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2021-01-09 村上農民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今天咱們就來說下這種蟲子,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這就是爬沙蟲,對於這種蟲子,人們目前還未知它具體是那種成蟲的幼蟲,只是把它廣義的定義為昆蟲綱廣翅目齒蛉科昆蟲幼蟲的俗稱。但這卻別妨礙人們對於它的充分認識,這種蟲子和海邊的蟲子不一樣的是,每一年的中秋之後,它才會在出現,要是不熟悉的人第一眼看到它,肯定以為是一條蜈蚣,趕緊嚇得跑掉了。爬沙蟲在我國的南方有比較廣泛的分布,不過每一個地區好像都有特別的叫法,比如攀西地區喜歡叫它「安寧土人參」、雲南的景東、西雙版納地區則喜歡叫它「爬爬蟲」、湖南的吉首地區則稱呼它是「水蜈蚣」。

在以前的南方農村河流邊,爬沙蟲的數量還是非常多,那時候的人們會利用農忙的空閒,去溪流邊的石頭縫裡抓一些回來吃。在那時候感覺爬沙蟲怎麼都抓不完,數量十分的多,非常常見。抓回來吃法也比較的簡單,要麼泡酒、要麼油炸,吃法很簡單,但人們對於它卻情有獨鍾。這主要得益於爬沙蟲的營養十分的豐富,其中含有的蛋白質、胺基酸以及糖類比較的多,而且還有鈣、鐵、鋅等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從一些地區把它叫做「蟲參」,就可以看出它不僅有比較好的食用價值,還有比較高的藥用價值,有滋補強壯、養虛縮尿固本之功,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

好的東西人們都非常喜歡,爬沙蟲也是如此,在以前的時候,人們只需要滿足日常所需就可以了,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物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爬沙蟲在市場上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人們被它的功效給吸引了,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大量的抓捕這種蟲子,可以說從它剛剛出土開始,就一直有人在溪流的石頭邊尋覓它,一直到開春之前,人們是一遍一遍地尋覓,以至於如今爬沙蟲的數量是急劇的下降,有一位南方的朋友花了一個下午的時候,也才捕獲到十幾條,然而就這十幾條,還可以賣到5元一斤,價格已經被炒作得非常高了。

市場上還有曬乾的爬沙蟲在出售,價格從300-600元一斤不等都有,如此高的價格吸引了一些人進行爬沙蟲的養殖,相比於野生的品種,養殖的價格就要便宜很多,一斤新鮮的50元一斤,曬乾的差不多200元一斤。目前還有不少人想加入到養殖爬沙蟲的行業中來,不過在這兒要提醒下,爬沙蟲的市場畢竟只局限於南方地區,市場隨時會趨於飽和,一定要注意養殖風險。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搞養殖,冷門養殖項目才會給你帶上致富之路
    養殖一年下來可產蚯蚓1000斤/畝,目前活蚯蚓價格為5元一斤,而曬乾或烘乾的蚯蚓價格卻賣160元一斤,一畝產值扣除成本就能賺1.4萬元。幹品一般都是製藥企業收購的,地方不同,價格也不同,所以選擇養殖蚯蚓還是比較賺錢的。
  • 一晚能賺近千塊 湖北農村常見的這東西身價暴漲
    圖片來自網絡彭奶奶說,讓很多人害怕的蜈蚣,對她和村裡的鄰居們來說已習以為常,大夥從小耳濡目染,只要膽大心細,一晚上抓上百條很常見,蜈蚣有毒,用鉗子夾到後,只要避開其「回頭咬」,就能安全的收集起來。彭奶奶說,多年前,這些野生蜈蚣一條賣1、2角錢,如今按體型長短,每條的價格從8角到2.8元不等。
  • 舟山海蜈蚣養殖火了 每公斤可賣52元到80元
    資料圖 養殖場採收海蜈蚣海蜈蚣是舟山人對沙蠶的俗稱。在朱家尖,一座佔地30畝的沙蠶繁育養殖基地,正藉助舟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發展起來。經過清洗、稱重、冷凍、包裝後,這些沙蠶將被運往六橫的養蝦廠,成為養殖蝦的高蛋白飼料。「目前,我們這邊養殖的沙蠶基本都是銷往國內的,特別是天津、大連等沿海城市,主要是用於海釣和養殖。」陳軍說,根據市場需求的不同,每公斤能賣到52元至80元。
  • 農村野生蜈蚣兩元一條,如何在晚上的時候去野外抓蜈蚣呢?
    農村野生蜈蚣兩元一條,如何在晚上的時候去野外抓蜈蚣呢?馬上就要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7日,而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說明距離端午節也就幾天的時間了。而在民間有著「端午到,五毒出」的說法,這個五毒就分別是指蜈蚣、毒蛇、癩蛤蟆、壁虎和蠍子。
  • 2021年農村這15個養殖項目,做好了哪一個都賺錢!
    近些年,農村養殖項目十分火熱,有不少常年在外務工的農民都返鄉幹起了養殖。那麼,2021在農村養殖什麼賺錢呢?下面是15種穩賺的養殖排行,一起來看看。 15、土雞養殖
  • 蜈蚣養殖中的潛規則,你不知道可就被騙了!
    一是騙子在宣傳資料中表示養殖者只需要引種,幾乎不需要其他投資。可事實上,養殖者在引種方面的投資要比正常情況下高出2~3倍左右,即技術公司在賺取高額的引種費。同時飼養蜈蚣時必須要建立完善飼餵環境,否則蜈蚣很容易就會爬出去,這種後續投資是養殖者初始投資的2~5倍。
  • 生長在水田裡的「水蜈蚣」如今50元一斤,若是見到趕緊摘回家
    生長在水田裡的「水蜈蚣」如今50元一斤,若是見到趕緊摘回家眾所周知,農村裡的野生植物可能要比農作物還多。對於幹農活的農民來說,這野花野草對農作物的危害還是蠻大的。所以他們也是很嫌棄農村裡的野花野草。雖然這農村裡的野花野草很多,但並不是每一種都是無用的,還是有些植物是很有用處的。
  • 捕捉蜈蚣原來這麼多技巧,一般人真的不知道,養殖它有風險
    農村一直流傳著五毒的說法,包括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五種有毒動物。蜈蚣被列為 五毒之首,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因此上,滋生了一批專門捕捉蜈蚣的人。在湖北鄖陽,就有一個家庭專門以捉蜈蚣為生,每年3月份開始,也就是驚蟄節氣過了以後,他就開始上山捕捉蜈蚣,據說,他家一年能捉到蜈蚣30萬條,收入50萬以上。蜈蚣的價格也不錯,大蜈蚣能賣到2.5元—2.3元,小的蜈蚣每條也能賣0.8元左右,一個人一晚上能捉到200~500條,特別是4~6月份高峰期一夜可以捉到3000隻。這個捕捉季節可以持續到9月底。
  • 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
    院子的主人黃國東的身份頗為特殊:他在一場車禍中被迫截肢,失業後只好回家發展特種養殖。在他的用心經營下,蜈蚣訂單多得讓他不敢接。而在養蜈蚣過程中,也不乏許多有趣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帶你走進黃國東的蜈蚣王國去看看。
  • 男子居民樓裡養殖蜈蚣 數十條「越獄」咬傷嬰兒
    嬰兒半夜遭蜈蚣咬傷  昨日,記者來到巴南土橋新街15號,這是一棟老式居民樓,共有11層,2個單元,共住著近百戶居民,養殖蜈蚣的是二單元9-1房,裡面主人連同蜈蚣一早即搬離,鐵門緊鎖。  在樓下,記者遇到了家住7樓的李女士,她介紹,5月初,她10個月大的孩子在睡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蜈蚣咬傷了。
  • 蜈蚣的養殖,這些口口相傳的誤區一定要遠離,千萬不要盲目跟從
    如今隨著我們國家的養殖業不斷的發展,而且種類也越來越多,因此眾多養殖戶們更是按捺不住,紛紛想要一展拳腳,但是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尤其是養殖蜈蚣的過程裡非常容易會被人們欺騙,甚至走到了養殖的誤區裡。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蜈蚣的養殖需要注意怎樣的誤區吧。
  • 曾被譽為救荒野果,生長在爛泥中,如今5元1斤,遠銷日本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曾被譽為救荒野果,生長在爛泥中,如今5元1斤,遠銷日本。
  • 水溝一種古老小魚,生性好鬥,兒時常抓回來養,如今5元一條
    導讀:水溝一種古老小魚,生性好鬥,兒時常抓回來養,如今5元一條梅雨季節,幾場連綿的雨後,農村的小水溝裡又多了許多小雜魚。麥穗魚、鰟鮍最多,還有一種叫做「燒火佬」的古老小魚,也在水草叢中遊來遊去。童年時候,小夥伴們沒少在小水溝裡摸魚釣蝦,一般的小雜魚,如果不嫌棄它小的話,洗洗乾淨還可以油炸了吃,而「燒火佬」卻從沒有人吃它。不吃它的原因一是嫌它小,比鰟鮍還小,基本沒有食用價值。原因之二嘛,則是它的色澤鮮豔,養在大口玻璃瓶裡非常漂亮,可以用來觀賞。
  • 去農村野外捕捉蜈蚣的很多,啥時候去好,捉蜈蚣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蜈蚣作為五毒之一,一直是用途很廣的,雖然人工養殖蜈蚣早已經開展,但由於養殖的數量,以及質量很難跟野生的蜈蚣相比的,野外的蜈蚣個頭大,勁頭足,有的大蜈蚣相當的厲害,就連蛇都不懼怕,經常有人看到蜈蚣在跟蛇打架,蛇雖然個頭很大,但很多時候落敗的卻會是蛇,蜈蚣會靈巧的咬住蛇的頭部,蛇卻不能彎曲過來咬蜈蚣,這種毒蟲也是相當厲害的。
  • 蜈蚣有毒又危險,為什麼還有人不斷在養殖?看完漲知識了!
    蜈蚣有毒,但不危險,養殖蜈蚣的難點並不在它有毒,蜈蚣天性膽小,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且養殖的蜈蚣野性已經有些變化,在必要的一些防護措施下,是很容易克服蜈蚣有毒這個問題,在養殖戶眼裡,有毒根本就不是養殖蜈蚣的難點。
  • 浦江蜈蚣養殖場場主建議:養蜈蚣致富不能一夜暴富
    三年前開始試養,今年開始大批量養殖蜈蚣的浦江蜈蚣養殖場場主傅明年提醒:養蜈蚣不可能像有些廣告「吹」得那樣快速賺錢。  引種時雌雄蜈蚣數量如何搭配?  傅明年說,據他了解,目前每條種蜈蚣售價在18~20元,有些炒種的每條要賣20~35元。如果每條種蜈蚣售價超過20元,那就要特別小心。有些賣蜈蚣種的人在你引種時會說,給兩條雌的,一條公的,這是騙外行人的。
  • 兒時常見不敢抓,如今一斤200元還缺貨,有人養殖,卻說是騙局
    和城裡的孩子相比,農村娃的膽子普遍都比較偏大,而且對於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更加了解。因為在農村,動物的數量是非常多的,農村娃是完全貼近自然長大的,無拘無束。還記得小時候最愛和小夥伴們去地裡玩,逮螞蚱、追兔子、捉知了,這些都是大家很喜歡的遊戲,也是大家鍾愛的美食。
  • 人稱「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供應
    其實筆者對老家的最深印象並不是優美的環境,而是各種各樣美味的野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的供應。「黑棗」的學名叫做君遷子,它是一種農村常見的野果,因為果實完全成熟後顏色紫黑,與棗子大小差不多,所以得名黑棗。君遷子這種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樹木長得非常高,最高的能夠達到30米,不過農村常見的君遷子大部分都只是長到十來米。
  • 農村這種魚,兒時很多,釣魚人見到就頭大,如今卻5元一條很稀罕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魚,它在兒時的時候也十分的常見。農村這種魚,兒時很多,釣魚人見到就頭大,如今卻5元一條很稀罕。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在兒時的農村,棒花魚是非常多的,這種魚喜歡趴在石頭、河底、水草上面,感覺它是一種不會遊泳的魚類一樣,每一次都可以比較輕鬆的抓到它。
  • 中國有一種外來物種,曾造成巨大危害,如今吃得只能靠養殖
    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如今的小龍蝦幾乎成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野生小龍蝦幾乎被人吃掉,幾乎滅絕。只有育種,才能滿足中國人的飲食需求。那麼小龍蝦是什麼時候推出的,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小龍蝦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種類似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它的學名是克氏原螯蝦。原產於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北部。