,使得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歐幾裡德幾何學精髓。他被悖論和「不可能」的圖形結構迷住,圍繞著「空間幾何學」和「空間邏輯學」進行藝術創作。他的藝術成果美得讓人匪夷所思。埃舍爾的創作過程,從數學的角度,詮釋了批判質疑精髓,他在繪畫藝術上的選擇與決定,豐富了特有的視覺藝術革命。
善於批判質疑的人,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著領頭作用,是他們的理性思維,促使了他們的壯舉,也因此改變著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